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丹凤朝阳 >

第142节

丹凤朝阳-第142节

小说: 丹凤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二弟妹,你带的这姑娘是谁啊?怎么一直不吭声哪?”
    站在寿王身后的姑娘朝前了两步,给几个人问好。看着十五六岁,有些怯生生的样子,倒是十分清秀。
    “这是谁啊?”
    “是我三妹妹。”寿王妃显然并不在意她:“她没怎么出过门,今天带她出来转转。”
    在座的都知道寿王妃的妹妹们都不是同母所生,后母待她并不好,所以她跟着祖母生活。这个既然是她妹妹,那也就难怪她不热络。
    今天来得姑娘们也不少,潮生笑着招呼她两句,命人取了表礼相赠,又让她去和其他姑娘们一处说话。
    七公主劝寿王妃:“你也别太小心眼儿,她们怎么说也是你的妹妹,将来嫁个好人家,大家常来常往的,也是门亲戚啊。”
    “我可不要这样的好亲戚。”寿王妃弹着指甲:“打小儿我有什么东西,她们姐几个都想要,非得变着法儿的抢走才算。现在瞧我金贵了,当年要不是祖母护着,她们把我踩得比野草还不如。”
    反正这都是别人的家务事,七公主也犯不着上赶着劝。
    不过要说她心里头,是不大看得上寿王妃的。
    怪不得人都说五不取呢,寿王妃这没了亲娘,教养、眼界,行事果然都差一着。
    不对,话说回来,诚王妃也是早早的父母双亡,又曾经流落离乱,屈身为奴,但是现在看行事儿气派,比寿王妃还强多了。
    大公主吃了两杯酒,等旁人散了,她和潮生一起回了屋。
    “嫂子,是不是有话和我说?”
    大公主坐了下来:“是啊。先和你说一声,最迟年底,你哥哥可能会回昆州。”
    “回昆州?”
    潮生意外之极。
    “为什么?”
    “哪有什么为什么啊。”
    “可是,哥哥他在京营干得好好儿的,怎么还要回昆州?”
    “是你哥哥自己想回去。在京里困着,把人的志向都消磨了。你瞅瞅,老守在京里,不成了陆国舅那样儿的护驾将军了?再说,在京中既难建功,又不得出头……我也不耐烦天天和这么些女人坐在一起说长论短的。本来是不放心你,可是现在看,老四待你很好,你哥哥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说得也是……”
    潮生心里空落落的一片。
    大公主不会劝人,敲着茶盖,看着她的神情,也知道潮生一时间回不过神来。
    她也从这年纪过来的,当时离了京城,举目无亲,一个人无依无靠的嫁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那时候要是有个家,有个哥哥能依靠,她也会好过许多吧?
    “你放心,虽然现在走了,可将来总会我们总回来的。”
    “嫂子也走吗?”
    大公主笑了:“当然了。我要不去,你哥哥一个未必镇得住那些人。再说,他一个人去,我也不放心。”
    “虎哥还小,能走那么远的路吗?”
    潮生已经明白过来,大公主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偶然想起这件事来。
    是的,哥哥在西北习惯了,在京城难以施展,从进京到现在,一直憋闷着。要是有机会能回去,还是回去更好。
    “不怕,虎哥壮实着呢。”大公主说:“你不用挂心我们,只要你自己好,我和你哥哥也可以放心了。”
    潮生垂下头:“道理我明白,就是心里舍不得……”
    “你放心,老四他不敢欺负你,不然不用你哥哥,我肯定不放过他。”
    潮生小声分辩:“没有,他待我很好。”
    “好得就送你帕子当贺礼?忒小气了。”
    潮生无语,大公主真是揪着一个破绽就不放手啊。
    “嫂子……”
    “行了,和你说笑呢,当真恼了就不好了。老四是我弟弟,你是我妹妹,我就盼着你们俩好。早点儿怀个孩子,踏踏实实过日子了。他疼着你,你帮着她,遇事千万不要焦急,要两个人商量着来。防着皇后,防着陆家。”
    “嗯,我知道。”
    大公主转头看着窗子外头:“京中现在平稳,来日如何就不知道了。皇后和陆家虽然吃过教训,收敛了很多,可是元气未伤,只要父皇一天没拿定主意,他们就稳如泰山。老三志大才疏,父皇为这个一直犹豫。其实若想立他为太子,早就立了,犯不着一直拖到今天。再说,他若能承继大位,陆家越发不可收拾,象常南的民乱,只怕以后会常常的出现……”
    “皇上不想传位于昌王。”这个潮生也看得明白。
    “是啊,可他占了嫡长的名份,皇后稳居东宫,陆家又势力广布。一二十年前,陆家不过也是寒门,可是靠着陆氏得宠崛起得快,现在隐然成了气候。父皇若想另做打算,又担心会伤筋动骨……”
    “嫂子的意思,我明白。”
    “对,老四也明白。所以他一向闷头做事。父皇不管是想稳妥为上,还是对皇后有夫妻恩情,那都是他的事。皇后,只有皇帝才动得了。”
    说这话的时候,大公主声音里带了一丝,隐约的悲凉。
    潮生本能的感觉到,大公主这话里的意思,不止在说陆氏。
    ————————————————
    今天状态不好。
    呜,看名次一个劲儿往下掉,别人的票票都涨……
    现在还是双倍期间,求票票。

