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 >

第6节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第6节

小说: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哪闳莶幌滤虼酥龈滥悖悴灰俏宜档幕啊

临终的母亲唯独嘱咐这么一件事,足可见司马炎对弟弟怎么样了。

母亲的遗言给司马炎套上了紧箍咒。由于当年公开弑君的污点,司马家族没有脸面谈一个“忠”字,只能从“孝”上弥补形象,要是连孝道都有亏,司马家族就一点儿脸都没有了。有了太后这份嘱托,只要司马攸不谋反,司马炎就束手束脚,不能贬他更不能杀他,只能想尽办法防范他。

35岁,司马炎将开国第一功臣贾充调离洛阳。贾充深感不安。颍川荀氏掌门人、西晋重臣荀勖对贾充说:你是齐王的岳父,皇上才对你不放心,我有个主意,你把另一个女儿嫁给太子,保证你没事儿。贾充一提亲,果然又留在了洛阳。此时的司马炎无法想象这个叫做贾南风的儿媳会在二十年后掀起多大的浪。

38岁,皇后杨艳去世。

39岁,追封司马懿为宣帝、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登基九年才追封父祖,很不自然。背后的原因恐怕是因为一旦追封司马师为皇帝,作为其唯一继承人的司马攸的皇位继承权就更加扎眼,可司马师功劳太大、威望太高,不追封为帝也没法跟长辈们交代,那就拖到拖无可拖吧。

40岁,司马炎病重。朝政掌握在贾充、荀勖和司马攸手中。诸王和重臣普遍不愿意拥立一个痴呆的太子。河南尹夏侯和直接找到贾充说:太子和齐王都是你的女婿,与你亲疏远近都一样,你应该拥立有才能的。贾充没有表态但有时没有表态也就等于表态。几个月后司马炎康复,贬夏侯和、夺贾充兵权。立已故皇后杨艳的堂妹杨芷为皇后。同时提拔杨氏外戚,委以重任,抗衡抗开国功臣与宗室诸王。

42岁,司马师遗孀景献太后羊徽瑜去世,司马炎下诏禁止齐王司马攸行礼。

当初司马师去世、司马攸表现的极为哀痛,博得了宗室好感。司马炎宁可背上不近人情的骂名也不愿再给这个讨厌的弟弟一次表现的机会。

43岁,发动灭吴之战。晋的实力早就凌驾于吴国之上,立国十三年才发动灭吴之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司马炎需要时间培养只忠于他个人的队伍。

44岁,灭吴成功,司马炎成为百年来第一位天下共主,朝臣先后五次上书请司马炎去泰山封禅。司马炎志得意满,对朝局的掌控力也前所未有的强大。对诸王的封地进行了频繁的调动,下诏今后非皇子不得封王。

46岁,贾充去世。同年司马炎加封司马攸为大司马、督青州诸军事,命令他离开朝廷前去赴任,其原有职权由司马懿第四子汝南王司马亮接替。

这一决定引发宗室、功臣前所未有的激烈反对。司马懿第七子,扶风王司马骏反复找司马炎谈话无果竟然气死。驸马王济、甄德二人数次上书请求司马炎收回成命,乃至于二人偕两位公主一起进宫劝说,被司马炎严厉斥责。

在一大片的反对声浪中,最有远见,谈的最全面的要数灭吴之战的功臣王浑,他告诫司马炎:杨氏外戚,和接替司马攸的司马亮,也并非可以完全信任之辈,一味猜疑司马攸,乃至于动摇朝局,恐怕会招致恶果。不如以司马攸、司马亮、杨珧三人共同辅佐太子司马衷,以维持朝局的平衡,保证政权的平稳,但司马炎对司马攸的警惕与恐惧太深,对于这一颇具可行性的方案视若无睹。

47岁,为了催促司马攸尽快离开京城,违背自己之前立下的“非皇子不得封王”的规矩,封司马攸之子司马寔为北海王。这意思是,我已经让步了,别再逼我,谁再提意见就办谁!司马攸愤恨难平,年仅三十五岁就抑郁而死。

亡国之兆

面临司马攸的威胁,司马炎多年以来始终保持着警惕,虽然他在对待弟弟的问题上表现出令人反感的狭隘和猜忌,但在政治上他也算是励精图治,开创了“太康之治”,军事上统一中国的功劳也足以彪炳史册。可在司马攸死后,崩了十七年的那根弦儿骤然松开,司马炎开始纵情享受、公开卖官,宫中姬妾达到了万人规模。

