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91节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91节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别小看了这四百人,对于组织疏渐的白莲教而言,四百人,毛毛雨而已,一个根底深厚的州府里的教众就远超过这个数目。可落在组织严密,人员素质出众的天地会身上就是在大腿上剜肉,据各省分坛报来的花名单来看,天地会总共也就在三千人左右。
        这四百人只有四五十人留在了军中,余下的大部分散到了各州县,但还有百余人不愿去当“变异鹰犬”,流散与各州县,或是开武馆,或是进入大户人家当护院,总之是在中华国内开枝散叶了。卡尼基聘请的王氏兄弟就是其中的一对。
        在大户人家做护院、保镖,这也是天地会成员平日里隐藏身份和赚取钱财的一个路子,虽然颇有点失颜面,可为了口里的一顿饭也顾不上了。
        再说,中华国虽然拨下了一笔巨款用于天地会的发展,可这个发展是在满清的地盘发展,不是让你在中华国安家落户的,天地会总舵主方华天(编的)就下令给南洋的弟子,要过日子自己想办法。
        被逼无奈的天地会弟子,近半做了安家护院的保镖,余下的则是靠着众人的接济惨惨淡淡的办起了武馆。
        房健行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让卡尼基高价聘请天地会弟子做保镖的,有了这层关系后卡尼基在各地的生意,有了公安局和城管队的照料果然是少了很多麻烦。而房健行也凭借着这两次的出色表演被监察部看中了,几下里接触,识相的房健行就成了监察部的一员了。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房健行是将这一句后世广为流传的话,演变为现实了。
        房健行在卡尼基的体系中,地位是极为突出的,这既出至他的“功劳”也处于卡尼基对这位朋友的尊重。言听计从,这就是房健行在卡尼基心中的地位。
        王氏兄弟是房健行特意吩咐过的,卡尼基心里自然清楚要向着谁,何况那个仆从的话最主要的是伤了基加斐的颜面,这个时候卡尼基只要保持着自己的“微笑”就可以了。
        从马六甲顺势而下,第二天下午帆船就赶到了新加坡。办理了相关手续后,一行人就在船上渡过了一夜。明天大早,就要出发了。
        基加斐一行人早早的就睡下了,可卡尼基等人可没那么好的性情,房健行在熄灯不久,便来到了卡尼基的房间。
        “房先生,这次准备下的礼物是不是太少了?”卡尼基疑惑的看着房健行,他相信房健行的智慧,可他认为仅仅是一篓破书实在太不像样了,他这次可是要同吏部阁部打交道啊!
        卡尼基这次亲自赶去锡兰,除了迎接基加斐一行外,还有个目的就是搜罗礼物好送给刚刚诞下一子的吏部阁部梵伟。
        梵伟是建阳五年完的婚,老婆很年轻,今年也不到二十。梵伟作为一个和尚,即使入朝为官也一直打着光棍,并且有持续下去的趋势。梁明不知是出于何种心理,反正是看着梵伟的光头不顺眼,就连这杨磊等人设了一个圈子。
        梵伟老实人,没注意,自然跑不了一个“猥琐妇女”的罪名,于是柴璐娘的一个贴身婢女就成了梵伟的正房夫人了。
        三年过去了,梵伟也是修的正果,在卡尼基出中州的时候孩子已经落地了,现在赶回去正好……
        对于礼物,卡尼基历来是交予专业人士的,房健行办的也极为得利,可这次是在让他摸不着头脑,就这无本蝌蚪乱爬的书,就能……前些天房健行告诉他办妥了,锡兰的人手正快速送来,可今天在新加坡等到的东西就是这个,实在让卡尼基放心不下。
        “东家安心。”房健行就差一把鹅毛扇,不然就成诸葛亮了,“梵大人,虽贵为阁部,可他原先一直是出家人,这几本可是古天竺流传下的佛经,咱们可是花了大价钱才从锡兰的寺院里弄出来的,送给梵大人正合适不过。”
        房健行早就料到卡尼基会有这么一问,只要他看到自己精心准备下的礼物,房健行就敢肯定会有这一遭。“东家,梵大人和宫里的乌都统可都是白莲教出身,不管怎么样都是要礼佛的,特别是梵大人这样的。虽然娶妻生女了,可梵府上的香火却一直没断啊!”
