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 >

第90节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第90节

小说: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眼镜的主治医生面对眼前形同枯骨的老人觉得万分歉疚:“老人家,您节哀,我们尽力了却……”

  “不,不关你们的事,是我无能,没有保护好她。”他闭着眼睛摇了摇头。

  ……

  突然某一天她就病了,急忙去医院就已经到了癌症的中期。情况一天天地差了下去,化疗,手术;再化疗,再手术。她的生命像一盏油快烧完的灯,慢慢地黯淡。

  因为长期卧床,她需要随时被动地按摩和翻身,进食排泄洗澡都不能自理,化疗后的痛苦反应,等等,都没有让他后退。三年来,这个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细心周到地照料着他的老伴,像呵护娇嫩的花朵一般直到她生命终结前的最后一秒,没有片刻间断。

  我也在病中探望过她。我总是不知道该做出如何的反应给病床上的她看,是宽慰、逗乐,还是别的什么,因为只一眼,我就忍不住掉下泪来。

  她是怎样在舞台上风光鲜亮在生活中充满情调的女子,却沦落到生活不能自理地缩在被子里,浑身插满了粗粗细细的管子,一头的青丝也因为化疗而掉光了,身上浮肿的厉害,到最后丧失了语言的功能,那优雅的嗓音只能呜咽着。

  有的时候觉得她好小好小,身形像个婴孩,眼神透彻直达人心,不言不语。生命就这样无端地给了她一重又一重的苦难。

  好在他总是在她身旁,握着她的手。有时她稍微好转的进修可以开口,就对他说,如果下辈子,你家里还有一个小丫鬟的话,那一定就是我。他就会微笑着抚摩着她的胳膊,告诉她那么我下辈子还要和丫鬟私奔。

  生死契约。

  ……

  父亲走到我和他面前,低声说是时候了,可以排队进去了。于是我扶着颤抖的他进入了那扇最后的门。中间是巨幅的转折照片,上面的她端庄安静。整个灵堂里没有花圈,而是铺满了鲜花,那种产自他们那个小村庄的不知名的小白花。花海的中间是水晶棺木,里面,是他一生一世的妻。他看到后猛地挣脱开我,跌跌撞撞地把自己贴身的一件背心轻轻地放在了她的怀里,又最后摸了摸她的面颊,轻轻地唤她的小名,“小妹,小妹……”

  我咬住嘴唇的面落泪,一面想着要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转身来到了音乐室,跟工作人员说明这场告别仪式的音乐我们自己准备。掏出事先录制好的磁带放进去,轻轻地按下开始。

  是她最得意的一段唱腔——《梁祝》。

  哀怨的小提琴声中,人们开始绕着场行礼。因为要控制音乐,我只能站在音乐室里往外看。我看到他走上前去喊道:小妹,你等着我,你等着我……

  看到父亲走上前去哭泣:妈,您安心地走吧,这辈子您太苦了,现在好好休息吧……

  然后我跪了下来,轻轻地问:

  奶奶,这是我最后能帮您做的事情,请您放心,我会代替您继续爱爷爷。

  ……

  我在每一个失眠的夜晚总是会怀念爷爷把我抱在膝上教我念着才子佳人的戏文,看奶奶托着水袖在院子里缓缓舞动时的暖暖温情。

  在他和她的故事中,幸福曾经是如此简单的事情。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1期









图书馆的恋人
  '日'新井一二三

  我14那年,为了准备高中入学考试,除了上课以外,很多时间都在图书馆里温习。尤其放了暑假,每天一大早就到图书馆门口排队,以使获得里头较安静的座位。

  有个男同学叫T,每天也一定来图书馆。有时候,我早晨起得晚,差一点就没赶上9点钟图书馆开门的时间。每逢此时T都帮我占个座位。我们领座学习到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面包当午餐,跟着又做功课到下午6点钟。图书馆关门时一起出来,说声“明天见”,便各走各路回家。我们之间,显然互相有好感。

  有一天,T没有图书馆。整整一天,我心里好像有了个空洞。他怎么了?有事出去了?还是生病了?我感到很不安。

  第二天,我在图书馆见到T。他并不说前一天为什么没有来,我也没有问他。我们照样坐在一起学习,到了中午一起吃饭,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不过,我的感觉从此就不一样了。

  当初我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看到T的脸,我觉得口渴;跟他说话,则心跳;找不到他时,心中不安得很;远处发现的他,简直像有了光晕一般,在我眼里异常灿烂。这一去,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恋爱?

