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唐狂士 >

第297节

大唐狂士-第297节

小说: 大唐狂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延秀虽然是武承嗣之子,但他因为是庶出,在家中倍受排挤,所以他一直和叔父武三思走得很近。

前些年他曾娶突厥公主为妻,不料突厥人翻脸,将他囚禁在草原,正是武三思一次次劝说圣上,圣上最终才派人把他接回洛阳,为此,武延秀更加感激武三思,成为了武三思的心腹。

今天他无意中从李隆基口中得到武攸宁将封燕王的消息,他知道武三思将是最大的损失人,从更衣房出来,他连军营也没有回,便直接赶去了武三思的梁王府。

第0393章局势渐乱

武三思在和二张的第一次结盟谈判中由于要价太高,双方有点不欢而散,很快,武三思便听说宫中发生了投毒案,御医姚熙被波及,他便立刻猜到这是二张在对李臻动手了。

这让武三思有点失落,如果二张通过投毒案将李臻干倒,那他们就不会再来求自己帮忙了,他暗暗后悔,早知道自己就不要那么贪心,应该答应二张才对。

书房内,曹文正在安慰武三思,“岳父大人不要烦恼,小婿已得到确切消息,姚熙被上官婉儿救下,投毒案已经不了了之。”

这个消息令武三思一阵惊喜,虽然他也同样痛恨李臻,但此时听说李臻逆转了局势,他竟然也有一种欢呼的冲动,“呵呵!这次二张估计脸都被打肿了。”

曹文笑道:“这是因为他们轻敌的缘故,其实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李臻,我是看着他长大,他很善于逆境翻盘,那年武举乡试,他被敦煌几大世家欺压,但他居然找到了王孝杰的路子,一举逆转了局面,成功夺到名额,那时我就知道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二张却想得太简单,以为一个投毒栽赃就能扳倒李臻,只能说他们的谋略还是一点。”

曹文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不足!”

武三思叹了口气,“可惜李臻不肯助我,否则我今天已经登上大位了。”

说到这,武三思的神情变得狰狞起来,咬牙道:“他若不肯助我,那就是我的大敌,一定要除掉他,否则我迟早会死在他的手中。”

曹文的表情有点不自然,并不是因为李臻曾是他的妻弟,虽然他也知道前妻李泉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经成为了大唐首屈一指的女富豪,但他并不后悔和李泉离婚,不过他今天找武三思是想和他谈一谈自己入相一事。

狄仁杰去世,相位有了一个空缺,无数人都在盯着这个位子,曹文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他是有真才实学,连狄仁杰都曾赞他有宰相之才,那么他背靠武三思,这个相位为什么不属于自己?

据说高熲、张说、宋璟、桓彦范等人也在盯着这个位子,僧多粥少,就看谁的场外能力更强,曹文是希望武三思能拿这个为条件去和二张交易,偏偏武三思似乎想不起这件事。

曹文刚要开口,就在这时,三子武崇烈在门外禀报道:“父亲,延秀大哥来了,说有紧急事情要禀报。”

“让他进来!”

片刻,武延秀匆匆走了进来,急切说道:“二叔,有紧急消息。”

“什么事情?”武三思有点不高兴地问道。

“我今天得到一个消息,武攸宁要被封为燕王了。”

武三思顿时愣住了,他根本没有听到这种事情,半晌他摇摇头道:“不可能吧!他不是嫡亲,怎么可能被封为亲王,你这个消息一定有误。”

旁边曹文问道:“延秀,这个消息是从哪里得来?”

“我今天打马球时,听李隆基说起,他是昨天从姑母太平公主那里得到消息。”

武三思心中也有点不安起来,忐忑问道:“贤婿,你不会觉得这是真的吧!”

曹文低头沉思片刻,对武三思道:“武攸宁还在长安,他从长安赶来需要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封锁消息也是在情理之中,但肯定会有一丝蛛丝马迹泄露出来,太平公主有可能会知晓,虽然这件事不能说一定荒谬,但也不能自乱阵脚,我还是去打听一下。”

武三思听曹文并不应和自己,他心中开始慌了起来,他比谁都清楚,他唯一的本钱就是他是武氏仅剩的嫡氏亲王。如果武家继承社稷,那就非他武三思不可,但如果又多出一个亲王,而且年富力强,比他名声好,比人能干,那么他的位子都真的动摇了。

“贤婿,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这时,他儿子武崇烈又跑到门口禀报道:“父亲,武懿宗来了!”

