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11节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11节

小说: 三国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人想要破坏这份安宁,都需要面临数万百姓的反噬!

高高飘扬的“李”字大旗下,徐和显得颇为惊讶,他对李贤说道:“前面是哪一部人马?战力如何?”

李贤笑而不答,胡庸却咧着嘴巴说道:“他们都是青州百姓,哪里算什么军马”。

徐和皱起眉头,他麾下的黄巾都是在乐安国一带行事,与齐国、泰山郡的百姓并无冲突。只是,什么时候青州百姓也变得如此骁勇了?

赵云眼力极好,他看到乡民的阵列虽然漏‘洞’百出,可慌‘乱’间,却没有一人遁逃,不论其他,单是这份敢战之心就值得人钦佩。

李贤生怕待会儿真的起了冲突,当下笑道:“好了,胡庸,你派人去通告一声,就说是我回来了,让百姓们莫要慌‘乱’”。

出风头的事情胡庸最喜欢做了,当下他抱拳应诺,道:“好嘞,主公,您就瞧好吧”。

说罢,胡庸从旗手手中抢过“李”字大旗,他单手高举旗帜,打马如飞。

硕大的旗帜迎风飘扬,隔着老远,决心死战的乡民们便看到了跃马扬鞭的胡庸。

“你看,那旗上的是不是个李字?”

“没错,是个李字”

“这附近有什么李姓的大贼吗?”

另外一人翻着白眼,怒骂道:“放屁,李姓的大贼没有,李姓的恩人到是有一个”。

“你是说李贤李使君?”

“废话,不是他还能有谁?你再瞧瞧,那擎旗的将军不是胡将军又是哪个?”

“对呀,没错了”

“啊哈哈,真是李使君回来了,快快告诉大家伙,让他们别躲了,快快出来迎接”

“是李使君,你瞅瞅,那锃亮的盔甲,齐整的方阵,不是东莱军又是哪个?咦,只是军队的数目怎么增加了不少?”

“猪脑子,定然是李使君又打了胜仗,俘虏了不少贼军!”

“哈哈,说得是,说得是!”

谈笑间,乡民们便放松了警惕。

这时候,胡庸已经冲到近前,他朗声呼喝:“乡亲们莫怕,是李使君回来了,咱们杀了卞喜,败了曹军,此番大军凯旋!”

卞喜两兄弟都死了?

那可是杀死兖州刺史刘岱的大贼呀!

李使君果然不凡!

短暂的停滞过后,乡民发出一阵滔天的欢呼声。

在青壮百姓心中,卞喜两兄弟罪大恶极,十恶不赦,如果不是他们,青州又怎么会饿殍满地,大家伙儿又怎么会背井离乡?

眼下,听闻李贤杀了卞喜,这等于为青州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卞喜死了,卞喜死了,啊哈哈,真是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不少百姓喜极而泣。

没过多久,李贤便率领兵马抵达剧县。

城内城外的乡民百姓夹道欢迎,来自青州的流民甚至跪伏在地,涕泪‘交’加。

无论是赵云还是徐和都从未想过,李贤竟然如此受人爱戴,便是被俘的于禁都颇为震撼。

看得出来,两侧的百姓全都是真情流‘露’。

李贤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够尽收这数万民心?

东莱军抵达剧县之后,在这里好生休整了一番。

与此同时,报捷的使者已经抵达都昌城。

“报,大捷,东莱军击溃卞喜万余兵马,斩杀贼寇卞喜,击溃曹军两万兵马,大军凯旋!”

‘露’布传捷,快马奔驰的军卒高高举起帛制的旗子,嘴里吼个不停。

城内,百姓们瞬间沸腾了。

徐州陶应前来讨要钱粮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无数人都觉得陶应欺人太甚,可偏偏东莱军北征未归,仅仅凭借北海军五千人马,确实胜算不大。

眼下,东莱军凯旋,那岂不是说,北海国也可以放手一战了?

听闻捷报的第一时间,孔融‘激’动不已,他拿着帛书的手颤抖不已,险些落处泪来。

没错,李贤真的赢了,东莱军也回来了。

啊哈哈,李贤不但回来了,还降服了徐和,麾下兵马已近一万!

真是好消息啊!

那些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许久,孔融‘激’动不已地赞道:“维中,维中真乃我北海良将!”

