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 >

第5节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第5节

小说: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变前夜,司马懿观察两个儿子,司马昭担心的整晚睡不着觉,司马师却美美地打着呼噜。司马懿都不禁佩服,这孩子,心机真深啊。

政变成功,司马师出任卫将军,掌管全部御林军。

这一年被处死的曹爽一党中有不少与司马师交往甚密,在曹爽得势时没少帮他说话,司马师丝毫不念旧情,杀光他们全家。

二次创业

43岁,司马懿去世。司马师升任抚军大将军,执掌魏国军政大权。

44岁,升任大将军。这一年吴国大帝孙权驾崩,有三位高级将领要求伐吴,分别献上三套方案供司马师选择。司马师难以决断,咨询很早以前就投靠司马氏的王牌谋士傅嘏。傅嘏对三套方案都不满意,劝司马师不要出兵。但司马师当时的处境是迫切需要建立威望,第一他的老爹是魏明帝的托孤大臣,掌权名正言顺。而他司马师掌权只是因为他是司马懿的儿子。第二、不敢反抗司马懿的人不一定不敢反抗司马师,这当中有曹魏的忠臣,也有想取司马氏而代之的野心家,司马师必须保持威慑,摆在她面前的任务无异于二次创业。

这一年十二月,司马师命司马昭率军与吴国太傅诸葛恪大战于东关,史称东关之战。吴将丁奉趁着天降大雪,率敢死队偷袭疏于防范的魏军。魏军四散奔逃,自相践踏,数万人阵亡。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下司马师麻烦大了。但司马师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遇事向前的人,他免去了司马昭的爵位,把参战的军区司令员防区对调,稍示惩罚,虽然大家都知道司马师的小算盘,但这样的处置从台面上看确实光明正大,找不到反对他的借口。

45岁,调兵遣将迎击诸葛恪。

诸葛恪战败之后不思自省,迁怒于人,丧失人心,杀死他的竟然是在孙权临终前力挺他为辅政大臣的孙峻。同样是战败,诸葛恪反证了司马师的高明。

强极则辱

46岁,破获傀儡皇帝曹芳欲以夏侯玄取代自己的政变计划。废曹芳,将最后的好友夏侯玄夷三族。

虽然废了傀儡皇帝,但篡位的时机还不成熟,必须再立一个傀儡。司马师打算立曹操幼子,神童曹冲……的同母弟曹据为帝。但郭太后坚决不同意。这位郭太后对皇帝和国家都没有什么责任心,她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娘家的荣华富贵,一直与司马家合作愉快。但曹据是他的长辈,一旦立为皇帝,她作为侄媳怎么当太后?所以郭太后坚持要立晚辈,以聪明好学著称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郭太后难得提一回条件,而且合情合理,司马师也就答应了。

立曹髦为帝是司马师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这个决定给司马家族留下了永远无法消弭的祸根。

47岁,不顾刚刚做完眼部手术的病体,亲自领兵迎战毌丘俭、文钦的叛军。司马师几乎是算无遗策,毌丘俭败亡,文钦逃亡吴国。他唯一没有料到的是文钦之子文鸯的神勇。在一个月不黑风不高的夜晚,文鸯率领少量精锐部队强袭司马师大营,勇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司马师惊吓过度,创口流脓,眼睛震出眼眶。为了稳定军心,他强忍剧痛,咬住被子,始终不发一声,终于没被文鸯找到他的所在。之后司马师痛彻心扉地活受罪了一段时日,最终活活疼死于许昌。

限于史料不足,司马师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谜团,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从一个只知道耍嘴的愤青变成了职业阴谋家,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在司马家弱势时与曹爽一党保持着亲切友好的关系,谁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变出了战斗力惊人的三千死士。

如果司马师能够像他的父亲那样长寿,他的成就是难以估量的,可他对妻子的辣手无情,对朋友的不仁不义却是连西晋史官都无法掩盖的污点。

他执政的四年,总忙着打打杀杀,没有过上一天轻松愉快的日子。他拼搏了一辈子,成为三国最有权势的人物,却也是三国人物中死状最凄惨的一个。他死后,政治遗产全部由弟弟司马昭继承,过继来继承香火的儿子司马攸在司马炎长年累月的打压中抑郁而死。

一生轰轰烈烈的司马师,究竟得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晋文帝司马昭

司马昭,字子上(211…265),司马懿与张春华次子,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家族运气最好、最不会撒谎的人。

早年经历

28岁,司马昭被封为新城乡侯。这倒不是因为他做出了什么努力,仅仅是因为他的老爹是司马懿。

29岁,出任洛阳典农中郎将,负责屯田。不久转任散骑常侍(高级顾问)。其实凭司马懿在曹魏帝国的身份地位,早就可以让儿子们出来做官。但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三十岁左右才出仕,这一点与司马家族上一代的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完全一致。难道年轻时专心多积累知识,三十而立再参与实践是司马家的宝贵经验?

