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417节

六宫无妃-第417节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好景不长,随后,便陷入了三国乱世,然后是两晋,南北朝的对峙。这一段时间,几乎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停止过。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战争,直接或者间接地死去。

  每一天,每一年,饥荒,旱涝,瘟疫,都严重地侵蚀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三国时期,魏蜀吴合起来,人口才只有757万,

  三国时(公元202-265年间),人口合计767万。西晋短暂的统一后,晋武帝恢复农业生产,人民短暂地休养生意,到公元180年,人口达到了1616万。随后,发展到了2000万人左右。

  但是,更大的危机又出现了,东晋混乱,贾后贾南风当政,淫乱暴虐,内忧外患,关外的少数民族趁机挥兵南下,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等大肆入侵中原,号称五胡乱华。

  在五胡的大规模屠杀之下,尤其是后赵石虎父子的暴政之下,整个汉人,由2000万,被屠杀到只剩下几百万人,几乎亡国灭种。直到后赵内部的汉人官员冉闵揭竿而起,斩杀了石家的继承人,对五胡大开杀戒,才减缓了这种可怕的亡国灭种的步伐。汉人得以喘一口气过来,直到南朝,偏安一隅,勉强保住了一点华夏衣冠,华夏斯文。

  皇后策13

  而北方,则在北国历代皇帝的努力之下,逐渐驱逐或者吞并了其他的小政权,统一了北方,人口数也大大的增加。到罗迦的时候,北国内部几乎长达20年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内乱,加上这十几年,着意招揽南朝等地的流亡百姓,户口数,竟然已经达到三千万了。

  芳菲昔日在深宫里,看奏折,看朝权,看陛下和权臣之间如何的勾心斗角,平衡天下,哪里真正深入地考察过一个国家最最本质的国计民生的大事情?

  此时,她看得完全入迷了,一点也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但觉这些东西,完全胜过后宫里的女人之间的斗争——远远胜过,是否得宠是否争风吃醋。就连林贤妃跑了的遗憾,她也忘了。

  好半晌,她才放下厚厚的账簿。此时,太阳已经偏西了。

  一杯清茶递上来,她接过喝了一口,长叹一声:“李奕,早知如此,真该让你早点来的。”

  李奕得到认可,也异常兴奋。此时,从皇后的目光里,忽然发现一种自己以前从来不曾认识的东西——一个女人,对这样的事情,抱着浓烈的兴趣!

  她不是在穿衣打扮,也不是争风吃醋,而是真正关心着这个国家的走向问题。

  他想,以前,自己怎么没有发现呢?

  要知道,她的一言一行,对北皇陛下,可是有着绝对的影响力的。

  他十分兴奋,又拿出一份草案:“娘娘,这是我这些日子起草的。本来是想年底回平城向陛下述职的时候才带回去的,你且先看看。”

  芳菲接过一看,但见里面都是李奕对土地和政局的改革构想。以前,这问题就提出来过,但是,还不过只是构想,从未有过具体的标准。因为战争,这些事情,统统都被搁浅了,就连罗迦,也再也没有心思过问。这一次,李奕拿出的,便是草案了。

  皇后策14

  “娘娘,我有两个同族的兄弟,都在南朝任职,一个叫李敷、一个叫李冲。他们也受到南朝官吏的排挤,昏君的迫害,被贬职了。去年,因为巧合,我和他们见了一次,做了三夜畅谈,得到很多启发。这个方案,便是我和他们共同商讨出来的……”

  芳菲一看,但见上面形成条文,首先是土地改革,即按一定的标准,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样,便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外还有设立三长制等构想,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好处是能够健全地方基层政权,取代宗主督护制,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芳菲看了这些构想,简直茅塞顿开,她仔细地拿了,忽然道:“李奕,我想带走这些东西,行不行?”

  李奕大喜:“行,我正要找机会送给陛下,既然娘娘肯带去,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芳菲如获至宝地拿了这些方案,叫赵立收起来。这才问:“李奕,你的两个兄弟如此才能,为何不将他们招揽到北国?”

