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 2006 >

第51节

读者 2006-第51节

小说: 读者 20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 
作者:薛涌

  目前国内外舆论都认定: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崛起的“世界工厂”。她将改变世界经济的重心,在几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近几年,虽然赶上“非典” 这类飞来横祸,但外资纷纷涌向中国,中国产品的出口行情看涨,经济增长势头不衰。这一切,都使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了自信和乐观。 然而,这也是一个居安思危的时代。 

  请看看几个简单的数据。 

  2001年,世界零售商从中国购买了价值300亿美元的货物。美国的头号零售王朝Wal…Mart在 2002年就从中国购买了120亿美元的货物,占其总进货量的8%。今年Wal…Mart的在华采购,预计将达150亿美元。中国产品的影响力,越来越令人生畏。 

  然而,这样的采购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仔细分析,人们看到的景观就不那么乐观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一家给Wal…Mart提供小电器的企业,10年前出厂批发价为7美元的产品,如今被砍到4美元(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则是15到40美元)。如此低的价格使企业几乎无法生存。万般无奈,企业裁员一半,只保留1500名职工,却要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许多工人加班加点,每日工作长达18个小时,一个月仅挣不到300人民币,比当地的最低工资还低40%。就是这样,工厂还是很难盈利。 

  这就是象Wal…Mart这样势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厉害。它知道自己的订单大,你小企业要*它活,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拼命砍价,直到把价格砍到让企业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地步。这样,Wal…Mart把为它供货的企业,全变成了“打工仔”,挣最低的小时工资,劳动所得仅够生存。*给Wal…Mart供货,不管你如何努力,你永远作不大,因为Wal…Mart的价格战使你没有资本积累的空间。这些供货的小企业,地位就象在美国国内的Wal…Mart连锁店里打工的小时工一样,干的是死胡同里的工作(dead…endjob),除了眼下的生存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前途。 

  所以,中国的出口虽然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利润大部分都是这样被别人赚去。中国社会从中获益十分有限。最近,美国政府和国会企图压中国升值人民币。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一反常态,相继站出来为中国辩护。“华尔街日报”一语道破天机:我们与中国的贸易,是天下最好的买卖。中国为我们生产我们觉得没有赚头的产品,而且价格奇低,利润大部分也被美国公司赚走,我们则得到了长时段的高增长中的低通货膨胀率,能够集中精力提升产业的层次和劳动生产率。现在的问题不是担心便宜的中国货,而是要操心这样的好买卖能持续多久。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们的问题则是:难道中国人要永远象这样为世界打工? Wal…Mart之所以能够如此上下其手,无限压低价格,在于它抓住了中国的几个弱点。 

  首先,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亏损企业无法被淘汰,优异企业无法脱颖而出。经济起飞十几年,经济规模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仍然没有索尼、东芝、尼桑、丰田、乃至现代、三星这样的名牌。我们除了东西便宜、劳动力便宜外,没有任何砝码。 

  第二,劳动力便宜,国内的购买力就低。内需不足,只好依*出口。于是Wal…Mart就成了衣食父母。我们自然也就永远抬不起头来。 

  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很象60年代初的日本,正处于一个战略性的十字路口。维持增长的后劲,有赖于战略性的思维,而不是沉溺于眼前的好时光,跟着感觉走。 

  50年代,日本*着自己的产品价格低,以及朝鲜战争美国对军需品的需求,经济迅速恢复,小康社会初具规模。美国人当时骄傲地告诉自己的日本小夥计:你们生产不出我们美国需要的高质量产品,还是赶快占领亚洲市场。一句话,日本应该倚仗自己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打低端品位产品的主意。 

  如果日本遵从这样的战略,就不会有今天的日本了。所幸的是,当时日本朝野的一些有识之士,能够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看待未来,认定日本永远不可能*日本人便宜这样的“优势”而崛起。于是他们瞄准高品位的产品,加大科技投资,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最终日本政府提出“国民收入倍增”的计划,推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口口声声要使日本有“美国的效率,苏联的福利”,改变战前那种让国民勒紧裤腰带工作、*压低老百姓生活水平来为国家创造积累的旧式思维,建立一个高生活水准的消费者社会。结果,日本的企业层次能够随着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而提升。等70年代美国突然将美元与日元的固定汇率打破、造成日元成倍升值之时,日本的企业与社会已经作好了准备,并一鼓作气,使日本的人均收入一度超过美国。如今,尽管日本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衰退,在日本过日子还是要比在美国贵得多。而日本仍然维持着其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目前面临着同样的抉择。我们不能因为有13亿还很穷困的人口,就认定中国人可以永远这样便宜下去。我们必须对这13亿人进行投资,使他们逐渐“贵”起来。 

  这样,他们不仅有足够的技能从事高层次的生产活动,本身也具有相当的购买力。 

  要作到这一点,就需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扶植中产阶级的成长。同时,应该迅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这包括独立、高效率的司法制度,自由的信息流动,高度透明的政府行为等等。因为真正国际级的大企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成长。 

  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印度经济的经济力在未来很可能超过中国。理由是印度目前虽然不如中国能够吸引外资,但印度企业的层次要高于中国,已经产生了具有国际声望的企业集团,利润可以在自己的企业中积累。同时,印度对教育的投资,比重也远超出中国。这样的分析是否准确,当然是见仁见智。但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危机感。回顾历史,从1500到1800年间,北美的白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5%,几乎全被运往中国购物。当时的中国,就是个前近代的“世界工厂”。中国货征服世界的日子,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可是到十九世纪怎么样?中国在与世界的竞争中连连败退。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除了为别人打工外,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 

