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经济]政治经济学原理 >

第114节

[经济]政治经济学原理-第114节

小说: [经济]政治经济学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劳动者成不了具有理性的人。固然这方面的进展至今一直很缓慢,而且现在仍很缓慢,但一种自发的教育运动正在人民群众中展开,这种自发的教育可以通过人为方式加以极大的促进和改进。虽然得自报纸和政治书籍的教育不是最扎实可靠的教育,但同根本没有教育相比,这却是巨大的进步。这种教育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可以从棉花危机期间兰开复部的纺纱工人和织布工人的表现中看得很清楚,在这场危机中,他们始终表现得很通情达理,很能忍耐,受到了应有的称赞,这只是因为他们阅读了报纸,知道了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知道这与雇主和政府毫无关系。假如这场灾难发生在政府未采取有力的财政措施,使廉价报纸得到扶持以前,那他们的行为是不是会这样具有理性,这样值得效仿,就很难说了。辩论会、演讲会、公共问题讨论会、工会、政治鼓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唤醒人们热心于公益的精神,有利于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各种各样的思想,有利于促使有识之士进行思考和反省。虽然知识水平最低的阶级过早地获得选举权非但不会促进反而会妨碍他们的进步,但毫无疑问,争取选举权的斗争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上进心。而且,工人阶级现在已成了公众的组成部分。他们或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现在参加了有关公共事务的所有讨论;所有那些以报纸为工具的人,都可以把工人阶级当作读者对象;中产阶级获取信息的途径,现在至少城市工人也可以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工人无需任何人帮助,就会变得比以前更聪明;与此同时,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政府和个人的努力下,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数量都将得到很大改进,人民大众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依赖于精神文明程度的道德品质,将比过去更为迅速、更为顺利地得到提高。
  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预言,工人阶级知识水平的提高会带来以下几个结果。首先,他们会比现在更不愿意受上层阶级的指引和统治,更不愿意接受上层阶级为他们指出的道路。如果说他们现在就没有服从上层阶级的那种敬畏之心或宗教感情,那么他们今后会更加没有这种敬畏之心或宗教感情。依附和保护理论将越来越不能被他们所容忍,他们将要求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与此同时,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要求国会干预他们的事务,要求法律对有关他们的各种事情作出规定,尽管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看法常常很成问题。他们会要求国会按照他们的意愿和想法进行干预,而不愿听别人指手划脚。与此丝毫不相矛盾的是,他们会尊重有才智有知识的人,并愿意在任何问题上听从那些他们认为熟悉问题的人的意见。这种尊重是深深植根于人性中的,但他们将自己判断谁值得这种尊重。
  第三节 智力水平的提高也许会使人口得到较好的控制,妇女社会地位的独立也有助于人口得到较好的控制
  我认为,随着工人阶级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和自立程度的提高,他们必然会变得越来越通情达理,越来越精明节俭,从而人口相对于资本和就业机会而言将逐渐减少。这种最令人满意的结果将会被另一种变化极大地促进,这种变化便是当代最有益的一种趋势:工业大门既对男人敞开,也对妇女敞开。使穷人不再依附于富人的那些原因,也同样将使妇女不再依附于男人,而且从正义的角度说,法律和习惯无论如何不应迫使(已能独立生活的)妇女依附于他人,即不应使未继承财产的妇女除了为人妻或为人母外,便无法谋生。妇女如果愿意为人妻或为人母,那就让她们为人妻、为人母好了;但是,如果绝大多数妇女只能在家里从事较为卑微的工作,别无其他选择,那就太不公正了。我们早就应该认识到,以纯属偶然的性别为根据赋予人们不平等的权利,强制规定不同的社会职能,这样做所依据的种种思想和制度,是阻碍道德、社会甚或智力进步的最大障碍。在这里,我只想指出,妇女社会地位的独立,很可能会大大减轻人口过剩这一弊害。增殖人口这一动物本能之所以一直在人类生活中发挥过大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一半的人专门执行这种职能,由于这种职能成了女性的终生职能,同时又与男性的几乎全部生活目标交织在了一起。
