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副本 >

第404节

逼上梁山 - 副本-第404节

小说: 逼上梁山 - 副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斋修炼,我二人在此守护,任何人也是不放。几位先生想来也知国主神通通天,所修大法,必然非比寻常。若是被我等惊扰,功法反噬,岂是我等罪过。我等既是万死,也是难辞其咎的。与之相比,世间俗事,纵是天大的大事,又有何事不能等国主出关后,垂手而解。”
    这铁豹说的话,虽然比恶虎稍微婉转,可拒绝惊扰李民的态度,那也是无比的坚决。
    虽说这李纲等人都是李民的绝对心腹,跟李民很惯,往常就是李民正自和老婆亲热,李纲等说声有大事,闯进去了,也就闯进去了。
    可那也就只限于李民非修炼状态。铁豹与恶虎虽然书读的少,可也知道李民与老婆亲热,闯进去了,也是看的人长针眼,死不了人。比之国之大事,根本不值一提。
    可李民修炼状态,这铁豹恶虎虽然不够李民那层次,却是知道不少江湖中内家高手修炼中受人惊扰走火入魔的传闻,这可是他们兄弟俩的底线。
    他铁豹恶虎两个人跟随李民,虽然没有进化激发出什么异能,可那也是跟随李民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李民平日里更冲着岳丈鲁雄那层关系,一直也拿他们俩当长辈看待,更委以他们护法亲随的重任,这就是知遇之恩。纵使百死,他们也不能辜负李民对他们的信任。与之相比,军国大事,那就是一个屁,什么大事也比不了李民哪怕一丝丝的安危重要。对此,却是什么人的面子也没得讲。
    眼看铁豹恶虎态度坚决,而且说也很是在理。李纲等也不禁有些蹉跎,这要是一般事,李纲等人大不了也就等了。可今天他们收到的情报,那可真是每一时都是要死人的啊。
    幸好,李民已经察到他们来临,适时的传声到:“铁豹恶虎,请李纲先生等进来。”
    铁豹恶虎闻听李民之言,知道李民已是非修炼状态,自然没有拦阻李纲等人的道理。那恶虎当即大咧咧的往旁一站,喝道:“国主发话了,你们快进去吧。”
    而铁豹则圆滑的一笑道:“多有得罪,莫怪,莫怪。几位先生请进。”
    李纲等人此时心急火燎,也无心与铁豹恶虎等人纠缠,连忙疾步入内。
    恶虎当即微微一呲牙道:“哥,这李纲平日里虽是一个书生,可那走道从来都是稳得很,今天这般急,这得是多大的事啊。”
    铁豹微微一笑:“天大的事有什么是咱们姑爷解决不了的,你操那门子的心。”
    “嘿嘿,那是,那是。”
    而这时,李纲已是抢步闯进了李民的书斋。
    李民虽然早从神识扫描中就已经知道李纲等人走得很急,可李纲这般的闯进书斋,还是有些出乎李民的意料之外。要知道,这李民对这李纲也是熟得很,给其启蒙共和理念时,这李纲没少缠着李民,都快跟李民的几个老婆抢跟李民的过夜权了。在李民的印象中,李纲除了对于共和理念痴迷了一些之外,那绝对是儒家大师,绝对的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可今天这般,连通报叩门都忽略,看来这事真的不小。
    李民连忙安稳其道:“伯纪,莫要惊慌。且坐下来喝口茶,慢慢说来。”
    随后,李民又招呼公孙胜等自寻座位坐下。
    此时,不是正规场合,李民与这几个人都是惯的很。
    不过,李纲虽然也觉得自身这样有些过于急躁,从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境。可却没有如往日一般,在李民的强烈要求下,入座以朋友的身份谈事。
    而是径直的站在李民的面前,拱手说道:“国主,臣有火急军情呈报。”
    李纲此番作态,显然是以行动坚决的告诉李民,现在就是正式场合了。而公孙胜等人,也全都如李纲一般的没有自寻座椅,而是齐齐的站在了李纲身后,拱手看向李民说道:“有火急军情呈报。”
    李民一听,立时明白,这事绝对不小。当下也是正经的说道:“讲!”
