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香港股灾重温 >

第2节

香港股灾重温-第2节

小说: 香港股灾重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鸬酪迳系脑鹑危泄蛞辉偌岢帧钢泄栈叵愀壑魅ㄊ侵泄椭泄嗣竦纳袷ピ鹑巍埂J录姆⒄沽畹街杏⑺焦叵迪萦谧畹统保皆谙愀矍巴疚侍馍弦饧现胤制纾谑敲舾械墓墒兄毕呦滦海谐∏樾鞅鄣郊悖谟⑹紫喾没耙桓鼋灰兹眨淳旁露眨闵甘1121。85,但访华完毕,港股迅即滑落至800点水平之下,当年十二月二日最低还跌到676。30的新低位! 
  当时对股市不利的谣言四起,市场盛传本港知名世家子弟大举拋售股票套现,将永远撤离香港市场,另外,外资调走资金、大户出售资产套现等消息日有所闻,加上港元大跌,整个香港充斥着一片末日情怀的情绪。 那时候,谁也不知道676。30原来就是这熊市的最低点,其后虽然市场依然饱受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冲击,但都没有再跌低过这水平了。 


  股市反复不定


  从八二年十二月到入四年九月,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草签之前,香港股市便在676点至
1000点之间反复上落,这段艰辛而又漫长的日子,每一位经历过的股民都知道是不容易捱的。    

这段日子里,香港股市很大程度上受到九七间题的影响而波动,中英双方「互谅互让」,在香港前途问题上的会谈取得进展时,股市就雀跃上升;当中英双方骂战,各不相让下,股市就惊惶下跌,香港股市的投资者就在政治风而中惶煌不可终日。 此外,地产市道持续淡跌,其恶果亦逐渐浮现出来,加上银行风潮的蔓延,当时港股投资气候的恶劣景况可想而知。还有,佳宁帝国的覆亡,当时的港股不单有实时利淡冲击,影响也十分深远。 
  佳宁帝国的覆亡,事缘于八二年十月中旬,那时候市场忽然盛传佳宁集团现金周转出现困难,可能要取消已宣布派发的中期股息每股一角二仙,这传言在十月二十六日被证实,「铁股」佳宁立即大跌,整个大市也受到拖累。接着英文报章开始「掏粪坑」,不断爆出佳宁不利的丑闻,期间亦多次传出佳宁重组债务的消息,可惜重组债务的计划拖了差不多一年,终以失败告终,佳宁集团结果逃不过清盘厄连,「佳宁神话」终于破灭。 
  银行风潮也是打击当时港股下跌的另一利淡原因,旱在八二年九月,恒隆银行便出现过挤提,但事件很快便平息下来,但八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立法局召开紧急会议,实时三读通过接管该银行,然而事件却没有因港府的救急行动而解决,市民开始警觉到有些银行已出了问题,于是谣言四起,民间流传了多间银行不稳的消息,其中以「新鸿基银行」的谣言最多,结果新鸿基银行被美林集团和百利达集团收购,该银行的风波才告一段落。 
  那时候还有许多小银行都受到谣言的拖累,纷纷与国际性的大银行集团合并或联营,才能够度过当时的难关。这风潮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颇大,其后延至八五年中再爆发「海外信托事件」,但这事件在新的牛市中出现,对市场的冲击力不大。 
  此外,不少地产公司因过度膨胀,没法捱过经济的低潮而倒闭清盘,对投资者的心理威胁亦极大,大家都担心自己可能不小心而误触「地雷」,加上其时有关地产公司财政出现困难,资金周转不灵等谣言接二连三地传出,每一次传出来都令市道受到打击回落,市场的投资气氛可用「风声鹤泪」一词形容之。犹记得当时地产股王置地也出现亏蚀而不派息,甚至有谣言说该公司可能会倒闭,市场的悲观情绪可想而知。 
  八三、四年间中英双方在九七问题谈判期间出现了多次风波,港股也就因此而大上大落,其中「港元大跌」、「胡说八道」和「贺维震荡」是最著名的事件。另外上市公司中,怡和在这期间做出多番破香港安定繁荣的事,香港这一次历时最长的熊市就在这风而飘摇的岁月中悄然度过了。 
  八七股灾回顾 
  八七年十月的股灾,对每一个股民来说,都是一个永不可以磨灭的惨痛教训,现在且让我们一起回亿当日惊心动魄的一刻。 
  虽然当时股市灾难性的下跌爆发于十月十九日,十月二十六日出现最悲观最恶劣的时刻,其实当时股市的顶部早在十月一日那天便出现了。 十月一日那天,恒生指数最高曾一度升上3968点,其后市场呈现好淡争持,但全日大市仍上升6。09,以3949。73收市。自这天后,大市便没法再重睹这高位了,不过市道尚未下跌,投资气氛依然炽烈,虽然这段期间美股己现跌势,但港股却摆脱外围跌市的影响在高位争持上落。 
  在十月十九日爆发大跌前一个交易日,即十月十六日星期五当天,市场已初露跌市玄机。当天恒生指数一度跌逾百点,跌市最凌厉在中午的一段时间,那时市场全无利淡消息入市,大家不知道大市因何下跌,只知道就是下跌。午后市道出现反弹,这反弹令不少投资者对后市继续抱有信心,才会被接踵而来的狂泻杀个措手不及。当日全日指数只下跌45。44,而期指仍高水达107。1(现货月份),远期月份的溢价更高逾200点;报章引述证券业人士的看法,极大部分都继续看好后市,认为市底稳好,下周便可反弹回升。只有极小部分认为只受到美国加息的影响,调整之势或会持缤,但似乎没有人敢对后市看淡。 


