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良宵谁与共 >

第29节

良宵谁与共-第29节

小说: 良宵谁与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叙旧,老爷以为呢?”

“你看着办就好,嫂子来了,很该尽一下地主之谊。”萧老爷睁开眼,奇怪道:“我记得大舅子还是从六品,琳儿参加的是大选?”

宫中选秀,理应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女眷,从六品小官的女儿怎可能参选?

大太太嘴角的笑容一顿,低声道:“老爷,不是大选,是小选……”

萧老爷转过头来,脸上满是不悦:“大舅子真是胡来,哪个好人家的女儿去参加小选的?”

小选听着还好,不过是进宫给贵人当奴才罢了,一般的好人家哪里会愿意。都是孤女或是穷困人家不得已,才会送摸样端正的女儿进宫讨一口饭吃,指不定还能被贵人看中,一步升天。

大太太也明白,她家大哥是在小地方磨得不耐烦了。当年考中举人,全家欢天喜地的,被外放出去的时候,依旧意气风发,想着两三年就能升官回京。可惜在那穷乡僻野呆了足足六年,大哥早就没了当年的想法,四处疏通,连发了不少信笺给自己,只愿调回京城里。

大太太送了不少体己过去,总归是自己唯一的嫡亲哥哥,不帮他帮谁?但是叫萧老爷伸手帮忙,她却是不敢的。

当初她大哥年轻气盛,没少看轻那时候从五品的武官萧老爷。两人的关系算不上好,好在萧老爷看似不太计较,要不然自己大哥的官职早就做到头了,哪里还能外放试练?

大太太父亲只是个四品的翰林,没有实权,更别提在宫中的人脉不好不坏,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更是不敢有动作。她大哥的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不好不坏地在偏僻小地当着小官。为这事,母亲没少埋怨自己不帮忙。

大太太叹了口气,她不是不想帮忙,却是有心无力。只是最近母亲的身子骨有些为何,年迈的时候忍不住唉声叹气想要见嫡亲儿子一面,便求到了自己的跟前,她如何能拒绝?

父亲给她出了个主意,大太太不得不应下,却也不敢在大老爷面前透露半分。

“琳儿从小长得端庄秀丽,虽说跟着大哥外放,身边却有京城出去的教养嬷嬷跟着,规矩女红是一点不差,只是身份上不够格,大嫂便想着进宫后搏一搏,说不准那天就能被贵人相中,留在贵人身边做个女官也是顶好的。要不然琳儿只怕是要嫁给不起眼的小户人家,没得埋没了。”大太太轻声解释着,心底也对大哥大嫂的决定颇为有异议。说出去,别人还当萧府连她娘家人也容不下,居然把外甥女送入宫中做奴才,以后萧老爷跟贵人们做生意碰上,怕也是要没脸提起这个亲戚的。

可惜大哥大嫂决心已下,父亲母亲又极为赞成,她这个出嫁女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也没能阻拦住几人,声音里便少了些底气。

萧老爷倒是明白这个大舅子心里所想的,伸手拂开大太太的手,冷笑道:“大舅子倒是打的好主意,送琳儿进宫,我为着脸面肯定会出手帮忙疏通一二。琳儿即便是小选进去的,也受不了什么委屈,我还得兢兢业业地给她铺路,免得以后丢的是我的脸面。”

大太太被说得羞红了脸,偏偏她大哥打的确实就是这个主意,实在让人赧然,不由暗恨父母偏心大哥,置自己这个出嫁女于不顾,没得惹了萧老爷不高兴:“老爷息怒,我也是费心劝过大哥的,奈何他已经打定主意,大嫂和琳儿已经在来京的路上了……”

“先斩后奏吗?”萧老爷不用想,也知道这个大舅子是个心大的人。以前在他面前不可一世的摸样,萧老爷还印象深刻。如今被外放在一个偏远小城当县官,自然是不甘心的,又不肯放下脸面直接来求他,便想着用这么一个迂回的方式,逼得自己不得不出手帮忙。

要是大舅子这点心思全用在官场上,早就无往不利了。只可惜他为人孤傲,看见的仅仅是眼前的那点绳头小利,不懂得韬光隐晦,这才会被打发到那么偏远的小地方。

要不是萧老爷不想大太太娘家的脸面被丢进,以后少了一个书香门面的亲家,稍微打点了一番,大舅子只怕如今早就丢了官纱帽,哪里还能有一个体面的小官做着?

