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141节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41节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丝钢刀破风声传来,乌力吉手中的钢刀随声倒卷而上,“铛”的一声格住来人的刀势,左手拳头立即挥出,向来人击出自然落个厚实。^^^^那忠勇军一声闷哼,吐着口蜒踉跄而退。乌力吉正待抢上一步以结果对手,寒光错错,又有三名忠勇军将士挥刀向他砍来。眼中死光一闪,乌力吉左脚顿地,身体猛地前俯,不避不闪,钢刀向上斜砍而出…………
        史岭泊一愣,哪里还顾得了别的,身形立即一翻,背部已经感到一阵火辣辣的剧痛,但好歹是保住了性命。
        乌力吉伤势太重脚下一软,刀锋虽仍砍到了史岭泊却已无力破身而入。待要加力,那里还来得及,左右两刀已经疾驰而来。
        “他娘的,***清奴差点要了老子的命。”史岭泊用手摸了摸后背,满手的鲜血。不过伤口不深,倒也算是幸运。今儿要折在这王八蛋手里,想到拼命搏杀了一年眼看就升到连长了,差一点就没了命,史岭泊心中一阵后怕。站起身来看着倒在血泊中的乌力吉还不解气,又上前跺了一脚:“要杀老子还轮不到你”。**xS  ***手中钢刀顺手递出,将这蒙古大汉穿了个透心凉。
        “那轮得到我么?大清骁骑营千总都拉图,借尔首级一用。”烟火中踏出一员浑身浴血的满清将官,随手挥倒了一个抱住他的伤兵,转身以一双血红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史岭泊,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狂热,杀人的狂热。
        史岭泊心中暗自叫苦不已,这人看样子就不是个善茬,人家可是骁骑营的千总,自己才是个少尉排长(忠勇军较之整编师,同一级编制,军衔下调一级),可差的老远了。但这个时候,他也退不下了,一摆手中的钢刀,叫道:“弟兄们,拼啦……”只听他一声大吼,便合身扑上。
        都拉图嘿嘿一声冷笑,手中长剑烁如闪电,直奔史岭泊颈部削去。史岭泊手中钢刀一偏直迎而上。两人的刀剑锋芒交错,顿时迸发出“吱吱”的刺耳摩擦声,几点闪烁的火花飞溅而出。
        “嗒”的一声,史岭泊踉踉跄跄的退出了四五步远,而都拉图则是微微一顿,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都拉图眼中毫不掩藏嘲讽让史岭泊怒如火烧,“嗷嗷”乱叫着再次扑了上去。刀剑相碰,未待史岭泊有所反应,小腹上已传来剧痛,他被都拉图一脚踹飞了出去。
        史岭泊周边的忠勇军已经注意到了都拉图,见此情形纷纷扑杀了上去。都拉图不屑的笑了笑,虽然大营被破局势已败,但作为自己的最后一战岂会在乎这些小兵蛋子。“唰唰”一阵连刀,都拉图霎那间便砍翻两人。
        “杀……”一名忠勇军士兵从后面杀至,都拉图刀锋只是错身一划,就从这名大叫的战士咽喉撩过,嘶声的吼叫压在了嗓子里。“回来。”史岭泊大声叫停,这个骁骑营的千总绝对是顶尖的高手,凭着自己这些新兵想要堆死他不填进去二三十条性命是摆不平的。周边战士狼一般的蠢蠢欲动顿然息止,只剩下瞪着眼的沉重喘息声,带着几分不甘慢慢的围成了一个圆圈。
        “火枪手呢?高山兵那去了?他娘的要死啊!”面色严肃的史岭泊心理面确实焦急似火,战斗中根本不能出现长时间的停留,不然的话怯战的罪名可不是自己能担得下来的。顿了一会儿,史岭泊的心凉了,高山兵还是等不来,没办法了……
        “放箭”,一身低喝。三支羽箭如欢快的精灵从烟雾中穿出,都拉图措不及防只来得及反刀横在胸前,“叮当”一声挡飞一只,另两只就已经迅捷无比地穿在了他的身上。都拉图身子一震,嘴角露出几丝血沫,费力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不甘。烟雾中三个修长的身影渐渐明朗,手提长弓,身穿红色战衣。
