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

第7节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第7节

小说: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惊人魔力。孙正义又成功地做了一笔低投入高收益的买卖。
  孙正义后来还买下了伯克利的一处经营场所,正式开展游戏机生意。最多时,据说曾拥有350多台游戏机。当然,为了取得场地和经营权,和音公司必须支付20万美元(按当时汇价,有5000多万日元以上),这笔钱是以合伙人陆弘亮的房子作为抵押才从银行贷到的。孙陆两人之间的信任和情谊也在此过程中日益加深。两年后,和音公司收回了本钱,毕业时,孙正义已经赚取了100多万美元。这笔钱已足够他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回头去看,孙正义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着很强的计划性。他知道毕业后自己一定会回日本开创事业,所以非常有必要事先准备一笔充足的起步资金。由于他在留学期间曾几次往返于美国和日本之间,自然十分了解日本当时的大环境。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对于那些基础尚薄弱的企业,尽管它们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风险太大,一般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贷款。就连一些专为创新项目提供资金的创新基金也不甚积极。因此在日本很难培养创新型企业。孙正义要返回日本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先在美国准备好自己的第一桶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凭借商业信用获得银行1亿日元贷款
  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度过它们发展的第一阶段;而当它进入第二阶段,随着企业对资金需求的急剧扩大,单靠自有力量已经不能满足,所以向大的金融机构例如银行贷款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因为缺少土地、建筑物等物质担保,大部分创业型企业要从银行获得贷款难上加难。因此,这一阶段也是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风险最大的时期。
  不过,也不是毫无办法。有一个名词叫“商业信用融资”,说的就是小企业可以通过“信用”获得发展所需的大笔资金。在这里,“信用”就是本钱,大企业的“信用”由于其实力就摆在那里,很容易让人信服,而小企业则往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获得别人(尤其是银行)的信任。
  孙正义从银行获得的第一笔1亿日元的贷款,其实就是利用了自己的商业信用进行融资。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的制度比现在要保守得多,如果没有房地产或股票证券等作为抵押,光凭一纸商业计划书,是很难获得贷款的。为了扩展自己的事业,孙正义硬着头皮直闯当时的第一劝业银行,找到了银行经理御器谷正。他必须要贷到一笔1亿日元的资金,否则软银的经营就有麻烦了。
  软银公司成立时只有1000万日元的资本,并且已花了800万日元资金用于参展,公司手中的现金早已所剩无几。孙正义囊中羞涩,连从东京到大阪去的路费都不舍得出,差一点儿失去了和上新电机合作的机会。
  上新电机是当时日本很有名的电器零售商,1981年10月,上新电机在大阪开设了日本最大的电脑专卖店“J&P技术园”,总面积有300多平方米,出售了NEC、夏普和富士通等品牌的电脑,人气十分火暴。但是,这家店美中不足的是,在软件方面还很欠缺,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J&P技术园”的分店经理藤原睦朗一直想找一个能负责给他们供应软件产品的公司。

第4章 资金运作(4)
此时,软银公司在展览会上的轰动引起了藤原睦朗的注意。他打电话邀请孙正义到自己的店里看看,这对于急需打开局面的软银是一个大好机会,但是孙正义却在电话里委婉地回绝了,只因当时软银的财政已是十分拮据。幸好,上新电机的总经理净弘博光刚好有事到东京一趟,他顺道拜访了孙正义,软银和上新电机的合作才得以顺利展开。
