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丹凤朝阳 >

第170节

丹凤朝阳-第170节

小说: 丹凤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表舅舅带来的姑娘,也是这副长相?
    “那位姑娘还打听王爷的事儿呢,年纪啊长相啊什么的,还想打听咱王府后院儿的事儿。”
    许婆婆哼了一声:“一个姑娘家倒管得宽,当人不知道她打什么主意哪?”
    要认亲,表舅舅来也就够了。要从潭州到这里路途不近,带着个姑娘上路多有不便。
    潮生一笑:“婆婆也别动气,是不是亲戚还未可知。”
    许婆婆心里想什么潮生也明白。
    比着以前何家的例子,不就有个何孝俊赖着不走了么。不过他是投靠堂哥,还说得过去。这表舅舅带着可能是表妹的姑娘一同来了,要是也赖着不走了……这事情可完全是两种性质。
    这年头儿表哥娶表妹的可不少哪。
    据说当初三皇子要娶亲时,陆皇后是有意让他娶陆家的姑娘的,不过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成。
    换个立场,潮生想,要是自家有个表外甥居然是堂堂王爷,那还不想方设法的把他抓得越紧越好?表外甥——一听就外道。要是变成亲女婿,那可不一人得道,全家跟着鸡犬升天?
    潮生一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许婆婆还宽她的心:“姑娘不用担心,那什么外八路的亲戚能搅什么风浪?王爷也不是那样的糊涂人。”
    潮生一笑:“我没担心。”
    只是心里有点儿疙瘩而已。
    四皇子看着宽和,可并非那种没原则的滥好人。他生在皇家,长在宫中,对所谓的亲情早看穿看透了。他承认的亲人,也就是潮生和孩子而已。这种打着认亲的旗号,其实奔着荣华富贵来的人,怎么能欺瞒得了他?
    只是……这样所谓的亲戚,既然找上来了,也得有个妥当的应对,不然说出去了,多少会对四皇子的名声有妨碍。
    潮生歇了一会儿午觉,天气热,她也睡不踏实,翻了好几回身,朦朦胧胧的看着床前有人。
    她眼睛微微睁开:“你……怎么回来了?”
    四皇子替她轻轻擦拭脸上脖颈上的汗:“下午也没什么事儿,天气又热,就回来了。热得厉害?”
    “嗯……”
    四皇子拿起枕旁的扇子,轻轻替她扇凉。潮生懒懒的朝他笑,脸庞红扑扑的,刚睡醒,眼睛水汪汪的,一副娇慵不胜的模样:“让王爷服侍我,可不敢当。”
    “怎么不敢当的?你以前也没少替我打扇。”
    “那怎么一样,那时候我是小丫鬟。”
    四皇子俯过来在她唇上轻轻一啄:“我心里可没把你当小丫鬟。”
    四皇子陪她靠了一会儿,潮生轻声说:“家里来了客,你可知道了?”
    “知道,齐管事说了。”
    “你还没有见?”
    “有什么好见的。”四皇子淡淡地说:“明天让人打发几两银子送走就是了。”
    潮生心想要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听说还带了一位姑娘同来的。”
    四皇子的手在她滑腻的肌肤上缓缓游移:“那就更不用见了。男女有别,见她做什么。”
    “只怕人家不会轻易肯走。”
    “齐管事和我说了几句,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留在京城的,今天留下,明天他们就能打着我的旗号出去招摇。”
    “嗯……只是,要是旁人议论……”
    “哪个议论?让他们去议论吧。”四皇子说:“瞧瞧朱铖,正经贵妃的弟弟,还没整天一副皇亲国戚的作派呢。”
    潮生心想,人家那么远来了,能轻易几两银子打发走,他们要跟你耍无赖你能怎么样?难道绑起来打一顿不成?这样的人可不是没有,潮生还没出嫁的时候,孙秀真就和她抱怨过家里的穷亲戚,一个打发不好,回了家乡就拼命败坏你的名声。就说何家,当年那位俊二爷,就干出了吃里扒外破家败业的事。
    不过这会儿潮生也不想多说那些败兴的话,她靠在四皇子怀里,舒舒服服的又眯起了眼。
    ————————————————
    么么大家~~~~有童鞋问这书会不会写三年五载……咳,那是肯定不会的。。春天应该会结束吧。。这两天在找感觉,继续写字,把活色生仙给结掉。。。