曹文立刻反应过来,“这一定是张氏兄弟让他过来,岳父不妨见见他。”

武三思极为厌恶这个背叛自己的武懿宗,他本不想见此人,不过曹文这样一说,他便改变了想法,对屋外武崇烈道:“带他到贵客堂稍候,我马上就来。”

武懿宗在武氏族人中人缘极差,没有人不讨厌他,武延秀起身道:“二叔,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多谢你送来消息。”

武三思又给曹文使个眼色,让他陪同自己一起去,曹文点点头,跟随武三思向贵客堂走去。

武懿宗正坐在堂上喝茶,听见脚步声,回头见是武三思走来,连忙起身行礼,“小侄参见二叔!”

“嗯!”

武三思勉强答应一声,对他道:“坐吧!”

两人分宾主落座,曹文坐在武三思另一侧,武懿宗笑道:“我先告诉二叔一个好消息,我们武氏族人中又要出一名亲王,张将军告诉我,圣上已经决定了,封武攸宁为燕王,这样我们武氏和李氏抗衡的能力又得到加强了。”

武懿宗开门见山,封死了武三思讨价还价的余地,武三思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

武懿宗被二张看中也是有他的过人之处,他阴险狡猾,善于察言观色,他故意先把武攸宁封亲王之事抛出来,试探武三思,果然,当他看到武三思脸色大变,眼中有恐惧之色,他便知道武三思是害怕此事,那事情就好办了。

他故意叹息一声道:“以前张将军很想和二叔合作,但因为种种原因,合作没有能成功,不过张将军还是希望我们两家能继续合作,这次特命我来向二叔表达他们的诚意。”

“诚意?”

武三思冷笑一声,“我没有看到诚意在哪里?”

“诚意当然会兑现,二叔放心,他们是讲信用之人,只要两家联手扳倒李臻,他们承诺让崇烈公子升为千牛卫将军。”

武三思顿时大怒,居然只答应让自己儿子升为千牛卫将军,还是扳倒李臻的条件,连打发叫花子都不如,他刚要拒绝,旁边曹文开口道:“如果武攸宁为亲王,恐怕两位张将军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吧!”

言外之意就是提醒武三思,对方拿武攸宁之事来压人,不如联手把武攸宁之事解决,然后再来谈对付李臻的条件,武三思顿时醒悟,他冷笑一声道:“如果武攸宁登基,他要干掉的第一人可不是我武三思,请你转告两位张将军,李臻之事以后再谈,先把迫在眉睫的危机解决,如果他们答应,那么我们可以携手,如果他们不肯,那很抱歉,我也无能为力。”

武懿宗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没想到武三思竟然反咬一口,把他们优势转瞬间变成劣势,事实上,谁都知道当年武攸宁为相国时和二张关系十分紧张,最后武攸宁被调去接任李臻的西京留守,也和他们之间关系破裂有关系。

武三思说得没错,如果武攸宁上台,第一个要倒霉之人便是张氏兄弟,他肯定会杀张氏兄弟收买人心。

武懿宗也没法这样回去交代,他只得放低姿态又道:“武攸宁上台,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不如我们都现实一点,先对付李臻,然后携手对付武攸宁,张将军一定会让二叔心想事成,顺利入主东宫,二叔觉得如何?”

“可以!我可以答应,不过我要先看到他们的诚意。”

“让崇烈升为千牛卫将军还不够吗?”

“不行!”武三思断然拒绝。

武懿宗的脸色有点不自然起来,他给二张做出过保证,不必给武三思什么好条件,甚至不给武三思什么条件,他都会乖乖让步。

因为武三思渴望成为太子,只要抓住这一点,武三思最终都会屈服,所以让武崇烈升任将军是武懿宗提出的方案。

没想到武三思竟然断然拒绝,武懿宗感到十分尴尬,这让他怎么回去向二张交代。

但话已经说到这一步,武懿宗也没有办法了,他只得问道:“不知二叔想要什么诚意?”