  净弘博光和孙正义素昧平生,虽然他很为孙正义的创业激情所倾倒,但是作为一个在商场搏杀多年的商人,他提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那就是希望软银能在年底之前搜罗到全日本品种最全的软件,到那时,上新电机就会毫不犹豫和软银签订独家代理合同。孙正义二话不说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这才引出了他与哈德森公司的3000万日元定金的故事来。
  在和哈德森洽谈之前,孙正义已经和所能搜罗到的软件公司谈判好了合作,但是和哈德森公司谈判时却遇上了一点困难。哈德森是当时日本最大的软件生产商,声名很响亮,已经拥有多家零售商作为合作伙伴,如果答应孙正义授予他专卖权的条件,哈德森承担的风险就会很大。哈德森的两位总经理工藤浩兄弟于是要求软银先交3000万日元的定金,以此表示软银方面的诚意和实力,哈德森方面才肯和软银开展业务往来。
  孙正义将此消息带回到软银,马上在公司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软银的合伙人日本综合研究所对之前孙正义倾公司所有去参加会展已是满肚子不满,如今又要投入3000万日元去做一件毫无前例的事情,他们认为孙正义是一个没有经营头脑的人,遂不愿意和孙正义一起出这笔钱。双方意见争执不下,日本综合研究所决意退出软银公司。他们要求孙正义必须以三倍于票面的金额收购他们手中的持股,也就是说,必须支付给他们1500万日元。
  公司成立才两三个月的时间,还处于亏损状态,合伙人竟然要求用票面的三倍买回他们所持股份。但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还是同意用三倍于票面的钱买下另一半股份。
  孙正义答应了日本综合研究所的要求,一方面是形势逼迫之下不得不如此;另一方面,孙正义并不希望和日本综合研究所闹翻,做不成合伙人,以后也许还有业务往来。再说,合伙人之间意见不和,考虑到日后公司上市的权益问题,将日本综合研究所的股份买回来对于软银今后的发展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不过,这样一来,孙正义一下子就面临着4500万日元的债务。再者,要购买大量的软件,要推动软银事业向前发展,同样也需要大笔的现金。孙正义从亲戚那里四处筹集,先把答应给哈德森公司的那3000万日元汇过去,而那1500万日元和其他运营资金,就得想办法向银行贷款了。
  我这个人很讨厌说谎,因此我要老实地告诉您:我才刚创业,公司还没有业绩,没有信用,也没有抵押品。依照我的作风,我不想去找保证人,也不喜欢高利贷,因为我还不完,所以请贵银行以基本放款利率(最优惠的融资利率)贷给我1亿日元。
  当时,孙正义才24岁,年龄只比御器谷正的儿子稍大一点儿,却提出这样“强人所难”的要求,御器谷正听了,唯有苦笑不已。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有着娃娃脸的年轻企业家的话也令御器谷正感到很新鲜,“争取不到贷款的人,大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想尽办法争取融资。孙先生却不是这样,他遣词用字相当客气,内容也条理分明,不会惹人厌烦,这点相当与众不同”。

第4章 资金运作(5)
而且,尽管御器谷正本人对个人计算机和软件一窍不通,但听了孙正义的解说后,他直觉感受到这个产业的有趣与前瞻性。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谈话,御器谷正心里已经有了主张,他决定贷款给软银。
  由于孙正义不想找保证人,御器谷正不得不从与孙正义有往来的一些人士入手,深入了解孙正义的情况。这也是银行贷款的例行工作。和软银有生意往来的几个商业人士如上新电机的总经理净弘博光等人都给予了孙正义非常高的评价。尤其是孙正义事业道路上的第一个恩人——佐佐木正,还主动打电话到银行,希望银行方面务必在资金上给予孙正义最大的方便。佐佐木正甚至做好了必要时他提供自己的房子作为那1亿日元贷款的抵押品。他说:“我不希望像孙正义这么有为的年轻人,因社会上的形式限制而遭遇失败。”
  孙正义并没有出面请佐佐木正等人帮忙,但是他们都心甘情愿做他的保证人,从这点来说,孙正义在人际关系上的经营非常成功,他以一颗认真做事的心获得了这些阅历丰富、阅人无数的商业人士的青睐,进而拥有了许多创业者梦寐以求的无价的商业信用。
  事后,孙正义特地给净弘博光、佐佐木正等人打去电话表示感谢,礼节方面也恰到好处,让人感到很舒服。
  然而,孙正义要借贷的是1亿日元,这么大的数额身为分行经理的御器谷正做不了主,他立即向总行申请。
  第一劝业银行总行马上组织专门小组开展讨论。这时,孙正义对产业的正确选择起到了重大作用。专门小组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位名叫笠井猛邦的年轻分行经理站起来发表了他对孙正义事业的支持。笠井猛邦本人是一个计算机迷,还参加了一些由公司年轻员工组织的计算机俱乐部,他坚信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个人计算机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普及,所以孙正义的事业肯定大有前途。他的意见举足轻重,又加上御器谷正的大力推荐,一个星期后,第一劝业银行同意以基本放款利率给软银公司提供1亿日元的融资。
