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独步天下 >

第118节

独步天下-第118节

小说: 独步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央手里捧着的茶盏咯的一声轻响,茶水泼出少许溅到她手背上,烫得她猛一缩手,茶盏咣当一声摔在地上。
  “奴婢该死!主子恕罪!”她面无血色地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你何罪之有?”我凄然冷笑,“你原就是大汗的奴才,他让你做什么你照着做就是了……”顿了顿,见她仍是跪地不起,显然是真的吓坏了,我心有不忍,于是叫她起来,“大汗为何不亲自来说?”
  “奴……奴婢不知。”
  她不知,我却心知肚明。幽幽地叹了口气,疲惫地合上眼睑。
  好累!
  争了那么多天,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只是这一次代善固然能侥幸逃得一劫,难保今后……
  代善啊,为何突然就固执起来了呢?为何非得和皇太极针锋相对?明知此时他就算是联合正蓝旗一干势力,也绝对撼动不了皇太极的地位。
  如今兵力强悍优势在握的皇太极,早已不同往日,特别是这段时间察哈尔部降服,进献传国玉玺,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皇太极都已达到了绝佳的巅峰状态!
  这个时候做意气之争,果然就如多尔衮所说,是在自掘坟墓!
  自掘坟墓……
  我倏地睁开眼。
  难道说……代善他……
  “啊!”我被吓了一跳,皇太极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坐在床头,正痴痴地凝望着我。见我陡然睁眼,他同样也是一愣,四目相触,我俩均是感到一阵尴尬。
  良久过后,皇太极长长地叹了口气,“悠然,你又赢了。”
  我鼻子发酸,哽声:“谢谢你。我知道如果你不肯松口,代善必死无疑。他……其实他……”
  “他不想活了!”皇太极淡淡地接口,“他这是自己送上门来找死!他其实根本就是不想活了!”
  “啊……”
  “悠然……我比他幸运。”皇太极柔声抚摸我的脸颊,眼神感慨而迷蒙,“你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让我有了生的希望……苏泰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海市蜃楼……她不可能取代东哥的地位。代善他,兴许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会觉得绝望吧。”
  “皇太极……”
  “生,有时候比死更痛苦!”皇太极稍加用力,轻轻地把我带在怀里。
  生,有时候比死更痛苦!
  那样的感觉……是生不如死吗?


