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66节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66节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两根圆形的殿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前后出廊硬山式,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彻上明造”绘以彩饰。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
        中华国虽是建国之初,但一是财力无忧,二是朝中多有入仕途数十载的官员,这些见过世面的文臣自然不会像吴元盛(戴燕)、王克基(顺塔)这等草根出身的一样,所谓的王宫仅仅是一个大点的院落。他们看来王宫不仅仅是国主的睡塌之地,更是一国之体面,落成的泰安宫威武华丽,一派帝王之气。让吴广淮、江戎伯、张杰绪等人看的目瞪口呆,心中对于中华国的敬畏更重一层,就是亚齐国的特使也是满脸的仰慕。
        引导来使的自然是外交部的官员,但用不着温阳一。他现在仅是一个郎中,却也是一部之主导,用来引介来朝使者就显得太掉分了,现在为诸位使臣引路的是他手下的一个堂部主事。
        到了泰安殿前众人止步,当前的堂部主事迈着小碎步进了大殿,自然是要通报的。
        对于这个堂部主事实在没人去关心他说些什么,这个时候吸引他们目光的是泰安殿前的禁军。
        禁军在什么时期都是一个国家最精锐的力量,中华朝也不例外。而能在这个时候肃立于泰安殿前的禁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梁明手下的千人禁军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眼前的这一队则是他的贴身卫队,都是近乎八尺的北方大汉,每个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士。无形中透出的一股彪悍配上冷漠的神情让远道而来的众使臣有种锋芒在背的感觉,草绿色军装;手握明亮的火枪;腰挎战刀,还有那个平檐帽,和红毛鬼相似的军中穿在他们身上只显得威武、雄壮。
        “宣戴燕、顺塔……亚齐、日惹等邦国使臣觐见。”
        “外臣吴广淮、江戎伯、张杰绪……阿里、沙斯特罗参见大王。”
        梁明一身明黄色勒金龙袍端坐与龙椅之上,看着坐下叩拜的众多使臣心中也是有几分欣喜,“平身。诸位使臣远道而来辛苦了。”梁明宽广的声音从上面传来,没有故作但在吴广淮、江戎伯、张杰绪等人听来却是透着一股逼人的威压,没有一人抬头,只是以颤抖的声音回道:“谢大王。”这才站起身来。
        自15、16世纪起,不大的中南半岛便早已陷入了诸侯混战之中。在这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中南半岛上的各个大势力你方唱罢,我又登场,打得好不热闹。直到如今在半岛上形成了以缅甸末罗汗王朝、暹罗大城王朝(泰国)、大越国郑氏王朝(北越)、广南国阮氏王朝(南越)、高棉王国(柬埔寨)、万象王国(老挝)等等诸国割据的局势。除了这些实力较为强劲的诸侯国外,中南半岛上还零星分布着占城、水真腊(下柬埔寨)等诸多小国。
        而这时以商立国的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来了,在欧洲人绝对的优势面前大大小小的土著王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自己的殖民地建立起高大的碉堡与教堂。于是南洋的主权就再也不属于他们原先的主人了,现在二百年过去了,土著势力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了。
        而作为他们传统的宗主国,从大明到满清都无力以对,或者说是不在乎他们的死活,毕竟这些小国不过是“万国来朝”的点缀。