  这笔资金对于软银简直就是及时雨,孙正义得以从日本综合研究所购回了软银50%的股份,并借此大展拳脚,推动公司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全速前进。
  重写与银行合作的游戏规则
  从1994年开始,孙正义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
  软银的国际化思维,主要是通过和国际大企业合作以及并购来加速公司的国际化。此时,资金问题非常关键,帮助孙正义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名叫北尾孝吉的人。
  北尾孝吉生于1951年,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2年担任野村证券事业法人部第三部部长。1994年7月,软银申请在东京股市上市之际,北尾孝吉作为野村证券的代表,协助孙正义完成相关上市事宜。
  从那以后,孙正义就暗暗留意北尾孝吉此人。他曾交代秘书,只要是北尾孝吉找他,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愿意见他。那期间,孙正义正忙于软银的国际化业务,经常奔波于日本和美国之间,但是无论多么忙,他都不曾错过与北尾孝吉的会面。
  1995年,孙正义力邀北尾孝吉加盟软银,担任公司的财务总监(CFO)。在野村证券工作了21年的北尾孝吉愉快地答应了。
  孙正义和北尾孝吉对彼此都有一种惺惺相惜的良好感觉。孙正义十分器重北尾孝吉出众的才华,尤其北尾孝吉当时已是业界公认的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软银正在紧锣密鼓着手的国际化业务,太需要像北尾孝吉这样的具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人才。而对于北尾孝吉来说,孙正义的眼光和他所进行的事业,也让北尾孝吉十分钦佩,他希望能借助软银这个平台,发挥自己在野村证券未能充分施展的潜能。bookbao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4章 资金运作(6)
由于北尾孝吉的加盟,软银公司正式涉足金融领域。1998年6月,软银与美国网络在线交易的先驱E…Trade公司合资,成立E…Trade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额27亿日元,软银与E…Trade分别持有58%与42%的股权),由北尾孝吉担任总经理。
  软银在创业初期,获得过第一劝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后来兴业银行、三菱银行等也相继和软银建立了业务关系。软银和这些银行关系密切,度过了一段合作愉快的 “蜜月期”。
  1995年,软银并购dex,并购资金的组成有两部分,一是软银通过兴业银行,向各合作银行融资的530亿日元;二是在1995年3月,以市价增资方式募集的181亿日元。但是,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兴业银行当时添加了一个条款,要求软银“只要融资额在280亿日元以上,一旦再进行80亿日元以上的并购案,必须取得主要往来银行的同意”。
  这个条款宛如给软银戴上手铐脚镣一般。软银的融资额已经超过了280亿日元这个界限,也就是说,如果软银要进行新的并购,必须获得包括兴业银行在内的任何一家银行的同意,否则就无法开展并购,除非先将贷款530亿日元还清。如此一来,孙正义根本无法果断地进行其他并购行动。他必须另寻他法,否则将无法并购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更不用说投资雅虎公司了。
  北尾孝吉到软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请求银行方面放宽对软银的财务限制条件。这个请求立即遭到拒绝,该融资合约自签订后还不到一年,不可能在这时候变更条件。而且给软银提供贷款的不止兴业银行一家,要争取全部银行都同意,比登天还难。尽管北尾孝吉想尽办法,还是无法得到银行方面的点头。
  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偿还530亿日元的贷款。530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