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护唐风流 >

第194节

护唐风流-第194节

小说: 护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回到长安后,张氏再次将刘逸叫到她的房内,并叫刘迈和刘远也一道呆着。

“大郎、二郎、三郎,你父亲的孝期已尽,你们不再是带孝之身,想必再过一些日子,大郎、二郎的也会复职,三郎因为这次出征再立战功,定会再次晋职,你们三个都在朝中任职,娘也不担心什么,想必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安心的,只不过大郎和二郎都已经有了家室,三郎都已经二十一岁了,家室却还没立,这是娘最担心的事,不过……”

张氏停了一下,慈爱的眼神看着刘逸:“不过啊,娘知道,很快,我们家的三郎就要成家了,成为当朝第一驸马,当朝被尊贵的公主要嫁入我们刘家了……唉,三郎,你婚后,娘就彻底放心了……”

张氏虽然一副喜滋滋的样子,但隐约还有一些担忧被刘逸捕捉到了,刘逸也猜到那是什么,但也没问,几个人呆着再说了一些话后也就散去了。

刘逸原本想单独和母亲说一些话,但想了想,还是不说好,也就回到自己的小园休息去了。

※※※

过了两日,因为刘审礼的孝期已经过了,去官为刘审礼守孝的长子刘迈、次子刘远,都被重新委以新职。

在吏部发布的任职公告里,原任尚辇直长的刘迈被晋为正五品下的尚辇奉御,刘远被委以秘书省从六品上的秘书郎,两人的品级都跨了好几级……

第八十三章 相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大军班师后的第三天,朝廷在宣政殿举行朝会,这次朝会,除了商议国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议程,那就是封赏这次出征的将领。

虽然说这次平叛出征大军的规模没有上一次的大,战果的辉煌程度上稍稍相差了一些,不过这一样是一场我大唐军队付出很小代价,歼敌数量非常多的战事,封赏的规格自是不会低。

朝会当日,刘逸随着裴行俭一道,走进了宣政殿,等待朝会的开始。

刘逸进殿约一刻钟后,司礼宦官尖细的声音响起,“天皇陛下,天后娘娘驾到,文武百官早朝……”

随着呼声,李治在一名宦官的搀扶下,走在最前面,身姿端得很正的武则天走在后面,这是出乎大部朝臣意外的事,今日的朝会竟然是皇帝李治亲自主持,要知道已经有近两个月时间,皇帝都没有在朝会上露面过,连前些日子出征大军的凯旋仪式,也没参加,都由太子李贤主持的。

殿下武将列中站立的刘逸也一脸疑惑地看着这个“可能”即将成为自己老丈人的皇帝,也在担心李治的身体,不过今日李治的气色看上去还不错,心情也应该不差,脸上都有笑容露出来。

“众爱卿平身!”李治两手虚托了一下,示意诸朝臣平身。

李治轻咳了两声后,用他那听起来稍显有些虚弱的声音讲道:“上一年,我大唐军队击败了反叛的阿史德温傅、阿史那泥匐熟、阿史德奉职部的联兵,可惜被阿史德温傅逃脱了,阿史德温傅不甘心就此失败,再次纠集阿史那伏念部一道叛我大唐,朕和皇后听从众爱卿的奏议,决定再次派大军进剿平叛,以礼部尚书裴行俭为统帅的定襄道行军部的大军十万人再次开进安北阴山一带,经过数场战事,轻松平定了突厥人的叛乱……咳咳咳……”

李治说了一大通话后,用力地咳嗽了几下后,再稍停了下,这才继续说道:“定襄道的诸将在裴大总管的率领下,奋勇作战,特别是检校右千牛卫将军刘逸、左羽林将军程务挺两部,更是在此战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定襄道前军总管刘逸,率六千精骑,疾行千余里,越阴山,攻击阿史那伏念的牙帐,尽俘其众,阿史那伏念及其他突厥头人的家眷也全部被俘,并在回程途中,联合副大总管曹怀舜所部,逼降度沙所领的薛延陀部约一万帐,此等战功,在此战中无人可及;石地道行军总管、检校左羽林将军程务挺,联合左卫将军李知十部,重创阿史那伏念亲领的数万人马,迫使阿史那伏念率几千残部败逃,正是刘逸和程务挺这两将的辉煌战果,最终迫使阿史那伏念向我大军请降……”