33岁,跟随大将军曹爽伐蜀,受司马懿指示搞破坏的司马昭天天嚷嚷着我们打不赢的!赶紧回家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曹爽兵败回京,将司马昭贬为议郎(中级顾问)。

坐享其成

38岁,参与高平陵之变。司马昭在政变前一天晚上才得到消息,担心的整宿睡不着觉,其实他大可不必操心,这次政变的两处关键是忽悠曹爽和攻下司马门控制皇宫,他的父亲、大哥已经分担好了。具体到他的任务。只是看守太后的寝宫。事成,增加封邑一千户。

这一年,蜀将姜维抓住魏国内乱的机会想来占点便宜,与司马懿的老部下郭淮对峙,长期不能决出胜负。司马懿反而把姜维的进犯当做机会,将司马昭提拔为西线战区最高长官,坐镇长安。姜维害怕魏军增援,立刻退走。

40岁,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没有儿子,过继司马昭次子司马攸为继承人,兄弟之间毫无芥蒂,没有爆发三国时代常见的夺位之争。

41岁,司马昭率军伐吴失败,被削去新城乡侯爵位。不出半年就因击破小股羌人恢复了爵位。

43岁,因参与废曹芳“有功”,进爵为高都侯,增加封邑两千户。

44岁,在王牌谋士傅嘏的帮助下,顺利继承司马师政治遗产。

独当一面

46岁,司马昭逼反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为防后方不稳,挟持太后、皇帝御驾亲征。统率二十六万大军围攻寿春城。吴国派文钦父子率军三万突破司马昭封锁进入寿春援助诸葛诞。

47岁,寿春城中发生内讧,诸葛诞杀死文钦,文鸳带领部下投降司马昭。

诸葛诞本寄希望于淮河涨水淹掉司马昭大军,不想竟遇少有的大旱之年,寿春城内粮食用尽再也无力抵抗。司马昭这才破城,斩诸葛诞,夷其三族。对于投降的吴国援军,许多人建议活埋,司马昭下令将他们送回吴国以彰显大国的气度。回京后,为笼络人心,给所有高干子弟升官。

48岁,将对吴国作战的大军区分解成小军区。此举解除了中央的威胁,同时也减少了对吴国的威胁。

路人皆知

49岁的司马昭,已经是内心世界路人皆知的磊落男子,他还没有篡位的原因在于他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威望、能力都与父兄相去甚远。

不堪忍受做提线木偶的傀儡皇帝曹髦在心腹面前将其总结出一句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准备发动宫廷政变。

还好,曹髦所信赖的三个心腹,只有两个跑去向司马昭告密,说明这时有节操的大臣还没有死绝,所以曹髦很快就知道自己被出卖了。曹操的血脉在体内复苏,曹髦率领几百名由禁卫军和老弱仆人组成的队伍亲自讨伐司马昭,仗着天子的身份,一开始倒也所向披靡,因为聪明人都知道与皇帝动手的后果。可不知深浅的蠢蛋总是有的,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忽悠下,太子舍人成济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用长矛将皇帝刺了个透明窟窿。当众弑君的恶劣影响就此与司马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司马昭想知道朝中的意见,询问陈群的儿子,颍川陈氏掌门人陈泰。陈泰提出必须腰斩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与司马师不同,他不是一个冷血的人,宁可与颍川陈氏决裂也舍不得杀贾充,只是将成济夷三族。读史至此,倒也有些感动。但司马昭紧接着就杀死了唯一没有背叛曹髦的王经,逼着太后将曹髦追贬为庶人,另立老实听话的曹奂为帝。

