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皇后之妹 作者:赵十一月(晋江vip2014-11-16完结) >

第37节

皇后之妹 作者:赵十一月(晋江vip2014-11-16完结)-第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会成为今上被欺骗的证据。”
    周清华咬着唇许久说不出话来,只是皱着眉头。
    李修柏却叹了口气,颇为体贴的道:“明日你几个表兄约好要去探望袁焕,得了消息,会和你说一声的。”袁焕上次去找曲阁老当时说情,虽然当时没事但过了一段时间就被借故打了一顿板子,最近一直都躺在家里休养。
    周清华勉强露出个笑容,温声细语的道:“还是二舅你最好。”
    “行了行了,别拍马屁,我可不吃这套。你这丫头从来都是用得着朝前,用不着朝后。”李修柏拂了拂袖子,颇有点事了拂衣去的姿态。完了,他还摸摸小侄女的头,“还不去见你外祖母?她都念叨你念叨了一上午。”这话说得颇有点酸溜溜的味道,叫人听了便觉得好笑。
    “嗯,我这就去。”周清华弯腰给他行了个礼,快步退了出去。她举止优雅文静,绣着兰花花卉的裙裾半点不动。
    李修柏继续低着头修剪枝叶,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笑着摇头道:“这丫头这样的性子,崇文怕是不合适。。。。。。”他搁下剪刀,摸了摸叶子,漫不经心的道,“也不知道最后会是便宜了哪家?”
    此时,太子府上亦是一片惊惶。先是宫中派来的护卫围了整个东宫,然后便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黄庸带着圣旨前来宣旨。
    皇帝在宫中恼怒交加,直接便下旨斥责太子,令太子不必上朝,闭门静思。这已经算是一个比较严厉的暗示了。再严厉点的估计就是废太子了。
    黄庸来宣读圣旨的时候稍稍抬了一下眉梢,看着太子跪在一边满面苍白,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这位太子也不知道是随了谁?皇后看着面软心慈,那手段却是没人不知道,陈贵妃也只得退开一步。即便是皇帝,虽然看着仁儒,年轻的时候狠心起来也是个一刀见血的主。偏偏太子却是这样一幅德行,真是叫人没话说。
    “殿下,接旨吧。”黄庸温声示意道。他能够有到如今的地位,不过依的是“谨言慎行”二字,太子还未被废自然还是太子,他自然得尊之重之。至于以后,那谁知道呢?
    太子容瑜长眉微微颤了颤,瘦削的面部肌肉几乎僵住了,他迟疑了很久才郑重的伸手接过圣旨,缓缓道:“儿臣领旨。”
    太子妃谢晞云就在一边。她穿着太子妃的正装,头上和手上佩戴的珠饰极少,看上去面容宛若冰雪,眼中却是水一般的温软。她侧头瞧了眼僵立的太子,心中十分不忍,忍不住伸出手扶了他一把。
    黄庸瞧着这夫妻两个难得和睦的景象便弯腰笑着道:“陛下还在宫里等着奴才,奴才就先告辞了。”
    谢晞云从侍女手里接过一个暗色的荷包,上前亲手递给黄庸:“一点心意,还请公公收下。”她语声委婉,十分恳切的样子。
    黄庸手指微微使劲,又掂了掂分量——很厚实,很轻,显然是银票。黄庸面色不变的笑道:“那就多谢两位殿下了。”顿了顿又体贴的多加了一句,“还请两位不必太过担忧。宫中自有皇后娘娘会替两位分说。”要不怎么说皇后厉害呢,都这样了,皇后那边也依旧稳如泰山。
    谢晞云勉强笑着应了一声,又和黄庸说了几句话,这才令人送了黄庸出去。等黄庸的背影不见了,谢晞云转过身去看了看容瑜,用尽量温柔的语调安慰道:“你别担心,还有母后在,我们都会没事的。”她犹豫了一下握住容瑜的手,纤细的手掌上隐有湿汗,“再不济,我父亲也不会看着不管的。”
    容瑜抬眼看了看谢晞云,没有像往常一样甩开她的手,眼眶红了红却依旧是默然不语。
    谢晞云抿唇笑了笑,她静静地看着容瑜,苍白如雪的脸上带着一点罕见的羞涩和喜色,凑近容瑜耳边道:“有件事我本来还想晚些和你说的,现在告诉你也好。”她的呼吸就在容瑜的耳边,带着一种温热的气息,“我有喜了。”