李治挥手示意正想站出来表示什么的刘逸和程务挺不要打断他的话,原本想站出来谦辞一番的刘逸和程务挺只得退回班列中。

李治又清了几下嗓子,继续说道:“此战能这么快结束,几将所领的各部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与大总管裴爱卿所制定的周密计划是分不开的,正是裴爱卿对诸将的领兵作战能力了如指掌,才各尽其才,让诸将有作战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裴爱卿、刘爱卿、程爱卿居功至伟,朕和娘娘自有重赏,其他各将也都有奖赏……”

“陛下、娘娘,臣有异议!”一个与朝堂上气氛不协调的声音响了起来,刘逸一看,又是裴炎。

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裴炎,李治也很是惊奇地问道:“裴爱卿,你又有何异议?”

“陛下、娘娘,臣觉得,裴尚书虽然为定说襄道行军大总管,这次同样没有亲自参加作战,刚刚陛下也说了,此战能这么快结束,全因为程务挺将军率军击败了阿史那伏念所领的数万人马,刘逸将军将阿史那伏念的牙帐攻破,将其家人尽俘,阿史那伏念已经穷途末路了,这才来归降的,臣也知道,这两将出击的计划虽然是裴尚书制定的,然程务挺将军在东进过程中,是在突然之间遭遇阿史那伏念亲领的那部人马,全赖程将军作战勇敢,力挫数倍于己的阿史那伏念部,迫使其东逃,并在阿史那伏念逃跑的过程中,不断歼其残部;刘逸将军攻击牙帐的计划是严格按裴尚书制定的计划不假,但其利用我大军兵威之盛,逼降薛延陀部与裴尚书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因此臣以为,此战中裴尚书作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所制定的计划对此战的胜利虽然起到不少的作用,但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数场战役的胜利都是领兵将领临机应变才取得的,不应对其重赏,而应对战事取得胜利起到关键作用的程务挺将军、刘逸将军及其他诸将给予重赏即可……而因为裴尚书事先没有预料到阿史那伏念会领大部人马攻击我分兵进击的大军,没有给石地道的程务挺将军部进行策应,差点导致程务挺将军部在遭到阿史那伏念攻击时候遭到重创,所幸程务挺将军足智多谋,英雄善战,才化险为夷,取得大捷,并给予阿史那伏念以致命的一击,所以臣以为,裴尚书战略上的失误,朝廷还要给予其处罚……”

裴炎口若悬河般的一通奏诉,再次把殿内的诸臣都惊呆了,大部分的人都记得,上次出征时候,裴炎也是以差不多的理由,阻扰皇帝对裴行俭封赏,这次又来演这么一出戏,还真耐人寻味。

“陛下,娘娘,臣不认同裴侍中刚刚所说的!”刘逸在裴炎说完后,马上站了出来,准备驳斥。

裴炎在闰七月时候,被委以了侍中职,与被委为守中书令的崔知温一道,成为朝中非常有影响力的大臣。今日裴炎这样一说,许多朝臣惊疑之下都不敢出来驳斥,不过有不少的人都站着看被裴炎力捧的刘逸还有程务挺,想看这两人有什么反应。

刘逸率先站出来表示不认同裴炎的说话,还是在情理之中的。

“陛下,娘娘,臣率军攻击阿史那伏念牙帐的计划,是裴尚书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目的就是为了抄阿史那伏念的老巢,即使阿史那伏念全部人马都在营内,也要对其发动攻击的,在臣率军出发后,裴尚书也是令其他各部快速跟进,支援臣所领人马的攻击,这才有了臣所领人马攻破阿史那伏念牙帐时候,其部没有能力反扑之故,而薛延陀部前来归附阿史那伏念,正是在阿史那伏念部遭受重创,牙帐被臣所领部攻破之后,此时曹怀舜将军部已经与臣所领部会合,力量得到加强,薛延陀人惧于我大军的威压,这才不得不先把了投降,若没有裴尚书急令曹怀舜将军以最快速度策应臣所领部,人数数倍于我军的薛延陀人不一定会向臣所领的数千人马投降的……裴尚书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候详细周密,臣所领之军所取的几场全事胜利,全是裴尚书布置周详之功……”

刘逸说这些退了下去,程务挺部的事他不想说,他希望程务挺这个当事人,还有李知十能站出来挺一下裴行俭,这种情况下,依裴行俭的为人,是不会站出来为自己辩解的,唯有程务挺和李知十这两人能为裴行俭辩解了。

