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

第30节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第30节

小说: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坚持进攻,一步一步地打垮它。幕府末期的长州藩、土佐藩、萨摩藩等都曾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战争的。他们没有势力、没有资金也没有既得权益,但是他们有新武器。在对手身着盔甲、手执大刀自以为是地哇哇大叫时,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最新式的枪展开了扫射,所以最后他们很快扭转了战局。也许从业务规模上看我们是自不量力的,但是我们有最新式的IP技术作为武器。
  所谓的最新式IP技术,其实就是由筒井多圭志等技术人员研发出来的ADSL技术,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Internet接入技术。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孙正义对于他和NTT之间的战局充满信心。
  2003年11月,孙正义现身杭州参加阿里巴巴举办的“西湖论剑”会议,首次道出了他为什么要在宽带市场中大下血本。
  七八年前,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应该算是第一波浪潮,而现在,随着宽带用户的不断增加,互联网已经进入第二次发展的高峰。
  在孙正义看来,宽带业务由于能够承载诸多数据业务而且接入速度快,未来随着用户市场的不断增大,其间蕴藏的商机也会像金子一样涌现,比如网络游戏,比如网上电子商务。

第15章 强者时代(6)
事实上,软银的宽带业务,战果辉煌,但是收益却一直到2006年3月之前都处在亏本当中。在2002年的年度业绩报告中,软银的亏损达到了创纪录的55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而就在业绩公布的第二周,软银的股价大幅下跌。
  孙正义在这个时候作出了一项令人诧异的决定:抛售或减持曾投资的众多资产,其中就包括正在处于上升时期的UT斯达康的股票。孙正义将剩余的大部分经营资源投入到宽带业务“Yahoo!BB”中,可以说,他在宽带业务上几乎是举软银之全力。
  进入2006年,软银的宽带业务终于峰回路转,在该财年获得675亿日元净利润(5236亿美元),从而扭转了2005年亏损599亿日元的局面,而软银销售收入更是猛增325%,达到破记录的111兆日元。
  2008年7月11日,软银在日本发布了iPhone 3G 的价格及资费计划。iPhone 3G 在日本的补贴销售价为 23040 日元(约合 215 美元),16 GB 版本价格为 34560 日元(约合 320 美元)。软银提供的资费计划为每月 7280 日元(约合 68 美元),包括无上限数据流量,并且在大多数时间与软银移动的其他用户通话免费。
  孙正义将这一举动看做是进攻NTT等对手的一着好棋。他说:
  我们希望引入 iPhone 3G 能够让更多高端用户从 KDDI 和 NTT Doo 转而使用软银的服务。之前有很多用户喜欢我们的低价,但这一次我们提供的不是低价,而是丰富的功能和服务。
  回顾孙正义曾经说过的这样的话:
  胜利需要一步步地积累,而并非某个阶段上的孤注一掷。这是一个漫长的道路。尽管暂时在某个环节取胜会让人觉得很顺利,但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发生,所以仍然需要踏踏实实地将事情做大。在某个环节取胜以后,要进一步扩大和延伸这种胜利,直到全方位地获取最终的胜利。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软银和NTT的战斗,已经从一开始的“弱者战略”,正在向“强者战略”转变。附录:孙正义与软银大事记
  附录:孙正义与软银大事记
  1957年8月11日,孙正义出生于日本佐贺县鸟栖市。
  1973年夏天,孙正义赴美国参加英语夏令营,从而决定赴美留学。
  1974年2月,孙正义赴美国留学。
  1980年,孙正义从美国回到日本。
  1981年,孙正义注册成立软件银行公司(简称“软银”)。
  1994年,软银在东京股市上市,募资14亿美元。
  1995年,孙正义在美国加州注册成立了软银风险投资公司,决定倾力投资互联网。
  1995年,孙正义以21亿美元买下美国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剩余股权。
  1995年,孙正义向UT斯达康投资了3000万美元,占公司的30%股份。同年11月,向雅虎投资200万美元,占公司5%的股份。
  1996年春,孙正义向雅虎追加1亿美元的资金。两个月后,雅虎上市,软银在雅虎的投资得到高达84亿美元的回报。
  1998年7月,软银以4亿美元投资美国著名的 E…Trade线上券商。
  1999 年 7 月,基金规模为5000万美元的软库中华基金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投资了新浪、网易、8848、当当网上书店、携程旅行网等20多家企业。
  2000年
  年初,孙正义向阿里巴巴投资了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开始向海外扩张,并在3月份将公司搬到华星科技大厦,着手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6月26日,软银宣布,在未来几个月,将向网络公司投入19亿美元,宣布决定的当天,软银在东京股市股票飙升91%,每股达3930日元;书包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15章 强者时代(7)
12月,孙正义在北京宣布,今后几年内他将在中国投资200家互联网企业,总投资额将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
  2001年
  1月,孙正义集中精力于宽带业务,重用网络天才简井多圭志,配备100名员工配合其研发全新的宽带技术;
  2月,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Softbank Asia Infrastructure Fund,SAIF)在中国成立,成为了软银进军中国市场的第3支力量,并投资了陈天桥的盛大网络;
  4月,日本雅虎公司开展宽带业务;
  9月,宽带正式开通商用服务。
  2003年
  年初,孙正义向阿里巴巴注入8200万美元资本金,支持阿里巴巴开发出能与eBay抗衡的C2C网站,也就是后来的淘宝网(www);
  5月9日,财务报告显示软银亏损920亿日元;
  5月,软银中国投资了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公司。
  2004年
  3月,Yahoo!BB突破了400万条线路。
  5月,软银收购了日本第三大固网运营商日本电信,成为日本电信市场中的领军企业之一。
  2005年,雅虎中国公司与阿里巴巴合并,软银将持有的淘宝股份转让给雅虎,套现36亿美元。
  2006年4月,软银以1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沃达丰(Vodafone)日本子公司9768%的股份,并组建软银移动。
  2007年5月24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当年“30位日本富豪榜”,孙正义再度成为日本首富,总资产约人民币4377亿元。
