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175节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75节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就消失在冰天雪的之中。
        “天欲亡人不可为。横倾数丈雪。人为战身伴疆。空拳无皮冻枪折。力竭慷慨赴敌死。死恨不能存社稷。至今三峰山白骨尽衔铁。老臣一片忧国心。惨澹悲风与寒月。”
        这是元初的郝经。一位对金朝历史颇有研究的历史学者对元金决定命运的一战——三峰山之战(1232年)的描述。金朝的根基——最精锐的忠孝军、和里军十余万大军突逢大雪被灭。此一战金兵主力被歼灭殆尽。满清老祖宗的灭亡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史上。三山峰之战是唯一一次被大雪左右的战役。那一次。金朝成为了老天发怒的对象。于是一年后完颜氏国破家亡。
        555年之后的今天。满清这个再次入主中原的东北女真后裔。又一次倒在了大雪之下。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人力为之。
        雾灵山之变不仅断送了乾隆皇帝的性命。和随驾的几百位满清王公勋贵、大小官员。它更断送了热河满清中央将近一半的力量。随扈的五万精锐。能存活下来的只有万人出头。
        这些还仅仅是物质上的。梁明大肆宣传。满清马上就能从“天降祥瑞”变成“上苍弃之”。到时侯天下人心震动。满清威严必然大丧。而这个时候新皇初立。琰拿什么来镇抚天下民心?
        如果说京津易主仅仅是动摇了满清的根基。那么雾灵山之变则是彻底铲断了满清的根基。
        敢死队的轻轻一爆。为中华爆出了一个崭新的天的……
        雾灵山东北五里外。张广房等四十名敢死队员有幸目睹了一场壮观的表演。那条巨大的雪龙是如此的矫健。如此的强横。望远镜下。他们清晰的看到一群群惊慌失措的清兵被雪龙卷没在其中。天的间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的了它。就像是一股激荡的洪流淹没了经过的一切的方。
        张广房满意的笑了。身后的敢死队员们也开怀的笑了。这项不可思议的任务竟然被他们完成了!一国之主。数百王公大臣。几万精锐竟然覆灭于他们手中。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让他们兴奋的呢?
        “弟兄们走了。回去报信去。”按照事前的安排。假如计划成功。那么山上山下两队人马分别离开。山上小组的任务是活着回去。山下小组的任务是经快将消息传递回来。
        张广房选的路线是原路返回。这样做是为了快捷。北通往内的的只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出发的古北口。另一个是大山西南的墙子路。就他们所处的位子来看。然是古北口更近了。
        六七十里的道路。一个时辰多点他们就赶到了古北口。同他们出发时不一样的是。整整一万满清绿营已经驻守到了这里。通口被他们封的死死的。不过这可难不足敢死队。
        如此“天才”的计划。然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了一遍。其中包括的也有这个。轻松的摆了摆手。五名队员登时从雪橇上摸出了五个大型的烟花来。古北口前五道灿烂的烟花冲天而起……
        清兵看到了。愕然;关口上的中华军看的清楚。欢喜。
        从敢死队走后便一直守在关口上的通讯员(乱换)像只兔子一样。窜下了关口。一溜烟的跑到了指挥部。
        “报告。”
        “进来。”闲来无事范庄华正和古北口指挥官——卫戍师二团团长钱锦宏下象棋。头也没抬。问道:“什么
        “范副座。团座。敢死队已经在关外发出任务完成信号……”
        “真的?”范庄华一愣。马上打断了那通讯员。“什么等级?”