  第 20 部分

  封妃1

  皇太极最终没取代善的性命,甚至还把他受罚的十牛录人口和萨哈廉受罚的两牛录人口一并归还,大和硕贝勒的名号也继续保留,只是略惩小戒地罚了银两马匹充数。
  这场冷战过程激烈凶险至极,最后却是不了了之,代善平安无事。然而这场冷战余波却未就此平息,莽古济所属的正蓝旗受到沉重打击,就在三格格被降庶人的第八天,天聪九年十月初二深夜,莽古济的同胞兄弟,正蓝旗旗主十贝勒德格类在家中猝死暴毙,他的死状居然同三年前的莽古尔泰如出一辙。
  对于这种隐讳之事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礼部承政萨哈廉照例发丧,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丝毫没看出有任何的不妥。
  十月十三,清早起床,我瞥见暖阁窗下的炕桌上,用一块玛瑙红玉蟠龙镇纸压着一张雪白的宣纸,走近一看,上头用楷书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汉字——满汉一家。
  我拿起纸张细细端详,只觉得这笔墨力透纸背,磅礴之气跃然纸上。
  正心有戚戚焉,忽见未央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双靥透着潮红,“主……主子!快,快换了礼服去翔凤楼!”
  我诧异地瞅了她一眼,“做什么?”
  未央兴奋道:“方才大汗在殿上宣旨,昭告天下,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以后自称为满洲国汗……”
  手一松,薄薄的纸张轻飘飘地落地,那样的白底黑字清晰可辨。
  “呵呵……呵……”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啊!
  满洲……满清……满汉一家!
  “主子,您怎么啦?大妃她们都赶着换装往翔凤楼去了。”
  “知道了。”我弯腰捡起那张纸笺,沉闷多日的心情豁然开朗,我含笑取了桌上的狼毫笔,蘸着半干的墨汁,在“满汉一家”边上的空白处工工整整地补了两个字——大清。
  “哈哈!”我扔掉毛笔,开怀大笑,不顾未央见鬼似的表情,攀住她的肩膀直到笑出了眼泪。
  满洲——满族!
  大清——清朝!
  终于要来临了……我的皇太极,终于向着开国称帝的目标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他会成为大清开国第一帝!
  他会——名垂“清”史!
  天聪九年十一月,皇太极命额哲奉母苏泰居孙岛习尔哈。
  十二月初,诸位贝勒、大臣因作出决议,派遣文馆巴克什希福、刚林、罗硕、礼部启心郎祁充额四人为代表,向皇太极递交奏折,曰:“今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及部众悉数归降,又获历代帝王争夺之传国玉玺,天助我国之象实可见矣。今请仰体天眷,早定尊号。”
  折子递上来当天,皇太极便明言拒绝,随手将奏折搁在翔凤楼书房的桌子上。众人以为这位满洲国汗故伎重施,再现当年称汗时的欲擒故纵之计,于是纷纷再次上奏恳请皇太极定号称帝,皇太极仍是不允,众人大惑不解。
  这一日趁着兴致好,我带着三格格、四格格、五格格、六格格、七格格并一大群乳母嬷嬷、宫女太监在翔凤楼外的空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正玩得不亦乐乎,忽然围在身边的奴才们自动闪开一条道,我眯眼望去,却见一身朝服的萨哈廉正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我眼尖,一眼便辨出他夹在腋下的深色薄子乃是本奏折。
  萨哈廉想不到我敢公然带人出后宫到翔凤楼外玩耍,愣了一下,站在原地似乎在踌躇着到底该上前行礼,还是该假装未见。
  我扑哧一笑,不等他抉择,先行招呼道:“萨哈廉贝勒若是来递折子的,还是请直接拿回去吧。”
  萨哈廉脸色蜡黄,神容憔悴,似乎身体抱恙,有病在身。
  他先是眉头一皱,张嘴却是欲言又止。
  我知他这是对我干涉朝政之事反感,于是也不以为意,喝令乳母嬷嬷们带着各自的格格,先行回后宫去。
  “快过年了呀!”我懒洋洋地抬头望天,天空碧蓝透亮,几缕白丝状的云彩横跨整个皇宫上空,“萨哈廉贝勒真是公事繁忙啊!”
  萨哈廉眼眸一亮,似乎终于省悟到了什么,干涸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几分亲热和讨好来,“应当的,为大汗分忧,乃我辈应尽的职责!”
  我淡淡一笑,他肯俯就接我的话茬,可见也是个聪明人。
  “这折子……”他闷咳两声,顺势将折子递向我。
  我并未伸手去接,反而侧身避过,半真半假地笑道:“朝政之事,我可不懂。”装出一副天真的单纯样,反问他,“倒要请教贝勒爷,这折子都是什么人递的呀?我见大汗每每把这样的折子丢在书案上,都堆了厚厚一摞了,可也没见他瞧过一眼……”
  “这是我们满洲贝勒、大臣请求大汗建国称帝的折子。”
  “哟,大汗已经是大金国汗了,还用再建什么国呢?”我咯咯娇笑,萨哈廉被我笑得一头雾水,困惑地看着我。
  我伸出右手食指轻轻地点在他的那本奏折封皮上,一面点一面状似无心地笑说:“大汗早已是一国之君了,再换汤不换药地弄个满洲国有什么意思……”我见萨哈廉神情一凛,原本黯然的眼眸中透出奇异的神采,便继续往下说道,“而且人言可畏,谁又知道这些上折子的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呢?”
  萨哈廉恍然。