    这句话一出,容瑜整个人都怔住了,他脑子有那么一刻几乎是空白的。过了好久,他才反握住谢晞云的手,紧紧的:“谢谢,谢谢。”此情此景,他只能这样轻轻的说上一句。
    谢晞云面上掠过一偏红霞,她下意识的抚了抚自己的小腹,声音温柔的像是冰化作的水:“殿下,您放心吧。无论如何,我都会陪着您。”无论是刀山还是火海,是生还是死。
    当初,她豁出性命、赌上名节也要嫁给他,受了那么多的非议、那么多的苦,如今也终于将要看见曙光了。
    作者有话要说:莫严和袁正道是同年;我之前在第二卷的第二章提过:他们都是永嘉十一年的进士,只不过袁正道当时是状元。同年、座师这些都是官场上比较紧密的关系。很多势单力薄的文官就是依靠这些关系步步高升的。
    这章11点多才写好,我犹豫着是马上发还是明日发。后来想想,准点刷更新的话大家和我都轻松很多。所以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写完太子写齐王,我觉得下章你们会( ⊙o⊙ )

第51章 倒V波澜

齐王府。
    方晨语躺在床上;微微合眼;疲惫中带着一种苍白冷淡的厌倦。在她不远处的桌上放着盛药的玉碗;只喝了一半,中药的气味淡而柔。
    齐王此时正在外边和人说话;并不如何设防,那高高低低的声音便很惹人心烦的传到她的耳边。
    “此事一出,袁正道那边定是脱不了罪的。”那声音听着温煦和缓;里面透着的意思却叫人心冷;“只是不知殿下这边可有接任户部侍郎的合适人选?倒是可以说出来听听;我会帮忙传达给家父。”
    齐王似乎笑了一声;低声报了个名字,然后才悠悠道:“天机道长已经出关了。有他在父皇那边说项,太子这次怕是真要倒霉了。”
    和齐王说话的人也应和似得笑了笑,拿捏着温和的语调说道:“这一步,殿下是走对了——有些话就是得由天机道长开口。如今国内先有江州水灾再有川州地动。何尝不是太子无德,上天示警?”那些天灾*在他嘴边仿佛是最寡淡不过的下酒菜。
    齐王似乎迟疑了一下:“现在我倒是只担心一件事。当初我们派出去的人不是说还有一本账本被莫严给送出去了么?”这局是他们布的,朝廷发下去的赈灾银子和修坝银子都早就已经被他们吞了顺便嫁祸给太子。偏偏莫严那家伙中途察觉到不对,暗藏了一本账本想要留作后手,结果莫严死了,账本却偏偏不见了。
    和齐王说话的那人生了一张五官端正的脸,体型微胖,显得十分和善温良。他摸了摸自己手上的玉扳指,淡淡一笑:“殿下,这账本到了皇上手上才能算是账本,否则就是一本废纸。可它到得了皇上手上吗?”
    方晨语喉中痛痒,此时正好轻轻咳嗽了一下,外边的齐王一下子就听到了。他再没心思和人说话,反而径直回了屋子,温声细语的问道:“怎么了,可是哪里难受?”
    方晨语扭过头不看他,齐王倒依旧是好脾气的抚了抚她有些消瘦了的面颊,长指微微收拢:“别和我闹气。晨语,你知道我心里也不好受。”
    方晨语嘲讽似得笑了笑,还是不理人。
    齐王暗暗叹了口气却还是转过头和边上伺候的随从吩咐:“你去和曲公子说一声,让他先回去吧。”
    那随从这个时候能站在这边自然是齐王的心腹,应了一句后便立马往外走。
    齐王静静的看着方晨语,为她捏了捏被子又抚了抚她柔滑的乌发,目光温柔的仿佛要淌出水来:“若是困了就睡吧。我陪着你。。。。。。”
    方晨语抬眼看他,冷着声音道:“我想吃莲子羹。”不知怎的,齐王府里那些手艺高超的厨子都摸不清方晨语的口味,偏偏厨房里帮佣的一个姓郭的仆妇做的莲子羹正对了她的胃口,喜欢的不得了,时不时总是要吃上一碗。
    这种小事齐王自然是依着她,闻言便点了点头:“我让人做两碗上来。我陪你吃。”
    “谁要你陪?”方晨语轻轻叹了口气,仿佛想起了什么,玉颊微微泛红,“我只是觉得这莲子羹和我娘做出来的味道十分相似罢了。”
    方晨语的身世齐王这边早就查过了:她是遗腹子,自小跟着寡母长大,因为母亲亡故才被家人卖到宫里。此时听到这话,齐王心中又怜又爱,情不自禁的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
    方晨语却像是厌恶极了似得,硬撑着拿起枕边的搁着的汗巾丢到齐王的脸上,声音都气的发抖:“你,你还要不要脸!?”