这时,曹文在一旁轻轻咳嗽一声,武三思这才想起曹文的要求,他点点头道:“我的要求很简单,先让我女婿入相,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到,那我实在不看好两位张将军的能力。”

武懿宗呆了半晌,这是张昌宗提出的方案,却被自己否定了,这下他回去真的要被打脸了,无奈,武懿只得起身告辞,等他离去,曹文起身谢道:“多谢岳父大人想到小婿。”

“哎!你若不提醒,我真忘了此事。”

但武三思还是忧心忡忡道:“现在我还是很担心,我们在谈判上花的时间太长,一旦武攸宁回京被封为燕王,一切都来不及了。”

曹文沉思片刻道:“武攸宁之事不过岳父和二张讨价还价的手段,我们真正目的还是要对付李臻,我建议岳父可以先动手。”

武三思有点明白女婿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

曹文缓缓点头,“武攸宁应该在回京的路上,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第0394章渑池刺案

李武两族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斗了近二十年,到最后却出了一件谁也想不到之事,天子武则天竟然要封武攸宁为燕王,明眼人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天子可能最后是选择武攸宁来继承皇位了。

其实在多年前武攸宁拜相时,便有人看出天子是在刻意培养武攸宁,尤其在三年前武三思爆出一连串丑闻,失去了封太子的机会后,那武家能出来挑大梁之人,就只剩下武攸宁了。

这次武攸宁被封为亲王,既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武攸宁今年约四十余岁,被封为建昌郡王,是武氏第三代较为杰出的弟子,虽然他为人也比较刻薄,不太体恤下属,不过相对其他武氏子弟而言,他还是比较精明能干,也比较爱惜名声,恶名不多。

他是在四天前接到圣上的密旨,宣他疾速回京准备接受燕王的册封。

武攸宁当然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过他并不太想接受这个亲王的册封,他很清楚,一旦他成为燕王,即将问鼎太子大位,他必将成为李武两族的共同敌人,以他现在的势力和人脉,他根本无法在圣上驾崩后掌控大局,最后他极可能会遭遇政变,死无丧身之地。

他实在无法理解圣上怎么会选择自己?

但圣旨如山,他也没有办法,只得先回京城再说,这天傍晚,他带领随从抵达了渑池县双桥镇。

双桥镇是一座大镇,有人口四百余户,加上南来北往的商人和出卖苦力的民夫,小镇实际人口已达近千户,相当于一个小县城了,这里商业发达,各种店铺应有尽有,以至于武攸宁一行八十余人到来时竟然找不到空余的客栈,不得不分住在相邻不远的三家客栈内。

武攸宁和二十几名护卫住在一家叫做凌云渡的客栈内,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护卫们都在一楼大堂内吃饭,武攸宁则坐在三楼的房间内,提笔给圣上写一份奏章,他希望圣上能从现实考虑,取消这次册封。

但他刚写到一半,却写不下去了,早在很多年前,他刚入政事堂为相,圣上就暗示过他,让他担起更多的武氏宗族重任,他知道封自己为燕王是圣上考虑多年之事,岂会因他一份奏章就改变主意,他写这份奏章根本就没有半点意义。

武攸宁心烦意乱,放下笔,将奏章揉成一团,准备扔进香炉里,但就在这时,他却意外发现对面屋檐上有黑影闪动,他顿时大吃一惊,急喊道:“来人!快来人!”

他转身就向屋外跑去,就只听窗户‘砰!’地一声巨响,这是有人撞开了窗户,一个黑衣人翻滚而入,武攸宁刚跑出房间,只听见咔嚓一声,左脚传来一阵剧痛,他一低头,才发现自己左脚已经不见了。

武攸宁眼前一黑,从楼梯翻滚下去,他的二十几名护卫纷纷冲来,黑衣人已从窗户逃掉,只在门口处留下了一只血肉模糊的脚。

不到半个时辰,驻扎在渑池一带的三千驻军火速赶到了双桥镇,将整个小镇封锁,开始挨家挨户搜查,将军赵文烈亲自带人搜查,他心中十分紧张,武攸宁在他负责的辖地遇刺,如果抓不到凶手,他将无法向圣上交代。

“禀报将军,都搜遍了,没有查到任何异常!”一名郎将向他禀报道。

“怎么可能,给我再搜第二次,彻底搜,每个角落都不准放过。”赵文烈忍不住怒吼起来。

这时,他的另一名心腹指着不远处的山峦低声道:“客栈后面就是一片丘陵,刺客应该是从山林里逃走了。”

赵文烈望着客栈背后黑漆漆的山林,他不由一阵心烦意乱,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