    李纲等四人看了一眼,当即还是由官职最高的李纲发言道:“臣得报,辽兵兴兵五万,由耶律大石为统帅,进犯中原,正自攻向大名府。”
    李民闻言,微微一皱眉。这辽国进犯,虽然是不小的事,可现在他打的是大宋。李纲等人,就算有一致对外之心,可也不至于急成这样啊。何况,辽打宋,那还新鲜么。尤其是这会还只是出兵了五万,这就更是小打小闹了,连例行的骚扰都算不上。唯一有些烦人的,也就是领兵的耶律大石,应该算是我李民的一个记名徒弟。可这也应该是我烦,李纲不应该急成这些啊。
    李民当即目视李纲,那意思,就这点小事就把你急成这样了?
    李纲虽然耿直,可却也是一个聪明人。当即明白李民心气,随即又报:“辽兵进犯中原此其一,尚有金国出兵五万进犯我中原,由金国国主完颜吴奇买亲自率领,与辽兵遥相呼应。”
    李民闻言又是一皱眉,要知道,李民来到大宋,最早为了生存,最担心的就是靖康耻,就是金国南下灭掉北宋的历史不可改变。为此,李民甚至不惜孤身犯险,只领公孙胜等几十人,就千里深入金国境内。雷劈了完颜阿古打,从而导致了金国的崛起之机因此意外而丧失,不仅没有借辽国内乱,吞噬辽国的主力壮大自身,反倒被辽国压着打地追击了半个草原。最终还是在大宋的支援下,这才逐渐缓过劲来,与辽国展开了游击战。
    可如今,这半残的金国,竟然不记大宋恩典的反咬一口,真是打蛇不死必受其害啊。可这也应是大宋的烦恼,而且两国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十万,大宋就算被他李民打的厉害了,在他李民不落井下石的情况下,那也应是应付的来啊,这至于李纲如此着急么?
    李纲再次感觉到了李民的心思,随即又说道:“西夏也出兵了,出兵十五万,由太师李良臣率领,兵进甘肃。”
    闻此,李民就由不得不重视了。要知道,如今的甘肃、西北一带,那可也是李民的地盘。李民的种家军与折家军的根基,可就在那里了。打西北,可就是相当于在打他李民。
    李民不由的哼了一声:“这西夏倒是胆大,种师道、折可适可已经知道此事。”
    李纲摇首道:“尚未得知。”
    李民闻言,点了点头。知道李纲等一得报,就是先来找自己了,当下也是有点明白李纲等人为什么着急了。要知道,那甘肃西北一带,虽然因为种家军与折家军的关系,实际上归属他李民了。可那却是一块飞地,归了他李民,此时却是得不到他李民实际性的支援。不像江南,因为他李民的回援二龙山,已经是打通了。并且震慑得大宋军兵只敢固守,不敢反击。
    更何况,此时原本镇守西北的主力,种家军与折军,也全都归了他李民,没地返回驻地,此时更是得不到大宋朝廷的支援。以种家军和折家军残留的兵力,守甘肃,真的是实在很难。很可能因此直接让折家军与种家军因此断根,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然而,李民虽然自以为已经了解了李纲等人的烦恼所在,可随着李纲等人进一步的分析和回报,李民这才发现,他想的还是少了。
    李纲等人着急上火的,绝对不是什么辽国、金国对中原的进犯,对大宋的蚕食,更不是担心种家军和折家军的根基灭绝,以及西北一地之得失。
    李纲等人担心害怕的却是一种势的形成,五胡乱华的重演!