        “啪”的一声脆响,是史岭泊手中的钢刀掉落地上发出的声音。“你们可算来了,这***在这要了三个弟兄的命了。”脱虚一般的坠倒在地,史岭泊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这三个人是忠勇军整编过后出现的兵种,都是出身山区的射手,主要来自高山族。忠勇军装备了大批量的前膛炮,这些大炮较之出口欧洲的也不逊色分毫,同时每一团也装备了少量的火枪兵(西班牙步枪),但是在战场上火枪装填毕竟慢了些,而且训练的时间太短打的不怎么准。于是,忠勇军就出现了弓箭兵这个补充编制了。同火枪兵一样,这些弓箭手也不是进攻兵种,他们的性质更像是后世的狙击手,战阵之中分成三五人一组的小队,跟踪大部队前进,遇到棘手的人物就……





    正文 三十二章 福康安出场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8 20:47:13 本章字数:4215

        “杀啊……”
        “冲啊……”。又一群忠勇军挥舞着刀枪呐喊着从都拉图身旁掠过。越过成堆的尸体。冲出了营寨门洞。向大营内冲杀而去。他轻咳一声。张了张嘴只吐一些稀松的血沫。看着黑压压的士兵从身边掠过。手动了动。试图将剑提起。但极度衰弱的手却无法完成原来是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寒冷和麻木再也无法抑制的从腹腔中扩散……
        营寨外。
        竖着两杆大旗。一面是红底黄龙旗迎风招展。一面黄底红龙旗滚动翻腾。环绕无数红色的洪流。在一片灰绿色的散乱敌阵末端划出十数个锋矢的形状。坚定的向这个方向推进……
        “营门处的那一小队人马打的还不错!”杨衮横马立于山岗之上。看着敌我交错的营盘轻松的说道。他的身旁只剩下黄锺、张烈两人。余下的都领兵冲进了清兵大营。
        福康安调遣博古特吉部现行。他自然是随后就到。可不曾想博古特吉行动如此迅速。两天的工夫竟然打到了白坡。这里面明显有鬼嘛!的知消息后。当即提兵前往策应。但终究是晚了一步。被杨振国等人率兵堵在了白岩山。
        刚上来就吃了一记闷亏。然而官场上持宠骄横的福康安却没有丝毫的急躁。依旧冷静睿智。当即后撤了十里屯兵驻扎。与中华军隔山相望。
        福康安不着急。时间拖的愈久对他们愈加的有力。两江的一部兵马已经抵达了闽赣边界的石城。只等京师圣旨下到。那么那里的大军就可以由宁化进发赶至延平。到那时…………
        福康安存的住气。这边的杨衮可就有点气短了。北方处传来的消息他也知道。乾隆已经调集了十多万大军前来。再拖下去等北京的圣旨下到两江。那他们面对的压力就更大了。所以。杨衮决定搏一把。他手下好歹也有两万兵马。对阵福康安兵力上还是颇占优势的。况且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士兵们士气正是旺盛。现在出击未必就会败给他福康安。
        拿定了主意后。杨衮并分两路。他自己亲率五千忠勇军再次来到了白岩山。没了福康安的阻挠部队很快就度过了艰险的白岩山。他们算是第一次进入了尤溪县境内。
        虽然白岩山是翻过去了。可前面依旧是大小丘陵山峰密布。即便是事前已经找了足够多的向导。可这面对清兵的层层把手。杨衮依然是无计可施。按当的想到的话说。想要过这片山的。足有一条路——打出去。好在杨衮也没有过高的奢求。对于一路破关斩将打到尤溪城根本不报念想。他所要做的就是大张声势。目的自由一个——拖住福康安。
        击破尤溪的任务就落到了杨振国领衔的二路军身上。一万五千忠勇军先是沿闽江退到了永福。然后绕过葛领到了游仙。在沿官道进入了德化县。最后绕过戴云山进了大田。这才直面尤溪。一场行军多绕了六百里。耽搁了四天的时间。
        杨振国知道。自己这边耽搁不的。算时间这乾隆老儿的圣旨怕已就到了江宁。江西这面最多还有半个月就能挥师南下。所以尤溪的攻坚战必须一炮打响。
        但是尤溪这一仗又那里是容易的。杨衮的虚张声势用了才三天就被对面的福康安给识破了。当下转守为攻却也吃了闭门羹。白岩山一带的险要那是双方共享的。我打你打不动。你打我也难!福康安的主力部队猛攻了一天。仅仅拿下了两个山头。自己反倒伤亡了接近千人。大感吃不消的清军。马上返回了老位子。福康安留下了一个游击领着三千多人把守此的。自己率着主力返回汤川。在那休整了一日火速开进来尤溪县城。
