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唐狂士 >

第145节

大唐狂士-第145节

小说: 大唐狂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臻和李盘是族人,彼此有血缘关系,如果李臻叫他二哥,说明他还认这个族兄,可叫他盘兄,他们就从亲戚变成了朋友,一个小小称呼就表面了他的态度。

李盘心中黯然,他和张黎私交不错,他听说张黎进了内卫,他也想通过李臻的关系进入内卫,不料李臻还没有忘记他父亲做的事情,进内卫恐怕无望了,令他心中十分沮丧。

张黎也听出了李臻热情中隐藏的冷淡,他当然知道李臻和李盘的宿怨,但他带李盘过来是另有深意。

他连忙把李臻拉到一边,低声对他道:“这两天索文在拉拢李盘,想让他加入来俊臣的黑吏,你知道一旦李盘加入黑吏,恐怕敦煌那边就会生变了。”

这倒出乎李臻的意料,索文竟然在拉拢李盘,他沉思片刻道:“难道他就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吗?”

张黎叹了口气,“是你们族长希望他在京城谋发展,在京城没有靠山,在敦煌也难混啊!”

如果涉及到敦煌各大家族之争,又另当别论了,不管李臻怎么憎恨敦煌李氏,但那毕竟是他的家族,他绝不希望敦煌李氏加入来俊臣的阵营。

相对于来俊臣的威胁,李臻的个人恩怨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李臻点了点头,“这件事让我考虑一下,先让他集中精力参加科举,争取考上。”

张黎心中暗喜,李臻语气和缓下来,事情就有商量的余地了,他连忙回头对李盘低语几句,两人又向李臻施一礼,一起离开了。

旁边狄燕一直没有说话,直到他们走了,狄燕才问道:“他是你族人?”

“你怎么知道?”李臻惊讶地问道。

“我感觉你们长得有点像!”

“像么?”李臻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脸型偏长,而李盘是方脸,眉眼差异更大,他们哪里长得像了?

狄燕笑了起来,“跟你开个玩笑,我以前听胖子说过,还有一个参加武举的敦煌士子是你的族兄,所以我估计就是他。”

“嗯!就是他,他想加入内卫,我有点犹豫。”

“犹豫?”

狄燕脸上又露出了一贯地讥讽的笑意,这是针对李臻不懂官场规则而特有的表情,“别人是千方百计想把族人拉进来,你倒好,居然犹豫,你什么都与众不同!”

李臻早已习惯了狄燕的表情变化,他眉毛轻轻一扬,抵消了她讥讽笑意带来的打击,“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以后再慢慢告诉你。”

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阵击鼓之声,这是武举骑射开始准备开始的信号,李臻看了看自己的号牌,他是在最后报名,所以排序也在后面,也就是说,他将在后面参加考试。

“走吧!我带你先去找个看台。”

武举和科举不同,它的考试几乎是开放的,巨大的考试场地并没有用幔布包围,武举士子在训练场的骑射发挥,外面可以清晰地看见,这就决定了武举骑射是靠真本事来赢取,很难投机作弊,兵部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迫于各军压力的无奈之举。

兵部的骑射考试和沙州的武举乡试一样,也是在一百五十步内射出三箭来评价考生的骑射水平。

当然,兵部武举取士开始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力量,开一石弓和八斗弓的考生成绩肯定不会一样,再比如步射、枪法等初试成绩,最后得出综合成绩,排列出前两百名录取。

第一名也就是武状元,这是每年武举的最高荣誉,武状元将得到圣上的接见并特殊嘉奖,这也是每个武举考生的梦想。

随着鼓声敲响,大批宫廷侍卫纷纷溜到东城右卫训练场,都想一观一年一度的骑射比赛,右卫训练场两侧旁观人数迅速增加,李臻想找一个人数较少的角落安置狄燕。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老李,这边!这边!”

他一回头,看见了酒志站在不远处向他招手,酒志出现在这里,他一点也不奇怪,相反,这个极好热闹的家伙若今天不在这里,那才是奇怪之事。

当然,领导的架子还是要摆一摆,李臻催马上前,脸一沉道:“你今天没事可做吗?”

酒志这才想起,自己是李臻的下属,他脸上露出尬尴之色,看了一眼旁边的狄燕,眼珠一转,立刻涎脸笑道:“我知道狄妹子要来,所以过来帮你照顾她,再说,统领参加比赛,做下属怎么能不来呐喊助威?万一你需要一个马僮什么的,总得有人准备吧!”

