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 >

第95节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第95节

小说: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制门的技术如何,也能决定你的素质。

  一对情人牵着手欢笑着跑过马路,好多影视镜头中都这样体现一种纯洁的男

  女关系。可2004年12月19日那天上午,深圳滨海大道少河西路上,一对夫妻在错

  误的浪漫方式。他们是农民工,他们要到马路对面的工地去打工,可是从公交车

  上下来却发现这里没有地下通道,又没有过街天桥。是绕到地平线那端的过街天

  桥然后再绕回来,还是选择一条直线,一条捷径?而且那是一条被许多人从隔离

  带上踏出的捷径。这对夫妻选择了捷径,从而在极速中把一切都交给了死亡。

  2004年,就在这个地方,一共发生了27起交通事故,造成8人死亡,20人受伤。从

  表面上看,都是因为极没素质的人横穿马路造成的。没素质在这里的代价是生命

  !可事实事的应该如此吗?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里拿着空饮料瓶,走了很远也找不到垃圾箱;

  你想把手中的烟头扔进垃圾箱,但又担心烟头会点燃箱内的杂物,而那种塑料质

  地的垃圾箱上又无法揌熄烟头……

  驾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在一些随意改变规则的路段,人们经常会驾车

  闯禁区。比如那里几年前是单行线,小汽车只进不出,去年又改为双向车道,到

  今年初又改为禁止汽车通行。不要说外地司机,就是久居当地的人都会迷糊。人

  行斑马线标志不明显,令行人过马路的随意性很大;路牌常有被大树或广告牌遮

  挡的,让司机经常莫名其妙地违章。

  走在城市中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交通混乱,怪市民素质差;公共场所脏、

  乱、差,怪市民没素质;搞拆迁有人闹意见,还得怪市民没素质。当然,我们不

  能否认市民素质良莠不齐,但如果事事都用市民素质低来解释,则未免片面。其

  实,市民素质的提高最终还是要靠市政建设、政府投入做物质基础。

  如果多一个天桥,谁会担心吊胆地横穿马路呢?如果银行都有一米黄线,谁会尴

  尬地站在别人身后呢?

  为什么人们在逛街内急的时候都会想到去麦当劳——因为那里的卫生间又干

  净又方便,而我们自己的饭店、餐馆,不消费你根本别想进去。

  ·环境决定素质

  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候、适当的人面前,我们是高素质的人,而在另外

  的情况下会怎么样呢?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素质。人,说到底还是环境动物

  。

  虚拟网络里的真实素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不是狗。当然,互联网上也

  没有人知道你是不是有素质,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谁。在一些无需进行身份

  认证即可发贴的地方,或者可以以游客身份甚至匿名发表贴子的论坛里,人们互

  相谩骂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很像一群小青年在打群架;而在语音视频聊天室里,

  色情、暴露现象时有发生。你不知道我是谁,所心我说什么都可以;你不认识我

  ,所以我就可以随便露。

  但在一些需要身份验证的论坛里,大家都变成了谦谦君子,发贴子的时候要

  注意遣词造句、文章章法。即使是争论,因为不同的注册环境,就表现出不一样

  的素质。

  地点不同身份不同:农夫在田里赤膊干活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你在城市里逛

  街时这样做不仅会被拒绝进入商场,还会被列为“没素质”的典型。农夫在田里

  小便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滋养自己的庄稼;而你若在城市里随地大小便,在

  被罚款的同时还会背上“没素质”的骂名。

  ·请多罚我几块钱

  先说个笑话:一位戴红袖章的大妈在广场上巡查,看见一个人“噗”地吐了

  口痰,于是很快跑到那人身边,撕了张罚单:5块。那人掏出10块钱交差。哪知大

  妈傻眼了,这是今天第一个“没素质”的人呀!大妈灵机一动,说,那你就再吐

  一口吧!

