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478节

六宫无妃-第478节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芳菲真的有什么奇迹?

  或者,是里面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但是,他的目光却完全落在了那辆马车上——里面,是一架巨大的棺材。他一震,鲜卑人是火葬,从父皇这一代开始土葬,所以,他几乎很少看到棺材。

  这是一具油漆得漆黑的棺材,很深。

  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味。

  驾崩6

  望之,令人油然生畏,仿佛一种巨大的死亡气息在铺天盖地的袭来。

  他忽然察觉自己最惊讶的到底是什么:这棺材漆黑,精雅,是一种很稀罕的木料。看样子,绝非是草草铸就的。

  难道父皇很早就知道自己会死?

  就算知道他自己会死,难道会提早就准备好了棺材?

  一种诡异的心事,忽然就令他不寒而栗。

  但觉其中重重的诡谲,父皇,通灵道长,甚至芳菲……每一个人的面容,都那么诡异。他再也忍不住,抢上一步。

  但是,马车上的帷幕却及时地垂下来,层层遮盖了那具高大的棺材。

  “道长……”

  通灵道长也焦虑地看着铜壶的滴漏,此时,显示已经是晚上了。到了子时,一切就必须开始了。

  他根本顾不得去看太子的表情,也不回答他任何的问题,只是催促道:“殿下,你去准备着……也许陛下的后事,马上就要到了……”

  “道长,皇后她难道也没有办法?”

  “唉!皇后纵然是扁鹊再生,华佗再世。但是,陛下已经毒入骨髓,也是没有办法的……实不相瞒,贫道只是竭尽所能,按照陛下的嘱托,将他送去北武当入葬,免得拖延久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太子一凛,这才释然。

  的确,父皇的灵柩绝不适宜长期留在青州。

  通灵道长仿佛是要彻底打消他的疑团,压低了声音:“陛下这些年笃信道教,所以,请人在北武当雕刻了一些石像、石窟,道家讲究升天……而非现实的死亡……对于死亡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

  太子微微地皱着眉头。

  他不是那么信道教,对于道教的经义也不是那么理解,心想,难道父皇也在追寻那种升仙的天人合一?

  死了也就死了,谁能真正天人合一?

  驾崩7

  外面众臣的窃窃私语,几乎随着风在飘进来。

  有好长一会儿,罗迦侧耳仔细地倾听,但是,除了夜风,什么都不再有了。

  芳菲在黑暗里摸索着,点燃了蜡烛。

  烛光幽幽的,映照着罗迦的脸,呈现出一种黄,而且灰黑的影像。

  她看得心惊胆战,伸手到陛下的鼻端时,好几次摸到的,都是越来越微弱的气息,但是,还是暖和的。

  他忽然睁开眼睛。

  芳菲吓了一跳。

  “芳菲,你知道之前朕曾经好几次想兴太学未果……每一次,都是在中途,便因为这样那样的阻碍搁浅……本来,北国太学很兴旺的,崔浩死后,几乎就完全废弃了……”

  芳菲进宫这几年,已经好几次知道这事,陛下屡屡想扩大太学,一部分官员也从太学之中选拔,但是,却因为神殿和大臣们的多次反对,尤其是最后一次神殿在平城的大肆捣乱,将太学生杀死,连卖毛笔的小贩都不曾逃过噩运,所以,太学之事,也就此搁浅了。

  “朕之前多次考虑过这事,如果当年高祖不是那么对待崔浩,也许,北国的进程还会加快。我们北国要真的统一南北,达到千秋万世的功业,就要改变现在的习惯……如今到了朕的手里,也引进了李奕,王肃等这样的汉人,希望推广太学……”

  芳菲小心翼翼的:“陛下,光推广太学还是不行的,我认为我们北国最根本的是吏治问题和土地问题。尤其是土地问题,如果不解决,永远也不会真正强大……”

  “对!皇后,你跟朕的想法永远是一样的。你看,你把李奕放在你的封地,就做得很好。朕查看了李奕带来的全部账簿,他这里的生产力,是其他鲜卑人的几倍,如果这个经验能够在北国完全推广开去,北国的壮大指日可待……但是,在朕的手里,显然已经无法完成这事了……”

  驾崩8

  芳菲但见他的脸色越来越是紫黑,心里害怕起来:“陛下……你不要说了……你歇歇……这些事情,以后自然会有时间……”

  罗迦惨笑一声,以后,自己哪有什么以后啊?

