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548节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548节

小说: 三国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了李贤百姓像是有了主心骨,“使君!”

“别跟着我,告诉乡亲百姓,快些离开屋子,不要计较钱财,人命要紧!”

一边叫唤,李贤一边后悔,刚才还说不会墙倒屋塌,这阵子的抖动只怕不止五级地震了,别说墙倒屋塌了,山体滑坡都是大有可能的。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了。

哭泣声一片一片的响了起来,有的是路上走散了的孩子,有的是担心家人的安慰,当然更多的百姓是惦念他们那些储蓄和粮食,这个时候,没有人笑的出来,面上都沉甸甸的,气氛压抑的狠。

不过,见到李贤,百姓们仿佛吃了定心丸,他们不再乱窜,而是听从李贤的吩咐,往城外冲去。

这时候李贤已经来到了行宫。

大地抖动的幅度小了些,可李贤却不敢掉以轻心,他知道还有余震一说。

宫卫倒是表现颇佳,他们依旧守在门外,哪怕地动山摇。

李贤很是感慨:“不要站在门下,离屋三丈”。

“喏!”

让禁卫彻底离开,显然有些不现实。

太后也好,皇帝也罢,都需要有人护卫。

万一有人浑水摸鱼,试图劫掠皇帝,李贤怎能不防?

李贤入宫,禁卫们纷纷见礼。

李贤低声说道:“太后何在,皇帝何在?”

禁卫首领闻声而来,他回道:“太后与皇帝俱在一处,平安无事”。

李贤松了口气,,钱没了,可以再赚,这俩人要是没了,那可就亏大了。脑中思考着地震的安全知识,远离山脉、河流,防止崩塌,这是一个;远离火源、爆炸物这是第二个;还有许多都是当下用不着的,仔细看了四周,距离山脉河流已经有些距离了,所谓火源也就是宫中的美酒,那可是易燃物,其他的注意事项,李贤觉得还是保持秩序最重要些。

不过,与外头相比,宫中的秩序要好得多。

禁卫们各司其职,无人乱窜,倒是内侍有些慌乱。

“宫中如何?”

“太后让我稳定秩序”

李贤颇为赞许,“不错,我也正有此意,传令下去,除却轮值的人手,其余人等随我来”。

“喏!”

“便是轮值的军卒也不必立下屋下,切记,要离开一定的距离”

“喏!”

禁卫三三两两地汇集而来,他们看到李贤,神情热切。

“儿郎们,你们都是好样的,没让我失望,如今,天子、太后正在宫中,我需要你们舍命相护”

“为天子效死,为太后效死”

“好,跟我来”

李贤来到后宫,此时,太后正与天子、山阳王聚在一处。

“是大将军来了,天子无事!”

李贤单膝跪地,“微臣救驾来迟,请天子、太后恕罪”。

“快快请起吧”

“请天子、太后移驾,此处不甚安全,还请诸位随我暂避一二”

太后已经没了主心骨,适才只是强撑着一口气,才没有乱了心神,眼下,李贤来到,她当即连连颌首,“都依大将军,都依大将军!”

在禁卫的护送下,李贤将天子、太后松到了校场上。

此处地势开阔,没有什么建筑物。

地上的抖动是越来越小了,在场的人们都重重的呼了一口气。

李贤向面色不安的太后说道:“太后不必担忧,这地震快过去了,我们在此等着便是。”

太后向李贤行了一礼,感激道:“路上还亏得大将军,不然我们孤儿寡母……”

李贤连连摇头,“使不得,使不得,这是微臣的职责所在”。

太后心有余辜地拍了拍胸口,适才路上已经有宫殿倒塌,很是骇人。

如果山阳王还在宫殿,肯定难逃伤亡。

多亏了李贤呀。

稳住天子、太后,李贤又吩咐下去:“传我军令,告诉各位乡亲,地震可能还有余震,让大家莫要急着回去”。

“喏!”

城中,官府将李贤的执意传达。

有长者连连颌首:“大将军说的没错,还是命要紧呀!”

