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 2006 >

第30节

读者 2006-第30节

小说: 读者 20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子教育试验结果公布后,媒体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不少人踊跃参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亲子训练营的首席导师孙女士指出:“这个试验暴露出家庭教育中爱的失衡,孩子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感受爱,也不会付出爱,从而成了无法感受爱的精神残疾,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有缺憾的。”

  一位参与试验的白领母亲承认:“尽管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是既纯洁又美丽的感情,是不求索取和报答的爱,但非常遗憾,我们这些人的母爱,就像播种在孩子心田里没有发芽的种子。”

  一位农民母亲说:“母爱的种子不怕埋没,就怕腐烂。长期被埋没的种子, 不仅不能发芽,而又最后势必会腐烂。”

  一位下了岗的工人母亲十分悲痛地说:“孩子小还情有可原,要是大了之后还不懂得爱和尽孝,那就太可怕了。邻居家的一位父亲为了给上大学的孩子交学费,每年都卖血。可孩子却不好好学习,拿父亲卖血的钱去交女朋友、谈恋爱。”

  一位教育专家说:“谁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要让孩子长大以后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类,就必须让孩子从爱母亲开始,就必须让母爱的种子早日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4期P43 
 

   

母亲的遗产 
夏午

  母亲身患癌症,终年48岁。葬礼上,3个儿子坐在前排聆听司仪对死者的祝福。在他们各自的口袋里有一封母亲临终书信。    

  大儿子切克毕业于电影艺术学院,虽是一个道具管理员,但满口电影技术术语和对电影的毁誉评论之词。“妈妈,近来看了些什么片子?”“那不值得一看,毫无趣味”等等,是他和母亲经常谈论的话题。此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否太过浮夸,在天之灵的母亲会原谅他的好高骛远和夸夸其谈吗?  

  他打开那封已经读了10遍的信。    

  最亲爱的切克:  

  此信仅为你一人所阅,所以我告诉你,我一直是最爱你的。也许因为你是我腹中第一个萌动的活体,对母亲来说,她是一个永恒的、不朽的奇迹。  

  你曾经是最初的“模型,”你比你的弟弟们吹的肥皂泡要大,打噎时更神气、更早学会说话,跑得也更快,但所有这些,你是第一个经历的。  

  由于我们的笨拙,你洗澡时也许很难受,由于我们的无能,尿布也许裹得太紧,但你得到了更为珍贵的东西:我们的耐心、精力和青春。  

  我们给你的,是你父亲和我生命里所能给予的最好的部分:我们在生活中的搏击和我们的胜利,你是6册婴儿照相簿的主角一— 一部儿童百科全书。  

  你是我们一切的开始,我爱你!  

  妈妈  

  二儿子史蒂夫双眉紧锁,他回忆起一件往事。几年前全家去乡村度周末,偏偏留下他看家。他为此心中愤愤不满。妈妈回来后他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要认为家里一定发生过什么事呢?”妈妈只得将警察局的报告念给他听:“3名警察在家门口巡视,曾经有746人末经允许来到你家的附近,使街道受阻,不合法地把 150人邀请到单户家庭聚会。”史蒂夫遗憾地想,当时为何不向母亲认错呢?妈妈是会原谅我的啊。他慢慢展开信笺。  

  最亲爱的史蒂夫:  

  你一定不会相信,可我还得如实说:我一直是最爱你的。你在家里外面大闹天宫、干尽傻事,可你并不因此垮下,反而变得更加成熟、强壮。我最欣赏、喜爱的是你的热烈、激情和独立不羁。你可能穿过破衣服、玩过旧玩具,你也许从没有第一个去尝试新奇的东西,可你却总是干得比别人漂亮。  

  我们在你身上找到了快乐和慰藉。你抱着狗打滚亲吻,冬天忘带帽子,都不会因此生病。星期六你常常在家,很少得到特殊的照顾。然而又是你,使我们摆脱生活中的烦愁苦闷,享尽天伦之乐。  

  你是我们匆匆奔忙,雄心勃勃年代里的一部分。可当我们眼前一片迷惘时,是你的纯朴自然,使我们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返朴归真。你用你对生活的火热感情激励我们热爱生活。  

  你不屈不挠,我爱你!  