  封妃2

  我抿嘴一笑,“不打搅贝勒爷办事了,公务要紧。”
  “啊,是……是。”萨哈廉终于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甩袖啪地打千儿,恭恭敬敬地说,“恭送侧妃。”
  我不再啰唆,心满意足地转身踏上翔凤楼的台阶。
  翌日,萨哈廉再次遣派希福等四人向皇太极上报奏折,称:“请诸贝勒发誓各修其身,汗当受尊号。玉玺既得,各部皆服,此诚天意。不知天眷,拒受尊号,恐反为上天见责。”
  皇太极不动声色地收下了折子,这一次却没有当面表示拒绝。
  紧接着汉臣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梁正大、齐国儒、杨方兴等也同上奏折,表明心迹,希望皇太极顺天意,合人心,受尊号,定国政。
  满族与汉族的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还剩个蒙古。
  转眼已近年底,萨哈廉左右奔波终于病卧床榻,无法再下地走动。然而在他的提点下,诸贝勒纷纷开始忙着上折子写各自的誓词,以表忠心不二。
  十二月二十六,就在大家忙着上誓言的时候,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在生前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
  而后皇太极下令彻查,果然在莽古尔泰家中搜出十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信牌。莽古济的丈夫琐诺木杜棱见势不妙,主动自首,转“污点证人”,为冷僧机的告发提供旁证,供称曾与莽古济一起对莽古尔泰发誓,明里效忠大汗,而背地里实则襄助莽古尔泰。
  人证物证一应俱全,不由得人不信。
  举国哗然。
  满朝文武明知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均已暴毙,如今的证据不过是“死无对证”,却都不敢站出来吭一句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富察氏衮代的那些个子孙们被一股脑地一网打尽,想必他们心中亦有兔死狐悲的心悸与害怕。
  以皇太极的城府与心计,想要借题发挥,弄死一两个人,实在是太轻而易举了。
  而选在众人正准备发誓的当口来这么一下,更是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
  众人皆是诚惶诚恐地写下最为诚恳的誓言,不敢再马虎造次。
  若说以前我对皇太极是又怜又爱,到如今也不知打什么时候起,怜惜之情已渐渐转变为敬畏之心。
  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深深体会出清太宗的可怕来。
  如果……如果不是因为我,代善会是如何?
  代善的命运只怕会比莽古济等人的下场更惨!
  莽古济谋逆罪名很快就定了下来,这位骄横任性的三格格最终顶着一个庶人的名分走上了不归之路。
  同时被处死的还有莽古尔泰的三个儿子、富察氏衮代与前夫所生之子,也就是莽古济的同母异父的兄长昂阿拉、衮代与努尔哈赤所生的十六子费扬古,以及正蓝旗将士一千余人。
  血雨腥风弥漫在盛京城上空,这是一场自大金建国以来最为残酷的政治倾轧,也是皇太极在登上帝皇之位前,为彻底扫清道路所施行的必然手段。
  正蓝旗的兵权由此正式收入皇太极手中。
  十二月二十八,皇太极看罢那些誓词后下旨说道:“大贝勒年迈,可免誓。萨哈廉誓词暂存,待其病愈,再盟其誓。其余诸贝勒,不必写什么从前‘并无悖逆事’等语句,只管写‘从今以后,存心忠信,勉图职业,遇有大政大议,勿谋于闲散官员及微贱小人’,就以此言为誓即可。若是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不顾国家,必遭天谴。莽古尔泰、德格类等邪逆者,天已诛之,可为明鉴。诸贝勒假若阳奉阴违,怀有异心,亦必有遭谴之时!”
  代善执意不肯免誓,于是这日午时众人齐聚,燃香盟誓。
  我悄悄地躲在不远处窥视,只见白茫茫的雪地里跪倒一片臣子。
  代善跪在当前,率先对天盟誓:“代善誓告天地,自今以后,若不恪守忠贞,殚心竭力,而言与行违,又或如莽古尔泰、德格类,谋逆作乱,则天地谴之,令代善不得善终。若国中子弟,或如莽古尔泰、德格类,谋为不轨,代善闻知,不告大汗,亦令代善不得善终。凡与大汗谋议机密重事,若出而告于妻妾旁人,亦天地谴之,令代善不得善终……代善必当竭尽其力,效忠于上!”
  他的誓言淡淡飘散在冰冷的空气里,那张苍白憔悴的脸上,刻着岁月沧桑的无奈与悲哀。他的眼神空洞而又迷茫,已经再难寻到那丝清澈澄净的痕迹。一直存在于我记忆中的那个淡然清润的少年似乎已经悄然逝去,眼前剩下的,只是一具没了灵魂的躯壳。
  泪湿衣襟,点点都是心痛。
  负他太多,累他一生!
  除夕那日,又有人奏称莽古尔泰与德格类罪无可恕,虽然身死,当刨坟磔尸,以示其罪。
  原本总算被新年氛围稍稍带出些好心情的我,在看到这份折子时,终于忍耐不住强压多日的怒火,发作道:“这还有完没完了?见过落井下石的,可还没见过这般不依不饶的!”
  皇太极似笑非笑地盯着我瞧了好一会儿,忽然嘘了口气,唇角竟慢慢勾了起来,“你总算是喊出来了。”
  我微微一愣。
  “我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