        当初退守汤川时。福康安手下剩了一万三千出头。算上招募来的五千新兵。一共也就一万八千人。白坡一战折了三千。白岩山再损失了千余。又除去留守白岩山和汤川的四千人。他手里还剩下一万清军。其中老兵占了八千。对于远道而来的杨振国部福康安并不在意。一万对一万五。他自负自己还应付的过来。
        寒风劲吹了一夜。到了天蒙蒙亮之时。细密的春雨便飘飘扬扬的洒了下来。绵绵不绝。
        “该过年了。这一次出去还能回来多少人?”。朦胧凉冷的细雨中。王作慢慢踮到大帐外。注视着灰沉沉的天空一言不发。
        在王作身后的中军大帐中。所有的军中头领都已经肃立两侧。今天一大早军部的调令就赶到了漳平。他们已经在帐中等候多时了。其部下八千军卒(含五千新兵)也是已整装待发。如今只等王作一声令下了。
        “众军听令:全军集结。卯时二刻拔营。五日之内赶往尤溪。不的有误。”话声一落。王作就一脸苦笑的出了大帐。听到背后乍然响起的欢叫声。他是苦笑连连。望着北面灰蒙蒙的天边禁不住叹了口气。
        其部登陆福建以来一次像样的仗都没打过。除了进军占的盘还是占的盘。剩下的就是招兵买马扩充军队。手下的大小军官都憋足了劲要到北边大干一场。现在终是如愿以偿了。可他们又那里知道福康安岂是易与之辈。这一趟杀过去能回来几个还真说不准。特别是那五千新兵……“命是自己挣的。怨不了谁。”
        在细雨蒙蒙中。王作率所部八千忠勇军北上尤溪。
        带着身边亲卫。王作一路快马加鞭赶往梅山。杨衮已经移兵此山了。王作所部到达界面后。让副将江近领兵安置。自己火速赶来。好在都会骑马没耽搁时间。当天中午不到便已赶到了梅山大营。验过了调令。王作顺利的见到了杨振国、刘升、陈泮、王芬等人。
        一帮子老朋友见面也没什么客套。问候罢了就直接转到了正题上。杨振国率军在此扎营已经三日了。迟迟没有展开进攻。原因有两个方面:1、等援军。也就是王作一部。2、敌情不详。因为的形不属。清军防范的又极为严密。三天的侦查下来。依旧是两眼一抹黑。只知道福康安在新桥、班代、台溪布置了防线。但清兵的具体数字都没查清楚。
        王作听了嘿嘿笑道。“这个无妨。我手下有一员新投效来的亲卫。原本是戴云山上的绿林好汉。听到我军的招兵告示赶过来的。对这一片的的形极为熟悉。”说着就命人招来了一条大汉。
        “小的陈和见过诸位将军。”陈和一进大帐。本想当头拜下。好在也经过了几天的训练。收了架势忙行了一个不怎么标准的军礼。
        这陈和打小也是富贵出身。练就了一身武艺。在永春、泉州一带也颇有名气。后来他父亲不知怎么的的罪了永春知州。落了个家破人亡。陈和无奈之下带上两个忠心的家仆上了戴云山。立志报仇雪恨。所以一听到中华军的事情。带上了手下几十个弟兄马上就投奔了过来。
        王作喜欢陈和的个性。也满意他的武艺。就调任了自己的亲兵。陈和听了之后毫不犹豫的便应了下来。拍着胸脯说道:“陈和定不辱使命。”
        他这作风很受杨振国的欣赏。关心的说道:“一路小心。莫要强求。”
        陈和无谓的一笑。打了个军礼退出了大帐。回到他们的安顿之处。拿上备好的干粮。挑了一匹快马。直出了梅山大营。
        清朝时期的福建自然远远比不上后世时的富足。但即便是现在战火将起所过村落依然人烟鼎盛。房屋住处远胜台湾。从新桥向东而去。一路来小心的探察了几处营寨。人数并不多。放在平日也就是一个汛的规模。主要作用就是一个示警。
        转过一道山丘。就看到一座大营隐约可见。陈和估摸了一下的点。一勒缰绳转马向东跑了过去。如果他记的不错的话那里会有一道小岗。大致上能看清楚营中的布局。配上怀中的望远镜那是尽收眼底。
        跑过了一大片树林那儿果然有一道山岗。约有五六十米高。站在上面。对面大营可一览无遗(望远镜)。看了此处营寨便可以交差了。陈和心头一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