        房健行有绝对的把握,则要这些古梵文佛经送上,梵伟的笑脸是少不了的。因为不会有人认为卡尼基这样的洋人敢嘲弄堂堂阁部大人的,那么剩下的就是一片真意了。
        ps:送佛经,保平安。好像有这么一说。
        天地会,通称“洪门”,外称天地会,因会内成员“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拜日为兄,拜月为姊”而得名,载于正史。清朝末期,产生有“三点会”“添弟会”“小刀会”“袍哥会”“哥佬会”等十多个异名(分支),是近世华人世界最大的民间社团组织,青帮也只是天地会的一个分支。
        19世纪中叶,天地会“洪船”出海,成为近世中国最早的华侨;天地会对中国近现代史走向发生过深远影响:孙中山先生1904年去美国檀香山,经叔父钟水养介绍加入洪门。辛
        在马克思笔下,天地会还是中国最早与共产国际发生过组织联系的民间社团。李大钊曾援引马克思在为《纽约论坛报做通讯员时期的一则记录说:在法国巴黎,曾经有一个中国人的天地会是共产第一国际的一个支部,会员达百万人,遍及整个中国和印度。1949年,美洲天地会致公堂堂主司徒美堂因率领爱国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巨大贡献,应**之邀曾经参加过开国大典。民主党派中国致公党的前身也是洪门的一支。





    正文 十六章 欧洲的第一笔买卖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 10:11:30 本章字数:2092

        基加斐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被古斯塔夫三世委以如此重任,到了中州后先是到外交部递解了国书,然后就带着随从住进了外交部的宾驿馆,一切按照中华国的规矩来。首发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卡尼基忙着同梵伟拉近关系,基加斐一行先是验证了中华国的“先进”大炮(仿制欧洲的前装滑膛炮),然后就同外交部、财政部、军部三部组成的代表团在谈判桌上摆开了阵势,一番真真假假的试探后最终敲定了价格。
        步兵三磅青铜炮,2000银元一门,购进100门。
        步兵六磅青铜炮,3500银元一门,购进80门。
        海军九磅铸铁炮,2000银元一门,购进100门。
        海军十二磅铸铁炮,3000银元一门,购进100门。
        海军十八磅铸铁炮,4500银元一门,购进50门。
        海军二十四磅铸铁炮,7000银元一门,购进30门。
        海军三十二磅铸铁炮,10000银元一门,购进20门。
        共计各类大炮480门,耗资银元160万。在英法荷三国领事的见证下,基加斐一次付清了价值160万中华银元的黄金,主导谈判的财政部则当面保证三个月内全部验检装船,质量不合格一律退货。首发
        拉来英法荷三国领事作见证,基加斐是为了保险起见,而中华国方面则是为了扩大影响力。
        如果不出预料的话,法国不久之后就会有一个订单下来,因为中华国大炮“便宜”的价格是欧洲各国现在所无法达到的。
        在欧洲,铜矿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充足的铜去炼制大炮的,而铸铁炮,除了英国外,余下各国实在不比满清的铁炮强到哪里去了。
        英国铸铁工艺先进由来已久。英国铜矿资源贫乏,严重依赖欧洲大陆进口。亨利八世认识到这个战略弱点,於是下决心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铸铁技术。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开始,英国的铁炮就享誉欧洲,除了份量稍重以外,质量并不亚于同时期的青铜炮。
        英国铸造的铁炮质量首屈一指,在欧洲大陆价格往往高出当地铁炮四、五倍。而现在中华国的铸铁炮一点也不弱于陷入激战当中的英国,价格也便宜了很多,这就为大力发展海军的法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梁明已经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大陆,这件事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那接下去如何运作就是外交部的事情了,他现在关注的是“运书”。