        而梁明蓦然间的突起让欧洲殖民者在当地的统治受到了极大地挑战,西班牙人已经彻底没戏了,而在军力上远远不是西班牙人对手的荷兰人除了一味的征兵外就连顺塔、婆罗两国的遣使都不敢过问。在这个时候,中华国就是首相等国眼中的“天朝上国”。
        戴燕国降了,张杰绪降了,就连土著王国首相也降了,一日之间中华国的地盘就越过了苏禄海渗透到了婆罗洲和苏门答腊,面积骤增三倍有余。
        顺塔称臣,婆罗称臣、兰芳称臣、吴阳称臣、日惹称臣,拥有五个属国,中华国已经是南洋最大的“国”了。
        亚齐国想以平等身份结盟,当场被拒,使臣阿里被逐出。作为所遣使者中最强的所在,亚齐是第一个觐见的,于是兰芳也是属国了。
        “众卿舟船劳顿,近日就到这吧。”梁明停顿了一下,跟着有宣道:“传本王旨意,封吴德奎为戴燕侯,赏金元一千,白元万枚,彩绸百匹。”
        “封维迪安托为襄垣侯,赏金元一千,白元万枚,彩绸百匹。”
        “封张杰绪为归宜伯,赏金元五百,白元五千,彩绸百匹。”
        “余下各邦国赏金元一千,白元五千。”
        什么叫天上掉馅饼,这不就是。吴广淮、张杰绪是没想到可以得到如此高的爵位,要知道中华国立国以来尚未分封爵位,他们这是头一份了,而且还有如此丰厚的奖赏。
        沙斯特罗作为首相国的使臣也没想到自己的主子能得到侯爵的封位,要知道南洋的小国在中原帝国属国序列中是最低下的,安官面排位一国之主也不过是等同三品。
        “臣谢大王隆恩。”张杰绪。
        “臣带家父谢大王隆恩。”吴广淮。
        “小臣带谢大王隆恩。”沙斯特罗。
        “臣等谢大王恩赏。”江戎伯……等。
        “摆宴朝阳殿,贺我中华。”梁明。





    第四章 一方诸侯 二十一章 做买卖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 10:09:33 本章字数:2069

        江戎伯现在很苦恼,不经总厅同意就向中华国俯首称臣这件烦恼的事已经被他抛到脑后了,现在他发愁的是手中的清单。∞↑  如此大的事只能自己筹划也没一个商量的,可要是出了事他却是有愧与公司众人的。
        这个清单就是梁明开出的军火价表,一项一目的罗列的清清楚楚,这大大出乎了兰芳总厅的预料。在罗芳伯等人看来火枪大炮都是来之不易的物件,中华国绝不会大规模卖出的,所以他们就将兰芳历年积攒下的家底带来了一半,足足有五万两黄金,打算花大价钱买上一批。
        可现在军部的一张清单让江戎伯心绪大乱,如此好的机会要是把握不住可是羞愧死人啊!
        同江戎伯一样心思的还有不少,全都(顺塔)、王丹(婆罗)、吴泾、基多(日惹)都是绞尽脑汁的在筹划着手中的钱财,这是一件好事但能不能做到最好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军部的报价是经过梁明同意的,在他看来还是很合理的,物以稀为贵嘛。火枪一支一百五十银元(1银元合0。7两白银),配属弹药十发;小口径炮每门三千银元,配弹药十发;中口径炮每门八千银元,配弹药十发;大口径炮每门一万五千银元,配弹药十发。炮弹、火药另算。这样的价格还是很“便宜”的,而之所以要将价格定的如此“底”,一个主要的原因这些都是西班牙军队的装备,弹药的口径不同。
        梁明手下部队为了达到全火器装备,使用了一些西班牙火枪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缴获的几百门火炮(战舰)就没那个必要了,用铁范制大炮速度还是支撑的上的。对于一支军队而言,统一口径的弹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多种型号的弹药无论是在制作上还是在运输管理上都远较单一型号的来的复杂。
        这些使臣中江戎伯带的钱财最多,五万两黄金可就是五十万两白银,能兑换七十一万块银元加上梁明的赏赐那就是七十二万块。七十二万块银元能买下的军火可是非常可观的,或许今年下半年兰芳的护矿队就是一支全火器的队伍了。