    齐王到底是皇子又素来受皇帝宠爱,自小被人捧着长大,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你怎么敢。。。。。。”他咬着牙,只是瞧着方晨语弱不禁风的样子又有些不忍说那些重话,只好把话吞回去,气冲冲的推门走了。
    他一走,方晨语就松了口气,转头和被齐王赶进来伺候的丫鬟说话:“你去瞧瞧我的莲子羹来了没?”
    那丫鬟适才已经被齐王怒气冲冲的样子吓过一回,心里很是不情愿却还是乖顺的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便端着一碗莲子羹来:“另一碗已经送到王爷那边去了。”
    方晨语也不管这事,只是懒懒的撑起身喝了几口。似乎有些吃撑了,她纤细宛若玉石的手指捧着玉碗,左右磨擦着,好一会儿才叹口气把这还剩下大半的莲子羹递给丫鬟:“你帮我把这碗赏给那个郭妈妈吧。”
    这倒是惯事,反正方晨语身子娇喝不了太多,又对那做莲子羹的仆妇很有几分情面。所以丫鬟也不多嘴便利索的端着玉碗出去了。她不知道的是,那玉碗的碗底下被用沾了特殊药水的手指写了“账本”和“莫”字。
    曲元荣自齐王府上离开之后就直接回家了,他刚下轿就眼尖的看见跪在自家门口的人,心中微动便侧着头向扶着自己下轿的小厮问道:“他怎么还跪在这?”
    袁焕就跪在曲家门前,额上除了冷汗之外还有血迹和灰尘,显然还磕过头。男儿膝下有黄金,可于袁焕来说,父亲的性命却是比尊严珍贵百倍。若是能以命替之,他定然毫不迟疑。可即使这样,袁焕身上也依旧带着一种令人不得不正视的风骨。
    那小厮迟疑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袁公子从早晨起就一直跪在前面,我们也没法子,又不能赶人。”
    曲元荣眉梢处微微动了动,嘴角笑意淡淡:“我爹现在还在府上?”
    “是。”那小厮低低应了一声。
    曲元荣皱皱眉,随口道:“得了,你去通传一声,让我爹见他一面。总让人这么跪着也不是个事。”
    这下子,轮到那小厮吃惊了,他家小公子的脾气府上谁人不知?哪里有这般好心的时候?这一吃惊,动作上就免不了迟疑了一下。
    曲元荣眼角余光掠过,哪里不知道这人的心思,他唇边笑意渐冷:“蠢货!他跪在这里,丢的不是他一人的脸,还有我们曲家的脸!”曲元荣一直都是和善示人,此时这般声色俱厉顿时把小厮吓得浑身一颤。
    不过,他一向都是自视甚高,少有瞧得起的人,便是齐王、燕王也不过是看在面子上迎合几下罢了,哪里有心情和这般不识眼色的小厮说话。曲元荣索性一甩袖子:“罢了,我自己去和我爹说话。”
    其实,曲善水还真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贪官,或者说他贪的不是钱财而是权力。如同女人天性。爱美一般,男人一旦沾了权利的滋味就没有不上瘾的。在曲善水看来:那些嘴头说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不过都是够不着权的文人,一嘴都是酸话。
    曲善水本人在持身持家上还真没有可以攻讦的。不说别的,他现今住的院子都是皇帝赏的,平日里至多也就只是三菜一汤的标准配置罢了。而且,在李修竹这般尊重妻子的士大夫都有两个通房的时候,曲善水本人就只是死守着自己的发妻黄氏,一心一意。他与发妻黄氏一共生了四子一女,次子和三子幼年夭折,长子则是壮年得急病去世(嫁给燕王的正是长子遗下的幼女),只剩下曲元荣这么一根独苗,加上曲元荣自小聪明绝顶,不仅黄氏宠溺至极便是曲善水本人都对这个幼子颇是宠信,就连书房重地也是随他来去。
    曲元荣直接进了书房,不出意料的看见曲善水正在写青词,他忍不住笑了笑:“爹怎么不等孩儿回来再写?”
    写青词可算是朝中近来新兴的产业——皇帝修道之心甚诚,免不了要多举行几次斋醮、多为上天写些奏章祝文,偏偏皇帝本人文笔不行,便只得找朝臣代笔。天大地大,不如皇帝的修道大业大,凡是写的好的,在皇帝那里的印象便好了许多,日后也算是高升有望。曲善水本人在这方面没什么天赋,多亏了有个聪明绝顶、文采飞扬的状元儿子,大部分都是直接找曲元荣代笔。
    曲善水瞧了眼儿子,温声问道道:“刚从齐王府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