  股市狂泻
  八七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一,当日天清气朗,写字缕职员如常上斑,工厂工人一如往日照常开工,香港没有不利的经济新闻出现,中英关系空前良好,可是当日香港股市却出了乱子。十点钟联合交易所刚开市,强大的拋售浪潮便告出现,所有蓝筹股纷纷低开好几个价位,接着沽盘排山倒海般出现,二、三线股份跌幅更见凌厉,许多股份牌下更只有卖家,没有买家。市场只有卖非但不跌,竟还逆市上升,十时十五分(开市后十五分钟)恒生指数已跌去120点,接着市场喘定下来,沽盘稍收敛,普遍股价企定于低位,十一时正恒生指数弹升了二点多,接下来另一轮沽售狂潮又再涌现,十二点钟指数再跌去约140点,报3524。64。我当时身处于经纪行里,记得当时不少股民互相询问:「到底发生了甚么事?」「香港陆沉吗?」大家都找不到解释的理由,若说受到美股大跌的心理影响,但港股的反应却较美股更加激烈,似乎是有点过分。 
  然而,当时最困扰市场视线的要算是置地的表现了。当时置地被收购的传言不时在市场流传,在大跌市前夕,此说更是甚嚣尘上,有说日本财团出价每股十三元以上全面收购,有说刘銮鸿有意狙击,令到置地股价在大跌市中逆流而上,使不少投资者寄以憧憬,忘记做好跌市的预防措施。 
  由于跌市实在过分,而且市场全无看淡的理由,于是十二点过后,一些经纪行开市执平货,使股市轻微反弹23点,以3547。90收市。 


  恐慌性拋售
  中午时分,中环一如往昔,各酒家食肆依然人头涌涌,但可以看到许多人面上都失去了笑容,神情相当凝重,银行的股票报价机前站满了人,电台、电视台都以头条来报导这宗新闻,传播媒介不但把消息传了开去,也把恐慌传了开去。此外,不少人把噩耗告知亲友,恐慌迅即间蔓延至香港每一角落。 下午二时三十分股市重开,卖盘排山倒海般涌至,连「跌市奇葩」置地也告不支而下跌,整个下午短短一个钟头,恒生指数再跌185点,许多股票甚至是蓝筹股均只有卖
家,买家牌下空无一人,股民欲沽无从、欲哭无泪,市场投资情绪就在这一日内从绝对乐观转为极度悲观。 
  当日港股十大上升幅度最大的股票只有一只,就是「百利达熊债券(九二年期)」,全日升幅为8。33%,十大跌幅之首的股票就是「港澳发展九六年认股证」,跌幅高达32%。 期指市场二度停市,虽然股市满目疮痍,但期指市场就更加不堪一击。由于期指市场有停板制,所以早上当市场下跌超过150点时,期交所便按照规例将之停板,下午复市后,期指叫价大幅跳落,接近三点时,现货和十一月份期货再跌180点和150点,市场再作第二次停市。据当日出市的交易员忆述,当时湛博土在期交所里目睹市场惨况,脸色铁青一片。 