  “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可谓既不是南朝,也不是周围的其他小国,甚至不是乙浑等权臣……”

  “那是谁?”

  “是我们自己!”

  自己?

  “五胡入主中原后,其他几支几乎全不存在了,只剩下我们拓跋鲜卑这一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就因为我们这些年,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随着北国的逐渐强大,现在的鲜卑人,一个个变得十分懒惰。就如当年的汉人,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其他的,什么也不管。久而久之,国家就变成了一群懒汉……肥胖茁壮了,就只能被人屠杀。太祖当年立下规矩,要大家从平城到北武当千里拉练,为的就是永远保持鲜卑人的体力和劳动力,不至于让他们在马背下面,消磨了所有的意志。纵观这天下,治世的时间总是很短,而乱世的时间总是很长……我们北国安定了这么多年了……再下去,稍有不慎,也许就会导致大的混乱,到时,北国也就灭绝了!所以说,没有人能够打败我们,能打败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

  芳菲沉默着,这一切,陛下不是早就交代了太子么?

  要如何统领那群鲜卑人,便是太子的职责啊。

  罗迦试着:“可惜,朕看不到这一切了……也管不了……经过这连续两场战役,大祭司死了,神殿的势力也基本土崩瓦解。三长老是方外之人,今后也不太可能露面了。而这次的青州决战,对决齐国,把我们周围的障碍也完全清除了,此后,我们对外的敌人,便只有一个南朝了。南朝是小暴君当政,朝令夕改,又是一个齐帝……不足为惧!今后,北国是否能真正逐鹿中原,一统洛阳,就要看太子的了……”

  驾崩9

  芳菲的眼神明显变得热切起来:“陛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马上离开这里?一切事情,有太子……有太子啊……陛下,你真的该放松了,我们马上上路,北武当有很多草药,也许能治好……”

  罗迦心里一震。

  果然她是这样的反应。

  太子登基,一切指望太子——殊不知,太子便是自己最大的心病。他焦躁起来,某一瞬间,忽然又变成了帝王——一个有为的帝王,是不可能不惦记身后事的。

  现在北国走到了这样危险的时刻,甚至,他都可以听到外面厉兵秣马的声音了。而之所以掐算着时间,便是要给芳菲交代清楚这所有的一切。

  他摇头,非常用力的摇头:“芳菲,你必须留在宫廷……”

  “为什么?”

  “因为北国的江山需要你!”

  芳菲惊讶得不能自语。

  他的语气忽然连贯起来:“外患不足为虑,但是,内忧,却是朕完全放不下心的。尤其是太子,他便是这个环节最软弱的……”

  “太子,他已经成年了,亲政了,一切都做得很好。”

  “芳菲,你只看到了表面。太子,他根本无法弹压那些大臣,比如乙浑等人……”

  芳菲想起日全食之后,神殿辩论之前的太子的种种表现。

  其实,太子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是不能弹压那些大臣,而是他的好多观点,是跟那些鲜卑大臣相同的。

  比如,他在兴办太学的同时,也赞成的是一心要维护鲜卑人的利益。也就是说,要强烈遵守祖制:太祖规定的汉人任职不超过总数的百分之二十,而且不能入主核心机构,他任用汉人的时候,同时希望的是遵守这样的原则。

  比如,他认为天道之间,神殿之间,都应该遵循祖宗的家法。他认为火祭是不合理的,但是,只赞成废黜火祭,但是,不赞成废黜神殿的其他利益。

  驾崩10

  有时,芳菲甚至会暗自揣测,若非是火祭的对象是自己,太子,他会赞成废黜么?

