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第98节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98节

小说: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⑤ 见黄时鉴:《大元通制考辨》,《中国社会科学》1987 年第2 期,第157—171 页;亦见'1'安部健夫: 

 《〈大元通制〉解说》。 
① 关于元代将汉文著作翻译成蒙古文,见'149'沃尔特·富克斯:《元代的蒙文译著》;'118'傅海波:《蒙 

古统治下的中国史学:民族涵化中史学的作用》;关于元代仅存的蒙文汉译著作《孝经》的研究和译注, 
见柯立夫'71':《早期蒙文译本〈孝经〉第一章》;《早期蒙文译本〈孝经〉第二章》;'69'  《早期蒙文译 
本 〈孝经〉第十八章》。亦见罗依果:'392'  《蒙文译本〈孝经〉》;'389'  《蒙文译本〈孝经〉续论》。 
② 关于下列书的翻译,见'653'  《元史》,卷24,第536、544 页;卷25,第565 页;卷26,第578 页;卷 

137,第3311 页;卷181,第4172 页。 

… Page 351…

                       ③ 
    《农桑辑要》。 
        虽然以上所列在爱育黎拔力八达同意下出版的汉文著作,反映的是他作 
  为天子有倡导大众道德和增加物质福利的责任,翻译著作的选择,则显示了 
  他的实用主义目标。在下令翻译《贞观政要》时,他指出此书有益于国家, 
                                                             ④ 
  并希望蒙古人和色目人能够诵习该书的译本。蒙古君主显然希望蒙古和色目 
  精英,包括他自己,能够学习儒家的政治学说和汉人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唐 
  太宗的教诫,能把国家管理得更好。 

                                     限制贵族特权的失败 

        爱育黎拔力八达按照中原传统方式对元朝政府的改革无法走得太远,因 
  为他不能削弱蒙古诸王的行政权、司法权和经济特权来加强中央集权。尽管 
  忽必烈推行了中央集权的政策,蒙古诸王仍然拥有对他们领地(投下)相当 
                                              ① 
  多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权。进一步削弱他们的权力是政治冒险,因为 
  这将面临蒙古和元帝国一条最基本原则的正面挑战。爱育黎拔力八达尝试削 
  弱诸王权力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这一原因。 
        1311年冬季,爱育黎拔力八达下令撤销诸王的札鲁忽赤(汉译断事官), 
                                                 ② 
  蒙古人犯盗诈者,命所隶千户鞫问。由于札鲁忽赤代表诸王处理他们领地中 
   的蒙古人的法律事务,撤销札鲁忽赤显然意味着取消了诸王直接审理他们属 
                                  ③ 
  下的蒙古人案件的权力。皇帝的这一命令似乎只实行了很短的时间,因为已 
  知晋王也孙铁木儿(后来的泰定帝,1323—1138年在位)和周王和世■(海 
   山之子,后来的明宗,1329年在位)两人在1316年被允许在他们位下设立 
   了几个札鲁忽赤。④ 
        爱育黎拔力八达削弱诸王行政权力的尝试受到更激烈的反抗,亦以失败 
  告终。在右丞相铁木迭儿 (死于1322年)的建议下,1315年爱育黎拔力八 
                                      ① 
  达下令诸王分地的达鲁花赤 由中书省任命的“流官”担任,诸王只能任命副 
                 ② 
  达鲁花赤。一年以后,甚至连诸王任命副达鲁花赤的权力也被取消了。由于 
  达鲁花赤是诸王分地内的主要长官,常由宗王的亲信侍从充任,这样的做法 
  招致一些宗王和御史台的激烈批评,他们指出这样做既违背了成吉思汗与兄 

③  '653' 《元史》,卷24,第536 页;卷26,第587 页。 
④  '653' 《元史》,卷24,第544 页。 
① 研究元代“投下”的成果很多,如'336'村上正二:《元朝投下的意义》;'220'岩村忍:《蒙古社会经济 