        兰芳公司共有四千武装,火枪是必须的,作为一个临海势力海岸线是要守卫的,要守卫海岸港口就只能靠海岸炮,大口径炮十二门,用银元十八万块;军队配置离不了大炮,小口径炮二十门,中口径炮十门,要消耗掉十四万块银元;余下的四十万块江戎伯也不能全部就全砸在火枪上了,“龌龊”的李勾竹竿敲到底,火枪的纸弹买到一银元五发,炮弹更是十块银元一发,还有火药。江戎伯最后购买了两千支火枪,余下的十万元就用在了弹药上。军部轻而易举的就榨干了那他带来的五万两黄澄澄的金子。当然带着愉快的心情扔出所有钱财的不知江戎伯一人,就连被赶出宫的亚齐使臣阿里也是用尽了带来的所有钱财,虽然两国没有建交,但生意还是可以照常做的,不过是价钱上高出了五成。
        同江戎伯等人惊喜交加的心情不同,这几日吴广淮、张杰绪俩人的日子过的很舒坦,他们俩现在是非常非常放心,因为就在大宴的当天晚上,梁明特意将他俩传进了宫中,一番长谈二人是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中国自古以来以一国之主纳降者还从没有太好下场的,虽然现在是特殊地带,又是主动纳降可要说两人心中没有小丸丸怕是不可能的。梁明找他们来为的就是把这个疙瘩解开,作为第一批主动投靠的人马他从心底不想让他们过的如履薄冰。
        “两位卿家,本王今晚找你二人前来为的就是去掉尔等心中的顾虑。”梁明开门见山的一番话可吓的二人不轻,立刻就跪倒在地指天恨地的保证自己两家的忠心。
        梁明哈哈一笑将二人拉了起来,“二位卿家无需如此,本王非不明事理之人,二位卿家且听本王道来。”
        梁明很坦白,话是说的透亮,“本王知道尔等心中的忧虑,毕竟前朝事例历历在目。尔等投靠后地盘、武力都要接受、改变,这一点两位想必很清楚。”梁明目光很柔和,语气也不见厉色,这让、张二人心安了不少。
        “本王根你们说清楚,把话都挑明,一是本王问心无愧,二是窝着藏着显得太小人,三是安你两家的心。”梁明拿出了一张地图,这算是最详细的南洋地图了,“安波那岛(纳土纳岛)条件太差劲,戴燕的条件还可以。本王已经定下了,安波那岛的居民一律迁居到戴燕,那地方条件好不说人口也少,正好互补。”
        张杰绪赞同的点了点头,安波那岛那地方贫瘠的很,不然也不会平白无故的落到他手里。
        “戴燕国今后就是义州,你父戴燕侯占为义州令。”梁明看到吴广淮的神情变得有些慌张,“广淮无需担忧,要你父代为州令确实是要靠吴家的声望,但本王也不会卸磨杀驴。今后你吴家若有出众之辈,依旧可如朝为官,这一点本王说话算话。即便是你父亲,同样可以,不过丑话说到前头,在义州你吴家是坐不上的。”
        梁明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吴广淮心也放进肚子里了,若真是要打压吴家梁明没必要说这些,暗中下手才是“正道”。剩下的就是张杰绪了,现在他也是轻松了许多。
        “张卿家,你的部下和戴燕的武力不但要整编而且要大规模的轮换指挥,这不仅仅是要稳定,同时也是必须的。”梁明正色说道:“我中华雄师已全部装备火器,你们原先那套指挥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大多数的军官是要轮换的。”





    第四章 一方诸侯 二十二章 属国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 10:09:35 本章字数:2073

        “轮换下的低级军官可以到其余部队随军学习,待到合格后自然还有提拔。”梁明说的含蓄,实际上就是当小兵,让后看能力。“高级军官就进入六韬馆,系统的学习军队指挥,合格者重用,不合格者……”梁明没说下去,但意思都明白。
        “大王,那六韬馆是做什么的?”张杰绪轻松的问道,他已经没包袱了,即便是丢掉了军队自己依旧是伯爵,张家依旧少不了一世的荣华。
        “六韬馆是学习韬略的地方,教员都是久经沙场的军官,他们多数是因伤退役的。这些教员绝大多数都是本王起家时的班底,对于火器指挥还是颇有心得的,里面还有军中重将不定期的课时,他们是最好的教员。讨论的…………”梁明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通。
        这一夜后,吴广淮、张杰绪就成了游客一般,整日里悠闲逛荡,直等一切准备妥当后,随大军赶回了义州。当然期间还要参加一次很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