  李奕苦笑道:“实不相瞒,我也劝过他们,但是,他们对南朝还没彻底绝望。暂时不肯来。人各有志,我也不好勉强。”

  芳菲听出他语气里的松动,喜道:“你可以转告他们,只要愿意来,北国随时欢迎,并会委以重任。”

  “多谢娘娘。”

  芳菲见时候不早了,吃饱喝足,又休息够了,还获得了这么大的收获,站起来时,已经精神百倍:“李奕,我们出发吧,我想早点见到陛下。”

  李奕领命,立即派出自己的护卫兵团,护送皇后去龙马镇。

  皇后策15

  李奕的护卫兵团,是自耕农组成的。这些流离失所的农民,多次经历战乱,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舞刀弄枪自卫,李奕稍加训练,组建了一千人左右的常备军,忙时耕作,闲时练兵。虽然战斗力谈不上如何强悍,但是自卫是绰绰有余了。

  此时护送皇后,立即派上了用途。

  芳菲在马上回头,但见这一支人马,还像模像样的打了个旗帜,倒真真有点皇后出巡的架势了。她嫣然一笑:“李奕,我这样去见陛下,倒不算是空手而去了,嘻嘻,也算给陛下带了一件礼物,也许还能派上用场呢。”

  李奕也笑起来:“我们马上赶路,也许明日就能到来。”

  芳菲话虽如此,可是,一上路,那种不安的心情又袭上来。龙马镇已经在望,但是陛下,他可安好?

  这一次,真正面对的便是三皇子了,真正的父子相残,他的矛盾的心情,是否更加剧了?

  想到陛下对于那种可怕的宿命论的担心,她真恨不得插上双翅,马上就飞到军营里面。

  李奕见她那般的急切,跟昔日北武当上对陛下的痛恨,形成鲜明的对照。他虽然不知道皇后是如何经过翻天覆地的转变爱上皇帝的,但是,但见她这样的心情,倒也为她感到高兴。

  这一路,众人加快行程,远远的,龙马镇已经在望了。

  龙马镇失守之后,高焕的大军溃退,高焕本人,率领了三万多残余逃回青州。

  这一场激战之后,士兵们分为几队正在整理战场。检点战场,齐军死伤投降六万余人;而北军也损失了三万多人。

  罗迦在昔日高焕的临时大元帅府邸驻扎下来。再往前,就是青州了。这也是此次大战的终点战了。本来,他还怕战争的扩大,但是,随着高焕的败退,他已经完全有把握,将此次战争,控制在青州解决。

  这一夜,他召集军中将领商议,在龙马镇一段短时间的休整之后,便会正式攻打青州。

  皇后策16

  前来参加会议的,包括刚刚赶到的李将军。

  君臣二人相见,自然分外感慨。李将军带来令人惊讶的消息,青州周围的齐军,已经扩大到了四十到五十万之间。

  这也是高焕一手部署的。高焕早已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在龙马镇拦截北军,如果不行,那就固守青州。

  为此,几乎动员了齐国十之八九的军队。

  众人最初还以为只是二十万大军,不料,竟然变成了五十万,一个个无不震撼。看样子,齐国竟然摆明了要和北国决战。

  原来,高焕见齐帝腐朽,一意孤行出征。他劝阻不得,深知那二十万大军一去,便是羊入虎口。如果齐国损失了这二十万,从此,也就真正完了。他经过多番考虑,想出一个主意,既然如此,不如趁机,孤注一掷,把齐国大军灭了。

  他考察地形,权衡利弊,干脆要齐帝来一场大决战,如果此次打败了北皇,齐国也许会绝处逢生。

  齐帝虽然懂不得这些军国大事,但是在小怜的怂恿下,当然认为军队越多越好。所以,就放手让高焕一搏。但是,高焕老谋深算,当然并不将大军全部压在青州,而是分散了,相互之间,形成合围之势,而且,也免于落入三皇子之手。再不济,攻守撤退,互相救援,都是游刃有余。

