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龙起洪荒 >

第406节

龙起洪荒-第406节

小说: 龙起洪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西游之路,以那金蝉子转世之身的凡胎,怎么可能走得过去,而且只用了十三年,即便是仙人从东胜神州到西牛贺洲,也需要几个月的飞行。
  所以这就用到了这些小千世界,金蝉子走一路,每一劫都算是一个副本,一个个副本相连,他们可以说是踏着副本,走到西天极乐,见到佛祖如来,证得菩提佛果。
  当九龙子第一时间将九个小千世界放在路上,不管是西方二圣,还是三清圣人,还是诸天大能,都脸色难看,而且冥冥之中还有一丝丝恶意,穿透虚空,直临西方极乐世界,洪荒大能现在都认为,西方教这是提前给天庭走了后门。
  不过细细想来,天庭玉帝刚刚砸了极乐世界的场子,这种推算又不对,虽然西方极乐世界做事有些让人看不过去,不过还是有底限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位玉帝先知先觉。
  洪荒大能猜测,那西方二圣心中却是惊骇莫名,他们心中清楚,这个事情只与三清他们说了一个大概,也就是说三清也不清楚全部,许多事情都还在他们心中酝酿,没想到这位天帝竟然知道,若不是见过沈龙神道,他们甚至怀疑沈龙的大道修的是命运之道,或者他们未来佛果位那样的未来道。
  一番惊骇之后,他们沉下心思,推演一番,两位可是大智慧,大毅力之辈,事情已经发生了,稍稍一想也就知道了,相视苦笑。
  接引叹息一声道:“阿弥陀佛,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我西方教不该算计那天庭,让玉帝趁机看破我等的算计,这一次拿出九个小千世界,也是给我们的一个警告,若是我们不同意,在极乐世界进化的时候,那天帝要来破坏也未可知。”
  准提听了,气的满脸通红,激动地吼道:“他敢!!!”
  随后又泄气了一般,也是叹了口气道:“本来以为他闭关不出,多少年来天庭玉帝王母都是分身代理,没想到他们在这个时候出关了,而且实力还真是强悍。”
  接引双手合十,然后张开,手中开启了一朵金莲,轻轻地放于八宝功德池中,微微一笑道:“吃一蛰长一智,最起码我等知道了他的实力,以后行事注意便是。”
  准提也是点头同意道:“对,最起码将他的实力引出来了,隐藏的猛兽,永远都是最可怕的,今后算计起来,就要将他的实力考虑进去。”
  “他现在的话语权,可是仅次于鸿钧道祖!!!”
  接引默认了,淡然说道:“既然九个小千世界的代价可以平息那一位的怒火,那么我们就给他们九位名额又如何,反正我西方已经觉得将八十一个名额都放出去了,就不要跟他们争取这些蝇头小利了,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极乐世界。”
  说着,他手中凝聚一张法旨,飞出极乐道场


