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165节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16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1个多月的回帖。总的感觉是,老周你那里的菜地土质还很差。对比下附近的水稻田就可以知道了,那些潮红的土壤里能种出合格的蔬菜,绝对是自欺欺人。。。。。
  =
      土质并不差,出产的产品,价格都比本地很多农民的还好。比如萝卜,我们平均比其他的农户每斤溢价几分钱。
  
      胡萝卜经过杭州食疗专家的检测,比他们采购的所谓的“有机胡萝卜”,营养指标高n倍。并且确定下半年,种50亩左右,专供他们食疗调理使用。
  
      你应该也看到图片。我们的水质清澈,土地上毒蛇n多,相比发达地区排水沟里种出来的蔬菜,总还让人放心多了吧。
  
      另外,我们现在每个种植季,都会大量使用有机肥,并且把菜叶子、秸秆都还地做肥料。
  
      如果你留意图片发表的时间,你应该知道,我们农场的作物,生长周期都长达3…4个月以上。相比激素催长的速成蔬菜,无论是营养还是味道,都应该好很多。
  
      至于其他的,如果有疑问,可以到我这里来看看,眼见为实。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6 22:25
  作者:上林隐士 回复日期:2010…05…06 11:41:41    
    我虽然在城里生活,却一直在想法设法增加原生态食品的比重。
    
    这样做的成本,很高。比如100斤大米,要自己开车去装,要拉回城里,要自己抗上抗下,光成本都多了几十。但值得。
  
  =
      辛苦是辛苦点,也挺开心的。只不过多数人很难效仿。
      吃惯了这种乡村食品,再回去城里买一般的蔬菜,真的应了一句话: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6 22:28
  作者:tangwei777 回复日期:2010…05…06 09:58:45    
    马克 LZ 我今年20了 应该可以叫你生大哥吧 向你学习 我也是想搞农业和养殖 但是我家乡要山没山 要田没田 实在是下不去手 但是我知道这都不是问题 只要想好了 下定决心 就算失败了 我也不后悔 向LZ学习了
  =
     农业很难搞,做企业总是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压力。需要很长的经验积累。
     不过,才20岁,正是看人生豪迈的年纪。有志气,总比天天泡网吧强。支持你去做自己的梦。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6 22:34
  作者:几多年华争风月 回复日期:2010…05…05 14:43:36    
    目前我们看到的资产泡沫,经济停滞,通货彭胀,是现体制末日狂奔下的表象,现已到临界点,此局无解。楼主应该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投资农业现在看来可能利润还不是很可观,但在现时应该是比较抗风险的。未来局势一旦明朗,楼主定可大展拳脚,必有一番大作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很难站在现实主义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种苦处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楼主能在这种矛盾中有所担当并致力于去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更值得我们尊敬。中国不缺人才却国运艰难,只能让人扼腕叹息。
  
  =
      先生看问题,眼光深邃。正所谓知音者也。
      然而叹息大可不必。唯事艰难,方有我等无名之辈奋斗机会。来钱又快又简单,上上者与官府共谋,下之者黄赌毒,皆非我之所长,亦非我之所能。
      前路崎岖,我会努力前行。多谢先生关注。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6 22:41
  作者:meiaishu 回复日期:2010…05…04 11:56:14    
    周村长啊,包菜你的低头2毛,我们在农批问的价都要1。5以上了。。。
    
    不知中国经济会走向何方,心颤颤地。
  =
      流通环节,最能够体现货币的价值体系。通货膨胀越厉害,流通环节增值就越多。
  
      举例来说,饮用水几乎是无限供给的资源。一瓶纯净水,其原材料成本,几乎可以摊为0。一旦流通到顾客的手上,其价值就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
  
     我判断一个超市的东西,是否合理。一般都直接看娃哈哈和农夫山泉的价格。500多毫升的水,价格从1…3元的都有。    
  
     所以,当食品价格体系出现问题的时候。银行就会收回流动性。最终会调节回来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6 22:43
  作者:mozle 回复日期:2010…05…04 11:33:14    
    mark此贴,但愿种植的能度过这次危机
  
      在我度过旱灾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度过了这一轮的危机。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6 22:48
  作者:mememevvv 回复日期:2010…05…04 09:09:08    
    个人认为,粮价适度上涨是解决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
  
      粮价上涨,要看涨给谁,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是金融资本家和流通商人提价,那涨还不如不涨。
      按照我的实际经验,如果地头的价格上涨一毛,终端的价格可能会涨价5毛。
      这是因为流通环节的增值,是按照利润率来计算的。价格越高,占用资金越大,相应地回报率也要求更多。
  
     所以,基础的农产品价格,如果地头价格上涨一点点,终端就可能涨幅很大。
  
     所以,粮价上涨,并不见得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6 22:49
  作者:clyc1028 回复日期:2010…05…03 22:57:35    
    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这次经济危机本中国影响算是最轻;但无奈政府太看重保八;下药过猛;且又下错了地方(地产);结果可想而知;两极分化加速;矛盾更进一步加深。
  =
      无语一下下!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7 16:04
      作者:luohan18 回复日期:2010…05…07 10:30:13 
   
    刚看到山东最大的花生油生产基地被曝光了 “山东品牌花生油不用花生就能产” 都是勾兑出来的。这个社会我真无语了!希望村长的茶油能够长期供应。
  …
      现代工业太先进了,配合商业炒作,把传统的小农模式,冲击得七零八落。
      但是,最终到了品质说话的时候。出来混的,终归都要还。
  
