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巴菲特 >

第38节

巴菲特-第38节

小说: 巴菲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点子不是有意识的思考,而是像图画一般浮现在我的眼前,站在镜子前的我
欣喜若狂,当时我太太在俄亥俄州,我赶紧写了一封信给她,有了,我们要发财
了,当时的我真是个傻子,对刮胡刀何钢一无所知,也无法预知在刮胡刀真正发
明成功之前我要经过多少的实验与考验,但是我全心相信我的想法一定能够实
现。 

1903年起,吉的公司推出吉列安全刮胡刀和二十片包刀片,售价是五美元,
1904年的年销售量是九万一千只刮胡刀,十二万四千片刀片,吉列在一次世界
大战前,就已经成为一家跨国公司了。 

不幸的是,吉列本人的事业虽然成功,但是因为1920年代投资失败而债台
高筑,于1932年破产上天堂。 

1960年,吉列公司发明了在刮胡刀表面上加一层硅胶,新产品大大提升了
刮胡子的品质,吉列的新发明…感应式刮胡刀,是全世界第一个能够不断感应与
自动随着脸部曲线调整的刮胡刀,感应式刮胡刀的特色是由两片刀片,分别浮在
小弹簧上面,革命性的感应式刮胡刀于1990年推出,高达三百万美元的广告宣
称,吉列是男人能够得到最好的东西,这支广告在1990年的超级杯美式足球赛
首播。 

吉列的运动骑兵队广告相当出名,为了争取男性消费者,该公司的广告常会
出现在拳击赛等深受男性喜爱的运动场合,也时常赞助世界杯美式足球赛。 


 

吉列设于南波士顿与柏林的两个主要工厂,每星期营运七天,每天以三班制
轮班,到了1991年,吉列已经生产了超过十亿个感应式用的刀片卡夹,从吉列
成立以来,已制造超过三千二百五十亿片刀片,1901年到1917年间,吉列生产
了第一个十亿片刀片,1990年,感应式刮胡刀截获了美国9%的刮胡刀与刀片市
场,到了1991年底,则成长为15%,现在,感应式刮胡刀和1993年新推出的超
级感应式刮胡刀,已经卖出的数亿个刮胡刀和数十亿片刀片,足以使吉列占有
68%的湿式刮胡子用品市场,1992年,吉列推出女性专用的感应式刮胡刀,这是
吉列公司首次推出专为女性消费者设计的产品。 

吉列正式推出感应式刮胡刀之前,高级主管已经开始在家享受比以往更舒
适,刮得更干净的刮胡子经验,但是当他们出外旅行时,绝对不带出去,由于感
应式刮胡刀上市相当成功,吉列得以延缓广告费支出,且因应市场需求增加生产,
因为广受消费者喜爱,加上全球的经济也越来越紧密结合,于是吉列在刮胡刀市
场的领导地位益形巩固,透过全球二百个国家的分公司,赢得了七亿名消费者的
爱戴,北美洲每十美元花在刮胡刀和刀片的费用,其中有七美元是花在吉列的产
品上。 

多样化产品 

吉列位居领导地位的产品琳琅满目,包括,体香剂,止汗剂,刮胡剂,发胶,
洗发精,润丝剂,家庭烫发剂,以及其它美发用品。 

侧重科技的Zeien表示,好产品来自市场研究,精良的产品来自市场研究与
开发,大受欢迎的产品,往往在实验室诞生之际,正好是人们对其有所需求之时,
吉列的莱卡,清爽,柔爽等品牌的体香剂,占有美国五分之一的体香剂市场,仅
次于宝碱公司,位居全美第二。 

吉列的百灵牌小家电产品和电动刮胡刀产品,在全美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地
位,百灵是德国销售量最好的电动刮胡刀生产商,在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的销
售量都领先群伦,百灵的收缩控制电动刮胡刀,是第一个旋转式的电动刮胡刀,
吉列于1967年只花费六千四百万美元就买下每年营业额达十亿美元的百灵公
司。 