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奢侈之风盛行。

来之不易的和平却也堵塞了寒门子弟最后的出路——以性命搏军功。

世家大族进入了黄金时代,因为他们的利益已经由下品无高阶,上品无寒门的九品官人法从制度上予以保障,毫无顾忌地、以惊人的速度腐化堕落——司马炎去大臣家里做客,觉得有一道菜特别好吃,就问是怎么做的,大臣回答:这是用人奶喂养的乳猪。司马炎恶心地吐了出来,但也没有说什么。

司马炎虽然也做了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类的工作,但没有开阔的眼界和大手笔的制度来消解汉末以来近百年所形成的离心力,更没有一个光明理想的意识形态,他所强调的所谓意识形态“名教”不过是虚名而已,遭到了思想界的非暴力不合作,这便有了玄学的兴起,玄学一起,再加上后来的走样,人心丧乱也就无可挽回。

沉溺于酒色财气中的司马炎在54岁撒手人寰。杨氏外戚当权,被贾南风联手宗室诸王政变推翻,旋即引发八王之乱,司马家族自相残杀。

趁晋朝元气大伤。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入侵,西晋第三、第四任皇帝被匈奴人俘虏而去,受尽**之后被杀,西晋灭亡。次年,继承着司马家族与诸葛家族血脉的琅琊王司马睿(司马懿曾孙,诸葛诞曾外孙)在南方整合了半壁江山,重建朝廷,史称东晋。世家大族迁往南方。北方只留下无力逃亡的穷苦百姓,在异族的马刀之下瑟瑟发抖、惨遭蹂躏。

夏侯家族

引言——致曹操先生的一封信

曹操先生:您的头疼病好些了吗?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不知刘协、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陶谦、刘备、孙权等领导同志有没有向您发来贺电?在您去世1789年之后的公元2009年,您费尽心机隐藏起来的陵寝到底还是被发现了呢。

好消息是,根据曹操墓中发现的您的dna样本,复旦大学课题组于公元2013年正式宣布您和夏侯家族并没有血缘关系。这一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洗刷了您的污名。要知道由于《曹瞒传》、《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都说您的父亲在给宦官曹腾作养子之前本姓夏侯。由此,您对夏侯家族的信任、器重,两个家族的世代通婚都为您招来了无数骂名。他们说曹孟德满嘴唯才是举,最关键的领导岗位上还是只倚靠自家兄弟、曹家的后人净是些是近亲结婚的产物……

当然,您的骂名远不止这些,您也向来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您,但您不在乎不代表夏侯家族的人也不在乎。这些年来替您说公道话的人越来越多,眼下我无意凑这个热闹,倒是夏侯家族那几位身负不白之冤却乏人问津。虽然在下姓刘,依然不计祖上前嫌,打算给夏侯家族的那几位写上几封信聊以慰问。由于他们大都是您的部下,出于礼节,先向您知会一声。

———————————————————————汉室宗亲 铁背苍龙刘轩鸿

夏侯氏与刘氏的相爱相杀——致夏侯婴先生的一封信

夏侯婴先生:腰疼好些了吗?

虽然夏侯氏系出名门、血统高贵、是夏朝始祖大禹的后代。你的祖上直到春秋时期都还是杞国侯。但自从杞国被灭,阁下的祖先改姓夏侯,这个家族就默默无闻,在你之前没有出过一个名人。

你本是大秦帝国沛县政府的一名司机,换了别人肯定整天围着县令转,你却一门心思认准了泗水乡的乡长刘三儿,整天和他混在一起。不知道是刘三儿的人格魅力太过耀眼还是阁下的眼光就是这么独到,反正是铁了心跟他混了。

刘三儿这人没个正经,和你闹着玩事儿时误伤了你。大秦的律法太过严苛,尽管身为受害人的你都不愿追究刑事责任,他也还是进了监狱。这一下你比他还着急,费尽心思反复上访才将刘三儿救出。没的说啊,多好的兄弟。

后来穷途末路的刘三儿胆大包天,揭竿而起要攻打沛县县城。当时你刚刚从临时工转正,成了县令身边的人,却二话不说就当了他的内应,里应外合攻下了沛县,刘三儿也真是浪得不轻,刚占了个县城就夸下海口,封你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主管兵车、战马。