由于跌市由美国方面引起,因此当日晚上虽然香港股市经已休市,但投资者依然人闲心不闲,一方面看伦敦港股的报价,另一方面则等待美国股市开市的变化,股市就是当时每一个人生活的唯一元素。 
  华尔街股市甫开市便因为外国股市的大跌而大跌,所有投资者心情都一片沉重。大家都知道明日港股将会因美股的下跌再下跌,而美股又再因外围的下跌又再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当晚电台电视台频密报导美国股市最新市况,气氛显得十分紧张,结果当晚美国杜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泻508点,创下美国百多年来单日最大跌幅纪录。当日各大报章都以套红和粗黑体头条报导美国股市市况,相信当时许多投资者看到新闻之后都一筹莫展,等待十点开市时宣判死刑。 
  股市停市四天
  原来当日清晨时分本港联交所已立即召开紧急应变会议,在十点钟开市时终于作出决定,宣布为了令投资者保持冷静,以及积压大量未清理的交收,因此联合交易所停市四天。 
  这公布令人感到相当愕然,然而相信当时不少股民皆拍手赞好,认为这是英明理性之举,令到恶性循环暂止。尤其是当日世界各地股市均大幅暴泻,日本日经平均指数大跌 3836点,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大泻250点,澳洲股市狂跌510点,香港股民更庆幸这停市可使自己逃过大难。   在这停市的四日里,有关股市的新闻并没有因停市而静下来,每日各大小报章的头条均离不开股市,有些报章甚至加印号外版,尽可能以第一时间报导美国股收市情况。 
  不过,周三华尔街股市大幅回升160点,于是有些人开始提出疑问:停市四天是否太长?是否有损香港成为金融中心的声誉?而法律界人士李柱铭更指联交所停市不合法。 
  李福兆开始面对舆论界的压力,但他依然坚持要在下星期一才恢复市场买卖,并认为若因美股回升草率复市,那么美国再跌是否又再停市?他还认为周二若非明智决定停市,股市已是「遍地尸骸」了。 
  至于港府方面,也同样作出支持联交所做法的言论,财政司翟克诚在该星期的立法局会议中就说过:「政府认为股市停市四日的决定是十分适当的,政府亦不会彻查今次事件是否涉及个人利益。」港府认为这项决定完全符合社会人士以及投资者利益。 
  这停市四日除了清理股市积压的交收,令投资者保持冷静,以及引起社会的争辩之外,最严重的其实是期指市场面临崩溃的危机。由于涉及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港府聘请伦敦主要商业银行之一的Hambros Bank Ltd。出任顾问。 
  这四天无股无市的日子很快便过去了。相信当时每一个股民的心情都不好过,大家都不知道复市当日市场将会怎样,而自己又应该怎样去面对。
  虽然在复市之前,各方面均已作好应变措施,除了专家都力陈本港经济表现良好,股市不应再跌之外,银行公会亦把最优惠利率调低一厘至七厘半,希望能够藉此以稳定市场。 
  灾情惨烈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一个阳光普照的朗日,社会的一切活动一如往。中环也是一般的繁忙,并没有因这股市风暴而褪色,但每一个走在中环的人似乎都有一种灾难一触即发的感觉,尤其是股民当时的心情,更是非笔墨所能够形容。 
  当日的开市时间较住常迟了一个钟头,十一点正,甫开市全市只有沽家而没有买家,卖家跳价求售,无人敢螳臂挡车入市买货,蓝筹股最先有零星买盘入市挂入,一般所承的第一手价就是当天全日的最高价。十五分钟过后,恒生指数已跌去650余点,十一点四十五分大市更跌近900点,接着才稍见反弹,但早上收市时恒生指数还是下跌了845。04。 
  午后市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再度转劣,市场拋风四起,投资情绪悲观到极点,斩仓盘入市,投资者为拋售而拋售,结果全日大市共跌去1120。70,以2241。69收市,跌幅共达33%,创下全球最大的单日跌幅纪录。现货期指市场更是四度跌停板,翌日一份报章头条报导这宗新闻,就以「山崩地裂」一词形容这跌市的灾情。 
  接着,港府宣布了一连串的救市措施,其中包括豁免上市公司买回自己股份的限制,外汇基金、赛马会、汇丰银行等均入市买股票,希望能产生带头作用。 


  李福兆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