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稽核与控制--企业审计手册 >

第16节

稽核与控制--企业审计手册-第16节

小说: 稽核与控制--企业审计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运与货款结算完成时间不一致,往往形成“货到单未到”和“单到货未到” 

的情况,审计时要分别接收商品和结算货款两个环节进行检查。 

     4。审查预购定金的发放和收回情况 

     农副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商品流通企业为了保证货源及时购入,事先 

向收购产品的产地支付预购定金,待产品生产后,由产地人员将产品送到商 

业企业,并按实际货款结清预购定金。审计时要注意预购定金是核算部门发 

放还是报帐单位发放,报帐单位发放的预购定金是否全部,有无贪污和挪用 

现象;发放的预购定金是否按期收回和全部收回,因特殊原因不能收回的, 

在第二年有无重新发放和收回;收回预购定金是否及时报帐和处理。 

     5。审查商品采购中的特殊业务 

     这类业务主要包括一些商品交易中因经济纠纷导致的业务,如在商品购 

进中发生的拒收商品,拒付货款,进货退出,进货退补价以及商品购进中的 

商品溢缺等。 

      (1)对拒收商品,拒付货款,要审查是否以购销合同为依据,是否确实 

因为企业在承付期内,发现商品品种、规格、等级、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 

企业在承付期间发现供货方多计货款,是否办理部分拒付;货款已承付后商 

品到达,验收时发现与合同不符,是否及时与供货方联系,采取措施尽快解 

决。 

      (2)对进货退出业务,要审查发现商品不符合规定后,是否及时与供货 

方协商退货;因为商品已正式办过入库手续,因此还要审查是否办理了出库 

手续,财会部门根据有关凭证进行帐务处理。 

      (3)购进商品的退补价,不仅关系到购销双方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 

库存价值和销售成本的正确反映,审计时要注意是否存在虚假退补价,个人 

从中牟利的现象;发生退补价的在库商品是否直接增减库存价值;商品已销 

售并已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是否增减商品销售成本;对部分库存、部分销 

售的,是否采取适当方法分摊退补价款,如按存销比例分摊退补价款;退补 

价全部转入销售帐户的,是否确因难以查明存销数量,并且金额不大。 

      (4)购入商品溢余和短缺的审查,首先要检查溢余或短缺的原因真实 

性,看有无利于商品购进溢余或短缺调整库存价值和当期损益的现象。其次 

要检查溢余或短缺商品处理的合规性,属于商品自然升溢的,有没有不作“待 

处理财产损溢”处理,个人贪污或集体私分问题;属于供应方多发货的,是 

否及时与对方联系,采取退回多发部分或多发部分作增加购进处理;属于应 

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员负责赔偿的损失,是否明 

确责任,及时清偿;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记入“营业外 

支出——非常损失”借方时,是否扣除了残料价值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款; 

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是否确实存在,金额是否真实。再次要审查商品购 

进溢余和短缺的报批手续。 

     □库存商品的审计 

     库存商品属于存货的范畴,新制度规定,只要商品所有权属于企业,不 

管存放在企业仓库、门市部、还是寄存在外库,或是委托其他单位代管、代 

销的商品,陈列展览的商品,均属于库存商品的核算范围。库存商品审计的 

内容包括记帐价格、调价、削价、溢余、短缺、销售成本以及清查盘点七个 

方面。 

     1。库存商品记帐价格的审查 


… 页面 69…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记帐价格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采用进价核算和 

采用售价核算。商业批发企业或批发商品以及物资供销企业,外贸企业,国 

有粮食经营企业的合同订购价和议购价均属于进价核算的范畴。商业零售企 

业一般采用售价核算。对库存商品记帐价格的审查,主要看在进价记帐情况 

下,库存商品记帐价格与“商品采购”科目核算的采购成本是否一致;在售 

价核算的情况下,库存商品记价通过“商品进销差价”备抵以后,是否与“商 

品采购”科目核算的价格一致。 

     2。库存商品调价的审计 

     库存商品调价的审计主要是检查商品调价前,企业是否组织有关人员对 

调价商品进行盘点,查明调价商品的实存数量;当调整库存商品进价时,是 

调整库存商品的帐面价格和商品进销差价,还是按照规定在商品销售后,体 

现在企业当期损益中;当调整库存商品售价时,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是否按 

照要求根据售价调高或调低的幅度,调整商品进销差价和库存商品;由于国 

家统一调整计划价格时,发生的库存商品增值或减值,是否贯彻了资本保全 

原则,不再调整实收资本或其他所有者权益,而是在企业的损益中处理,并 

随实现随体现。 

     3。库存商品削价前的审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库存商品削价前的审计,将成为一项发生频率比较 

高的审计内容。因为愈是市场竞争激烈,愈是要求商品迅速推陈出新,由于 

供过于求或质量低劣等原因,削价处理的情况将会经常发生。对库存商品削 

价的审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削价的必要性。检查库存商品削价是否确实由于商品冷背呆滞、质 

次价高、残损变质等原因,必须对原售价作减价处理,防止和查处以库存商 

品削价为名,变相私分企业商品,或者销售给“关系户”,而损害国家和企 

业利益的行为。 

      (2)削价的核算方法。商品削价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从商品销售成 

本中提取商品削价准备,以处理发生的削价损失,二是不提取削价准备,将 

发生的削价损失体现在企业当期损益中。前者适用于削价处理的商品损失的 

价值较大,导致企业当期利润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继续经营的情况; 