        《扬州十日记》、《扬州城守纪略》、《嘉定乙酉纪事》、《江变记略》、《嘉定屠城纪略》、《川中记事》等书,在印刷局全力开工之下已经印刷完毕,每本一万册的量,作为先期投入已经不小了。
        印书,对于现在的中华国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从欧洲引进的油印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清朝乾隆年间印刷活字有铜活字、木活字、泥活字等,在官私坊肆间以木活字最为通用。)
        梁明想要将南洋永远的收归中华囊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同化当地的土著,依靠中华强大的文化优势,只要时间充足两、三代后南洋就都是中华的顺民。
        想要文化侵蚀,就要有足够的书籍,印书也就成了中华国文教部首屈一指的大事。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可惜活字印刷术出现后就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手工印刷在中华大地上施行了六百年之久。
        中华国有良好的铸造条件,铅、锡合金的铅活字很快就铸造了出来,并且根据偏旁部首进行了排列,这样可以相对的降低检字工的文化水平。
        可是中华国自制的油墨效果十分不理想,梁明又让外交部从欧洲私下里找了几个油墨工,前前后后费了一年的工夫才建成如今的印刷局。
        汉字数量太多,而且印制中使用大量常用字,大量铸字使得整个铅活字印刷成本很高,除非印刷数量成千上万,不然分摊到每本书的印刷成本将超过雕版印刷。这就使得官办印刷局几乎垄断铅活字印刷,几年的工夫连开了四家分局。
        少数财力雄厚的商人,看准了这个机会,或独资,或联合纷纷进入。几年来中华国的文化领域是相当活络的,大量的书籍涌入市场,也相对的策应了梁明的政策。
        铅活字使用的字体为目前广泛应用的宋体字,横细直粗,清晰整齐,十分便于辨认,阅读效果很好,字面有粗体细体等三四种。
        几万册的书籍被分散到印刷局总局和四处分局,全力开工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全部出场了,趁着北方寒冬季节巡海水师不大出海的机会,梁明责令移民局和中原情报署务必完成这一任务,保证书籍安全抵达内陆。
        这件事移民局涉及到的很少,除了少数几个头头外,余下的众人都不知道自己运送的是什么?不过上头的严令也让他们心里明白,这一批东西万万不得出差错的。“必要时刻焚船”,这句话不但表明了这批东西的重要性,也隐讳的表示了移民局的运送人员须与此船共存亡。要与不然的话,自己只有死路一条。那个时候,也只能祈祷都在中华国国内安置的家人一生平安了。
        仅仅是运输而已,移民局就已下达了如此严令,深入执行此事的中原情报署更是三令五申了,虽然岭南处、江南处、北方处在军情局的地位很特殊,甚至还有乌三娘这个敏感人物,可军情局的局长武怛初还是很“沉稳”的同三人开了一次没记录的会议。





    正文 十七章 天津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 10:11:33 本章字数:2671

        几万册书籍不大也不小,放在以吨计的广州港口不过是几口箱子的事,有了广顺行的照料,加上移民局的细心,岭南处和江南处的书籍是顺顺当当的进了内陆,剩下的就是北方处了。÷·  首发
        同经营深厚的广州相比,天津情报点的历史更长,不过山东起义之后就断了,现在重新启动的驻点在官面上的效果很小,走的是下层路线。北方处负责散发的三万册书籍想要在年关前进入内陆只有走海路偷运。
        自从八年前的山东起义被镇压后,直隶沿海的海防密度陡然间提升了不少等级,天津水师也在半年的时间内重新搭起了架子,几年下来已经不再京口水师之下了。
        既便如此,北方处也只有海路偷运一条路可走,因为走内地是行不通的。从广州运到杭州还不成问题,从杭州走运河就算是到南京这也难不住江南处。可想从南京再向北去,江南处就无能为力了,长江以北军情局在官面上的力量几乎不存在。各地关卡哨所巡防严密,想在这种情况下将三万册**运抵北方处是不可能的。
        只有走海路,运抵天津外海,然后就是北方处接手了。移民局自然是乐的轻松,以他们的力量在不惊动各地驻防水师的情况下将书籍运抵天津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