    第二二四章 离

    “这件事儿,你是不是早知道了?”
    四皇子摇了摇头:“没有,我也是今天才听姐夫说起。”他握着潮生的手:“姐姐和你说了?”
    “嗯。”
    “舍不得吧?”
    “那当然。”
    四皇子搂着她坐在那儿,过了一会儿说:“要不,我也去跟父皇说一声,给我块封地,嗯,要不就封在余兰城,这样你和姐姐、姐夫就不用分开了,想见还能时时见着。”
    潮生满怀心事还是让他给逗乐了:“你说什么哪。”
    “这不心疼你么……”
    “我又不是三岁孩子啦,离开哥哥嫂子自己就不能过日子。道理都明白,就是心里一时转不过来。”
    四皇子明白。
    她一个人孤孤单单这么些年,陡然间和亲人重逢——没有失去过人,就不知道得到的可贵。
    而潮生显然是深知道这种可贵的。
    就象饿了许久的人,终于得到了一碗美味的饭。可是还没吃上两口,又要从她面前抽走。
    这时候是只小狗都会狗急跳墙。
    四皇子把潮生想象成一只饿急的小狗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虽然他笑的很轻微,潮生还是抬起头来疑惑地看他。
    废话,这种时候她这么伤感,他有什么好笑的?
    四皇子迅速想了三个发笑解释,然后他一笔划去,选择了最简单直接最身体力行的安慰方式。
    好吧……
    等潮生累得半死,勉强撑着擦拭了身体就睡着的时候,四皇子觉得……这种安慰方式很好!
    以后应该多多保持并发扬光大。
    潮生累极睡了,他倒神清气爽睡意全无。
    索性披了衣裳出来。
    天气转热,府里人也都不会睡得那么早。
    起码李申屋里灯还亮着。
    李申身边有个长随,姓董,听见脚步声就立刻出门来看,十分意外。
    “王爷怎么来了?”
    “李先生呢?”
    “正自己玩棋子呢。”
    四皇子一笑。
    主子很有城府,跟班儿的却是一根筋。
    李申在屋里已经听到,掷棋子儿砸了这个长随的头。
    “王爷快请进来。”
    “先生还没睡?”
    “王爷不也没睡?”
    两人相视一笑。
    李申自己动手泡了壶茶来:“今天府里好生热闹,王爷也应酬了一天,该早点歇着。”
    换作别处可以说是酒过三巡,不过到了这里,是茶过三巡。
    四皇子轻声说:“何将军要回西北。”
    李申点头说:“何将军胸有成算,回去方是上策。”
    四皇子开了句玩笑:“是啊,纵不济时,我也还有条退路。”
    李申也笑了,不过他却正色说:“殿下说得是,大公主在西北经营多年,那边……朝廷实际上已经控制不到。西北将门自成一系,大姚将军已老,小姚将军又勇猛有余,智计不足。何将军既有能为,又能借势——象当年的何都督,蔡将军的故旧部众,我看西北迟迟早早的,就要改姓何了。”
    四皇子点了点头。
    这一点,朝中能看出来的人不少。
    但是朝中就算看出来了又怎么样?西北那块地方原来连年征战,朝廷从来没有真正的,实际的掌控过那么一大片土地。无他,实在是因为离得太远。
    而西北这些年来的安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从大公主和亲西北开始的。
    分化,利诱,挑拨,这些手段大公主用得出神入化,昆州那里的人
    李申由衷地说:“可惜大公主生为女儿身。倘若她是男人……”
    倘若大公主是男人,那还有他们下面这些弟弟们什么事儿啊?皇位铁定是这一位的囊中之物。
    李申又给两人杯里斟上茶。