      我还是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提供一些原汁原味的东西。尽管可能价格会偏高,市场容量不会太大。
  
      除了震惊和愤怒,总得有人出来,改变一点点的现实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7 16:05
  作者:城里的孤独 回复日期:2010…05…07 15:50:46 
   
    现在是不是可以买些米、油、盐等储藏了,支持一年左右的消耗。
  =
      这个似乎不用买吧,中国的供应量还是有的,价格上涨不是囤积的理由,又没有短缺。
  
      我说了,如果到了七月份,通货膨胀仍然没有好转的话,加息就成为必须。流动性收缩,一直要到食品价格稳定,才可能缓解。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10…05…07 16:10
  作者:绿色的蜻蜓 回复日期:2010…05…07 03:16:07 
   
    你的那个称用水平衡框的重量会亏的。那磅用的杠杆原理,砣变大了磅的物品就得用更大的比例才行!呵呵!
  …
      应该不会亏啊,因为是磅秤,杠杆的比例是固定的。所以是一个线性的模型。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1…10 12:22
2008年年初,5000点左右的时候,我清空了全部的股票。留了4000多华夏基金,还有9300多华夏海外基金。
      07年三月份进入A股股市的,5。30前夜算起来赚了一部凯越。不过5。30后被急跌套牢。当时看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饱受鼓舞,死死支撑到年底,套现了大半,加上积蓄,买了一部汽车。
      08年在老家搞定了300亩土地的租赁,其实也是没有办法,搞贸易、搞制造、搞加工,都没有基础,手头的钱放在大城市,做什么企业,都相当薄弱。农业虽然辛苦赚钱不多,但是投入也不会很大,基本还能够支撑得起来。
      08年种了一年的东西,因为自己不在现场管理的,请人管理的,有点管理不善,赔钱不少买教训去了,顺便也做了不少基础建设,农场现在有电有水,就等下个春天了。在我们老家那边,我是第一个大规模种植甜玉米的,刚刚开始经验不足,产量也不够,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市场也打开了。年底我就离开it行业,自己到农场去管理了,通过去参观取经,玉米明年应该是不错的。
      总结起来,这次金融风暴算是基本躲过了。想起来也是很后怕的,如果资金没有套出来做实业,基本也都是亏在里面了。做实业虽然初期也亏损,但是基本探明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并且也积累了人才和市场经验。
      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同时行行都有陷阱。每个行业都有赚钱的,也有亏钱的人。
      接下来,我陆陆续续写点自己的经历。和大家一起交流经验。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1…10 12:40
     绿油油的玉米地。看着土地作物在生长,说实在的,成就感远远超过完成一个it程序,或者搞定一个it项目。
    回头发几张照片上来。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1…10 14:07
  (一) 种植什么?
     我们知道巴西、美国的农场,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亩的土地。我的农场占地300亩左右,实际上并不小。不能和美国比,和普通农民家庭3…5亩地比起来,这些土地相当于一个不小的村庄了。而且这些土地是连片的,虽然有一些坡度,但是土质层很厚,算的上是沃土。
     种植什么,我也摸索了1年才基本明白。最初的想法,是想做绿色蔬菜瓜果的,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市场的需求也是在的。不过执行起来实在太不可能了,首先如果是种植蔬菜,一个人最多能够管理3…5亩这样的土地,农场起码得50…60号人,要是发工资要跳起来,根本不可能。
     我学的是it,虽然在it领域干得还算不错。进入农业领域,那是完全陌生。和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定下来农场10个人左右的规模,基本工资+提成的模式,种植的种类粗细搭配,种点甜玉米类的,外加豇豆和南瓜、西瓜。豇豆在我们地区那里长得特别好,每年很多外地的老板都来收的,主要是做泡菜。
     08年上半年定下来,是种植140亩左右的玉米,种植60亩豇豆,然后再种植几十亩南瓜和西瓜。实际上,这个种植结构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很荒谬的一面。为了错开收获季节,我也做了分期种植的计划,甜玉米分成4批种植,豇豆分批成3批。
     应该说,工人们还是很勤奋的。因为分配制度很分明,土地划片来管理,然后是按照比例提成。在种植阶段,管理层(管理层后来出了很大的问题,导致我不得不回来亲自管理,后面会提到)和工人都很尽力的,基本上2个月时间,在没有电,没有水,种植没有机械化的情况下,全部的土地都种植上了作物。
     到了5月底,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后果开始发威了。豇豆开始进入采收期,这块土地豇豆长势还是不错,每天都能够收1…2千斤以上的豆角,但是这种和小农户竞争的产品,很快遭遇到了价格危机,就是所谓的烂市,价格从最初的8毛一直降到4毛多。这时候,工人们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搭到了豇豆地,打农药摘豇豆,因为豇豆价格低,请人来摘收实在不划算,工人们也不愿意请人来摘。
     由于豇豆耗费了几乎全部的人力,其他的作物护理跟不上了。玉米施肥一次以后,再也没有人进入到地里,草长得和玉米差不多一样高。南瓜地更是长满了草,甚至还有小灌木。南瓜藤和草纠缠在一起生长,这么说吧,我告诉你里面有南瓜,你要去偷一个南瓜出来,也很不容易。而且密密麻麻的草里面,里面简直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