    第二六六 送客

    不速之客是那么好送走的吗?
    寿王的那一家三口就没走。
    不过他们并不是死赖硬拖着不走的。
    倒是寿王先问,乡下还有什么人哪?得,没什么亲戚了,就几亩地三间屋,那干脆也别回去了,就在京城落下脚吧。寿王靠长平坊那里有宅子,两进院子,正空着,里面的东西都现成的,什么都不用带,立马就能搬进去。正巧离那儿不远靠街还有个铺面,寿王本打算在那儿置个当铺,这回也挺好,当铺照样置,含薰的哥刚好可以过去管个事儿,倒也不指望他能干出什么名堂来,有朝奉有掌柜有伙计,他么……就是个白拿钱的,也挂个二掌柜的名。
    含薰当然是高兴的。家里人能留在京城,总比在乡下强。一年旱一年涝的,在土里刨食也不易,想传个信儿同样不易。这在京城,虽然不指望他们,可是心里感觉就不一样了。自己也是有娘家的人了。嫂子时不时的进个府说个话,还能见着小侄子。
    感觉就有根了。
    寿王表示了这个意思,含薰欣喜,照她想,哥嫂也该欣喜才对。这一下子,就从乡下泥腿子变成了京城里的人了,有了宅子,有了营生。
    可是出乎她意料之外,哥哥并不怎么愿意留下。
    “为什么?”含薰不明白了。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哥哥还想往外推。
    含薰的哥嘴笨,对着这个今非昔比的飞上枝头的妹妹,话也不大能说清楚。
    说了半天,反正他的意思,就是无功不受禄。
    乡下是穷苦,可是日子过得踏实啊。房是自家的,地也是自家的,一年到头不管怎么说,卖力气总是能混个一家温饱,晚上睡觉也心安。现在是突然间从天下掉下来了个大饼,就算再好,吃着也不安心。
    妹子现在是年轻,还好看,人家宠着,连带着家里人也得了好儿沾了光。可妹子要是不年轻不受宠了呢?那自家得的这一切,人家能给,也能要回去啊,给是一句话的事儿,要回去可能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到时候怎么办?
    好日子谁不想过?好东西谁不想吃?可是这一种……让人吃着心里没有底啊。自己凭两手挣饭吃,挣一碗是一碗。人家赏饭吃,说不给你你就饿着了。
    含薰实在觉得她哥想法很奇(提供下载…87book)怪。
    好吧,她也明白。她哥老实巴交半辈子的人,一下子被富贵砸中了,一时反应不过来也是有的。
    等含薰走了,她嫂子有些犹犹豫豫的说:“你刚才说的话,不太合适吧……”
    含薰他哥看他一眼:“你也想留下?”
    女人么,总是更虚荣一点。
    虽然心里也忐忑,但是对这场富贵还是更向往的。
    而且她嫂子还考虑到另一方面。
    “你看,王爷给了这样的体面,咱要是不搭理,还走了,人家会不会觉得咱不识抬举……对妹子也不好啊?”
    是啊。
    他也这样顾虑。
    瞧,想走的人走不了。
    另一头儿诚王府,有人却千方百计的不想走。
    诚王态度很明确,亲戚既然老远来了,盘缠总要打发些,再带点东西回去给老家的人看一看分一分,比如绸缎布匹小玩意儿之类的,也算是上京一趟的意思。看这些人穿着,相貌,日子过得应该不算很穷苦,不存在什么救急救穷救命之类的问题。
    这亲戚的面儿他都不愿意见。
    但是来的那两位表舅来意也很明确。娘舅娘舅,没了娘舅最亲。这外甥是王爷,舅舅还是平头百姓,在穷乡僻壤的讨生活,这也太不体面。再说,这王爷手底下这么多差事,总得有人干吧?用别人难道就比用自己人放心?娘舅总比别人得可靠多了吧?再说有那好差优差,与其便宜外人,为啥不照顾下自家人?不照顾一二的真说不过去啊!
    你不见,咱也不走。咱可不是赖啊——
    “病了?”
    “是啊。”许婆婆说:“说是连日赶路奔波,劳累着了。到了京城一时又水土不服,再说,还有些气儿不顺,郁结在心……”
    一套一套的,听着真怪有道理。
    三个人病了两个,大表舅和表妹都病了,而且还不是装病。
    郎中看过了,的确是病了。
    瞧,人家这病的多及时,多恰当,说病就病,这是难得的一项本事啊。
    你就算再不讲情面,也不能把病人撵到大街上去吧?
    潮生想,要么就是这几位真是平素体质不佳。