  第十九卷 第二十五回 分歧
  五胡乱华。
  对李民来说,可能不过是一段历史教科书上的记载。表诉了两晋时期,由于中原汉民族政权的腐败衰落,导致了北方大量游牧民族入侵,进而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及文化交流,众多的民族融入到了汉民族的这个大家庭。
  可这,却仅仅是报喜不报忧的春秋笔法,而对当今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就是赤裸裸的一段被侵略史。即使过了数百年,也不能忘怀轻视的精神创伤,一段可以镜己的教训。
  尤其是,大宋宿敌的辽国,也是趁着唐末汉政权的衰落,趁机崛起的,并由此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到至今。
  那就更是教训深刻。
  故此,李纲等有此惊慌,毫不新鲜。而且,这也绝对不是李纲等在杞人忧天。
  这就象众人都知道的,却都未必正确。
  就如大宋的军力,普通人都认为大宋的军力是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差的。可实际上,北宋立国两百载,与辽为敌,与西夏为敌,与吐番为敌,同时与三方为敌的情况下,还能扩张东南以及西南的疆土。
  尤其是辽、西夏、吐番,多是骑军,宋多是步军。辽、西夏、吐番等,打输了多半能跑干净,而宋军但凡打输,那就绝难脱逃。如此这般,宋军若是真的军力弱到极点,纵有百万大军,又岂能支撑两百年。
  即使在李民没来的历史上大败给了金国,可那也是由于高层的策略错误,没有抗战的决心。没等援兵回援,就直接投降。可就那,在李民没来的那段历史中,能够彻底吞噬继承了辽国实力的金国,也没能彻底吞噬掉大宋。甚至遗留的南宋,直到金国被元灭亡了,也是依旧存在。
  可这,虽然能说明大宋的军力,尤其是边军的军力并不弱之外。更主要地是,大宋的外交策略,一直相当的好。绝不同时三线或是两线开战。尤其是在澶州之盟后,安抚住了辽国百多年,更是一直拿西夏练兵。童贯更是大胜西夏之后,认为西夏短时间内绝难反攻大宋之后,这才起了实施大宋布局了百多年的百年大计。
  只可惜,最终却是因为方腊的起事,最终功亏一篑。
  而这一转折点,在李民立国之后,屡克大宋军力之后,彻底的被放大了。尤其是宋皇赵佶不仅引狼入室的请了吐番等国入境帮助平叛,更是调动了大宋的边军。不仅调动了镇守西北,防范西夏的种家军、高家军,更是把镇守东北,防范辽国的边军,也交给了高禛来打李民。
  西北、东北的边军主力调移。短时期,哪怕是一两个月的,刚刚大败于宋的西夏,以及内部遭受金国骚扰的辽,都是不敢动心思的。
  可这几路大军都被李民战败收服了,大宋的兵力捉襟见肘不说,众多征兵的地盘,也归了李民。这么长的时间边塞没有主力部队补充镇守,那西夏,大辽能不动心思才怪呢。
  而大辽、西夏,以及新近崛起的金国,遥相呼应的三路进攻。很明显,三者之间由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已经是形成了某种默契。这再加上被宋皇赵佶请入境内,尚自与李民收服的大理兵力拼杀的吐番大军,以及与李民部下方腊厮杀的西南部落联军。可谓是大宋周边的国家,都看出大宋如今摇摇欲坠,想要来分享一杯了。
  大宋,别说是如今这种状态。就是鼎盛时期,能顶得住大辽,那也绝对顶不住周边所有国家与蛮荒部落的同时入侵。
  而最可怕的,不是大宋挡不住。对李民这一国来说,即使大宋灭亡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能免了李民的一些名不正言不顺的继承问题。
  可关键的是,就是这种游牧民族与南蛮民族由于灭亡大宋的胜利而形成的一种势,这就是五胡乱华之势。
  都看到了胜利,都看到了掠夺中原的好处,光脚不怕穿鞋的。足够的利益,足以蒙蔽这些民族对中原的畏惧。无尽的贪婪,足以让这些淳朴的民族变成恶魔。就像五胡乱华一般,行军打仗不带军粮,直接以人为食。
  而这种势一成,那就绝对不是仁义理智等言语可化解的,必须要足够多的鲜血,这才能震慑住贪婪。
  那样的话,就算李民继大宋之后,能够拨乱反正,重振中华,那也是要不知牺牲多少人命的。这既有中原百姓的性命,也有那些被野心和贪欲诱惑而蒙蔽心智的异族者性命。
  当然,这些异族者的性命,李纲等人是不会在意的。可李民作为一个新中国诞生的,却还是有些顾念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尤其是,李民手下的少数民族也不少,像什么折家军啦,都是西北少数民族的子弟。
  故此,李民在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也是很急。不过,李民却也知道。他身为这些人的统帅国主,这些人能急,他却不能急。若是连他李民都急了,慌了。这些人还能信任谁,找谁?
  此时就看出李民这些年的修炼没白费了,真是能装住事了,绝不是原先单纯的大忽悠脸皮厚了。遇此民族兴旺之大事,也是不动的声色的说道:“尔等有此远虑,甚好。只是尔等除此远虑之外,可思有何等解决之道?”
  确实,李民立国之后,为了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