  2008年
  4月24日,软银联合###通信及英国沃达丰集团,三家共同成立了开发基于手机技术及服务的合资公司“Joint Innovation Lab”;
  4月30日,软银向千橡互动(OPI)投资了约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75亿元),软银得到了千橡互动约14%的股份;
  5月15日,软银与阿里巴巴成立合资公司,软银向合资公司首次投入2000万美元的日元等值现金,获得公司65%股权;
  7月11日,软银在日本发布了iPhone 3G 的价格及资费计划;
  8月2日,孙正义参加了阿里巴巴主办的第二届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亚太中小企业峰会,并在会上表示今后他将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
  [1]李连发、李波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幸玮、陆悦著一起攀登8844:创业者背后的风险投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卢爱芳、雷中辉著你拿什么吸引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成思危主编风险投资在中国[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骆轶航著千橡幻象[J]环球企业家杂志总第133期,2007
  [6](日)井上笃夫著飞得更高:孙正义传[M]李颖秋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7]蔺玉红著小灵通传奇[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8]方兴东著IT史记1[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9](日)矢野新一兰契斯特战略·弱者VS强者战略[M]零售市场杂志社译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0](日)泷田诚一郎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M]谢明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1]肖志强、许泽惠著首富告诉你[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2](日)坂桓英宪著孙正义——数字化时代的英雄[M]郭振乾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后记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5章 强者时代(8)
后记
  孙正义的名字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像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那般如雷贯耳,他的事迹更多地是在行业当中流传,这除了和他所从事的基础设施事业不易受人们关注有关,还因为作为投资家的孙正义更喜欢掩藏在他所投资的那些传奇企业的背后,自然也就游离于大多数人的视线之外。
  但是,如果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孙正义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比如我们经常上去浏览新闻的雅虎、新浪、网易,我们近几年所熟知的阿里巴巴网站,我们渐渐迷恋上的淘宝网购物,我们在公寓电梯间和超市里看到的液晶电视广告,甚至一度风靡全国的小灵通手机,等等。与之对应的企业及其创业故事背后,总有孙正义的身影一闪而过。
  基于此,我在写作过程中,竭力捕捉到孙正义在这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作用,比如:
  在每一次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或不看好的投资时,他是如何从纷纷扰扰的乱象里把握住最核心的东西,从而坚定他大举进入的决心的?
  在网络泡沫破灭、人心惶惶的艰难岁月里,当投资商们都纷纷撤离互联网,唯恐迟了就深陷泥潭的时候,他为何发出“互联网是最安全的投资宝地”的呼声,至死坚守互联网?
  我在写作的间隙,更是经常进行诸如此类的思量:在孙正义纷纭复杂的企业经营和跌宕起伏的投资生涯里,哪一些经验对于中国读者更有借鉴意义?
  我也常常会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孙正义的一些出乎人们意料的做法,报以会心的微笑。这个人不仅意志力强大,而且拥有天才般的聪明,否则他不可能在那样一个充满挫折和困难的环境里,仍能获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须知,作为一个日本籍的韩国人,孙正义必然会经常遇到一般日本人难以理解的麻烦。而且他还是一个不大安分的人,在那个时代犹如一条鲇鱼闯入一群沙丁鱼中,经常做出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举动,并因此被冠之以“疯子”、“异端儿”的称号,他的经历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早年的经历惊人地相似。当然,两者都获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可见,坚定一个信念,即便在别人看来也许是惊世骇俗,也要一条路走到底,这几乎成为了所有伟大的成功者的共同特质。
  说句实在话,起初,我也曾对孙正义获得的成就感到不可置信,梦想的力量真的这么伟大吗?返回我们大多数人的自身,不是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多少人能持之以恒,没有多少人甘愿为了梦想而献出青春、金钱、良辰美景。所以大部分人的梦想,最后都沦为美梦,美丽得像肥皂泡,却逃不开破灭的结局。
  直到我更深入地了解他,绕过那些不怀好意的“毁”和“贬”,就像拂去岁月的积尘,现出事实的真相。才发现,孙正义,在几十年的商海沉浮中,说他是志存高远也好,或者是“愚直”也好,总之,他始终以淡淡的微笑和幽默,克服常人认为不能克服的种种困难,打败那些看似强大的竞争对手,一路走到现在,成为一个已然可以坐看云卷云舒的智者。
  如今已年过50的孙正义,距离他的50年人生计划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参照他在过去二十多年所书写的商业传奇,未来的十几年,他仍将有很多的惊喜留待人们一同分享,一起创造。未来仍将有很多的幸运者和他携手创造奇迹,正如他曾和杨致远,和马云一起创造的商业传奇那样。
  最后,要感谢参与本书创作的文菊、吴育卫、董战玲、陈晓聪、韩彩凤、周宏艳、陈明华、苏慧、孟见、郭霞、华广兰、张丽华、陈光、桂晓林、陈焕春、林###、钟小华、陈炳岐、阎艳平、林勇、倪德云、张容引、王秀菊、周土弟、黄详昌、李学、赵留成、薛斌、赵宏卫、雷鹏、加建国、李喆、陈友明、汪坤、倪梅、周浪、周强、李强、李菊四、占平、麦伟刚等人,他们以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确保本书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