史研究》,第401—469 页;'413'保尔·拉契内夫斯基: 《蒙古时期投下的意义》;'809'周良霄:《元代 
投下分封制度初探》;'822'洪金富:《从投下分封制度看元朝政权的性质》。 
②  '653' 《元史》,卷24,第547 页。 
③ 关于断事官,见'483'田村实造:《中国征服王朝研究》,第2 卷,第444—463 页;'711'札奇斯钦:《说 

 〈元史〉中的札鲁忽赤并兼论元初的尚书省》。 
① 达鲁花赤是个蒙古语词,原意为“镇守者”,后专指各官府的最高监治长官。按照元朝的制度,在中央 

和地方的许多机构,达鲁花赤都位于所有在职官员之上,他们的作用比行政官员大得多。除了极少的例外, 
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才能充任达鲁花赤。见'68'柯立夫:《达鲁花赤考》;札奇斯钦:《说〈元史〉中的达 
鲁花赤》,第465—631 页;'105'伊丽莎白·恩迪科特—韦斯特的《蒙古在中国的统治》是研究达鲁花赤制 
度的专著。 
② 《元史》,卷25,第569 页。 

… Page 352…

  弟们共享天下的约定,也破坏了忽必烈制定的制度。面对这些责难,元廷不 
  得不在1317年取消改革措施,再次允许领主自辟达鲁花赤。③ 
        海山时期对诸王的赏赐相当靡费,但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朝在缩减岁赐额 
  方面未做多少努力。在海山去世的当月,爱育黎拔力八达以诸王朝会普赐金 
                                                                              ④ 
  39650两,银1849050两,钞223279锭,币帛472488匹。岁赐和海山朝的 
                                   ⑤ 
  特殊赏赐依然照颁不辍, 爱育黎拔力八达没能做出大幅度削减赏赐额的举 
  动。这样的赏赐是蒙古制度的一部分,爱育黎拔力八达需要确保诸王的继续 
  支持,首先是支持他登基,以后还要支持他违背与兄长的约定以自己的儿子 
  硕德八剌为皇太子的举动。此外,由于诸王的贫困和急需朝廷以赏赐的方式 
  进行财政补助,这样的赏赐亦是必要的。根据1319年的统计数字,领主收入 
  所依赖的“五户丝户”的总额只占窝阔台汗(1229—1241年在位)1236年初 
                                          ① 
  建分封制度时封户总数的1/4。爱育黎拔力八达如进一步减少诸王的收入便 
  会破坏分封制度,而分封制度是元朝政治结构的一个重要基石。 

                                        经济和财政政策 

        爱育黎拔力八达无力削减赏赐恰是使他不能恢复政府财政机能的一个因 
  素。主要的原因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没有任何可行的经济—财政政策,他也不 
  能坚持推行他的其他政策。他的基本经济观念是典型的儒家观念:省刑薄赋, 
                          ② 
  使百姓各遂其生。实际上,除了废止海山的聚敛政策外,爱育黎拔力八达的 
  政府还试图以停止海山时期开始的公共建筑计划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冗 
  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适度增加赏赐的数额。假如他们能使之制度化,这些 
  政策确实能够减少政府的开支。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削减冗官和减少赏赐 
                            ③ 
  额都没有持续进行。爱育黎拔力八达除了在他即位初年曾实行劝农外,没有 
  其他的增加国家税收的计划。④ 
        更激烈的措施于1314年和1315年出台,是时铁木迭儿第二次出任右丞 
  相。这些新举措使人想到海山时的政策,所以不能确定有多少举措出自皇帝 
  之手。正如我们将在后面所述,铁木迭儿是皇太后答己的宠臣,爱育黎拔力 
  八达很难控制他的举动,而在《元史·铁木迭儿传》中,把这些举措全归在 
                ① 
  他的名下。铁木迭儿增加国家税收的举措包括重将对外贸易置于市舶提举司 
                                                    ② 
  之下和预卖盐引及官府监造的铁制品。但是他最重要的计划,是要重新进行 

③  '628' 《元典章》,卷9,9a—10a。'653'  《元史》,卷25,第573—574 页;卷26,第579 页;亦见'103' 

