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唐狂士 >

第213节

大唐狂士-第213节

小说: 大唐狂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婉儿笑了笑道:“婉儿不太清楚此事,陛下不如问一问高延福。”

一句话提醒了武则天,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高延福的探望情况,她连忙对门口的宦官道:“速去找高府君来见朕!”

……

不多时,高延福匆匆赶到了武则天的御书房,高延福昨晚从相王府回来后,武则天已经早早休息了,高延福一时来不及汇报,不料今天一早他被一些繁琐之事耽误,被武三思抢了先,着实让高延福感到一点郁闷。

“老奴参见陛下!”

“府君去探望了相王,怎么不向朕汇报?”武则天笑问道。

“回禀陛下,御医房有几名小宦官发酒疯,毁了不少东西,老奴赶去处理,让陛下久等了。”

“哦——”

武则天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语气略略有些不满,高延福怎么能主次不分,去管小宦官打架,却不向自己汇报相王之事,以高延福几十年的宫廷生涯,他是绝不会犯这种错误,让武则天不得不怀疑他是否别有用心?

高延福也听出了圣上不满,连忙解释道:“是沈御医被几个宦官欺辱…”

武则天听说是沈谬南被宦官欺辱,顿时勃然大怒,“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狗奴才敢欺辱朕的御医?”

“陛下息怒!”

高延福慌忙道:“老奴已经严惩了几个犯事之人,重责一百棍,将他们赶出皇宫。”

“你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武则天怒道:“难道朕的御医就那么低贱,可以任人欺辱?”

高延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老奴这就去处理!”

“等一等!”

武则天拉长了脸,冷冷注视着高延福,半晌才哼了一声道:“高府君,你最近进退失据,朕觉得很奇怪,你是不是有了什么心事?”

高延福暗暗叹了口气,却不敢多说什么,这时,上官婉儿低声道:“陛下,杨内侍和朱内侍一个生病,一个告老还乡,四个内侍去掉两个,高府君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天不亮就得起来,已经快一个月没有休息,他实在太疲劳了。”

“原来如此!”

武则天的脸色和缓下来,点点头道:“是朕错怪你了。”

“老奴确实处理不当!”

武则天摆摆手,“我们不提这件事了,说说相王之事,他情况怎么样?”

高延福暗暗感激上官婉儿替自己及时说情,他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疲惫,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相王李旦遇刺受伤,令他忧心忡忡,做事情也分了心,他略略收了一下心神,将他昨晚写的报告呈上,又躬身道:“启禀陛下,相王殿下是在后花园散步时遭遇了刺客,只略受轻伤,老奴去探望他时,精神还不错,王御医说已无大碍,将养数月后便能康复。”

武则天看了一遍报告,又沉思一下问道:“刺客没有一点线索吗?”

“到目前为止,暂时还没有线索,一人逃走,另一人自杀身亡,主要是因为相王府围墙稍矮,外面又种有大树,才给了刺客可趁之机。”

高延福说得很委婉,其实他就是在暗指相王侍卫太少,武则天岂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她冷冷哼了一声道:“居然有人胆大包天,敢刺杀皇子,朕倒想知道这是谁在背后指使?这件事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

旁边上官婉儿心中猛地一跳,她担心圣上要采纳武三思的方案了,让来俊臣查此案,最后的结论必然是相王炮制假刺杀案,她虽然不是支持李旦,而是支持李显,但唇亡齿寒,李旦出事,李显也难逃一劫。

上官婉儿笑道:“陛下还是打算让御史台查此案吗?”

高延福心中一惊,让御史台来查此案怎么行?但他为人谨慎,而且他是内侍,在重大政务上他不能多嘴,这是他的原则,他心中着急,却没有办法,就在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道:“陛下,太平公主殿下求见!”

武则天也知道女儿是为兄长遇刺一案而来,本不想见她,不过犹豫了一下,武则天还是决定见见她,“宣她进来!”

片刻,太平公主一阵风地走了进来,兄长李旦被刺,母亲却迟迟没有反应,她心中又是愤恨,又是焦急,而且就在刚才,她听说武三思打算让来俊臣来查此案,她内心的愤恨和焦急变成了担忧,她深知来俊臣来查案的后果。

“女儿参见母亲!”