  换而言之,他赞成的是在一定程度内的小范围的改良;而非是真正翻天覆地的改革。

  对于改革,对于太学,他其实是存着抵触的态度的。

  她淡淡道:“陛下,你也许是多虑了,太子和鲜卑人的利益其实是一致的,殿下之前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维护鲜卑人的利益而已,也没什么不好……”

  罗迦的声音变得那么严厉:“这便是他最大的死穴!以后,那些朝臣,动辄就会拿这个来威胁他……这成了他们对付他的最大的借口。口口声声维护鲜卑人的利益,但是,什么才是鲜卑人的利益?他们要的并非是放眼天下,而是只看眼前,看他们目前能够多掠夺多少封地,多少赏赐,多少奴隶……这根本就是损害整个北国的利益……我们现在要一统中原,就要改变现有的规矩,政策,让中原人变成北人,或者北人变成中原人,彼此之间,真正没有差距,要完全融合……北国起于游牧之间,我们现在的文字,法律,风俗,衣冠,基本都是借鉴的汉人的制度……现在北国的人口比例,几乎是汉人和鲜卑人三七分,鲜卑人只占到三分,如果还是遵循原来的旧制,不改变,把汉人全部当成奴隶,那么,不久之后,其他几部消失的胡人的下场,便是我们的下场……朕多次想要迁都洛阳,便是想要通过经济、语言,文化的融合,彻底消除这种民族之间带来的巨大的差异……这不是为了汉人好——本质上,是为了我们鲜卑人,为了鲜卑人能够真正壮大,永远生存下去……否则,等待我们的,便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陛下已经好几次提到亡国灭种这样的字眼。

  芳菲无言以答。

  陛下,他之前就把一切问题看穿了,看透了,明察秋毫。

  驾崩11

  真正已经明白北国的症结在哪里了。可是,历史却并未留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已经来不及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了!皇后!”

  这一声皇后,是如此的语重心长,仿佛某一种的嘱托。

  芳菲但觉身子都在微微地发抖,仿佛千钧的重担,完全压了下来。

  “皇后,你多年位居人下,幽居神殿,意志坚定,去北武当的那些日子,对于民情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经过神殿的辩经,你对那些大臣也有一定的驾驭能力。朕观察了这么久,乙浑等,不是怕太子,而是怕你!果不其然,乙浑,他们都想先除掉你……他们提出了让你殉葬……就是乙浑提出来的……”

  原来如此!

  难怪之前,陛下绝不要自己靠近,一再地驱逐。

  对于一个准备被大臣们拿去殉葬的皇后,如果要坚持一再陪伴在皇帝身边,那是非常危险的。

  “乙浑他们怕你,借口你是汉人,只要除掉了你,也许他们就真的高枕无忧了……”

  从神殿到太学,鲜卑大臣们早就不满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压制。如今,皇帝一旦驾崩,他们岂不会赶紧恢复他们所希望达到的一切目的?

  而且,更主要的是,这里是青州,是战乱的地方。就算自己立下了遗嘱要保护皇后,但是,顾命大臣只有那么几位。只要他们之间碰碰头,通通气,要搞掉一个皇后,是很容易的事情。

  别说皇后,就是端掉太子的尊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而且,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而且,他们还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芳菲也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陛下才把所有在列的大臣全部封为顾命大臣,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实际是,你牵制我,我牵制你。

  芳菲的心,一阵一阵地沉下来。

  驾崩12

  殊不料,这个表面风平浪静的政权,竟然已经潜伏了这么多的压力。

  纵然陛下对太子——对他的接班人,也是不放心的,完全不放心的。除了儿子的高位,他还担心着儿子是否继承自己的衣钵,是否会将自己那些没有完成的理想,彻底地实现。这才是一个真正理想的接班人。

  他的声音,忽然充满了一种无法压抑的焦虑,比担心太子的顺利继位更加担心。

  芳菲迎上他的这种担心——心里几乎要滴出血来。

  这才明白,陛下,他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远远避开,纵然是伤害,纵然是怒骂,纵然是误解,都非要自己离开不可——无论何时,他都在保护自己!

  他从未从未真正疏远过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