伊丽莎白·恩迪科特—韦斯特在《元代的中央机构》第545 页的评述和她的《蒙古在中国的统治》,第97—101 
页。 
④  '653' 《元史》,卷24,第538 页。 
⑤  '715'史卫民:《元岁赐考实》,第148 页。 
①  '220'岩村忍:《蒙古社会经济史研究》,第458—461 页。 
②  '653' 《元史》,卷26,第577 页。 
③  '762'李则芬:《元史新讲》,第3 卷,第377—378 页。 
④  '653' 《元史》,卷24,第538、552、556、558 页。 
①  '653' 《元史》,卷205,第4577—4578 页。 
②  '653' 《元史》,卷94,第2402 页;卷205,第4578 页;'441'舒尔曼:《元代经济结构》,第224、233 

页。 

… Page 353…

                                        ③ 
  早年桑哥时推行的“经理”。 
        经理的建议最早是由忽必烈时期留下的中书平章政事张驴提出来的,目 
                                          ④ 
  的是通过核实田产来增加税收。该计划要求江浙、江西和河南三省的土地所 
  有者在40天内向官府报告田产的实际情况,报告不实者要受到处罚。假如施 
  行得当,这次经理不仅能够大大增加国家税收,还有助于建立更平等的税收 
  机制。确实,在宋旧境内的有田富民经常有田而不交税,而贫民甚至在卖了 
  土地之后还要纳税。 
        当经理于1314年冬季正式实行时,由于官员的上下其手导致的执行不 
   当,引起了广泛的困扰和怨恨,尤其是江西南部有田富民的怨恨。结果是1315 
  年的秋季在江西宁都爆发了大规模起义,起义的领导者蔡五九自号为蔡王 
                           ⑤ 
    (1315年在位)。 虽然起义在两个月中就被镇压了下去,政府不得不完全 
                                                                ① 
  停止经理,甚至在1316年免除了自实田的租税。结果是铁木迭儿偏离爱育 
  黎拔力八达政策主线的增加国家税收的举措突然终止。此后,政府并未采取 
  任何措施来巩固其财政。 

                                            派别之争 

        爱育黎拔八达改革元朝制度未能成功,不仅是因为遇到诸王对抗,还因 
  为他被宫廷内部的激烈派别之争所扰。爱育黎拔力八达从未成为他的家族乃 
  至宫廷的主人,因为他的权力总是受到来自他的母亲皇太后答己及其属下的 
  强烈限制。出身于与皇室保持世婚关系的弘吉剌部的答己,是一个擅权和道 
                         ② 
  德有问题的女人。 爱育黎拔力八达从未采用任何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她干政。 
  这样,在她的保护下,她在徽政院和宣徽院的亲信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对抗中 
  书省的权力中心。在答己的亲信中,铁木迭儿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朝和硕德八 
  剌朝初期权力最大的人。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的最后两年,围绕铁木迭儿的 
  权力之争使政府陷于瘫痪。 
        虽然铁木迭儿出身于著名的蒙古家族,但他完全是在皇太后的庇护下得 
                              ③ 
  以生存并得到了权力。他发迹于宣徽院,该院是管理宫廷宴享饮食事务的机 
  构。从海山即位时始,铁木迭儿任宣徽使,他赢得了皇太后的信任并与她建 
  立了密切的关系,为他后来的生涯取得了政治资本。1311年2月,在爱育黎 
  拔力八达即位前两个月,皇太后即任命铁木迭儿为右丞相,这可能违背了爱 
  育黎拔力八达的意愿。在1313年春季铁木迭儿第一次去职之前,他任中书省 

③ 关于桑哥的经理,见'513'植松正:《元代初期对江南的控制》,第57—60 页。 
④  '653' 《元史》,卷25,第566、567、571 页;卷94,第2353 页;'441'舒尔曼:《元代经济结构》,第 

31—32 页;'754'杨育镁: 《元代江南田赋税制考》,第155—157 页。 
⑤ 关于蔡五九起义,见'792'陈高华:《元代初期和中期各族人民起义斗争》,第306—308 页;'751'杨讷、 

陈高华编:《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第1 卷,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