  妈妈  

  给三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汤姆:  

  作为母亲,本不应该对谁有所偏爱,但我一直是最爱你的。正当爸爸、妈妈感到青春年华将从我们身上消失时,你降临人世。你使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还有生命的光和热。你使我们的头发变黑了,你加速了我们的步子,抬高了我们的肩膀,唤起了我们的想象,激发了我们的幽默。你使我们第二次领略了五彩缤纷的人生。  

  你好象一下子长大成人了。也许是我们不愿去追忆流逝的时光吧。而你得到的只是破损了的棒球击球棒,电动玩具火车不复行驶,冰箱里没有牛肉,却满是酸乳酪和减肥食品。而且你还面临着一件我们没有想到的事:那就是我们终将死去。然而,从你的成长中,我们进一步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爱的伟大。   

  我喜欢你那35岁般的忍耐、50岁般的实际和90岁般的悲天悯人之心,但我更喜欢一个将上述品格溶于一身的14岁的你,虽不乏笨拙愚钝,却超然不俗。    

  你是我们生活中的顶点,我爱你!  

  妈妈  

  葬礼上,邻家的两个女人在悄悄说:“看看那些没有母亲的小伙子,多叫人心酸啊!”  

  “可不是,我听说医疗费用已经使他们倾家荡产,她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东西就去了。”  

  然而,我却认为,她为孩子们留下了爱,留下了耐心、精力和青春。留下了生命里所能给予的最好的部分——在生活中搏击的勃勃雄心和胜利,留下了悲天悯人之心。  

  这才是最值得儿子们继承和牵挂的!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4期P52 
 

   

信箱里的果仁巧克力 
张丽钧

  我有一个朋友叫敏,在一所中学做校长。她曾告诉过我这样一件事:她在教学楼里挂了一个“校长信箱”,是专门用来“装”学生们的心事的。每天早晨,她到学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启那个信箱,小心翼翼地去捧接那一颗颗善于放大快乐也善于夸张痛苦的少男少女的心。那天她打开信箱,居然发现里面躺着一块果仁巧克力!“你可别吃!”我忍不住插嘴,好像那个已然发生的事件是可以轻易改写的。敏笑了,说:“咋和我老公一个腔调啊?我为什么就不能吃呢?我吃了,毫不犹豫地吃了。结果你猜咋样?好吃死了!我摊开那张包装纸,用心记下了那种商标——我要去买这种巧克力!自己吃,也送给别人吃。你想,这么好吃的东西,想不被它迷住,难哪!”

  我是个不容易卸掉心事的人,从敏那里听来的这个故事,菟丝般地缠绕着我。不可思议地,我遣自己走到了那个信箱前。当我看到那粒糖,我的心也激动地加快了跳动。我拈起它,仔细端详它,幸福地揣想那该是怎样一只天使的手,被怎样一个芬芳的心思驱动,毅然决定将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校长分享。我几乎就要剥开它,尝到那被包裹得很妥帖的香甜了。但是,我突然停下来——不,不,我不能否认那漂亮的玻璃纸下可能藏着一颗同样漂亮的心。不过,有一个理由,让我拒绝了那份美意。我担心那里面藏着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顽皮、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和狡黠。我也怕,怕在丢弃那块糖的同时把一颗圣洁的心也一同丢弃,但我宁愿犯一百个 “防卫过当”的错误也不愿意冒半分被捉弄的危险。就这样,我捏着那块糖,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它送进垃圾箱。我轻松地拍拍手,拍掉那块糖留在我掌心的看不见的遗痕,然后,我走进校长室,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就像什么事情都未曾发生过一样。

  但是,我扪心自问,我连那块糖一起扔掉了自己曾拥有的什么?