太史慈早已经来到剧县,他与李贤秉烛夜谈。

三言两句,李贤就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半晌过后,只听李贤说道:“子义兄的意思是你我兄弟联手,让那陶应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太史慈微微颌首,道:“维中你没有到来之前,仅凭我一支军马,想必国相是不会答应大军出征的,但现在,东莱军大胜而归,你我二人合兵一处,任何人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李贤知道,太史慈迫切的想证明自己。

北海军成军以来,一直没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眼下,东莱军的凯旋,未尝不是对太史慈的刺‘激’。

“好,明日我们便先行一步,我会向国相言明厉害,徐州军讨要粮秣这风气断不可涨!”

“好,就这么定了!”

翌日一早,李贤匆匆用过早饭之后便与太史慈一道骑马直奔都昌城。

两个时辰过去,都昌城遥遥在望。

一伙骑卒疾冲而来,城‘门’处的卫卒不敢怠慢,隔着老远便呼喝道:“来者是谁?速速下马!”

太史慈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当下吼道:“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是李长史回来了”。

“李长史?”卫卒稍一愣神。

另外一人恍然大悟,他‘抽’了同伴一巴掌,谄媚地笑道:“原来是李长史回城了,快让开,快闪开!你他娘的没听见?”

卫卒头领生怕触怒了李贤,惹来无妄之灾,当即扯开了同伴,让出了道路。

李贤懒得计较,他没有言语,而是与太史慈打马并行,没过多久,二人很快就来到了孔府‘门’外。

这时候,孔融正在召集郡内的官员议事。

李贤的到来可谓恰到好处。

。。。

第二百零八章他要战那便战

“报,使君,李长史在府外求见!”

孔融盘膝坐在蒲团上,心情正佳,冷不丁的听到‘门’外卫卒通禀,当即有些愣神:“什么?谁来了?”

卫卒喘了口气,朗声说道:“回禀使君,北征的李长史与太史将军都来了”。全集下载75

“喔?已经到了‘门’外?快快有请”,急切间,孔融不再去深究为何太史慈会与李贤在一起的问题。

苦苦期盼了这么久,终于把李贤盼来了,不知怎的,孔融总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厅内一时无声,所有的官吏都在屏息以待。

过往的日子里,李贤虽然手握兵权,却极少参与厅堂议事,不过,对这么一个手握重兵的北海国大将,没有任何人敢于小觑。

自打东莱军成军以来,无论对手是谁,从无一败!如此辉煌战绩,便是淮‘阴’侯再世也不过如此!

没过多久,李贤与太史慈一前一后,相继来到厅内。

隔着老远,就见孔融起身相迎,嘴里道:“哈哈,维中真是我北海国的及时雨呀”。

孔融如此推崇,李贤却没有恃宠而骄,只见他抱拳作揖,恭谨地说道:“见过孔使君”。

“不必多礼,来人呐,看座”

“喏!”

话音刚落,‘侍’卫便搬来了两个蒲团。

李贤地位特殊,既是领军大将,又是郡府长史,身上还又兼着夷安城县令的职位,放眼整个大汉朝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显示对李贤的尊重,孔融特意将李贤的座次排在右首第一的位置。

文左武右,右首第一,说明孔融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承认了李贤武将第一的身份。

沾着李贤的光,太史慈紧随其后,也排到了第二位。

徐州大军压境之际,没有人斤斤计较,他们知道,北海国能否‘挺’起腰杆,完全要看李贤跟太史慈的。

没有人是天生的奴隶,李贤不在的时候,向徐州军服软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文人也有所谓的风骨。

眼下,李贤去而复还,万余大军凯旋,究竟如何应付陶应,这是急需商议的事情。

各自落榻之后,孔融向李贤问道:“东莱军长途跋涉,不知道还有几分战力?”

李贤自信地答道:“休整一日过后,大军便恢复十成的战力”。

孔融喜上眉梢,道:“喔?听说徐和也投顺了?”

“还请使君宽恕我先斩后奏之罪,当时曹军兵临城下,若不是徐和及时来援,我军怕是要损失惨重”

“维中言重了,收降徐和,等于为我北海国平添臂助,此乃大功一件,何罪之有?”