  第四节 雇佣关系将逐渐被废除
  工人阶级势力的扩大和人数的增加,即使是在英国现行的制度下,也正在迅速使他们能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对政府施加限制,这将带来什么样的政治后果,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太宽了,不是此处所能讨论的。不过仅就经济方面的影响来说,虽然工人阶级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公正的法律也许会使产品的分配更加有利于工人阶级,但我却认为,他们不会满足于永远处于被雇佣的地位。他们为了成为雇主,也许愿意先作雇工,但却不会愿意一辈子作雇工。在象美国和澳大利亚这样的财富和人口都在迅速增长的新兴国家,劳动者一般都是先当雇工,几年以后便独立干活,最后成为雇主。但在人口稠密的古老国家,那些一开始便当雇工的人,如果不论为政府救济的对象,一般说来会一辈子当雇工的。在目前的人类发展阶段,平等的思想正日益广泛地在穷人当中传播,要阻止平等思想的传播就得完全取消出版自由,甚至完全取消言论自由,因而可以预言,人类是不会永远分为两个世袭阶级即雇主阶级和雇工阶级的。这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不仅对雇工来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且对雇主来说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富人认为穷人天经地义就是他们的奴仆和随从,而穷人则把富人看作是捕食对象和牧场,而且他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会得寸进尺。无论是雇工还是雇主,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都丝毫不尊重正义或公平。一般说来,工人阶级并不认为得到高工资就应好好干活,他们大都只想尽可能多地索取,尽可能少地回报。总有一天,雇主会无法再与雇工保持朝夕相处的亲密关系,因为二者的利益和感情是敌对的。资本家的利益所在几乎与工人的利益所在一样,就是把工业生产活动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使那些为他们干活的人象独立经营者那样,对工作具有同样的兴趣。
  我在本书的前一编曾谈到我对小土地所有者和自耕农的看法。读者也许因此而认为,广泛分散土地的所有权,是我赖以至少使农业劳动者免于完全沦为雇佣劳动的方法。然而,这并不是我的看法。我确实认为,贬低那种农业经济形态是毫无道理的,并认为,就其对人类幸福的总的效果而言,这种经济形态远比目前存在的任何形态的雇佣劳动更可取。因为这种经济形态对人口的具有远见的抑制作用较为直接,而且经验表明也较为有效;还因为,在我国或其他任何古老的国家,无论从有保障、具有独立性方面来说,还是从除动物本能外的其他任何才能的发挥来说,自耕农的状况都远优于农业劳动者的状况。在自耕农制度已经存在、其运行基本令人满意的地方,如果人们学究气十足,认为农业改良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都是一付万应灵药,而在人类目前的智力水平下,废除自耕农制度以便为建立另一种制度铺平道路,那么我对此将深表遗憾。在象爱尔兰那样产业改良处于落后状态的地方,我认为与其采用排他性的雇佣劳动制度,还不如采用自耕农制度,因为后者比前者更能使一个民族摆脱疏散的半开化状态,而养成吃苦耐劳、深谋远虑的习惯。
  但是,一个民族一旦在制造业或农业中采用了大规模生产制度,就不会放弃它;而且只要人口与生活手段相适应,他们也不应放弃它。毫无疑问,在大工业企业制度下,劳动具有更大的生产力;即使产品的绝对数量不比过去大,相对于所使用的劳动的产品数量也较大,因为在该制度下,可以用较少的辛劳和较多的闲暇,养活与过去相同的人口,而生活水平不变。整个说来,这是一种利益。一旦文明与改良发展到此种程度,全体的利益也就会成为构成全体的每个人的利益。而从这一问题的道德方面(这要比经济方面更为重要)来说,作为工业改良的目标,则应该追求比现在更为良好的道德状况。