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第75节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75节

小说: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在工业中达到合理的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在粮食和原料生产上达到最适当的分工。
  ——摘自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欧洲的好处之一,是各国林立,各搞一套,使欧洲经济发展较快。我国自秦以来形成大帝国,从那以后,少数时间是分裂、割据,多数时间保持统一局面。缺点之一是官僚主义,统治很严,控制太死,地方没有独立性,不能独立发展,大家拖拖沓沓,懒懒散散,过一天算一天,经济发展很慢。现在,我们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全国各省又是统一的,又是独立的。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如此。从政治上来说,各省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服从中央的决议,接受中央的控制,独立地解决本省的问题,而中央的重大决议,又都是中央同各省商量,共同作出的。从经济上来说,中央要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不要限制、束缚地方积极性。我们是提倡在全国统一计划下,各省局可能都搞一整套。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只要能就地取材,就地推销,凡能办的事情,都尽可能地去办。不能办的事情,当然不要勉强去办。这里要注意,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地方应当服从中央的调度安排。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3年第4期)
  [解析]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三十六章“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国际分工问题。毛泽东在谈这一章时对教科书的观点很不以为然。“教科书”写道:“在社会主义阵营,没有也不可能有经济扩张、不等价交换、竞争、强国剥削和奴役弱国等。”毛泽东在此处批遁:“事实上有。”在“教科书”“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多方面的合作,以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互助为基础”处,毛泽东批道:“事实上也是没有做到”。
  “教科书”把计划经济的思想不仅贯穿发展国内经济,还把它扩大到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关系中,显然是不妥当的。参泽东认为,“教科书”的提法不好,我们甚至对各省都不这样提。他认为,应当给地方一定的独立性,在不妨碍全面的情况下,各省可以尽可能各搞一套。毛泽东认为,欧洲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国各搞一套。他对“教科书”主张的“使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总的水平逐渐拉平”提出了质疑,认为各国人口不等,资源不同,历史条件不一样,革命有先进和后进的区别,怎样能拉得平呢?“拉平”的观点实际上是布哈林的均衡论。外蒙革命那么久了,经济上一直还很落后,实际上无法拉平。
  “教科书”后来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况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大国,人口居世界第一,拥有丰富的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因此它自然给自己提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任务。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参国社会主义的国际分工的体系,并享有这个体系的一切好处。”毛泽东对此批道:“这段写法可以。要知道这是经过我们同他们争论,才这样写下的。过去,他们和东欧的一些国家都曾经要我们不搞完整的工业体系。像捷克、日本这些国家,铁矿等资源靠外国,还发展了钢铁工业,我们资源多,怎么能不搞呢?”
  在毛泽东的上述读书评论中,有两点是特别高明的,一是把国家利益置于意识形态之上,就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也要强调各国独立自主,在国家关系上,以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为原则。他对“似乎想用经济力量来控制别的国家”的国家保持了高度的警惕,这不是没有根据的。教科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各国的发展,以它们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完全独立和自主为特点。”毛泽东对这个说法是赞成的。
  毛泽东的第二个高明之处,是立足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强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农业,更要搞好。“吃饭靠国外,危险得很。”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毛泽东一直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发展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尽管后来出了一些偏差,但这两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抹杀的。毛泽东尽管强调各国各搞一套,但他并不主张搞“大而全”、“小而全”,如“教科书”写道:“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都是中、小国家,对其中每一个国家来说,发展所有的工业部门,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也是力不胜任的。”毛泽东对这段论述,也是同意的。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教科书”的观点不是一概否定,而是有分析、有取有舍的。 
14。将来的城市可以不要那么大[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城市和乡村问的本质差别的消灭,决不是意味着降低大城市的作用。伴随着工业在全国有计划的分布、工业企业的靠近原料产地而来的是新城市的建设。城市是物质和精神文化最发达的中心,是大工业的中心,它将促使乡村获得现代城市的文化。社会主义城市在这方面的进步作用在日益增大。旧城市的面貌在根本改变。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就是要用绿化城市和利用现代市政建设的一切成就的办法,来消灭人口密集现象和改善城市生活条件。
  ——摘自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既然要消灭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书上说是“本质差别”,为什么又特别声明并不是“降低大城市的作用”?将来的城市可以不要那么大。要把大城市居民分散到农村去,建立许多小城市。在原子战争的条件下,这样也比较有利。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解析]