 

吉列在三年内抵挡过许多公司恶意接收的意图,其中包括1986年露华浓总
裁皮尔曼的三次试探,和1988年康尼斯顿合伙公司的接手意图,吉列公司在经
过一连串的考验之后开始重组,员工人数减少80%,获利表现不佳的单位则予以
出售,为了免于被接收的命运,吉列回购30%的普通股,负债从四亿三千六百万
美元,膨胀到将近二十亿美元,但很快就还清债务,虽然有一段期间,吉列的资
产负债表看起来像是融资合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吉列本身充裕的现金流量,再
加上波克夏六亿美元的投资,使该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清偿了债务。 

巴菲特私下安排的交易是投资六亿美元,购入吉列8。75%的可转换优先股,
这些股票在两年后,可转换为一千二百万股,每股五十美元的股票,当时该股在
市场上的交易价为每股四十一美元,如果不加以转换,吉列要在十年内将这批优
先股赎回。 

巴菲特加入吉列董事会之后,立刻带来了某些改变,吉列的餐厅不再卖百事
可乐,而改卖可口可乐,而且饮料贩卖机处处可见。 

吉列的获利越来越强劲,近五年来推出的新产品,占年营业额的49%,吉列
在1997年推出了超过二十样新产品,与近年来的成长脚步相当一致,1997年的
营业额大约是一百亿美元,巴菲特表示,投资吉列的优先股是波克夏持有最好的
优先股,他是对的。 

新闻日报的专栏作家史龙,从巴菲特二十多年前陆陆续续买进(与卖出)底特
律银行股票,就开始注意巴菲特的动向,他认为,巴菲特投资吉列,其价值要比
实际付出的成本超出四千万美元,虽然,吉列的发言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史龙说,波克夏公司购入的吉列股份,每年可配得8。75%的股息,且可以换
成每股五十美元的吉列普通股,换句话说,他同意为每股多付8。375美元的转换
溢价,成交当时,一般投资人买入的价格是41。625美元,巴菲特拥有的吉列股
票每年可以获得4。375美元的股息(8。75%股息乘以50美元),但是吉列普通股的
股东每年每股只能获得96美分的股息,因此,巴菲特同意每股付8。375美元的
溢价给吉列,而他每年每股可以比一般投资人多得3。415美元股息(4。375美元
减掉96美分),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巴菲特比一般投资人多获得的股息就抵得过
他付的溢价了,以上说的你都懂吗? 现在请看,就晦涩难懂的可转换股票而言,
像吉列这类可转换股票,大约要花上三年半的时间才能平衡付出的代价,如果透


 

过吉列的黑箱计算一下,吉列公司很慷慨地为我提供这个数字,你会发现,如果
要在三年半的时间内达到平衡点,巴菲特每股应该付53。25美元,而不是50美
元,这中间有7%的差异,如果将7%乘以六亿美元,巴菲特等于多得了四千二百
万美元。 

史龙表示,巴菲特和吉列同意他的计算方式,但是不同意他的诠释方式。 

吉列表示,是这批股票的某些特质使它们享有较高的股息,较低的转换价格,
其一是吉列可以提早赎回这批股票,其二是如果巴菲特决定卖出这批股票,吉列
有优先权拒绝购买,另外,还有其它一般人不容易了解的原因,他表示,巴菲特
曾告诉他,我们认为这是一笔很好的投资,不然就不会采取行动,巴菲特也指出,
吉列还可以享受他的服务,曼格和我同意为吉列工作十年,不领薪水,连参加董
事会也不申请车马费。 

吉列于1991年将波克夏投资的六亿美元优先股票赎回,波克夏将之转换为
一千二百万股吉列股票,约占吉列总股数的11%,1991年,吉列股票一股分割为
二股,波克夏拥有的股数变为二千四百万股,1995年再次一股分割为二股,波
克夏拥有股数更增加为四千八百万股,1998年又再一次一分为二,波克夏于是
拥有九千六百万股,这些股票目前价值超过五十亿美元。 