  当罗迦看到李将军送来的军情时,简直头都大了,这个高焕,龙马镇一败,于他,显然方才是九牛一毛,而青州之战,才是他真正的大决战。

  这个老狐狸,这样的三面合围,连他都有些束手无策了。如果战争拖延下去,变成旷日持久的持久战,对于北国的国力,将会拖入一个战争的泥潭。

  这对他规划的进军洛阳的宏图大业,是完全相违背的。

  但是,此时也只好硬着头皮,孤注一掷,不先解决齐国这个拦路虎,一切的宏图大业,便都是纸上谈兵。

  这时,已经不是父子相残的问题了,而是国家的大事。他听着臣下们的讨论,一时三刻,谁也拿不出像样的方案。

  PS:明日(周日,12月20日)早上10点左右更哈,我去睡觉了,熬不住了

  解救心病1

  但是,此时也只好硬着头皮,孤注一掷,不先解决齐国这个拦路虎,一切的宏图大业,便都是纸上谈兵。

  这时,已经不是父子相残的问题了,而是国家的大事。他听着臣下们的讨论,一时三刻,谁也拿不出像样的方案。

  这一日,他分外的心烦意乱,便下令早早地散会。回到寝宫里,一人独坐,但觉更是心烦意乱。

  与此同时,在青州,也在举行一场军事会议。

  这里的军事会议,就要香艳多了。

  齐帝自从带着小怜驾临青州,就住到了昔日的青州刺史的府邸。青州本来就是个大州郡,刺史的府邸经过历任的装修,本来就已经十分奢华。

  齐帝一来,更是马上重新布置,大小官员们惊慌失措地连夜布置,再加上刻意的拍马逢迎,很快便将这诺大的府邸弄得美轮美奂,虽然及不上皇宫的富贵,但是,作为战场上的指挥临时行宫来看,已经算得上是空前的了。

  官员们随之送来的,还有青州内外搜刮的漂亮的舞女。

  与其说齐帝是来征战的,倒不如说他是来游山玩水的。

  这一夜,临时行宫里,莺歌燕舞,齐帝和贵妃设宴招待大小将领和青州官员,大鱼大肉,美女歌舞,好不快活。

  三皇子陪在首席,真真有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

  来青州的路上,他得小怜点拨,凡是齐帝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凡是齐帝喜欢玩什么,他就陪着齐帝玩什么。齐帝有点口吃,还结巴,但是,他有一项雅好,就是弹琵琶。正巧,三皇子也学过弹琵琶。把个齐帝的音乐才能吹捧得云里雾里。再加上三皇子本就贵胄公子出身,吃喝玩乐,无一不精,跟齐帝简直脾性相投,如此彻彻底底的投其所好,再加上小怜的耳边风,两人一内一外,简直把个齐帝哄得心花怒放,什么都肯信任他。

  解救心病2

  所以,到了青州的时候,三皇子已经彻底成为了齐帝身边的第一红人。

  一些有识之士当然也感觉到了不安,但是,三皇子八面玲珑,上下打点。本来,人们都是阿谀逢迎的多,讲真话的少,何况得了人家的好处,很快,众人就住了口,而且,齐帝根本是不会听任何进谏的,所以,就再也无人去自讨没趣了。

  这一日中午,齐帝的兄弟郁亲王邀请众人去玩一个有趣的玩意。郁亲王也是一个吃喝玩乐,无恶不作的主儿。三皇子在众多的庶出兄弟里,唯有跟他“志趣相投”,所以,出征就特意把他带在身边。

  听说有好玩的,齐帝便带着小怜和三皇子等一起去郁亲王临时居住的院子。

  走进,郁亲王也不请安,聚精会神地蹲在一个围着的墙壁上,只是从背后向众人招手:“皇兄,快,快来看……”

  众人不知他有何玄虚,都加步上前。这一看,齐帝和三皇子还不咋地,小怜已经尖叫出声。

  只见围墙里面是一个大铁笼子,旁边是坚硬的花岗岩的墙壁。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蜈蚣和蝎子。地上,是一群沿途抓来的“俘虏”——据说是北国的战俘,其实,是沿路掳掠的百姓。

  这些蜈蚣和蝎子,都是剧毒无比的,此时,已经秘密麻麻地爬满了战俘的身子,用尖锐的毒刺,蛰在他们身上。

  众人疼得满地打滚,尖叫,乱撞,但是,他们身后的退路,唯有花岗岩的坚硬墙壁,根本就没有其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