后者适用于相反的情况。审计时要注意: 

     ①计提商品削价准备是否按照库存商品年末余额的3~5‰计提,并执行 

年度中间各月预提,年终进行清算,不再按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 

     ②是否仍将商品削价准备与原来的商品削价准备金一样,作为一项基金 

而不是列为流动资产用于备抵库存商品帐面价值,在处理上是否在年末将商 

品削价准备余额保留,而不是与商品削价准备金一样,余额转回当期损益。 

     ③处理削价商品以及弥补商品削价损失,是否通过销售科目而不是冲减 

库存,通过冲减销售成本,将削价商品的销售收入低于其销售成本的差额冲 

销。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是否加大当期的商品销售成本,使提取和处理的渠 

道一致。 

     ④商品削价准备的明细核算,是否与商品销售收入及其销售成本的明细 

核算一致。比如商品销售收入及其成本按类别进行明细核算,商品削价准备 

的提取和使用也应分类核算。 

      (3)商品的削价及削价幅度的确认,是否由业务部门或门市部提出意 

见,编制商品削价清单,列明需要削价的商品类别、品种、削价幅度以及削 


… 页面 70…

价原因等有关内容,报经企业领导批准后进行降价销售,财会部门根据削价 

商品清单及销货日报表等有关资料计算削价损失,冲减商品削价准备和商品 

销售成本。建立严格的商品削价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4)督促企业提取商品削价准备以后,积极处理积压商品,减少库存, 

及时甩掉包袱。纠正一方面提取商品削价准备,一方面库存有问题商品不断 

增加的做法。 

     4。库存商品溢余的审查 

     主要检查发生库存商品溢余是否以商品盘点结果为基础,并根据商品盘 

点后的“商品溢余报告单”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记此科目时, 

是否经过了领导批示同意。 

     5。库存商品短缺的审查 

     库存商品短缺的审查,除了处理的手续制度是否齐备以外,更重要的还 

是短缺原因及责任的审查,因为有的单位或个人往往借正常库存商品短缺之 

名,掩盖非正常的贪污、私分等损公肥私的行为。在帐务处理方面,也要注 

意有无应列“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属于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而列入营业外支出或经营费用,私分赔偿款或转作帐外小金库的现象;属于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无不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而扩大营业外 

支出,隐瞒残料处理收入和赔款的问题。 

     6。库存商品销售成本的审计 

     库存商品销售成本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成果,还直接影响到 

国家利益,直接影响到库存商品期末余额的确定。因此加强这一业务的审计 

尤为重要。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企业是否根据经营商品的需要选用适当 

的商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所采用的方法,在一个年度内是否持续使用,以 

保证年度商品销售成本计算的一致性;②采用毛利率计算法计算销售成本 

时,在季末或年终是否采用了其他方法对结转成本予以调整;③企业所采用 

的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时间,是否体现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④销 

售成本计算的正确性,是否存在多计乱挤乱摊或少计成本来调节企业利润水 

平的问题;⑤已销商品成本与库存商品成本之间的分摊是否符合规定、计算 

是否正确。 

     7。库存商品清查盘点的审计 

     除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进行实际的清查盘点,抽查企业平时的库 

存商品清查盘点记录以外,还要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必要的清查盘点制度,企 

业有关部门在认真记录库存商品明细帐的基础上,通过对库存实物的清查盘 

点,核实库存商品的实存数量及金额是否与帐面余额相符,实存商品品种是 

否齐全;检查企业对盘点中出现的帐实不符情况,是否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 

理;库存商品清查盘点是否真正讲求实效,根据清查盘点的范围,确定参加 

盘点的人员和分工,做好盘点前的核对帐目、整理商品、校准度量衡器以及 

准备商品盘点表和填写盘点商品等项准备工作,是否存在讲过场搞形式主义 

的问题。 

     □受托代销商品的审计 

     受托代销商品是企业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或寄销的商品。代销的商 

品,其所有权仍属委托单位,只是存放地点转移,仍属委托单位库存商品的 

一部分。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签定代销合同或协议后,填制代销商品移库单 

一式数联。其中一联交受托单位作为记帐依据。根据受托代销商品的这些特 


… 页面 71…

点和程序,要着重审计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代销合同。审查接受代销商品的委托方品名、规格、质量、价 

格、数量等,看代销商品来源是否确实,有无偷梁换柱,进行其他业务;看 

各类条件的指标是否合理,有无对企业不利的方面,如果存在而受托企业仍 

然接受,有可能使受托企业受损失,而个人从中捞到好处。 

      (2)对照合同审查“受托代销商品”帐户,看合同中所订各项代销业务 

在此帐户中是否都列入了核算。核算内容是否与合同所订内容一致。审查“受 

托代销商品”帐户所列商品的变化情况,看其贷方记载时间,是否符合商品 

运动的一般规律。 

      (3)审查“代购代销收入”帐户。根据合同所规定的结算方式和“受托 

代销商品”帐户的贷方记载时间,看其采用取得手续费收入方式,售出代销 

商品所得的手续费收入是否列入了“代购代销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其采取 

商品销售毛利收入方式代销的商品,是否按售价金额反映商品销售收入,如 

果没有全额反映,要进一步追查差额部分的去向。 

      (4)审查企业相关帐户。在对受托代销商品审计中,难度比较大的是, 

企业接受代销商品没有合同,也不在“受托代销商品”帐户反映,而是所谓 

的“体外循环”。对这类问题的审查,要结合企业往来帐户发现问题,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