  在香港恐怕就很难出现“那你就再吐一口”的现象!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罚

  款最高可达5000港币。在香港的电视节目中,经常滚动播出一个公益广告:一个

  人随地吐了口痰,一个卖场售货员模样的人就飞奔过来,拿着打价器“啪”地打

  出个“1500元”的标签;一个人随手扔了个汽水罐,“啪”,又一个1500。

  更说明问题的是香港的货柜车司机们。深圳和香港两城紧紧相连,所以深圳满街

  都是香港的货柜车。从香港那样的环境出来的司机,肯定非常遵守交通规则。但

  事与愿违,他们很会“入乡随俗“,闯红灯、抢道、违章掉头、和大陆司机们“

  打成一片”。问一个司机在香港是不是也这样,他把头一摇,香港的罚款“吓死

  人”了,谁敢?大陆嘛,要么没人管,要么抓到了罚款也是“湿湿碎”而已。

  小广告是让人头疼的城市“牛皮癣”,而贴小广告的人肯定是一群被斥之为“没

  素质”的人。当人们在电视里、报纸上大声斥责这种“没素质”的现象时,小广

  告依然“一纸风行”。其实,城市“牛皮癣”不仅仅是中的特产,国外也有,那

  别人是怎么解决的呢?那就是增加“没素质的成本”。一般很难找到贴小广告的

  人,于是有想出一个办法:城市里都有一群以拾荒谋生的人,为什么不把他们利

  用起来呢?首先由相关单位设立专门的废品回收处,然后宣传出去,以一般废纸

  1。5倍的价格回收那些小广告。这对拾荒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他们非常

  乐意做清除小广告的编外成员。而这也相当于间接增加了乱张贴者的“没素质成

  本”。

  上帝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说,世界是我们自己的。给世界一个微

  笑,我们足以影响整个世界。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2期









我宁愿……
  作者:卡塔利娜·戈麦斯 

  我宁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能多陪我几分钟;也不愿在我死后,你为我守候一整夜。

  我定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能温柔地握住我的手;也不愿在我死后,你伏在我的躯体上痛哭。

  我宁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能给我打来哪怕是一个电话;也不愿在我死后,你常来看我。

  我宁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能送我一枝花;也不愿在我死后,你捎来一大把漂亮的鲜花表达哀思。

  我宁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能对我说几句鼓励的话;也不愿在我死后,你在葬礼上诵读那令人心碎的诗篇。

  我宁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能为我轻声祈祷;也不愿在我死后,你为我撰写诗一般的墓志铭。

  我宁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能同我促膝谈心;也不愿在我死后,你宣读悼念我的长篇大论。

  我宁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能听到你害羞地诉说对我的感觉;也不愿在我死后,你为当初没开口而追悔莫及。

  我宁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能看到你期待相守的目光;也不愿在我死后,你为没勇气争取相伴相依的机会而懊悔痛苦。

  珍惜现在吧!我们和身边的亲人至少今天还在一起! 

  本文摘自于《读者》2005年第12期 









真正的爱;在自己心间
  尹玉生 编译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八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看上去八十多岁,是来给拇指拆线的。他急切地对我说,9点钟他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照顾一下。

  我先请老人坐下,看了看他的病历。心想,如果按照病历,老人应去找另一位大夫拆线,但那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正好当时我有一点空闲时间,我就来为老人拆线。我拆开纱布,检查了一下老人的伤势,看到伤势基本已经愈合,便小心翼翼地为老人拆了线,并为他敷上一些防止感染的药。在治疗过程中,我和老人攀谈了几句。我问他是否已经和该为他拆线的大夫约定了时间。老人说没有,他知道那位大夫9点半以后才上班。我好奇地问:〃那你还来这么早干什么呢?〃老人不好意思地笑道:〃我要在9点钟到康复室和我的妻子共进早餐。〃

  这一定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我心里猜想,话题便转到老人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我,妻子已在康复室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她患了老年痴呆症。谈话间,我已经为老人包扎完毕。我问到:〃如果你去迟了,你妻子是否会生气?〃老人解释说:〃那倒不会,至少在5年前,她就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