不过让刘逸意外和失望的是,程务挺却没有马上站出来说话,倒是李知十先站出来,替裴行俭辩解:“陛下,娘娘,臣也不认同裴侍中此话,战前制定的计划,正是以臣部和程将军部相应配合支援,从西面丰州一线,往阴山一带攻击的,两部数万人马,人数已经不少了,应付几万突厥人实是绰绰有余……再者,各道的总管都有权力随机做出应变,作为大总管的裴尚书,不可能随时对各路人马遇到的敌情做出临机的应变,面对突厥出现的敌情,如何做出应对是各分总管的事,若是……”李知十原来还想说,他在派人与程务挺联络时候,程务挺却并没有及时做出回应,以致两部在行进时候没有能有效配合,但话到嘴边了,又咽了回去,在一些人的惊异中退了下去。

这时兵部尚书岑长倩出列,也是力挺裴行俭:“陛下、娘娘,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我数路大军行进方位东西相差近千里,裴尚书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一个总的指导策略,具体如何展开战役,是各分总管的责……如裴侍中刚刚所说的,程将军部差点遭到意外,这正是战事难以预料之故。臣也曾在外领军,知道战场上消息传递的困难,臣想着,一定是我方派出的斥候打探到阿史那伏念率数万人马准备攻击我方一部时候,已经来不及回报,不过裴尚书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候还是考虑周密,以李知十将军与程务挺将军相呼应,齐头并进,这也是程将军部遭遇阿史那伏念部时候,李将军部能及时支援的缘故,这如何能说是布置欠周密?”

被众臣指责的裴炎有些不甘心,想站出来再次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被神情不悦的李治挥手阻止了,“诸爱卿言之有理,定襄道大军取得的辉煌战果,作为大总管的裴尚书功不可接,诸卿不必再议,朕自有数,下面商议如何处置反叛的酋首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

第八十四章 杀与不杀的争论

李治很有气势的讲话把刚刚准备再站出来的裴炎给喝回去了,李治这样的表示他并不认同裴炎所说的,对裴行俭的奖赏那是一定的。

李治新的问题抛出来,问询众臣如何处理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这两个叛乱的祸首,也让许多人松了口气,裴行俭的功劳还是被皇帝认可的。

在李治话刚说完后,刚刚被裴炎指责,没有站出来的为自己辩驳的裴行俭这次却以极快的速度从班列中走出来,发表自己的奏议:“陛下、娘娘,臣觉得,阿史德温傅数次叛我大唐,实不可赦,罪应当诛,而阿史那伏念虽然叛我大唐,但其在阿史德温傅蛊惑之下才反叛的,并且在我大军的打击下,执阿阿史德温傅来降,臣在阿史那伏念派信使来告愿意归降我大唐之时,就许诺阿史那伏念不死,今也冒死向陛下和娘娘请奏,赦阿史那伏念的死罪……”

“陛下,臣反对!”裴行俭话刚说完,裴炎马上跳了出来。

“讲!”李治面无表情地说道。

“陛下,娘娘,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部联合叛唐,阿史那伏念更是被立为可汗,此次战事中,阿史那伏念领大军攻击我石地道程务挺将军部,差点重创我军,如此罪大恶极之人,如何能赦免?因此臣以为,一定要杀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这样方可镇住那些心怀不轨的部落头人……”

“陛下、娘娘,臣反对裴侍中此议!”裴行俭这次没有退缩,而是据理力争,“阿史那伏念叛我大唐,罪大恶极不假,但其迷途知返,不但率其残部向我大军请降,还执阿史德温傅来降,因此臣以为,其执阿史德温傅之功,足可免其死罪,还有……当初臣应允力保阿史那伏念不死,阿史那伏念才愿意来降的,若朝廷在其归附后,又定其死罪,那诸部落定是对我大唐的信义产生怀疑,那些原本想来归降的头人,还如何敢来归附……因此,臣觉得,为了大唐的信义,应当免阿史那伏念死罪!”

裴行俭话还没说完,裴炎再次出列奏道:“陛下,娘娘,允阿史那伏念不死,那是裴尚书私下做出的承诺,臣也想在此问一下裴尚书,是何人给他这个权力,可以许诺一个反叛我大唐,被拥为‘可汗’之人不死的?此次出征平叛,安北的军务虽然全权由裴尚书处置,但如何处置被俘的俘虏,特别是被俘的各部落头人,这样的事必须要由陛下和娘娘才能决定,因此臣请陛下和娘娘治裴尚书擅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