        “五道烟花。完美等级。”
        挥退了通讯员之后。范庄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惊喜。”放声大笑起来。半个月来的担忧似乎在这一刻一扫而空了。“来人。马上奏报皇上。“玉龙计划”完美完成。”
        “是。”是门外范庄华的警卫员。
        “锦宏。快去下命令。今个晚上加餐。部队、家属一律加餐。哈哈。”范庄华心中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五道烟花。完美等级。那就是说敢死队不但消灭了那个。还保证了己队员七成以上的生还率。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钱锦宏虽然下了加餐的命令。可他一直是迷迷糊糊的。十多天前出去的那一队人马到底是干什么去了?范庄华一师副长官。竟然在这里一待就是半个月。还有之前在这训练了一个月的敢死队……“范副座。这到底是怎会一回事啊?我能知道么?”钱锦宏还是很知道规矩的。
        范庄华呵呵一笑。现在告诉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过两天全天下就都知道了。“附耳朵过来。是这么一回事……”
        “真的?”钱锦宏简直不敢相信。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





    正文 七十七章 帝王之尊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31 19:59:58 本章字数:3492

        消息传到北京已经是凌晨两点了,睡梦中的梁明被宫女唤醒了,“完美吗?后世被一演再演的乾隆皇帝就这么着葬身雪原了吗?”
        “五万精锐,数百王公大臣,乾隆皇帝真是好大的气派啊!”梁明的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遭到如此重创,满清威仪怕已经是不足为道了。
        从一开始,对于这个“玉龙计划”的最终目标——乾隆,梁明就没报什么希望。他之所以捣弄出这个来,愿意仅仅是打击一下满清的凝聚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神话开国帝王之说,无论是周王朝的凤鸣西岐,还是汉帝国的“斩白蛇”,抑或是赵构的“泥马过江”,这些都是一种“托天地言”的作为,他们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凝聚力,从而最终增大自己的力量。而要毁灭一个王朝的凝聚力,“托天地言”同样也是正最好的办法。
        梁明一开始并没想的那么远,他仅仅是从汉高祖身上得到了一点启发,想要人工的弄出几处“天将奇瑞”来。可他毕竟没有刘邦的厚脸皮,而且现在的形式单靠传言也行不通,想要快速的凝聚民心,怎么的也要弄出几个看得到摸得着的“祥瑞”来。/
        于是乎梁明脑袋转了转,想起了远在中州的琉璃宝塔来,便马上下令把那东西运送造一处祥瑞来。可事到临头他又感觉到了不对,要是来了这么一出岂不是白白的提佛门照了一会声势?道门又该如何自处?难不成自己还要在王屋山再来上一回?
        “造神计划”暂时搁浅了。看着辛辛苦苦运来地琉璃宝塔梁明心头就郁闷,这弄的什么事啊?
        直到十月初的一天,梁明前去禁军驻地视察,观看部队炮火演练,无意中看到的一幕激发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枚正中目标地炮弹。荡起的灰土如雪崩似的滑落而下。这要是在山上,泥土换成大雪后。捣弄出一个什么事来,吸引一批满清官员、部队进山,然后之前隐藏在山顶地人员引燃火药包……如此一来,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一系列的修订,最终“玉龙计划”辉煌出世了。能否吸引到乾隆亲至。梁明心中一点谱都没,但他可以确信至少能吸引一批官员前来。而且官职都不会小了。
        因为他下的本钱大的吓人,如此宝物再加上诡异地“身世”(异光。出世地点),普通的官员根本没资格前去迎奉。甚至能够吸引过来几个王公也说不定呢?而为了防止中华军。他们必须携八九会使骑兵。如此一来……
        为了这个异想天开地计划,梁明是煞费苦心。
        首先,找人改装琉璃宝塔。顶端换上夜明珠,内壁也放入大大小小的夜明珠二十颗,以及三十多颗散光强度高地宝石。以至于在黑夜之中,整座宝塔熠熠生辉,也算是为它的“佛光普照”打了个基础。
        第二,准备大批尺寸不一地镜子。这是为了打光,运作的好了说不准还能把宝塔地影子打到天空中呢!可惜技术不过关,实验时只能打出一道光柱。
        第三,训练一队可靠的精锐小队。熟练地使用雪橇、滑雪板,要能够忍耐寒冷、饥饿等等要求,小队队员要求有百分之一百的忠诚。
        剩下的还有无数的联络暗号,战术技能,等等等等。///可以说,为了这个被乌三娘嘲笑为“痴心妄想”的计划,梁明是费尽了心机,今天的圆满成果那是沾满了梁明同志的血汗呐,不容易啊!