现在人类分散在地球上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家族,每一家族由专制的家长统治,同本家族以外的其他人口几乎没有共同利益,也没有必要的思想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其家族的其他成员的统治是绝对的;他因此而往往把兴趣集中在自己的家族上,把这看作是自我的扩张,一心想为本家族占有更多的财产,心思全用在如何为本家族保持和获取财产上。固然,我们可以怀着喜悦的心情把这种道德状况看作是摆脱单纯的动物状态而向人类状态迈出的一步,看作是摆脱动物本能而向深谋远虑和自我管束迈出的一步。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热心于公益的精神、宽宏大量或真正的正义和平等,那么养成这些美德的环境就不是利益的互不相关,而是利益的相互关联。工业改良的目的并不是使人们老死不相往来,而是使人们在没有依附关系的情况下,相互合作或相互服务。到目前为止,那些靠自己劳动而生活的人,或者是仅仅为自己劳动,或者是为雇主劳动,别无其他选择。实际上,合伙经营推动文明和改良,以及大规模生产带来效率和节约,并不一定要把生产者分为两个集团,利益和感情相互对立,从事劳动的大多数人仅仅是奴仆,受资金供给者的驱使,对企业的事丝毫不感兴趣,而只是盘算如何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挣得工资。过去5O年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及讨论,以及过去20年所发生的事情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工业改良(即使是强大的军事独裁统治也只能延缓而不能停止这种改良)发展下去,则毫无疑问,只有那些道德素质低下不适于做独立工作的人,才会沦为雇佣劳动者,雇主与工人的关系将逐渐为合伙关系所取代。这种合伙关系将采取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一种:在某些情况下,是劳动者与资本家合伙经营;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而且也许最终将是劳动者之间的合伙经营。
  第五节 劳动者与资本家合伙经营的例子
  人们早就在进行第一种形式的合伙经营了,当然这不是普遍现象,而只是例外。各工业部门已有这样的事例,即:凡是对企业做出贡献的人,不论是用劳动还是金钱做出这种贡献,都按其贡献的大小,象合伙人那样享有企业的股权。用利润的一定百分比奖励受到特别信赖的人,已成为惯例;这一原则有时推广应用于体力劳动者阶级也获得了极大成功。
  在到中国作生意的美国船舶上,每一船员均有权享有航行的利润,这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习惯;据说,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这些船员一般品行都很好,而且极少同中国政府或中国人民发生冲突。英国也有这方面的例子。但世人对其不甚了解。“在康沃尔,矿山是严格按照共同经营原则开采的;矿工们与矿主的代理人签订合同,根据合同来开采某一段矿脉,然后把矿石运到市场上出售,按一定比例从销售款中得到报酬。这种合同的期限是一定的,通常为2个月,常年在矿山工作的人均可自由加入合同。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工人的收入不稳定,以致有时不得不长期靠信贷生活;但这种制度也有其优点,而且优点补偿上述缺点而有余。在这种制度下,康沃尔矿山工人的智力、道德和独立精神均有提高,从而使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性格习惯都远远高于劳动阶级的一般水平。巴哈姆博士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阶级,他们不仅是聪明能干的工人,而且是很有知识的人。’他还说,‘他们有点象美国人,具有独立的性格,这种制度使他们享有充分的签约自由,以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企业的合伙人,能以几乎乎等的地位与雇主打交道。’……既然他们聪明能干、具有独立精神,因而我们听到以下有关他们情况的报道并不感到奇怪:‘很大一部分矿工现在都租了土地,期限为3代人或90年,在上面盖了房子。康沃尔各家银行的储蓄存款总额为281,541英镑,估计其中三分之二是矿工的存款。’
  巴毕奇先生也描述了这种制度,他说,捕鲸船船员的报酬也是按照与此相同的原则支付的;“在英格兰南海岸,捕鱼所得的利润按以下方式分配:捕获量的一半归渔船和渔网的主人,另一半在船员之间均分,但船员有义务帮助修补渔网。”巴毕奇先生的巨大功绩在于,他指出把这一原则一般地应用于制造业是可行的、有利的。
  大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