  目前Wal…Mart这样的跨国集团到中国抢购,外资蜂拥而至,给中国造成了一个短期的优势。这些资金和订单,提供了相当的就业机会,使得淘汰那些无效率的企业所引起的社会阵痛有所减轻。我们只有利用这样的短期机会,加速市场经济的改革,建立制度优势,创造自己的跨国公司和优势产业,中国在21世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要做像你一样的好人 
作者:王英春

  2005年岁末,当23岁的湖南大学生洪战辉成为中国公众精神榜样之际,22岁的大学生高春娜也因自己的传奇经历成为媒体的焦点。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高春娜与抢劫犯勇敢搏斗,谁料,她因此遭遇小偷暗中偷袭,后又被公众质疑其行为动机,不由身心俱伤——难道,这真是一个缺乏公信度的时代?难道,见义勇为不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千里之外的一封小偷来信,意外地将故事延续了下去。

  滴水见海。也许在某些时刻,善行义举只是一个人的事情,甚至被扭曲被抹杀,但随着岁月流转,必然会带来我们无法估量的蝴蝶效应——

  带着一颗向善的心长大

  为什么一个弱女子能够见义勇为?这得追溯到高春娜的童年。

  高春娜出生在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一户贫困农家。为了生计,父母一直在青海打工,她跟着爷爷生活,掰玉米、洗衣做饭,其乐融融。爷爷总是教育她:山里的每棵树都是向阳的,每颗心都是向善的。从小,高春娜就懂得宽厚待人,助人为乐。

  10岁那年,高春娜被父母带到了青海乌兰县,和两个弟妹挤在租来的小屋里生活。妈妈在牧场给人家当保姆,父亲做苦力,高春娜边勤奋读书,边照顾弟妹。为了减轻经济负担,11岁的高春娜报考了青海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三年后毕业,因成绩优异,她又被老师推荐到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续读,16岁她拿到大专文凭,到乌兰县赛什克中学教书。

  第一天走进教室,高春娜大为震惊。墙皮斑驳,窗户残缺,课桌破旧,讲台歪斜,让人一阵心酸。同时,因为家境贫穷,很多孩子根本无心读书;常常迟到早退;许多老师也不闻不问。高春娜却不能放任不管。

  经过几天观察,她发现最调皮的孩子就是朵巴西。他比高春娜还大一岁,高出一头,经常打架欺负同学,偶尔还去小卖部白吃白喝。高春娜经过家访,才知道朵巴西的父母离异,他经常遭到父亲痛打,性格也变得粗暴冷漠。因为常常挨饿,他不得不骗点面包饼干。。。。。。高春娜有了办法。

  那天下课后,高春娜诚恳地对朵巴西说:“你可以帮老师的忙吗?”朵巴西不回答,戒备地瞪着老师。高春娜笑了:“老师工作忙,以后中午你帮我挑水砍柴,咱们一起做饭吧。”朵巴西点了头。中午,高春娜把朵巴西领到宿舍,简单吩咐他干点儿活,很快,热腾腾的饭菜便做好了。朵巴西执意要走,高春娜问:“这饭菜是咱们一起做的啊,为什么你不肯吃?”朵巴西终于勉强坐了下来。吃完饭,朵巴西红着脸说:“高老师,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了。谢谢您。”高春娜的眼圈倏地红了。

  很快,朵巴西变成了好学生,另外一些调皮的学生也进步很大。但是,高春娜仍然不能杜绝孩子失学的情况,她的工资也很微薄啊。

  “必须再学习,提高能力,更好地帮助孩子们!” 高春娜梦想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导演,将来拍摄一部自己的《一个都不能少》,并在2003年参加高考,同年8月,她如愿以偿地接到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编导专业录取通知书。

  从此,高春娜走进大学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远离了风沙和牧场,远离了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但这一切变化,都不曾改变高春娜的梦想和那颗向善的心。

  这个世界因何温暖

  高春娜在学校过得忙碌充实:课堂学习,演出策划,担当DV短剧导演,生活愉快。2005年3月,她过完春节,愉快地准备返校。

  青海省西宁市火车站人流如织,高春娜正往售票厅走,突然身旁有个黑影窜过,立刻又传来女人的尖叫。原来,有人偷钱包时被发现,索性抢了手提包夺路而逃!高春娜毫不犹豫,把刚买好的水果丢下就追。火车站人头攒动,也不乏身强力壮的男人,当时追赶抢劫犯的,除了女失主,就是瘦小的高春娜。看着小丫头的背影,有的人也被感动,加入了追捕小偷的行列。

  高春娜平时并不擅长长跑,800米的测验她总是最后到达,可是此刻,她却迅如闪电,跑出几百米之后,就在一个狭小昏暗的胡同里,堵住了抢劫犯的去路。她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拽住手提包不放!

  高大的对手一下子愣住了,哪里冒出来的黄毛丫头?居然敢挡大爷的路?他凶狠地威胁道:“不是你的包,你少管闲事!”高春娜说:“也不是你的包,抢包就不对!”男人使劲推搡着高春娜,拳头像雨点般落下,打得她眼冒金星,可她就是不退半步。后面的人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对方恼羞成怒,从口袋里掏出凶器,狠狠向高春娜刺去!一下、两下、三下。。。。。。鲜血淋漓,切肤之痛,高春娜仍死死地抓住手提包。此时,救兵已到;抢劫犯见大事不妙,慌忙丢包逃窜。

  当时,高春娜惊魂未定,脸上手上都是血,幸好穿着很厚的羽绒服,只是皮肉之伤。她把包还给失主,谢绝大家的好意,独自去医院检查伤势。准备挂号的时候,她翻遍所有的口袋,钱包却不翼而飞。她急忙沿来路寻找,一无所获。

  刹那间,她呆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