后面的狄燕忍不住掩口轻笑,这个酒胖子比从前更加油嘴滑舌了,这时,远处鼓声再次敲响,这是催促考生入场,要开始点名了,李臻便不再为难酒志,对他道:“阿燕就交给你了,找个人少的地方。”

“没问题,我保证把狄妹子照顾的好好的,一根…那个头发也不会少。”

李臻瞪了他一眼,又嘱咐狄燕两句,催马转身而去。

不多时,所有的参试士子都集中在了东北角,三千余名考生牵马待考,颇有几分骑兵集结的壮观,考生百人一批,分别通过五条骑射跑道进行考试,骑射完毕后,直接从西面出去,也不用等待成绩,所以人数虽多,其实也并不慢。

‘咚!咚!咚!’随着第三通鼓声敲响,骑射考试最后开始,五名考生验完弓箭,他们翻身上马,催马疾奔而出,手执弓箭向目标奔去,两边观战的数千侍卫顿时激动起来,大声喝喊,掌声如雷。

在训练场一角,酒志也异常激动,他指着远处的箭靶,给狄燕唾沫四飞地讲解道:“你看见那边的草人箭靶没有,射中脖子以上为上等,射中身体为中等,射中四肢为下等,脱靶就没有分了。”

“如果射中眉心呢?”狄燕又好奇地问道。

“这就要再细分了,比如射中眉心、额头正中和咽喉为上上,射中口鼻和眼睛为上中,射中脸颊和脖子为上下,不过射中心脏部位也为上中,和口鼻眼睛同分。”

“居然还这么严格?”

“不光这个呢!比如弓箭也有区分,一石弓为标准,增一斗加一,轻一斗减一,还有预考的分数,都一并算为附加分值,如果能拿三个上上,后面的附加分值很高,基本上进前二十没问题了,不过想考中武举,至少要射中三个上上,大唐藏龙卧虎啊!”

这时,狄燕发现后面一群侍卫在掏钱押注,她不由低声问道:“胖子,这武举还带赌钱?”

酒志眼一瞥,嘿嘿一笑,“很正常啊!侍卫大多好赌,这种武举争魁他们怎么可能放过,不瞒你说,我也押了二十贯钱,我赌老李夺魁。”

狄燕顿时有了兴趣,她掏出一锭白银,“我也押李大哥夺魁。”

酒志接过她的银子掂一掂,至少二十两重,便笑道:“你等着,我帮你下注!”

酒志跑过去,登记并押了银子,很快回来笑道:“好了,按二十贯钱下注,不过押老李夺魁的比较多,如果赢了也赚不了多少,你最多赚二十贯钱。”

狄燕听说能翻一倍,顿时笑吟吟道:“二十贯钱也好啊!他若夺魁,我请客喝酒。”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欢呼,考场上出现了三个上上的高分,一名考生八十步外三箭连中咽喉,狄燕也被现场气氛感染,激动得大声叫喊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一批批考生射出了箭矢,越来越多的‘三上上’高分开始涌现,今年的成绩明显高于去年,此时后面的附加分值,才是最后能否获得好名次的关键。

或许是因为下注的缘故,狄燕特别关心李臻能否夺魁,她又问道:“李大哥的竞争对手有多少?”

酒志伸出一个巴掌,笑道:“其实就只有五个人,这五个人骑射超群,他们的附加分值都差不多,两个四十分,三个三十九分,最后的状元必然在他们中产生,所有投注都在他们五人身上,老李是其中佼佼者,二石弓,预考并列第一,他的附加分就是四十分。”

“还有一人是谁?”狄燕问道:“和李大哥同分之人。”

“是一名皇族宗室,太宗皇帝的曾孙,叫做李祎,大约三十岁左右,骑射非常厉害,马球也打得十分精妙。”

狄燕顿时有些忧虑起来,“如果因为他是皇族,得到格外关照怎么办?”

就在这时,喧闹的侍卫忽然安静下来,只听有人低声喊道:“圣上也来了!”

第0193章骑射争雄(上)

狄燕连忙回头望去,只见数百名侍卫、宦官、及宫女簇拥一顶黄罗伞盖缓缓而来,侍卫们纷纷向两边闪开,让出了一块空地,狄燕也看见了,身穿男装女帝武则天负手站在一辆马舆上,旁边陪同着上官婉儿,后面还跟着十几名高官。

狄燕忽然想到了父亲,如果父亲不被罢相,他应该也在后面跟随,她心中有点黯然,她知道父亲渴望回到朝廷,为国为民再做一些大事,不知父亲什么时候才能复官回来?