第四卷:巫妖时代 第四十四章:妥协与舍得

  龙起洪荒支持沧海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妥协之中进行的。
  对于天庭近乎霸道的行径,西方没有说话,诸圣没有说话,下面的大能不敢说话,在这种没有出头鸟的情况下被默认了。
  他们妥协了,当然天庭也不是一味的霸道,西方的妥协,也代表着沈龙他们也要配合西游的进行,若是再起什么龌龊,那么就是破坏规矩了,很容易引发众怒。
  不过这些好处沈龙拿的心安理得,现在孙猴子乃是西方内定弟子,不管是天庭给他封神,还是他大闹地府、龙宫、天庭,一系列的祸端,一切的因果,都算到其中了,说起来还是沈龙吃亏了,当然,沈龙刻意的没有算到西天极乐世界的损失。
  既然天庭配合,西方也就放心,如来佛祖派下观音,从西方而来,一路寻找为金蝉子西天取经的护道人,天庭送下两个将军,一个小白龙,还有内定的孙悟空,这些人不一定对西天归心,不过总要护持金蝉子。
  原先,西方如来想着,一招掌中佛国,将孙悟空镇压在五指山下,然后利用五指山中世界的无量佛陀念诵经文,消除孙猴子身上的戾气,从而皈依我佛,但是没想到孙猴子最终被霸下的石碑镇压。
  这时霸下的石碑可是传承久远,原先是一块不知名的顽石,他的属性就是重,霸下大力,托着石碑游玩,而赑屃就爱写写画画,在上面留下无数道刻文。
  随着被镇压,孙猴子起先不断的反抗,后来也学聪明了,看到石碑上的时间,看来要等待五百年,不过随着五百年就在大石碑下,也太无聊了,无意中或者是天意中。他发现了石碑的不凡。
  当然不凡,若是平凡,怎么可能镇压大罗金仙,沈龙记忆中的五指山都没有镇压得住。还得借的一张六字真言佛谒镇压,可见不凡。
  而且刚才说道,赑屃就爱在这上面涂涂画画,赑屃可是九龙子中的智者,这块石碑上可谓凝结了九龙子的生长、故事、传承和荣耀,即便是脱离了顽石材料,也是一份厚重的宝物。上面稍微遗漏一点东西,让人发现都是不小的传承。
  孙猴子气运浓厚,因果纠缠,也算是有缘之人,他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正好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他乃是灵明石猴,分属混沌四猴之列。当然不是笨蛋。
  石碑上面功法、神通繁杂,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九龙子的经历。看着这些符文,好似形成一个个画面,没入脑海。
  就像是电影,孙猴子在被镇压的五百年安安稳稳,虽然没有增长功力,倒是积累了心性,现在孙猴子唯一的短板就是修道时间太短,就像小孩子耍大刀,被镇压是一定的,这些电影一般的画面。将他引入到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他不仅可以作为旁观者,而且还能作为一份子来演绎。
  在这画面中,他经历生老病死、富贵贫穷、大奸大恶,好似一次次轮回,不断地磨砺心境。让孙猴子不再冒失冲动,变得知道隐藏,知道隐忍,知道观察,知道思考。
  等到观音菩萨来到石碑山的时候,看到的猴子依然是冒冒失失,不过是做样子给外界的看头,他的内心平静,好似明镜的湖面,照见本心。
  再说人间,自从孙猴子被镇压,到现在已经五百年时光。
  人间朝代更迭,频繁往复,短的有三五十年就到了尽头,时间唱的,也不过一千载时光,这是人族本身局限的,人族普遍年龄已经不足百岁,已经不再是原来三皇五帝或者更靠前的先天之民存在的时代了。
  虽然千年对于人族来说很长,对于修士来说就很短,所以修行者不愿意在凡间沾染因果,他们闭关一次,外界就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而且虽然人族族人扩散,诸天万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不过人族即便是一辈子,也不可能活动多少区域,这又局限了人族的国土。
  人皇不可修道,不能长生,三皇终结,轩辕黄帝彻底斩了人皇修道的希望,即便是五帝,也是身死之后被天道承认,以功德金身的形式,镇压六道轮回中的人道。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即便是人皇野心再大,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可能统治多少国土,而且他们的眼光也看不到自己国土之外的辽阔土地。
  也就因为人族的条件,所以才会被诸圣大能,乃至天道都默认的天地主角,人族不像龙凤时代的种族,天生实力强大,桀骜不驯;也不像巫妖二族,拥有完全统治他们的天生皇者,让人不能插足。
  这虽然是人族的缺点,却是为人族带来了繁荣,况且人族先天之体,先天道体对洪荒大道契合,这也就使得,人族这个单独的种族成为大众的种族。