可惜这人,就是不懂得适可而止,也看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斤两。只得以后真翻了一个大筋斗,把脑袋都给玩没了,这才会后悔不跌。萧老爷站起身,淡淡道:“既然你应下了,那就只管招呼她们进府来。什么该帮忙,什么不该应下,你心里有数就是了。”

大太太连忙点头道:“老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办的。”

见他抬脚就往外走去,大太太不由慌了,以为萧老爷这是因为娘家的事恼了自己,急忙跟上去:“老爷这是去哪里?不用些宵夜,好好歇息吗?”

萧老爷眯起眼瞥向她,这个正房太太什么都好,就是对娘家人太心软了一点。不给大太太一点教训,以后还不翻了天,擅自做主了?

“不了,我去书房处理些事,今晚就不留了,你先去歇着吧。”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撂下大太太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门口,神色既是失落,又是难过。

“太太,”金嬷嬷伸手来扶她,低声劝道:“夜风凉着呢,太太还是先进来吧。”

大太太回过神来,见外头有一两个丫鬟探头张望的身影,不由正了正脸色,搭着金嬷嬷的手慢慢往回走:“那些小蹄子,大晚上的没个正事,回头都打发出去吧。”

“是,太太。”金嬷嬷明白大太太这是心里不痛快,便迁怒在那两个小丫鬟身上。作为大太太的心腹嬷嬷,还冠以主家姓氏,在院子里的地位颇为超然,对这两个丫鬟自然同情不起来。

奴才就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怪只怪她们多余的好奇心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了。

“你说,老爷是不是恼了我?”挥退了大丫鬟,只留下金嬷嬷,大太太一路挺直的后背慢慢松懈下来,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

“太太多心了,兴许老爷确实有要事。”金嬷嬷也明白她这话只是安慰大太太的,萧老爷虽说不至于恼了大太太,却对她娘家自作主张颇为不高兴。这一不高兴,便连累了大太太。

大太太心里也清楚,所以才止不住地叹气。都说闺女该富养,儿子该穷样。在金家,父母打小就偏心大哥,给他的都是最好的,让自己很是羡慕。谁知大哥丝毫没放在心上,性子高傲跋扈,小时候没少欺负她。如今两人都成家了,大哥依旧当自己是那个瘦弱的小妹,从没过问她的意见,没为她着想,只为前途打算,一声不吭就把她拖下水,也不管她在萧府会不会惹恼了萧老爷,失了夫君的心。

都说娘家是出嫁女的后盾,在大太太看来,却是她最沉重的包袱。甩不掉,断不开,还得一再替娘家收拾烂摊子,自己是真的累了。

“好了,收拾卿兰轩,大嫂和琳儿这几天就该到京城了。”大太太只想着琳儿真能顺顺利利地小选成功,大嫂也能平安回去,这就足够了。要是琳儿没选上,只怕大嫂也打着让她嫁到京城里的主意。

也不想想,京城满地的大官,随便在街上一抓是一大把,品级比从六品的小官是高得多了。琳儿再是国色天香,门第也是够不上的。

大太太越想越是头疼,琢磨着还得回头求一求萧老爷,给琳儿打点一番,好痛痛快快让她选上便是了……

大太太临歇息时,有丫鬟来禀,说吟香摔得厉害,房里的嬷嬷急忙过来要帖子请大夫,不由纳闷了,把那慌乱的嬷嬷叫进来,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大晚上的,吟香怎么就受伤了?”

见金嬷嬷已经拿上帖子去请大夫了,那嬷嬷才松了口气答道:“回太太,不知道哪个黑心的,把碎了的瓷片偷偷藏在毯子下面。吟香一没留神,踩到了碎片,一双脚鲜血淋漓的……”

大太太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显然上回萧老爷随口夸赞了吟香跳舞好看,便碍了谁的耳,痛下狠手给吟香一个教训。

这双脚受了伤,一两个月就别想再跳舞了。不能跳舞,又不能行走,自然是无法把萧老爷留住的。要是漂亮的脚上留了疤痕,就更是遂了那人的愿,萧老爷只怕是会厌弃了吟香。

真是好本事,居然敢在她眼皮底下使这点小手段,以为自己看不出来吗?

大太太不用想也知道究竟是谁做的好事,当下便道:“让院子里的人都不准离开,各自呆在房间里。吟香虽然还是个丫鬟,却是萧老爷点头开了脸的,哪里能被底下的奴才作践了?我这就去书房禀明老爷,决不能姑息府中出了这等丑事!”               