  忽然想到这两个字,我大为狼狈。之前,我也喜欢过一些男同学,但是始终很理性。这一次,却好比得了病,或者说被他施了魔法,自己无法控制各种生理反应了。

  我不由得跑到书库去了。虽然每天都来图书馆,平时很少进书库。里面很安静,很凉快。站在耸立的书架中间,我逐渐冷静下来了。如果我对T的感情是恋爱,那该怎么办?书库里有几万本书,关于恋爱的书也有不少。《恋爱论》、《为谁爱》……我找了一本又一本名字包含“恋”或“爱”字的,统统带到角落的小桌上去,开始慢慢翻阅了。

  为了解决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找书本翻阅,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最后究竟找到了答案没有,则很难说。但我至少知道了,古今中外有很多人曾为恋爱而烦恼,我绝不是第一个。

  看过书,人不一定变得更聪明,更漂亮。看到20本关于恋爱的书,在最后还是失恋。原来没有来图书馆那天,T跟一个女孩子约好出去的。

  后来,每次心中有烦恼,无论身在世界哪个城市,我都一定到图书馆、书店去。找书本翻阅,虽然不一定给我带来答案,但每一次都让我知道,曾有很多人为同一个问题而烦恼,我绝不是第一个。

  人生最难受的孤独。即使是很辛苦的时候,只要身边有伙伴,始终受得了。然而单单一个人,连芝麻大的困难都会使人毁灭。

  14那年,在新宿区立中央图书馆,我没有得到T的爱情,却找到了终生的伙伴。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1期









维多利亚下午茶
  文/杨成刚

  中国与英国同为饮茶大国,各具独特的茶文化,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饮茶风格。英国人用中国的茶创造了自己独特华美的品饮方式,以内涵丰、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享誉天下。如今,无论英式红茶、香草茶还是水果茶,世界各地的人们皆对其兴趣盎然。英式下午茶已成为英式典雅生活方式的象征。

  一首英国民谣甚至这样唱道:“当时钟敲响4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关于英式下午茶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皇时代大英帝国最强盛的时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人们醉心于追求艺术文化的内涵及精致的生活品位。1840年,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意兴阑珊、百无聊赖,心想此时距离穿着正式、礼节繁复的晚餐会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请女仆准备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后来安娜女士邀请几位知心好友,伴随着茶与精致的点心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没想到一时之间,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蔚为风尚,名媛淑女相效仿。下午茶受到上流社会的欢迎,一直到今天,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这也是所谓的“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由来。

  英国上流社会绅士名媛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级、典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演变成招待友人欢聚的社交茶会,进而衍生出各种礼节。在正式的下午茶会上,男性来宾身着燕尾服、高帽及手持雨伞;女性则穿洋装或长袍,且一定要戴帽子。通常由女主人穿正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正宗的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总是带着浓浓的英国贵族气息。在花草葱茏、莺声啭的庭园中,摆上几个藤木圆桌和红木小椅,在镂花的洁白桌布上安置好亮晶晶的茶具,再添上一壶香浓的红茶、几款精致的甜点,人们围桌而坐,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面对着满园姹紫嫣红的鲜花,与知心好友一同啜饮属于维多利亚式的下午茶,享受一个温情脉脉的、优哉游哉的午后时光,实在是种超级享受。

  中国茶叶是17世纪开始传入英国的。由于运费昂贵,加上英政府对这种“东方洋玩意”课以重税,因此能享用得起茶叶的只有那些富贵阶层。既然茶叶如此金贵,喝茶便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英国人对茶品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与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过程中难流露出严谨的态度。