之后就是漫长的峥嵘岁月,史书上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你以太仆之职率领着着兵车部队南征北战。常年开车难免腰疼,可谁让刘三儿的草台班子里懂车又懂马的专业人员就你一个呢?在将星云集、群星璀璨的秦末汉初,你的战功并不耀眼。可你看人的眼光,对时局的预判却是精准到吓人:

彭城之战,刘三儿领导的诸侯联军以五十万人的庞大规模惨败于西楚霸王的三万人马。你开着车带着他和他的儿女仓皇逃命。为了提高逃逸速度,刘三儿这个黑心的爹竟然把一儿一女从马车上扔了下去。按说既然亲爹都下得去狠手,又关你什么事儿呢?可你却不忍心,停下车把孩子抱回来,刘三儿再扔,你就再捡,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最后你干脆让两个孩子搂着你的脖子,气得刘三儿十几次都想连你一起杀了。好在,他不会开车……每每读史至此,心寒之余都会为你的善良和勇敢动容。你的经历告诉了后人,掌握驾驶技术是多么的重要啊。

世人皆知军事奇才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却很少有人知道最早发现韩信是奇才的伯乐正是你。是你把他韩信从死囚中简拔出来,推荐给了萧何。后来他因得不到刘三儿重用负气出走。萧何月下追韩信,好说歹说,韩信只是摇头,直到你出现,和萧何一起打包票,说韩信要是再得不到重用你们俩就跟他一起走,这才把他劝了回来。

你对韩信有知遇之恩,更有救命之恩。然而,韩信并不欠你什么,因为后来当了皇帝改名刘邦的刘三儿已经是彻头彻尾的权力动物,他在韩信封地以捕风捉影瞎编乱造的罪名骗捕人家的烂事儿,你也有份儿,要不是出于对你的信任,韩信哪有那么容易被抓?当真是成也夏侯,败也夏侯。当然,你也是迫不得已,所以在下只说韩信不欠你什么,并没有指责你的意思。

韩信由楚王被贬为淮阴侯的第二年,刘邦和你就自食恶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大军层层包围。好不容易靠着贿赂和忽悠逃出生天,刘邦的老毛病又犯了,只想赶紧逃命,幸而你比较靠谱,让部队以弓弩手掩护,缓缓撤退。不然队伍一乱,即便匈奴人信守承诺不冲过来追杀,光是自相践踏就会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了吧?

也许是因为在人品和眼光两方面都表现得比刘邦更胜一筹,太仆这个不高不低的职务你干了一辈子。但在西汉的几位开国元勋里,能够善始善终已属不易。要不是在每一次清洗异性诸侯王的战斗中,都有你舍生忘死的身影,恐怕你早就横遭不测了。

当年你营救了吕后仅有的一儿一女——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因此刘邦死后的吕后时代你得到了极好的待遇,吕太后特意给你修了一座离皇宫最近的宅邸并为之命名为“近我”。按说姓吕的老板娘比姓刘的老板对你更够意思,可吕后一死你预判吕家要倒,立刻调转枪头铲除诸吕,拥立了汉文帝……

你这一生啊,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当真配得上稳、准、狠三个字,从未行差踏错。在几年一变天的西汉初年,多少人灿如烟火只开一瞬,多少家族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多少人来了又走了,而你一直都在。纵然飞得不高,却也从未落寞。

你的儿子、孙子都靠着你留下的爵位世享尊荣。到了你的曾孙夏侯颇时,娶公主为妻,光耀门楣。但在夏侯颇继承爵位的第十九年,他因为与老爹的“贴身侍女”保持不正当性关系而畏罪自杀,按说这种事儿在大家族当中在所难免,可大可小,但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刘彻先生在削弱世袭王侯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是矫枉过正的态度,借着这点儿破事儿就把你如履薄冰拼了大半辈子才留给子孙的长期饭票儿永久追回。夏侯家族自此家道中落。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以司机出身,主管全国车辆的仅有您一人。成千上万的家族都成了皇权政治唯我独尊的牺牲品。当祖上的光辉只剩下传说,家道中落,全家混成了平头百姓却还能逆袭成功的,也只有刘邦和你的子孙。三百年后,你的后代夏侯惇、夏侯渊兄弟结识了一个叫做曹操的年轻人,他们与刘邦的子孙们相爱相杀,上演了一幕幕荡气回肠、经久不衰的好戏,把刘家亏欠夏侯家的饭票儿连本儿带利都讨了回来。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您足以欣慰了。

—————————————————————汉室宗亲 铁背苍龙刘轩鸿

夏侯元让 伴我同行——致夏侯惇先生的一封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