作者有话要说:~(≧▽≦)/~

☆、四少

第三十四章四少

大夫被请进府,萧老爷很快也从书房过来了。

大太太让把地毯周围用矮凳拦着;免得其他误伤了;两个嬷嬷扶着吟香上了床榻;帘子放了下来,遮掩住吟香面无血色的小脸,露出一双血淋淋的双脚。

萧老爷瞧得皱了皱眉,便问:“她的脚怎么样了?”

大夫是萧府相熟的;看惯了大宅门里的糟心事;倒是没有多少惊讶;捻着下巴的白胡子摇头晃脑道:“毛毯下那些瓷片都是极为尖锐的,显然是被磨过的。这姑娘的双脚被刺入了七八块瓷片,伤口极深;没两三个月怕是走不了路。不过还好,休养半年,便能恢复如初了。”

这大夫的医术不错,萧府的打赏又多,他自然是尽心尽力的:“为今之计,是让婆子先把瓷片都拔出来,再上药包扎。只是这瓷片有些断开了,怕是不好处置。”

大太太不忍看了,撇开脸问萧老爷:“家里的婆子丫鬟都是胆小的,哪里处理过这样的事,只怕笨手笨脚,没能把碎片弄出来,反倒会弄疼了吟香。”

萧老爷蹙眉想了想,道:“去请四少爷过来。”

大太太想到萧暄那些乱七八糟又奇奇怪怪的玩意儿,指不定能轻易帮吟香把瓷片夹出来。

四少爷萧暄府里从不出现,房间里的丫鬟和婆子忍不住偷偷向门口张望,看看这位深居简出的小少爷是什么摸样的。

又听说他心醉于机关术,怕是个神神叨叨的,众心里止不住地胡乱猜测着。

等萧暄进来时,屋内登时一片鸦雀无声。

这位四少爷的相貌与萧老爷只有两三分相似,五官柔美,比起大少爷萧晗的冷若冰霜,多了一分稚嫩,眉眼如画,让移不开眼。一袭黑色的锦袍,银灰色的腰带,勾勒出身形的纤细柔弱。常年呆屋内,皮肤白皙得如同雪儿一样,那双眸子显得更为漆黑锐利。

纤细的贵公子,年纪虽小,气势却是不凡,目光所到之处,丫鬟和婆子忍不住低下了头,不敢直视。

“父亲叫来做什么,为这丫鬟治伤?有大夫,怕是不必出手的。”萧暄走前几步,绕着吟香的双脚看得“啧啧”出奇:“这手段虽说粗劣,却最为有效。瓷片小且尖锐,入肉三分,需要隔开才能拿出来了。”

“暄儿有什么法子?”萧老爷要救吟香,只是不想内宅闹出命,没得让府外的多了谈资,要说多担心,倒是没有的。

萧暄也清楚,一个小丫鬟而已,叫他出手,不免小题大做。只是这些碎片不拿出来,大夫的医术再厉害,也是回天乏术的。

他从怀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木匣,放桌上,淡淡道:“这丫鬟大命,刚做出来的新玩意儿,正好适合取细小的瓷片。”

大夫打开木匣一看,只见里面一排闪着银光的小刀,每一把只得指头大,握手上极为轻薄,指腹刀面上略略一扫,便能留下线头大的伤痕,不由两眼发光道:“果真是好刀,最是适合这时候用了。”

有这些小刀,不愁吟香脚底的瓷片取不出来!

大夫拿着小刀,两眼闪着绿光便开始动手了,萧暄拱拱手道:“若是无事,这就回去了。”

萧老爷微微颔首,又道:“要的东西,已经让海船上买到了,三五日就能送到府里来。”

萧暄眼神一亮,不由笑眯了眼:“谢谢父亲!”

他对其他事漠不关心,唯独对机关情有独钟。机关的材料,更是萧暄的心头之爱。可惜越是厉害的机关,需要的材质便越是特殊。自己费尽心思没找到的材料,没想到萧老爷倒是帮忙找来了。

不过萧老爷是个商,无利不起早,这次会帮忙,只怕是有什么要求,萧暄便问:“父亲是想再帮什么忙?”

萧老爷摇头道:“总是院子里,与兄弟极少见面,不免生分了。这次韩先生授课,也去听一听。”

萧暄对听课毫无兴趣,倒不如屋内研究机关之术了。不过萧老爷显然是下了决心,要他离开房间与其他兄弟多交往,便勉强答应了:“是,父亲。”

大太太这才松了口气,几次去叫萧暄,不是把自己反锁屋内,就是充耳不闻,为这个小儿子的事,她没少操心。

这个儿子打小体弱,算命的说是养不过七岁,要一个长寿之膝下长大为好,七岁前父母不能太亲近。府里没有长辈,好不容易寻得百岁的天机子,收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