  当然这个其中,还是有一些人族的影子,由于沈龙人族情结,所以,他为人族谋划了很多,譬如人性,还有他掠夺了诸天万族的传承,隐藏于人族血脉之中,人族天生就具备成为洪荒主角的先决条件。
  不过虽然人间皇者众多,也是有一种轻重之说,对于人间气运的划分,整个洪荒宇宙,从第四层宇宙,到四大部洲,都是层层递增,而在四大部洲,以东部为贵,东部又以中原为尊,若不然百家诸子也不会再四大部洲立教,在中原传道。
  此时的中原被一个大唐皇朝统治,正是国家刚立,百废待兴的关键,唐王名叫李世民,这一位乃是雄主,若是死亡最起码可以为沈龙证得皇位。
  他是一位天生的皇者,能够驾驭属下,在推翻上一个王朝隋朝之时,他的属下中就有兵家、法家、纵横家、儒家,甚至还有阴阳家的道士来投。
  这些百家传人出世,将中原王朝推上一个高峰,不过也正是有这样一位皇者,才能够驾驭得住,若不然就是春秋战国的乱世。当然他的手段相比于将百家终结的秦始皇来说就稍显不足了。这些百家传人也非常低调,而且还没有全部出世。
  这位唐王一生征战,用兵如神,可以说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唐朝。不过因为上有老父,所以屈居王子,不过,他的兄弟忌惮他的功绩,设计了想要杀他,被唐王属下斩杀当场,老唐王心灰意冷。做了一个太上皇。
  唐王王气恢弘,以武力统一中原,慑服四方之后,以文治国,大兴科举,汇聚天下人才,形成太平盛世,也就是在这样的人间背景之下。西游开始。
  话说阴阳家弟子袁守城,在城中算卦,与农家出身的老汉合作。他给老汉指定地方,在泾河之上钓鱼,每一次都有好收成,而且多事鲤鱼,泾河有龙宫,河中鲤鱼都是有希望修成正果龙种,如此行动,怎么能忍?
  泾河龙王,找袁守城算账,最终遭到算计。犯了天条,没有报仇还将自己给搭进去了,泾河龙王情知自己祸端,与子时托梦唐王,让唐王救他一命。
  却说唐王属下魏征,乃是法家门人弟子。追随唐王打下天下,从龙之功修成正果,虽然依旧在人间辅佐君王,不过他阳寿未尽,所以只是在天庭挂一个职位,就像包公可以元神出窍,白天断阳,夜晚判阴一般。
  唐王听闻泾河龙王的事情,而且看着龙王屈尊下跪,而且答应泾河两岸百年风调雨顺,心一软就答应了,等到明日午时,唐王率先将魏征拉过来下棋,让他没有时间监斩。
  人皇相邀不敢不从,魏征谢恩,等到午时一到,魏征就要请安退走,不过唐王答应了泾河龙王,可不能让他走,魏征虽然继承了法家的刻板,不过也是**之人,看着陛下与平日不一样,就只要有事情。
  唐王心中不安,想要留住魏征,魏征也不再走了,他装作累了,在案上睡了一会儿,元神出窍,飞到南天门,那里有专门对付龙族的剐龙台,一声令下,龙首落下,被斩龙台吸收,形成特有的龙煞之气。
  泾河龙王一位唐王骗他,心中将死的那一股怨念汇聚,不得轮回,诅咒唐王。
  这也就是唐王不喜欢魏征的原因,魏征不管唐王的感受,只是按照心中的法,世间的理来行事,也难怪唐王想要杀他。
  不过魏征有本事,唐王不舍得,面对魏征,唐王几乎有些害怕,这是唐王作为一位明君的害怕和无奈,一位刻板的,不会奉承的大臣。泾河龙王身死,沈龙也不过看了一眼,淡然说道:“这还真是有得有失,这些人的怨气真大,不过死一个龙王,多一个龙菩萨,也算合得来。”
  敖坤也是看了一眼道:“为了意气之争,就想着篡改天条,当真是取死之道,剐龙台这些年好似闲置了,正好杀鸡儆猴。”
  “这样的孽龙,龙族也不需要,西方不是度化罪孽吗?给他们又何妨?”
  沈龙点头道:“这些年龙族疏于管教,这一次西游完了,就让九龙子好好管教一番,这些年龙门频繁出现,龙族虽然高端战力不够,但是基础储备很足,杀一批又何妨?”
  沈龙话音刚落,虚空有感,天发杀机,关注天庭的那些龙族,好似感受到颈间寒冷,打了一个激灵,呆呆的看了一眼天空,没入龙宫。
  再说泾河龙王被斩,怨念汇聚,不愿轮回,每晚托梦唐王,提着龙首索命,唐王每日都从梦中被惊吓而醒,整日惴惴不安,日不能食,夜不能寝,身体日渐消瘦。
  袁守城有弟弟袁天罡,乃是辅佐唐王的从龙之臣,他为唐王看诊,大惊道:“陛下脉气不正,虚而又数,狂言见鬼,恐怖会之日在七日之内矣。”
  唐王正色强言道:“寡人十九岁领兵,南征北伐,东荡西除,苦力数载,更不见半点邪祟,今日反而见鬼。”
  尉迟公道:“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
  太宗道:“卿是不信。朕这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着然难处。白日犹可,昏夜难禁。”
  叔宝道:“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甚么鬼祟。”太宗准奏。茂功谢恩而出。当日天晚,各取披挂,他两个介胄整齐,执金瓜钺斧。在宫门外把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