为了给这次事变定性,司马昭上书太后说:已故的高贵乡公带着人提着刀冲向我家,我怕双方打起来,命令手下不要伤害任何人,违令者军法从事。成济却不听命令,伤害了高贵乡公。我知道作臣子的一定要有节操,到死也不能有二心,侍奉君主,那就得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次意外发生的太突然了,我就想啊,在家老实呆着,听候发落好了。可是我又一想啊,这次变故不光是针对我啊,主要目的是谋害太后!颠覆我大魏的江山社稷!我作为国家的重臣,安邦定国义不容辞啊,即便如此,我还是下了好几次命令,不准靠近高贵乡公的车驾,谁曾想成济这家伙竟然不听我的,以至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得到消息以后,我悲哀痛恨哦,我五内俱焚啊!杀了成济都不解恨,一定要杀他全家呀!

编瞎话也就罢了,还编的这么没有水平……

51岁,司马昭杀害了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曹操的曾孙女婿嵇康,致使广陵散绝。掀起了文化迫害的**,知识分子不敢谈论时事政治,渐渐以说了半天什么都没说为荣。

奈何命好

52岁,司马昭得到了一个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消息:蜀汉灭亡了。

《晋书·景帝纪》记载了在司马昭在攻蜀之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派头儿,这份记载就像司马昭之前的自白一样是一次漏洞百出的扯谎。

不世出的军事奇才邓艾甘冒奇险,从山岭翻滚而下,偷渡阴平小路,这是司马昭安排的?

邓艾在绵竹以少胜多完爆诸葛瞻,这也是司马昭能预见到的?

蜀汉后主刘禅在坐拥坚城成都,兵力对比还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开城投降,这也是你司马昭算计好的?

手下给力,敌人放水,极其意外的胜利而已。这要是都在司马昭预料之中,他怎么不去征服世界?

可司马昭占据着领导的优势,手下的功劳都是他的功劳,时也?命也?能力不足,奈何命好。

53岁,坐拥灭蜀之功的司马昭获得了巨大的威望,此时的司马昭已经是相国、晋王、加九锡,具备了篡位的一切条件,距离皇位只剩一步之遥。

54岁,正准备开国称帝的晋王司马昭突然中风,猝死。

仗着有一个强悍、无子又短命的哥哥,司马昭轻易接掌了巨大的权力,当然他也没有玩忽职守,一直都很努力,但他的成功,实在是偶然因素颇多。

再看看他干的不太成功的几件事儿。

1。大肆提拔世家子弟,在司马昭之前士族与寒门的平衡已经打破,经过司马昭十年的管理,寒门被士族碾压,除了拼了性命去立军功,再无出头之日。

2。曹髦被弑,司马昭没能防范于未然,事发后处置更是非常不得当。本来可以活捉曹髦大事化小,却搞成了公开弑君这么骇人听闻的事情。

3。在接班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要么坚定立司马攸要么就说准了立司马炎,他却是一开始想立次子,被手下一劝又改主意立长子,导致司马家族几代以来和睦团结、兄友弟恭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字安世(236…290),三国最终的胜利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家族最有权势的人,

29岁被封为晋王太子。不久司马昭猝死,司马炎继承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30岁,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开国称帝。封生母王元姬为太后、杨艳为皇后、分封宗室为王。

司马炎吸取曹魏教训,也为了笼络宗室,弥补威望不足的问题,对宗室诸王授予兵权。

相煎何急

31岁,立司马衷为太子。此时的司马衷已经表现出智力低下的一面,宗室诸王和开国功臣们普遍希望立司马攸为皇太弟。司马炎当然不干,他也想过立另一个儿子司马柬,但是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障碍,第一个是皇后杨艳。

杨艳生有三子,长子司马轨夭折,次子司马衷,三子司马柬,按说立司马柬做太子对她来说也是一样的,但母亲的天性总是更偏向于有缺陷的孩子。司马炎非常宠爱他的妻子,但这只是感情因素。

第二个障碍才是不可逾越的:司马炎能够接班就因为他是长子。论资格,论人望都不如弟弟司马攸。如果司马炎废长立幼,就等于抽自己嘴巴,撼动自己统治基础。所以司马炎只好以儿子还小,还来得及补救智商为由,硬是立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32岁,皇太后王元姬临终,流着泪对司马炎说:“你弟弟性子急,而你这作哥哥的又不慈爱。我的病如果好不了,我很担心你容不下他,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