    要么,人家就是有备而来,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
    那位表姑娘原来还积极表示过要给表嫂请安,挺好,这下她一病,安倒是不用请了,潮生怀着身孕,她带着病请什么安哪?别请出不安来。
    真是想打秋风的倒不怕。
    关键是,别是什么人指使来的吧?
    早不来,晚不来……四皇子开府封王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前后好几年了。
    上一次怀孕的时候,意外知道青阳观不简单。这次怀孕,又来了这不知哪一路的表舅。
    当然,这些天也不光都是糟心的事儿,也有那么一两件高兴的事儿。
    一件是大公主来的信,说秋天回来一趟。当然,何云起回不来,是大公主带虎哥回来,时间也没说定,只说那边的事还要处理一下,反正今年是一定会回来一趟。
    这信让潮生和许婆婆高兴的好几天都合不拢嘴,连连吩咐人预备这预备那,四皇子笑着说:“还早着呢,你就别无事忙了,我已经吩咐了人照看打点,那边的宅子一直有人照看着呢,误不了事儿。”
    “嗳,我就是高兴。”潮生说:“也不知虎哥长成什么样儿了,这么些年不见,一准儿不认识我这个姑姑了。他和阿永哥俩儿也从来没见过,不知见了面儿会不会玩儿到一块儿去?也不知道嫂子这两年变样儿了没有……可惜哥哥不能一同来。”
    四皇子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
    大公主和潮生倒是投缘。嗯,而且关系也亲近——亲上加亲嘛!
    还一件事儿,就是孙秀真。
    她和潮生的交情还是挺好的,而且她去年也出嫁了,还到王府来做过两回客呢,虽然她还是有点儿拘束,可是潮生很高兴。
    潮生的朋友不多,姑嫂间也没多少往来,孙秀真可以算是她闺中好友了。没出嫁的时候,两家就隔一道墙,来往挺多的。
    孙秀真就嫁在京里,对方也是官宦人家,但是她的夫君并未出仕,替家中打理田庄生意,也是个爱书画爱书的人,和孙秀真倒是正对脾气。两口子说起画来可以说一夜不睡觉——这门亲事是孙大太太挑了又挑拣了又拣才选中的,果然知女莫若母,找的这姑爷也是和姑娘一个脾气,一对儿富贵闲人。
    潮生很是替好友高兴。
    孙秀真成亲的时候,潮生没能去道贺,不过派人送了贺礼。知道孙秀真爱画,贺礼中有一张画是前朝书画名家的喜鸣富贵。有花有鸟的,甚合孙秀真的脾性。
    孙秀真上门的次数多了,也就放松些,随意些了。她也没多少好友——起码别人没那么好脾气,听她说起话来一说半天都不烦。
    而且潮生不但听得耐心,还真的很欣赏。潮生这儿的丫鬟手巧,把她以前给潮生画的牡丹、绿菊,都绣了出来。孙秀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要当大才女,要扬名立万。只要有人欣赏,她就高兴。再来的时候还特意带了一大本花样子,都是她自己画的。
    潮生笑眯眯和她一起翻那本子,孙秀真特别喜(87book…提供下载)欢阿永,抱着就不想撒手。
    “真喜(87book…提供下载)欢,自己生一个啊。”
    孙秀真脸一红,小声说:“我一直调理着呢。”
    潮生安慰她:“这事儿不用心急,你这满打满算成亲才刚一年……”
    “嗯,其实我也不多急,他上头两个哥哥,都有儿子了,婆婆有得是孙子抱,一时还顾不上我呢。”
    “你和妯娌们处得还好?”
    “还好。”孙秀真说:“我那位大嫂是很稳重的一个人,也不刻薄。二嫂在婆婆跟前很会讨好,心眼儿有点小,我和她话不算多。不过婆婆最疼的还是我相公。”
    这是当然的,人总是偏疼小儿子一些。
    孙秀真说:“对了,上次那个蒸蜂蜜丸子,我回家试着让厨房做了,家里上上下下都爱吃。你这儿还有其他点心方子没有,再给我抄两张吧。”
    “方子是有……”潮生想了想:“这个天儿吃的,象梅子酿瓜球之类的都合适,用料也有限,我来给你写吧,李姑姑这些天不舒坦。”
    “可是病了?唉,近来时气不好,天儿热,中暑的人可不少呢。”
    潮生一笑,低声说:“李姑姑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