  从前,贵族式的下午茶总是颇为讲究。在一个大庄园内,要按时把家人召集来喝红茶总是一件不易的事,所以他们摇着精美的铃铛,用铃铛声来告诉家人是用下午茶的时候了。英式下午茶的讲究,除了它特有的文化氛围外,还有它独特精美的茶具。茶具多用陶瓷做成,正统的英式下午茶标准配备器具有很多,瓷器茶壶、滤匙及放过滤器的小碟子、糖罐、奶盅瓶、三层点心盘、茶匙、点心盘、茶刀(涂奶油及果酱用)、吃蛋糕的叉子、放茶渣的碗餐巾和一盆鲜花等。另外,蕾丝手工刺绣桌巾或托盘垫是维多利亚下午茶很重要的配备,因为这些是象征着维多利亚时代贵族生活的重要家饰物品。

  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的点心是3层点心瓷盘装盛,最下一层放三明治,中间一层放传统英式点心,最上层则放蛋糕及水果塔。至于吃法是由下往上吃,究其原因,是因为最下层的三明治是解饿的,也就像正餐中的主菜。而最上层的水果塔是一种甜度很高的糕点,就像正餐中的甜食,如果由上而下食用糕点,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般来讲,下午茶的专用茶为大吉岭与伯爵茶、火药绿茶或锡兰茶等。纯正的英式下午茶,是以茶叶直接冲泡,再用茶漏过滤掉茶渣才能倒入杯中饮用。随茶来的还有奶罐及切成薄片的柠檬,柠檬一般多加在红茶里。若是喝奶茶,则是先放牛奶再放茶,这是英国人的最爱。茶具都是高级的古瓷茶具、银质小茶匙和成套的奶罐、糖罐,小点心则以三明治、小甜点、牛角面包为主,形成了下午茶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下午茶对于茶桌的摆饰、餐具、茶具、点心盘等非常讲究,整齐地摆在铺着刺绣或蕾丝花边桌布的茶桌上,再辅以优美的音乐,下午茶的气氛便油然而生。

  下午茶从17世纪绵延至今,正逐渐变成现代人休闲的一种习惯。装饰十分奢华的西餐厅,墙上油画的内容或许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和人物,色彩斑斓。藤座椅、方格桌布、白餐巾,桌上一茎鲜花,白瓷器具,乐悠悠。一边就着西式糕点喝茶,一边看着午后街头的匆匆脚步,或是悄然独坐,或是与一二好友闲谈,如梦浮生中不免增添些许温暖。伴随着乐曲的悠悠萦绕,正是一杯清茶消闲清心、放松心情的好时机,这就是源自遥远的维多亚时代的下午茶的真谛。

  下午茶,一个多么遥远而温馨的名词下午茶是雅致的、美好的,带着点小布尔乔亚的淡淡感伤——“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叶……”在罗大佑舒缓的老歌中一起追忆似水年华范文芳有一首歌就叫做《下午茶》,歌中这样写道“……寂寞暂时不去理会,试着让心慢慢沉淀,懒得分辨今天应该等谁,专心听播放的音乐,喝着下午茶,思考着对爱情的看法会不会太情绪化……”而你我又将陶醉在一种什么样的思绪中呢?或许思绪早已飞扬天外,物我两忘。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1期









信任乃人之本性
  作者:Anonymous 燕燕 译 

  意大利谚语说: “信任别人固然好;但最好别信。”玩家1或许并不知道这些充满智慧的字字句句,但是,在她做决定是否从自己的10美元赌金中拿出一部分给玩家2时,她多半会有同样的想法。如果她投入了这笔钱.钱将会增加两倍;而她匿名的伙伴有3种选择:分文不还:还一部分;全部归还。但玩家2为什么要还钱?而玩家l最初为什么要给别人钱呢?尽管推理透彻.玩家l还是输入指令给出一些钱。过了一会儿,她笑了,因为她从屏幕上看到,玩家2还回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这使双方同时牟利。

  这种结果不仅嘲弄了谚语中的智慧,对经济理论也是一种嘲笑。就是基于被玩家l摒弃的同样的冷静推理,所谓的“纳什平衡”预言,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经济交易中,当一方要根据对另一方反应的预测做决定时,最适合的信任水平为零。然而;尽管这是正统的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