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666节

六宫无妃-第666节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他不在这里。

  他不在黑龙观的任何道士里面。

  弘文帝发现真相6

  弘文帝非常失望,又非常疲倦,仿佛寻觅了许久的人,许久的一种迷惑,到了紧要关头,却怎么都解不开这个谜局。

  他心里忽然一动,问道:“当时太后和小殿下住在哪里?”

  老道带他去参观。

  禅房花木深。

  那是一大间非常雅致的房子,又隔开成一大间和一小间。两个房间里都有火炉,看样子,是新修不久的。尤其是小的哪一间里面,有熊皮的衣裳。

  弘文帝伸手摸了摸,想起儿子带回来的几块熊肉。

  熊肉的味道比鹿肉还好,宏儿觉得好吃,所以,道长爷爷就让他带几块给自己——可是,为什么怎么看,都不像陪在自己身边的这个老道士所能做出来的?

  他忽然问:“老人家,您喜欢吃熊肉么?”

  道长笑起来,“回陛下,贫道对肉食都无甚兴趣。不过,偶尔也吃点熊肉。”

  道长的话,无懈可击。

  但是,听着怎么都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

  一个精于烹调熊肉的人,能做出那么鲜美的味道,怎么可能自己偶尔吃,甚至根本就不喜欢???

  弘文帝又道:“多谢你让宏儿给朕带回来的七块熊肉。”

  “多谢陛下还喜欢。”

  弘文帝更是吃惊,当时,宏儿带回来的是5块熊肉,并非是七块。他仔细地查看过,正是新鲜猎获的熊瞎子身上的五大块。当时,才刚入秋,正是熊瞎子吃得最最肥胖的时候,这时候的身形,体重,几乎是开春时瘦骨嶙峋的一倍还多。

  出家人不打诳语。如果是这位道长送出去的,他没理由记不得是5块!

  但是,弘文帝此外也找不出任何的破绽,只是一个人停留在这间屋子里。好一会儿,他去床上坐了坐——是改良的炕头,下面是炉火,整个室内,非常温暖雅致。仿佛是为了专门迎接女眷似的。

  弘文帝发现真相7

  然后,又有许多的经卷,经书。

  他拿起一本法华经,随手翻了翻,又放下去。

  然后,又去到那间小屋子。

  这一看,更是大吃一惊。但见里面好几样小玩意,都是小孩子喜欢的。

  他吃惊地问:“道长,你们这里的道童也玩儿这个?”

  “回陛下。这可不是小道童们玩的。是当初小殿下来这里,贫道见他幼稚可爱,天生仁孝,随手给他做着玩儿的。”

  弘文帝半信半疑,这个老道士,他会做这些?

  他真想马上让他做几样来试试,验证一下真伪,可是,想了想,还是作罢。

  尤其是地上的那种小鹿皮的靴子,软软的。他曾经见儿子带回来一双,但是,这里还有两双是大人的,显然一双是男人穿的大靴子,另一双,却是属于女人的。

  属于女人的靴子!

  他心里一抖。

  拿起来一看,靴子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而那尺寸——刚好是芳菲的!

  是芳菲才能穿的尺码。

  别说他不知道女人的脚,不知道女人的尺码——别的女人,他的确不知道,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妃嫔,都不能进出他的寝宫,而是他去她们的宫殿,每次都是只有上半夜,或者仅仅是一两个时辰,从不同床共枕到天明。

  但是,芳菲!

  芳菲!

  几乎在太子府的时候,他便知道她的尺寸了——她穿多大的鞋子,穿多大的衣服,让太子府的绣娘们如何给她做。

  他统统知道。

  更何况,她怀孕的时候,他曾照顾她几个月,尤其是她临盆的前一个月,他几乎每天守在她的床榻,有时她会微微抽筋,他便会给她揉捏。

  如此,岂能不知道她的尺寸?

  这里的老道士,难道知道她的尺寸,给她做好了鞋子,等着她去穿?

  弘文帝发现真相8

  弘文帝觉得没来由的恐惧——这不是李奕!

  不是!

  若是李奕,若是妒忌,自己还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如何对付敌人——如何去恨,如何去杀了!