此时,官府的人手在军卒的陪同下四处劝慰着慌乱的百姓,李贤更是让人把“免掉今年田租”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附近的百姓。

这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大将军真乃善人!百姓心中念叨着。

再大的地震也会有过去的时候;再难过的堪儿也有踏在脚下的那一刻;再倒霉、再失意,也会有时来运转的那一天。

地震彻底过去了,为了防止朝臣多心,李贤让天子上殿。

长央宫的前殿内,天子面色灰白的坐在龙椅上,听着郎官的奏疏。

之前下邳令已经把城内的情况上报了一遍:除极少数房屋倒塌,砸死了几个倒霉鬼,下邳的情况还算良好,百姓伤亡不大。

当然了,这与李贤的及时通知密不可分。

如果不是李贤使人大街小巷的鸣锣示警,百姓们不可能及时逃窜。

天子今年十三岁,初登大宝,他也有些踌躇满志。

只是,熟读史书的天子明白,此番地震,多半要下罪己诏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科学仪器,无知的百姓们认为,地震是上天对大汉的警示。

要么是天子失德,要么便是奸佞乱朝。

李贤心情沉重,他知道,这一次只怕会成为某些人的借口。

不过,那又怎样,李贤怎不能说地震是大自然自我运动的结果吧。

去他娘的,爱咋咋滴!

“启禀陛下,此次地震震在海州,琅琊县尉快马来报,沂水水堵塞,上游山川崩裂,坠入水中。两岸水堤崩塌,河水向西逆流”一个面白无须的郎官跪伏在地,句句斟酌的说道。

山崩地裂,河枯逆流,霎那间,天子有些惊怒:“疏浚河流,救援灾民,具体事宜交由大将军李贤”。

“微臣遵旨”

“寡人困乏了,退朝。”说罢,天子丢下了满朝文武,踉踉跄跄的由侧门出了前殿。

天子一走,朝中大臣隐晦地对视了一眼,救援灾民?笑话,那帮布衣只要饿不死就行了,疏浚河流?这倒要好好拿个章程,如此一来,少不得又要征民夫了。

李贤倒是颁布了几条规章。

大臣针锋相对,李贤毫不相让。

最终,许是想到了什么,几名大臣不再不依不饶,而是狠狠地看了李贤几眼,不再多言。

李贤知道,一场风暴八成要来了。

城中,这时候官吏正指挥百姓修缮破损的院墙,整理倒塌的部分房屋。

地震过后最怕的是什么?自然是连绵的暴雨,平原地区还好些,若是在山脉丘陵地区来上一场地震,即便侥幸没有造成过大的损失,可那也只是短时间的平安,若是天威难测,降下暴雨,十有八九会造成滑坡、泥石流、洪涝这些自然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即便放到如今,也是让人破伤脑筋的事情,更别提在那个生产力水平底下的古代了。

李贤尚未回府。

陈宫便找上门来:“大将军何在?”

满脸汗水的陈宫急冲冲的跑了过来,毛茸茸的下巴上沾满了灰尘。

“大将军平安无事,已入宫中议事”

陈宫松了口气,“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李贤入宫之前,徐庶等人都已经报了平安,唯有陈宫外出,不知道结果,所以有些放心不下。

现在听到李贤平安,陈宫也就放宽了心。

第七百零二章太后教子

朝会不欢而散,李贤一系的人马与他一同离开。

行至半途,李贤听到禁卫头领陈到在他身后低语:“大将军,借一步说话”。

李贤微微颌首,并不作声。

在‘侍’卫的掩护下,二人行至无人之处。

“大将军,适才有一群死士擅闯王宫,事败后,都已经服毒自尽了”

李贤皱起眉头,“可曾明白死士意‘欲’何为?”

陈到有些不确定,“羽林卫发现的早,死士刚入宫墙便暴‘露’了,不过,据末将猜测,应该是为天子而来”。

李贤深以为然,整个王宫内,除了天子刘敦有些价值,其余地方,哪有什么值得死士出手?

数月来,在伏皇后、李贤的支持下,刘敦皇位渐稳。

这时候,打击李贤最好的方式便是劫走天子。

只要有天子做幌子,那些图谋不轨之人便可以冠之以大义的名头,号召天下豪杰齐讨李贤!

只可惜,幕后之人低估了羽林卫的能耐,他们压根没想到,在地震来临之际,羽林卫依旧能够恪守职责。

李贤很是庆幸,幸好,陈到是禁卫头领,否则的话,说不定真会让人得了空档,劫走皇帝。

“发现、击杀刺客之人,重赏,羽林卫能够尽忠职守,不愧‘精’锐之名,叔至,这都是你的功劳呀”

陈到毫不居功,“是大将军运筹帷幄,将士们机警敢战,我没做什么”。

“放心吧,我可不是善妒之人,这行宫还要靠你来守”

陈到正‘色’道:“大将军尽可宽心,只要有我一日,这宫卫便固若成汤”。

“嗯,行宫有你,我自然放心的很,不过。眼下天灾过境,民不聊生,我觉得,当以赈济救灾为首要任务,至于死士一事,暂且不要声张,如此可好?”