武则天今天正好没什么事,她听说在皇城内进行武举骑射考试,便欣然前来观看,这时,主考官、兵部尚书王璇带着几名考官匆匆赶来拜见武则天,武则天笑问道:“武举开始多久了?”

“回禀陛下,已经过半!”

武则天点点头,又问道:“今年参举士子的武艺如何?”

“回禀陛下,今年参考士子骑射武艺普遍强于去年,在几天前的预考中出现了五名满分,估计今年的武状元就出在他们五人之中。”

“哦!都是哪五人?”武则天颇有兴趣地问道。

“一个是北庭军推荐的校尉,叫做盖嘉运,一个千骑郎将窦仙云,还有陇右军推荐的郎将鲁元,以及宗室李祎,再有一个便是内卫副统领李臻,这五人都是骑射超群的骁勇之将,若是去年,每一个人都能夺魁,可他们全在今年出现了。”

这五人中,武则天知道三人,窦仙云是马球第一高手,名气最大,李祎她当然也知道,太宗曾孙、吴王李恪嫡孙,至于李臻,去年的后起新秀,武则天可是亲眼目睹他的骑射,说他骑射超群,武则天一点也不奇怪。

“他们都射过了吗?”

“回禀陛下,陇右军的鲁元已射过,骑射三上上,附加分三十九,目前排第一,另外四人还没有开始。”

武则天笑问:“朕的时间不多,王尚书可安排他们一起比试,让朕开一开眼界!”

“微臣遵旨!”

王璇飞奔去安排了,上有好,下必迎之,作为兵部尚书、更是作为相国,王璇知道圣上喜欢什么,他知道用一种什么方式才能满足圣上的兴趣,其实就是一种通俗的,所有人都喜欢的方式——比武。

所有的观看侍卫,包括参加武举的士子们都轰动了,尽管兵部尚书只挑选了四个人,但没有任何人对他们有疑问。

侍卫们的赌博盘口就说明了一切,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几人是这次武举中最强的举子,骑射超俗绝伦。

窦仙云是公认的大唐马球第一人,精于骑射,李祎是宗室中的佼佼者,骑射在洛阳十分出名,至于内卫副统领李臻,众人更是久闻他骑射威名,他在训练时,不少人看过,但大部分人都没有目睹,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另外一人盖嘉运虽然听说不多,但他来自骑射最强的西域军队,且预考为满分,估计骑射也不会在前面三人之下。

赶来观看的侍卫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万人,他们主要围在南北两侧,群情激昂,声势壮观。

王璇将窦仙云、李祎、盖嘉运及李臻叫到面前,对他们四人道:“圣上亲临考场,考试方式稍做调整,你们四人单独考试,按照顺序从第一考道通过,还是每人射三箭,不过要用朱红大箭和移动盔甲木偶靶,有问题吗?”

朱红大箭是一种表演用箭,箭身涂成朱红色,盔甲木偶靶不同于草人靶,是用软木制成的人偶靶,披挂上盔甲,由士兵举着奔跑,虽然便于远观者欣赏,但这种方式却无形中就加大了难度。

四人面面相觑,朱红箭和木偶靶虽然有点影响,但影响还不大,关键是移动靶,难度陡然加大数倍不止,他们未必能射出‘三上上’的成绩,搞不好武举就会落榜,这明显有失公平。

窦仙云有些不满道:“移动靶对我们太不公平了吧!”

王璇心里也明白,别的士子考静止靶,他们几个考移动靶,确实太不公平,便又对他们道:“几位都是骑射高手,稍微严一点问题也应该不大,这样吧!按照宫里骑射比赛的惯例,移动靶的上下就相对于静止靶的上上,这个条件应该好一点了吧!”

窦仙云参加过宫中的骑射比赛,他深知其中规则,实际上,移动靶的中上就相当于静止靶的上上,这是骑射比赛公认的标准,而这个王尚书显然又稍微把标准向上提了一级,不过窦仙云自负骑射,他不想再多计较,便拱手道:“我接受这个方案!”

窦仙云开了口,其他三人也纷纷同意,王璇大喜,立刻道:“现在我们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四个人心里都明白,他们是在为圣上进行一场骑射比赛,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事实上,窦仙云和盖嘉运因为弓箭稍轻一斗,使他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