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5569-图解-西藏生死书封面

小说下载阅读统计

  • 大小:212K
  • 热度: 177
  • 推荐: 1
  • 收藏: 0
  • 上传日期:2018-09-07

太子爷推出手机版啦

  • 扫描二维码可在手机免费下载,还可以用手机在线阅读
  • 太子爷手机版二维码
  • 本书网址(手机或电脑输入网址后直接打开):

收藏本站

5569-图解-西藏生死书 上传者:浪剑飞舟

〖赞一下〗1 〖踩一下〗0 放入书架

内容简介

题记内容图(图)(2)题记内容图(图)(3)题记“生死”命题的另类解读“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句经典的台词出自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哈姆莱特》,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哈姆莱特式命题”。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圣贤都做过见仁见智的探讨,而其中对中国人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释、道三家。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只要人在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社会服务,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可以安详自在、无愧无悔了。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他们将生和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无论是儒家的重生轻死思想,还是道家的轻生轻死主张,都教导人们要不畏死亡、藐视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观直接孕育了国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其进步意义不可低估。不畏死亡是好的,然而儒道两家的生死观又未免过于忽视死亡了。...

查看网友评论

    [置顶] 管理员 说:看小说,写评论,分享读书乐趣!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4-06-16)

温馨提示

一、 点击下载TXT5569-图解-西藏生死书全集版 保存至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登设备进行离线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用手机浏览器访问 www.tzy2.com进行手机在线阅读
二、 声明: 《5569-图解-西藏生死书》完结版由会员【 上传者:浪剑飞舟 】上传,本网站为其提供的存储空间,该作品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如作者、出版社认为本书侵权,请 点击联系本站 ,本站将在收到通知书后尽快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太子爷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