陈到自然没有异议。能够将天下百姓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才值得效忠。“全凭大将军吩咐”。

李贤微微颌首,此事就此揭过。

深宫之处的太后、皇帝全然不知这样一桩突发事件。

天子刘敦心事重重,他来到太后的寝宫,不无怨气地说道:“母后,这皇帝我不做了,你还是让懿哥儿来做吧”。

伏太后皱起眉头,“皇帝这是怎么了?跟谁赌气?你身上流的可是高祖的血,你以为皇帝是过家家吗?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刘敦耷拉着脑袋。低声说道:“懿哥儿是兄长,又比我聪明,他做皇帝肯定比我做的好”。

伏太后本想喝斥一番,可是,看到刘敦稚嫩的面庞,他只好叹了口气,道:“敦儿呀。此话休要提起,懿哥儿虽然年长,可他身体羸弱,让他做皇帝会要了他的命,你们兄弟友善,难道就不能为兄长分忧吗?”

孝悌忠信。这是汉室宣扬了几百年的东西。

刘敦母妃早逝,并不为先帝喜爱,是伏太后将他一手带大。

眼下,伏太后苦口婆心,刘敦想到往昔种种,顿时说道:“母后说的是,敦儿受教了”。

伏太后心中一软。叹了口气,道:“是在朝会上受委屈了吗?”

刘敦连连颌首,“大臣们虽然没有明言,可我知道,他们在等着我下罪己诏”。

刚刚继位就要下诏认罪,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些沉重。

伏太后皱起眉头,嘴里道:“李大将军是怎么说的?”

“李将军并未多言,不过,我觉得他并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黎民百姓”

伏太后心中黯然,李贤把持朝政,虽未彻底铲除异己,不过距离王莽之辈也相差不远了。

这等权臣越是在乎百姓,刘氏皇族也就越危险。

伏太后只是一个‘女’流之辈,她只想母子平安,不想为了汉室皇位付出身家‘性’命。

刘协已经死了,连大汉天子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伏太后又能怎样?

伏太后已经认命了,自从刘协暴毙,她便恨透了豪族权贵。

若不是权贵争权,刘协又怎会毙命?

相对于不择手段的各路豪强,李贤虽然揽权,然而,对待皇族却照顾有加。

这样一个人,明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有碍于江山社稷,可是,伏太后却怎么也恨不起来。

“敦儿,你觉得李将军如何?”

刘敦眉飞‘色’舞:“开疆拓土,造福一方,是大大的能臣!”

伏太后松了口气,幸好,皇帝还小,权力**不甚旺盛,这样的话,只要善加引导,也能拖延一下君臣为敌的日子。

想到这里,伏太后循循善‘诱’:“李将军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自然是极好的,你觉得他对我们怎么样?”

刘敦认真地想了想,笑道:“行宫的吃穿用度样样不缺,是个忠臣”。

皇帝毕竟是个孩子,没有太复杂的心思,这样也好,省的多费口舌,伏太后拉着刘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敦儿,你是天子,日后要接触很多大臣,他们有的对你忠贞不二,有的对你心怀不轨,你要学会分辨,谁对你真心,谁对你假意,对你好的,你要记在心上,对你坏的,你也要虚与委蛇,切记,不可莽撞”。

刘敦似懂非懂,“母后的意思是说,李贤对我们好,敦儿就要对他好吗?”

伏太后心中黯然,她不敢宣扬君臣之道,只得颌首说道:“是这个道理,你是大汉天子,李贤是大汉将军,只有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社稷才能长稳”。

“敦儿明白了”

希望你能真的明白吧,伏太后心情低落,嘴里道:“琅琊突发地震,这是天灾,不是你的错,不过,如果群臣执意下诏,你也不要反对了,署名发诏便是”。

刘敦心中不爽,“敦儿知道了,可是,母后,这时候不应该赈济灾民吗?难道这罪己诏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你不是让李将军负责赈灾事宜了吗?他一心为民,你就不要担心了”

刘敦微微颌首,“我知道了,李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