  从哪一天开始,我变得这么“成熟”,这么稳妥,这么有城府?曾几何时,我不也是个能够萌生出偷偷往校长信箱里放糖的美丽心思的中学生吗?如果我果真做出那个天真的举动,我是多么害怕那份单纯会遭到心机复杂者的粗暴怀疑啊!我愿意碰到一个像敏那样的校长,连思索的环节都省略掉,让一块急于奉献香甜的糖一下子找到了实现价值的捷径。我忍不住让那个中学生模样的自己鄙夷起那个校长模样的自己来。成长让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而检点的机会又是这样地少。我们标榜着成熟,自诩着聪慧。本能地,我们避开危险和不测,我们奉行三缄其口、三思而行,我们的“复杂度”越来越高,我们的“纯真度”越来越低。

  直到今天,我都喜欢回味敏说那块糖“好吃死了”时无限陶醉的神情。我痴痴地想,那块糖未必就她吃到她所形容的那种程度,可她的话却是不容怀疑的,那是因为她吃到了世间罕有的“糖外的糖”。那“糖外的糖”殷勤赐予她的香甜是旁人不可能体味到的。作为对真诚者的特别赏赉,她居然寻到了延续那香甜的途径。真的好羡慕她每一番人间寻常的享用都伴随着对一段青“葱”往事的悠悠回想,而当她把那迷人的芳香当做礼物送给他人,她又将获得向他人发布幸福的美好机缘。

  敏把她的心忘在了孩子堆里,惟其如此,她才能稳稳接住孩子老远抛过来的一粒糖。我相信,那发生在某个清晨的玲珑故事,将涓涓地流过岁月,多情地把敏手中的每一块果仁巧克力都阐释成诗和画,敏就在这诗和画中行走,走成最耐看的风景。。。。。。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4期P46 
 

   
   

一个煎蛋 
周海亮

  每天,她都要为自己和丈夫煎两个鸡蛋。那时天还没亮,夜空中闪烁着稀疏的星辰他们也许是这个城市里起床最早的人。

  丈夫是一名公交车司机,每天往返于一条固定的路线,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钟摆。然而生活并没有因为他的勤劳而变得轻松,他们仍然很穷。就算他们把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来花,也远不能维持庞大的开支。

  她每天只煎两个蛋,她和丈夫一人一个。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可以吃下四个这样的煎蛋,但捉襟见肘的日子让她只能为他煎一个。因为有了这个蛋,即使说着一碗稀粥,丈夫也会把早餐吃得很香。

  后来她开始给一个小火柴厂糊纸盒,每糊一个,可以赚到两分钱。每天她都会糊到很晚,第二天她几乎是在睡梦中做早餐。有一次,迷迷糊糊中,她被溅出的油烫伤了手,丈夫便不允许她继续糊火柴盒,她没有答应。最终的解决办法,是把做早餐的时间挪到晚上。她煮好稀饭,再煮两个茶叶蛋,放在锅里。这样丈夫在第二天起床后,只需要在洗脸刷牙的间隙热一下便可。而那时,她可能睡得正香。起床后,她把剩下的茶叶蛋小心地藏起来。到了晚上,再偷偷把它和一枚生蛋一起放进锅里煮。日子过得艰难,她知道,一个公交车司机,远比一个下岗女工更需要这个茶叶蛋。有时她会为每天能够不露马脚地省下一个鸡蛋而得意洋洋。

  一连几天,下班归来的丈夫都会带回来一个茶叶蛋,说路上买的,逼她晚上吃掉。理由是熬夜太累,需要营养。她没说什么,总是听话地吃掉,但当丈夫睡着后她就会偷偷地落泪。她知道路上真的有茶叶蛋卖吗?但面前的这枚蛋,肯定是丈夫凌晨带走的那个。尽管她从没有看见丈夫带走这个蛋,然后在晚上回家时偷偷带回来,但她知道细心面敏感的丈夫肯定我会这样做,她知道自己的行为被丈夫发觉了。她想,这算什么事呢?本来她想省下一个蛋,但最终却让辛苦的丈夫每天没有蛋吃。

  她只好又把蛋煎成金黄的蛋饼,尽管第二天热热再吃时,味道会差很多。但她仍然煎两个,她告诉丈夫,还是一人一个。起床后看到桌子上只剩下一个煎蛋,她愉快地笑了。她想自己以后该怎样为丈夫省下一个煎蛋而不让他发觉呢?直到吃完那个煎蛋,她也没有想出办法来。

  晚上丈夫回来,朝她笑:“我给你买了好东西呢!”不知为什么,她突然感到不安。丈夫从身后变出一只烤饼,“多实惠的烤饼!”他说,“路上买的。。。。。熬夜伤身。。。。。你晚饭时加加营养。”

  她发现,那只烤饼被从中间剖开,里面夹着一个金黄的煎蛋。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4期P16 
 

   
   

不期而遇 
'印度'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