        乾隆挂了,登基继位的自然是琰,而且一上位马上就能握着实权,比起历史来可是早了十一年。对于这个人梁明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好像就一个“平庸”二字。比起他好大喜功能力出众的老子乾隆来,此人是个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的平庸天子。
        琰跟和应该是十分的不对付,只可惜依照现在的情形,只要他还不是一头猪,那就不会去动和,毕竟和琳正坐着四川总督的位子。
        “看来明年要有一场恶战了!”思绪了片刻,梁明无奈的摇了摇头,如今的天气根本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特别是中华军,战士多数出自南方,对北方的天气极为不适应,看来是到了着手准备北方军团的时候了。
        按照梁明原先的意思,北方军团是要在明年夏季组编的。//经过了明年春季的大绞杀之后(西北十余万大军),从历经大战磨练依旧能够坚持下来的忠勇军、仆从军中抽出一万人组建成一个整编师,先以洋枪为制式装备,逐渐培养增强他们的忠诚度,最终规建为正编第七师。
        可现在乾隆的死,琰的登基,已经使得事情已经发生了严重变化。为了树立起新皇的尊严,明年春季的绞杀战,琰必然会倾全力而为之。可现在中华军只有不到七万人,其中除了卫戍京师的禁卫军之外,能够自由调动的中华军只有两万二三。其中骑兵六千余,炮兵三四千,步兵只有一万二三。而且要分出一半兵力留守北部防线,面对南方十几二十万清军的全面反攻,仅靠万余中华军和一两配必然是捉襟见肘。增强忠勇军、仆从军的战力,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还有就是半年来抓到的十万俘虏,这些被俘清军中绿营兵占了一大半,是一股可以争取的力量。特别是津南之战时抓到的四五万绿营兵,做劳力已经半年了,是到摘果子的时候了。
        而冬季战役时期主动投降的豫军洛阳镇总兵吴元庆,他的妻儿老小都已经被北方处偷偷的送到了北京,回头路是走不了的,所以这人完全可以放心的使唤。命他去绿营俘虏中招募士兵,肯定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梁明大致估摸了一下,未来的三四个月中,他手头还可以多出三万人来。虽然这批人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不会好到那去了,却也比白莲匪军强。守个城池还是可以的!
        明年,关键是明年,只要能顶住清军春季的反攻,将他们阻挡在京津之外,那么随后的夏季、秋季就会是中华军收获丰富果实的时候。
        当乾隆“遭天谴”死了的消息传遍天下时,岭南地方的中华政权将得到无以加复的巩固,那里的士绅百姓将会彻底对满清死心。在中华地方政权的号召下,在军饷利益的诱惑下,两广、江西、福建,四个省份,招募十万新兵只会多不会少。
        有了这些新兵的充实,南的中华军就可以抽调出足够多的精锐用于进攻上,当第四师沿长江直逼南京时,福建、江西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五师以及大批的忠勇军、仆从军将汇成一道不可阻挡的洪流,一泻千里,霎时间浙江、湖南,甚至是湖北。长江以南,将再无清军的立足之地。(西南不算)
        再看北方,直隶的清军主力已经灰飞烟灭。河南本就才两万的绿营兵,调出去洛阳、开封两镇之后,毕沅(河南巡抚)手中怕是三千正规军都不会有了。山东军力雄厚,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中华军在当地是一呼百应,柴坤手下实力相当的雄厚,即便吉庆(山东巡抚)手握总兵怕也奈何不得他。
        江宁(南京)的保卫战必然会让李世杰全(两江总督)身心的投入其中,江苏、安徽的兵力会大部大部的向江宁集结,而原本就向福建、江西、直隶(皖军尤政航部万余人)战场投入了相当一部分兵力的江苏、安徽两省,在又一次抽调大军之后,留下的也就是一副空壳子了。
        而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联军,以及绥远、察哈尔、热河、东北、蒙古各部的步骑,兵力近达三十万之多。大军势威,南北两面夹击京津中华军,可落在梁明的眼中却是覆灭前最后的疯狂。
        因为天下大势已经落入了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