太平公主进屋内向母亲行了一礼,她见上官婉儿也在,脸上顿时有一点不自然起来,上官婉儿也回避了她的目光,低头继续抄写目录。武则天关切地问道:“令月,你去看过兄长了吗?”

“女儿去看过了,兄长精神还不错,伤势也不重,不过女儿觉得刺杀一案非常恶劣,若不严查,必然还会有第二起、第三起发生,绝不能姑息。”

“这个朕知道,朕正在考虑由谁来查此案,令月,你有什么建议?”

太平公主想了想,小心翼翼道:“陛下为何不让内卫来查此案?以李统领的精明能干,相信他很快能查出一点端倪。”

武则天当然也考虑过让内卫来查此案,但让御史台来查案似乎也不错,让她一时犹豫不决,她又瞥了一眼上官婉儿,笑问道:“你觉得让御史台来查案不妥吗?”

上官婉儿心中惊讶,太平公主居然建议让李臻来查此案,这让她心中微微有些不快,虽然她知道太平公主也害怕来俊臣接手此案,不过出于女人的本能,她心中还是有点不高兴。

但上官婉儿毕竟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她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她知道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如果她不坚定立场,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上官婉儿起身行礼道:“回禀陛下,如果仅仅考虑查案的能力,御史台也不无不可,不过婉儿以为让御史台查案,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对稳定朝局不利,陛下须慎重考虑。”

武则天点了点头,上官婉儿的话说到她心坎上了,她也觉得让御史台插手相王之事,会误导朝野,不如就卖给人情给女儿。

想到这,武则天对太平公主笑道:“难得你提出一个建议,好吧!朕就接受你的建议,由内卫和大理寺联合调查相王遇刺一案。”

高延福顿时长长松了口气,他心中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今天居然第一次站到了同一立场之上,这是不是意味着她们二人要联手对付来俊臣了呢?

武则天随即令道:“速召内卫统领李臻来见朕!”

“陛下有旨,宣内卫统领李臻进见!”

“陛下有旨…”

一声声喝喊声传了出去,早有宦官向内卫官署疾奔而去。

第0282章寻找线索

李臻没有想到调查相王遇刺一案最后会落在自己头上,虽然说是内卫和大理寺联合调查,但实际上还是以内卫为主,大理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简而言之,如果最后查不出刺客的背景,责任也是由他李臻来承担。

这让李臻既感到紧张,同时也无可奈何,之前暗查来俊臣之事也只得交给下属,但来俊臣对他的调查却始终没有放松,这便使李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前往相王府的路上,李臻正在向赵秋娘交代调查乔知之妻子失踪一案的注意事项,“这桩案子必须要隐秘调查,绝不能让来俊臣发现我们在注意他,乔知之那边我已和他谈过,他会继续保持沉默。”

赵秋娘默默点了点头,又道:“统领能不能让酒志与我合作,他消息比较灵通,对我的调查能有所帮助!”

酒志已升为校尉,和赵秋娘平级,所以赵秋娘也不能随意调动他了,只能请李臻来安排,李臻笑了笑道:“我来给他说,让他协助你调查,我还是那句话,调查必须要隐秘,这是重中之重。”

“请统领放心,我明白了!”

赵秋娘率领几名手下离开了队伍,李臻随即带领十几名内卫精锐骑马奔进了明义坊,相王府就位于明义坊内,此时大理寺丞孙礼和司直高戬已经带领大理寺精干人员先抵达了相王府。

李臻没想到会在相王府遇到高戬,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太平公主插进来的势力,太平公主不可能在调查中置身事外,所以高戬作为大理寺司直,就合情合理地出现了。

“原来是高兄也在!”

李臻翻身下马,拱手笑道:“有高兄的才智,相信这桩刺杀案指日可破。”

高戬连忙回礼,“李统领太客气了,还是叫我职名比较好。”

“那好,我恭敬不如从命,希望和高司直配合愉快!”

两人对视一眼,皆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这时,孙礼和李成器从府内走了出来,两人看到了李臻,连忙上前行礼,李成器欣喜说道:“李统领亲自来调查此案,我们感激不尽!”

李臻知道李成器说的感激不尽是另有其意,便笑问道:“王爷现在状况可好?”