  可是,这个人,却是那么虚无缥缈的。

  甚至不存在的——甚至连“奸情”都无法构成。

  甚至连他本人,想都不敢想什么奸情——芳菲那样的人,神仙那样的人——不可能构成奸情——

  但是,构成的是什么呢?

  甚至他在宏儿心目中还有那么崇高的地位——神仙!

  神仙爷爷啊!

  弘文帝的手一抖,靴子掉在地上。仿佛一个无形的敌人,早已在自己周围徘徊了许久许久,自己却完全不知道。

  甚至连敌人的样子,连敌人的出手,连敌人的踪迹,都无可寻觅。

  是因为如此,芳菲才执意要走的么?

  但是,这一次,他已经不敢怀疑了——仿佛一种极其重大的压迫,如石头一般阻碍在心底,逼得他无法呼吸,无法舒展。

  甚至无法再呆下去,无法再去追查一切的真相。

  甚至那样的靴子、玩具。甚至宏儿屋子里那么多的玩具,弓箭,甚至他学习的一些功夫,知道的一些知识——仿佛那个神秘的人,自己足以把孩子,把芳菲,都照顾得很好很好!

  甚至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第三者。

  自己失去了作用——自己于他们母子,并未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他惊恐得不能自已——就如一个人,本来以为自己是天,自己是地,自己是主宰,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自己只是一个多余人!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自己会变成一个多余人?他浑身发抖,连鹿皮靴子都仿佛变成了武器。

  脑子里一遍一遍地闪过那个戴斗笠的人——银灰色的头发!真正的银灰色啊!

  弘文帝发现真相9

  脑子里一遍一遍地闪过那个戴斗笠的人——银灰色的头发!真正的银灰色啊!

  但是,这个老道不是!

  这个白发的老道是苍老——是真的老年人。

  而那个银灰色的人——是强盛的,仿佛无形之中一股巨大的气场,隐隐的,睥睨天下,纵横江山。

  一个道士,岂能有这样强大的气场?

  这一次的黑龙观之行,谁也不知道弘文帝的意图和收获。只是在返回去的时候,他在冯太后当时摔下去的地方站了许久许久。

  想象很飘忽:当时,那个神秘的道士,为什么就那么及时,那么恰如其分地赶到,救了她?

  他是谁!

  神仙是谁!

  “道长爷爷”究竟是谁?

  道观里,冷冷清清。

  没有生火盆,寒风呼啸里,罗迦盘腿坐在蒲团上,就如一个修生养性的道人一般。魏晨悄然进来,躬身说了几句话。

  罗迦眼里精光一闪,不敢置信。

  儿子这是在干什么?

  他到底想干什么?

  就连罗迦一时也无法理解,无法把握。甚至才明白,原来,自己根本就不理解这个儿子。就如父子之间,从未彼此了解过一般。

  他在蒲团上坐着,一动也不动。

  屏息凝神里,只觉得一阵微小的绝望——可怜的芳菲,她准备了那么久,她要离去了,她到底能否得偿所愿?

  甚至自己和她一样,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但是,一切的一切,也许都将化为虚无?

  他强行镇定,不一会儿,又有人进来。

  这一次,是道长。

  道长的神色非常奇怪:“主上,陛下去了黑龙观。”

  罗迦心里一震。

  “陛下在黑龙观整整呆了一日一夜。还在您的房间里住了一宿。”

  罗迦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儿子,难道已经发现了什么?之前,就是芳菲刚刚中毒的时候,他曾经想过给他警戒,但是,后来,权衡,还是作罢。

  现在,弘文帝又去黑龙观寻找,又提出让位给京兆王,他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今日到此,都是每天中午2点左右更新哈;童鞋们别抱怨少,我每次更新,文档一字不差的统计,至少5000字以上,不信的,你们自己复制了去核实。

  父子交心1

  现在,弘文帝又去黑龙观寻找,又提出让位给京兆王,他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正在这时,忽然听得外面急促的脚步声,是魏晨进来了,耳语道:“主上,陛下来了。”