  毛泽东特别关心缩小三大差别问题,当他读到教科书中关于缩小城乡差别的内容时,发表了上述议论。他还进一步地提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有了公社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每个公社将来都要有经济中心,要按照统一计划,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到了这一些,农村的人口就不会再向城市盲目流动。在毛泽东即兴发挥的这段讲话中,既有真理的闪光点,如控制城市规模,防止人口膨胀,也有某些空想的成分,如公社要有高等学样。但总体上讲,毛泽东的看法是有远见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在现实中国农村的某些地区,已经实现了毛泽东所规划的蓝图:农村生活水平赶上甚至超过了城市生活水平,乡镇企业大发展,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成为工人。至今毛泽东当时提醒重视的城市规模问题,仍然存在,困扰着经济建设的决策者和大城市的居民们。工业化必然导致人口的城市化,是一个经济规律,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毛泽东当年的思路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的。 
15。要注意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29—1932年),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按1955年7月1日的价格计算)达277亿卢布,其中重工业部门的投资达233亿卢布。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33—1937年),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达616亿卢布,其中重工业的投资达509亿卢布。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三年半(1938—1941年上半年)内,工业的投资达594亿卢布,其中重工业的投资达500亿卢布。
  这样,苏维埃政权就顺利地克服了国家工业化资金积累方面的困难。采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法,使国家赢得了很多时间,保证头等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在极短的时期内建立起来并达到高速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高速度的可能性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的优越性,由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法的特点决定的。——摘自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都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实行不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哪些企业由谁去管,这些都是有关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央不能只靠自己的积极性。过去中央有些部门,把地方办的副业不当作自己的,只把直属的企业看成自己的,这种看法妨碍了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都要注意发挥走业的积极性。去年有些基本建设单位实行了投资包干制,就大大发挥了这些单位的积极性。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解析]
  毛泽东在读“教科书”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工业化”时,借题发挥,谈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即:企业的管理体制是有关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央和地方都要注意发挥企业的积极性。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经谈道:“这里还要谈一下工厂在统一领导下的独立性问题,把什么东西统统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但给企业多大的自主权,当时毛泽东没有谈到。经过几年的实践,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似乎更进了一步,在过去强调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发挥企业积极性的问题,并对有些基本建设单位实行投资包干制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这说明,随着实践的发展,毛泽东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如何确定企业的管理体制确实是搞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看到了这一点,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他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的确定,企业开始摆脱政府职能部门的附属物的地位,以独立的法人资格走向市场,企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但是,探索并没有完成,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建立一套成熟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机制是一个长时期的任务 
16。不能把工业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具有更大的意义。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更快地增长,是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在一切生产部门广泛采用最新技术和经常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不断高涨的必要条件。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意味着工业的发展快于农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和农业间的比例,要在更迅速地发展工业的基础上,保证农业生产的不断增长。
  ——摘自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工业的发展当然要快于农业。但是,提法要适当,不能把工业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否则一定会发生问题。拿我们的辽宁来说,这个省的工业很多,城市人日已经占全省人口的二分之一。过去因为总是把工业放在第一位,没有同时注意大力发展农业,结果本省的农业不能给城市保证粮食、肉类、蔬菜的供应,总是要中央从外省往那里运粮,运肉类,运蔬菜。主要的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紧张,没有必要的农业机械,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限制,增长较慢。过去我们因为看到这里的工业多,在给他们任务的时候,总是要他们多抓工业。没有了解到,恰恰是因为那里的工业比重大,更应该注意好好地抓农业、发展农业,不能只强调抓工业。工业发展了,城市人口增加了,对农业的要求也就更多了。因此就必须使农业能够和工业得到相适应的发展。在农村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多地增加农产品的生产。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实行几个同时并举;每一个并举中间,又有主导的方面。例如,中央和地方,以中央为主导;工业与农业,以工业为主导。所谓并举,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不否认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同时,并举也并不是要平均使用力量。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3年第4期)
  [解析]
  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