李贤也只是客气的表示一下,为了堵住悠悠之口而已,不过,有道是演戏要演圈套,当下他嘴里道:“据我所知,徐和虽然出身黄巾,却与卞喜两兄弟截然不同,他既没有多造杀孽,也没有纵兵劫掠,算是难得的义贼了”。

孔融笑着摆手,道:“我听说过徐和,他不是与曹孟德有仇怨吗?”

“没错,此人与曹‘操’誓不两立”

“好了,且不说这徐和,维中你应该听说了徐州陶应的事情,不知你做何感想?”

“他要战,那便战,我北海国可不是随便什么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一番话说的格外提气,厅内众人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北海国向来以富庶闻名,却从来不以军力见长。

像李贤这般酣快淋漓的宣言,厅内的官吏十多年都没听过了。

他要战,那便战,多么痛快!

一言既出,厅内的官员们当即满面红光,他们深藏在骨子里的那些“战意”纷涌而出,顿时觉得畅快至极。

‘乱’世来临,光逞口舌之勇是毫无用处的,涉及到生死攸关的重大利益,一切还是得靠实力。

只有实力强劲了,别人才不敢任意欺凌。

之前东莱军不在的时候,北海国上下总觉得缺了一分依靠,面对咄咄‘逼’人的徐州兵也总欠缺些底气。

眼下,李贤率军回返,众人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

一时之间,厅内主和的几人全都倒旗易帜,绝口不提米粟之事。

唯有一人迟疑地问道:“敢问李使君,若是胜了陶应,徐州军大举报复,那又该如何是好?”

“陶谦虽老,却不至于昏庸至此,我北海国与徐州郡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双方不能携手御敌,无论是袁绍、曹‘操’还是袁术都有可能趁隙攻来,陶应不过是陶谦次子罢了,他在徐州郡的地位还远远不至于一手遮天”

孔融听得暗暗颌首,李贤果然有勇有谋,他虽然领军在外,却对徐州的事情了如指掌,真是令人惊叹。

“请恕我无礼,李使君,徐州军实力强劲,东莱军真有取胜的信心吗?”

李贤志得意满地笑了起来:“徐州军再强悍难道还能比夏侯渊的曹军还要强?”

进入厅堂之后,李贤第一次‘露’出张狂之意,只听他继续说道:“徐州军被曹军杀的丢盔卸甲,可那于禁、夏侯渊却也没在我手中讨得好处。陶应兵马不过两万,他若是真有胆量,早已经攻往都昌,又哪里会在边境徘徊?况且,为了以防万一,此番我东莱军可以与北海军攻击陶应”。

一万名东莱军加上五千名北海军,这等于是北海国内九成的军力了。

如此军力若是依旧败了,那孔融也就认栽了。

辛辛苦苦筹备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扬眉吐气吗?

军卒敢战,军将丝毫不畏,孔融哪里又胆怯的理由?

“好,太史慈,我且问你,北海军可否听从调令?”

太史慈眼皮一跳,想来孔融耳中应该听到了什么风声,所以才有此一问。

不过,当下却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太史慈抱拳应诺,道:“使君说笑了,无论是刀山火海,北海军都将义无反顾”。

“好,李贤、太史慈听令!’

“在!”

“东莱军休整过后即刻与北海军合兵一处,务必于五日之内抵达平昌”

“喏!”

“粮秣一事,由沿途郡县供给”

“喏!”

孔融军令一下,厅内再无异议。

东莱军没有回返之前,各种疑虑都可以作为软弱的理由,可现在,战无不胜的李贤回来了,没有人觉得需要向陶应低头。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罢了,不知天高地厚!

。。。

第二百零九章战术上藐视敌人

憋屈了这么久,北海国上下全都淤积了一股气。

之前,管亥兵寇都昌也就罢了,官军跟贼寇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可现在,亲近如手足的徐州军竟然趁着北海国大将李贤不在的时候兵寇犯边,这等忘恩负义、寡闲廉耻的行径顿时引得人人愤慨。

要知道,徐州郡内遇到灾荒的年月,北海国可是没有少给粮秣。

眼下,陶谦还在,陶应就做出这等过河拆桥的事情,等到陶谦死后,徐州郡内又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必须给陶应一个深刻的教训,最好让他这辈子也生不出针对北海国的怀心思。

不打便罢,要打便要打的他铭记终生,这是李贤的战前目标。

孔融麾下的文武官员,第一次对同一件事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在以往的历史上也是极少见的。

李贤懒得理会这些勾心斗角,从孔融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