  我感到非常惊讶:〃5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你每天早晨还坚持和她一起吃早餐,甚至不愿意迟到一分钟?〃老人笑了笑说:〃是啊,每天早上9点钟与我的妻子共进早餐,是我最重要的一次约会,我怎么能失约呢?〃

  〃可是她什么都不知道了啊!〃我几乎脱口而出。

  老人再次笑了,笑得有点甜蜜,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两人恩爱无比的甜蜜日子里,老人一字一句地对我说:〃她的确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但是,我却清楚地知道她是谁!〃

  听了老人的话,我突然想掉眼泪,我心中默想:这不正是我和很多人一生都在期望的那种爱吗?真正的爱,未必浪漫,但一定是真挚的;真正的爱,在自己心间。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2期









关于父亲的故事
  作者:范春歌

  十年前,我曾在长途车上目睹过这样一幕。那一天,我从瑞丽乘车往西双版纳。这种滇南最常见的长途车,途中常常会搭载那些在半路招手的山民,因此开开停停,颇能磨炼人的耐性。好在旅行中的人大都不会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儿,正好悠悠地随车看风景。

  将近黄昏的时候,途中上来一位黑瘦的农民,两手牵着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虽然父子三个的衣服上都打着补丁,但洗得干干净净。路面坑洼不平,站在过道上的两个男孩显然不是经常乘车,紧张地拽住座位的扶手,小脸蛋涨得通红,站得笔直笔直。不一会儿,他俩更害怕了,因为父亲在买车票时与司机发生了争执。

  父亲怯生生地但显然不满地问司机,短短的路程,票价为何涨成了五元钱?他说往日见过带孩子的乘车人,只掏两元就可以。司机头也不回“我说多少就多少!”。父亲仍然坚持“你要说出个道理”。司机回头扫了他一眼,恼怒地吼起来:“不愿给就滚下去!”车门随之砰地打开了。

  两个男孩恐惧地转拽紧了父亲的衣角,父亲拉着孩子的小手要下车,但车门又关上了,车继续朝前开去。司机骂咧咧地催促农民拿出五元钱买票,仿佛在喝斥一头不驯服的牲口。两个男孩因为父亲遭受的羞辱而感到害怕。在幼小的心灵里,父亲一向像座大山,而此时却像棵随时能被人拔起的小草,他们不明白这种力量来自何处。

  这是乡间山路上的长途汽车里常见的镜头,保持缄默的乘客们往往因为在路上,宁少一事而不愿多一事。我得承认,因为路途还长,我也如此。

  这种事结局往往是农民屈从。

  但这位农民不。他轻轻地拍了拍胆怯地缩进他瘦小的怀里的两个孩子的头,眼神虽流露出一个父亲在儿子们面前遭受旁人羞辱时的疼痛,但他平静却坚定地告诉司机“我只会按公道付你两块钱”。司机不理睬。不久,到了父子三人下车的地点,司机却加大了油门开了过去,汽车在他手下仿佛变成一头狂暴的公牛。

  两个男孩惊惶地望着父亲,眼泪快要夺眶而出。我终于忍不住了,愤怒地走到驾驶室:“够了,你必须停车,他带着孩子!”

  车又长长地滑行了一段,停住了。农民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两元钱递给了司机,脸上是不容置疑的神情。司机看了他一眼,沮丧地接过钱扔到驾驶台上。

  农民带着孩子下了车,两个儿子一左一右地簇拥着父亲瘦小的身躯,充满尊严地往回走。儿子们的脸上此刻写满骄傲,为父亲的胜利。

  那一刻,我的鼻头有些发涩,因为感动。我感慨万端地目送滇南山区的父子三人欢快而尊严地大踏步地走在大路上,尽管一场风波延长了他们回家的路。

  我相信若干年后,孩子们将发现它更是人生中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