“家父精神尚好,统领要见一见吗?”

李臻点点头,“既然来调查刺杀案,当然要和遇刺谈一谈,如果方便的话。”

“没有问题,我来安排!”

李成器给管家说了两句,管家立刻飞奔进府去了,李成器又笑道:“我陪孙寺丞去后花园勘察,等会儿管家会带李统领去见家父,我就不陪同了。”

“公子尽管去忙!”

孙礼和李臻又商议了几句,大理寺一行人和李臻的手下都跟着李成器去了后花园,片刻,管家跑了出来,对李臻躬身道:“王爷有请,李统领请随我来!”

李臻跟着管家快步走进了王府,穿过长廊,来到了李旦养病之所,管家在门外禀报道:“王爷,李统领来了!”

房间里一名侍女走出,“王爷请李统领入内!”

李臻走进了房间,只见李旦半躺在病榻上,旁边坐着次子李成义和三子李隆基,李成义今年十六岁,他是庶出,母亲是一名宫女柳氏,早早去世了,李成义便由刘王妃抚养长大。

和大哥李成器的精明能干相比,他显得比较腼腆,也比不上三弟李隆基的聪明健壮,颇为文弱,他身体不太好,脸上十分苍白,身材略微纤细,像一根杆子。

虽然无论性格还是外形他都比不上大哥和三弟,但李旦显然也很疼爱这个儿子,特地请大儒教他读书,使李成义的诗文写得极好,文采在皇族中也很有名气。

但李臻只是略略看了他一眼,目光又转到了李隆基身上,几个月没有见到李隆基,李臻感觉他的气质又有所不同了,他目光变得更加沉静深邃,话语虽然不多,只是行一礼,但李臻却能感觉到李隆基有话想对自己说。

李臻上前向李旦躬身行礼,“卑职参见王爷!”

“李统领不必这样客气了。”

李旦微微笑道:“请坐下来说话。”

李隆基立刻在父亲身旁给李臻铺了个软坐垫,李旦赞许地对儿子笑了笑,“我和李统领有话要说,你们先下去吧!”

李隆基和李成义都退下了,只见李隆基在外屋对侍卫们道:“王爷要谈重要公务,你们都退下!”

李臻忍不住笑了起来,“殿下三子都才学非凡,但三郎行事大气,更有王者风范。”

李旦微微一笑,“在我看来,他还是个孩子,略略懂事一点罢了,李统领曾教过他箭法,他一直念念不忘,有空的话,还烦请李统领再指点他一二。”

从前是李旦阻止儿子李隆基向李臻学箭,现在却主动提出请李臻教儿子射箭,从中也可以看出李旦态度的微妙变化。

自从李臻平定了李元嘉的造反后,大唐皇族对李臻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变得友善而亲和,一方面是李臻及时把信件还给了他们,使他们逃脱了牵连,他们普遍对李臻有了感激之心。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臻加入了兴唐会,成为了他们中间的一份子,当然对于李旦还隐隐藏有另一层因素在内,他希望李旦能加入自己的派系,不过这是后话了。

李臻笑道:“殿下有此要求,李臻理当从命。”

停一下,李臻又关切地问道:“殿下目前感觉伤情怎么样?”

“我还不错,比昨天好了很多,就是不能动,稍微动一动,伤口就扯着痛,恐怕在调查刺客方面我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

李臻微微一笑,“我只是来探望一下殿下,并非为了调查。”

李臻又起身施一礼,“我就不打扰王爷养伤了,有空再来看望殿下,先告辞了。”

李旦也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周围有母亲派来监视之人,李臻呆的时间太长,会引来母亲不必要的猜疑,他也不挽留,笑着目送李臻出去。

后院花园已经被大理寺和内卫士兵封锁,李旦的家人和侍女都远远离开花园,在一座假山上的亭子里,孙礼和高戬正在询问几名当值侍卫,这时李臻走进了亭子,几人连忙起身施礼。

李臻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孙礼又继续问道:“我想知道,到底有几个刺客,你们有人看见两人,但也有看见三人,似乎意见不统一。”

高戬走到李臻,指着一个身上带伤,头发花白的年轻男子低声道:“此人叫霍知善,是相王的两个贴身侍卫之一,另一名贴身侍卫被杀,他却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