  罗迦面色一变。

  弘文帝竟然来得如此迅捷。

  通灵道长面色也微微一变,立即迎了出去。

  一夕斜阳,满地苍黄。

  照射着这个古老,苍凉,而又肃穆雄浑的地方。道观的正殿,供奉着老道君,香烟缭绕,满室的寂寥。

  弘文帝来的排场并不大,道士们许多尚不知情,只有门口值守的道士已经跪下去。

  道长也迎出来,手里拿着拂尘,行出家人的礼仪:“贫道参见陛下。”

  弘文帝环顾四周,目光才落在道长雪白的头发上。仿佛要从他雪白的头发上,看出满头的秘密。

  道长的目光也落在他的手上:弘文帝只带了两名随从。他手里拿着一把弓箭,是紫檀木的小弓,轻薄,实用,精致。这把弓箭,他当然认得,心里立即涌起了一股警惕。弘文帝,今日可是来者不善啊。

  屋子里有一股香味,是北武当的道家养生茶,在茶壶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道长恭迎弘文帝坐下,亲自斟茶端过去:“陛下,请饮一杯北武当的高山参茶。”

  弘文帝接过杯子,先放在鼻端,仔细地嗅了嗅,赞道:“好香。”然后,又看那清亮而黄橙橙的茶汤,比起他以前喝过的其他宫廷名茶,并不显得多好。但是,却更有用!有救命的功效。

  他慢慢地啜饮一口,这高山参茶,总是带微微的甜意,他之前是喝不惯的。除了那一次,他再也没有喝过了。

  他长叹一声:“道长,这参茶是好东西啊。想当年,若不是道长帮朕设计,用了这高山参茶,还没法那么轻易地除掉乙浑。”

  父子交心2

  道长笑起来:“这也得多亏陛下和太后的神机妙算。”

  弘文帝不胜感慨:“是啊。还多亏了芳菲。当年何等危急?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相信朕,支持朕,甚至喝下去参茶也毫不犹豫,要知道,那是有剧毒的啊!”

  道长微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有点奇怪,弘文帝现在口口声声“芳菲”,连太后也不叫了?

  “不仅如此,朕还记得,当年朕还是太子的时候,一次服下了朝晖上人他们给的迷惑药丸。芳菲也是用了这样的北武当山参茶,给我熬汤煎服,才恢复过来……”

  道长只一笑:“陛下和太后渊源深厚,更应该齐心协力,互相护持。”

  他长叹一声:“是啊。朕何尝不知?但是,很多时候,总是想的和做的不一样。这几年,朕脾气暴躁,很多想法都和她不一致,到后来明白的时候,方知道,很多事情,她比朕处理得好得多……”

  道长肃然:“陛下过谦了。太后虽然智计百出,但是,若非是陛下给予那样大的空间,那么多的信任,她也没法一人完成这么大的改革……”

  弘文帝甚是欣慰:“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朕也无憾了。”

  “这是陛下应得的!陛下当之无愧。”

  弘文帝站起来,慢慢走了一圈,仔细地看着手里的紫檀木轻弓,在窗户边拉开,赞道:“道长,真是一把好弓。”

  道长但笑不语。

  弘文帝扭过头看他:“道长,你觉得这把弓如何?”

  道长镇定自若:“多谢陛下厚爱。这把弓箭,是当年贫道送给小殿下的。”

  “哈哈。道长怎么有兴趣制作这么精妙的小弓?朕以前竟然不知道,还以为只有我们北国鲜卑人才善于制作这样的弓箭。”

  道长不慌不忙:“鲜卑人的弓箭的确精妙绝伦,足以傲视天下。不过,南朝自古以来也盛产弓箭。说起这把弓箭,还有点缘由。”

  父子交心3

  “哦?道长不妨说来听听。”

  “几年前,老道无意中得到一些紫檀木料。后来,小殿下出世,老道见这孩子聪明伶俐,就想送他一件可心可意的玩意儿。突发奇想,想起三国时候的黄忠,就善于用这样的紫檀木轻弓。所以,便试着做了一把。”

  这把弓箭,是罗迦无意中在北武当发现的一颗紫檀木树。要做这样的弓箭,除了紫檀木,而且一定要紫檀木的某一段。比如生长得过粗或者过细,都不行。要恰到好处。北武当很少生长这样的树木,所以才尤其珍罕。罗迦看到了,爱不释手,立即就取回来。本是打算给孩子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