    “昌王爷一心想建功,可是总待在京城寸步不离有什么功可建?皇后和国舅又绝不放心他离开京城。”李申一笑:“想抓军权没错,可是老虎猛兽都没有这么圈起来养的,圈里养大的只有猪。”
    两人一起想到昌王的衣裳冠冕包裹到一头猪身上的模样——
    “朱家也不会坐以待毙的,还有贺家。陆氏现在已经如此嚣张,何况将来。”李申捏了一颗五香豆扔进嘴里,颇有些享受的眯起眼:“大公主和驸马离京,想必那些人的注意力也会挪到旁的事情上,不会总盯着咱们。”
    四皇子点了下头。
    “王妃不太好受吧?”
    “是啊。”
    李申点了下头,有些感同身受:“王妃和驸马兄妹两人相依为命,西北又千里迢迢,这一去可能又是几年见不着面,王妃不放心也是当然的。王爷这些天多开解开解,驸马他们走之后, 不妨带王妃去庄子上住几天散散心。那儿不象京城里规矩严,人也少,住在那儿想必人也能心胸开阔。”
    四皇子深以为然。
    其实他觉得,可以给潮生寻些事儿做。
    比如……这要是有了孩子,估计潮生就顾不上难过了。
    过了端午,何云起与大公主带着虎哥一家三口走了,何月娥也被打了包装上车。潮生本以为她肯定不愿意走的,可是看她的神情,并没有什么被强逼的迹象。
    潮生站在亭子里,一直到车队远去,再也看不见,才慢慢坐了下来,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虎哥刚才牙牙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再见面,可能虎哥儿都不认得她这个姑姑了。
    四皇子把帷帽替她戴上:“咱们走吧。”
    他们没有回城,四皇子带潮生去了庄子上。
    潮生掀起车帘往外看,四皇子轻声问:“以前出过京吗?”
    潮生回头看了他一眼,摇头说:“没有。”
    从她来到这个世界,很快又进了宫——一直到现在,她都没离开过京城一步。
    这是头一回。
    这个世上其实大多数女人都是这样的,一生就生活在院子里,从娘家的院子,到婆家的院子。外面的世界对她们来说是陌生的。
    潮生现在就是这样,看什么都新鲜。整齐的田垄,在田间耕作的人。他们中途停下来的时候,潮生还看到农家吱吱呀呀转动着的纺车,感觉特别新鲜。
    这村子小,听说还有人家有那种织布机,脚踏、梭织。潮生只听过,也没见过。四皇子说:“那回来到了庄子上,找来给你瞧瞧。”
    “你见过?”
    “见过的,那年出京的时候见过。寻常人家,就自己纺出线来织布、做衣裳穿,很多人家图省事省钱,也不染颜色。不到年节的时候,绝对舍不得买鲜亮的布做衣裳。”
    “嗯,所以说男耕女织……都是为了张罗衣食。”
    潮生笑了:“那咱们俩男不会耕,女不会织,真是一对懒人。”
    四皇子捋了下袖子:“谁说的,耕田又有何难,回来到了庄子上,我耕给你看看。”
    他们在庄子上住了几天,四皇子和潮生换了衣裳,去垄间地头漫步,还教她骑马。庄间的河沟里,有光着腚的小孩儿摸虾摸螺蛳,小的喂鸭子,大的人可以吃。潮生和四皇子从那窄窄的小桥上过,一看见桥下面晃动的几个光屁股,潮生顿时惊呼一声,不知道该把目光朝哪儿放了。
    四皇子哈哈笑着说:“不怕的,都是孩子,没什么忌讳的。”
    潮生也笑笑。
    嗯,她都快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古人了,刚才看见那个画面,第一反应就是想捂眼——非礼勿视嘛。
    桥下的小孩儿看见了桥上的人,也就站在浅水里瞅着他们笑。有大一点儿的男孩子会不好意思了,两手捂着前面,遮遮掩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