过去十年来,吉列股票的年平均报酬率为33%,同时,吉列将焦点放在国际
刮胡刀片市场,将触角深入中国大陆,印度,波兰,前苏联,土耳其和拉丁美洲,
1995年,吉列买下加州圣地亚哥的热能扫描公司,这是一家制造红外线耳温枪
公司,后来并入总部设于德国的百灵公司,吉列公司总共约有四万四千一百名股
东,他们大多在美国以外的工厂工作,1996年,吉列买下了金顶电池国际公司,
这笔交易连股票加上负债总共七十八亿美元,是吉列有史以来最大宗的购并案,
1996年,Zeien与金顶电池接触后,便敲定了这次的并购,吉列公司在1987年
就想购并金顶,但是当时出的价钱不够高,因此未能成交,金顶于1988年以十
八亿美元卖给KKR公司,吉列买下金顶,又是一宗拥有名牌的公司买下另一家名
牌的例子,两家公司结合之后,吉列可以利用其稳固的行销网络,使金顶的产品
通路更广,吉列在全球都具有相当优异的仓储与行销力。 

结果,巴菲特没有参加吉列董事会的这项购并案的投票,因为他不同意投资
银行收取的费用,巴菲特认为付给投资银行三千万美元实在太多,但他仍然赞成


 

这项购并,至于那三千万美元,其中一千万美元付给摩根史丹利公司,二千万美
元付给KKR公司,KKR公司是一家专门收购其它公司产权的公司,拥有金顶34%
的股份。 

分析家认为,对于这两家生产消费性产品的公司,这次的购并案可谓天作之
合,金顶的海外营业额不及总营业额的一半,而吉列的海外营业额则约为70%,
从1987年以来,金顶的成长速度甚至比吉列还快。 

金顶和吉列共同拥有几项特质,包括全球性的品牌特许权,相同的销售网络,
绝佳的商品契机,和拓展市场的潜力,刮胡刀和电池的行销路线相当类似,我们
期待金顶透过吉列的全球销售网络,能够有更强的市场渗透力,营业额也能出现
显著的成长,吉列1996年的年报如此写到,金顶只有20%的营业额来自北美与
西欧以外地区,因此未来还有相当可观的成长空间。 

1998年金顶推出新的碱性电池…超强金顶,分为AA与AAA两种规格,适用
于数字相机,小型计算机,遥控式玩具,与行动电话等高科技产品。 

1998年,吉列正式推出旗舰商品Mach3三刀片刮胡刀,上市广告费高达三
亿美元,我从1997年开始使用这种新型刮胡刀,巴菲特在1998年的波克夏年会
上表示,只要看看我就知道,他边说边摸摸自己的下巴,这种刮胡刀效果出奇的
好。 

从1986年到1996年,吉列的股价涨了15倍,投资吉列的确是聪明的抉择,
巴菲特拥有一个财源滚滚而来的特许权,无可取代的消费性产品公司,以及生气
勃勃的全球性品牌,如果你谈到波克夏,在说完巴菲特和曼格的大名之后,一定
要提可口可乐和吉列。 

美国航空公司 

1989年,波克夏购入价值三亿五千八百万美元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两
天之前,美国航空公司才和皮尔德航空公司合并。 

对波克夏而言,投资资本密集和劳力密集的航空工业,是相当不寻常的举动,
我们之所以乐中投资美国航空公司的优先股,因为我们对Ed Colodny的管理深
具信心,我非常欣赏他,巴菲特说。 


 

巴菲特认为他投资的是美国航空公司的高级证券,而非一家营运良好的公
司,巴菲特的策略是放眼于有好几个大玩家的产业,他希望能整合这些业界大玩
家,为股东获利。 

但是这一次巴菲特的策略与原先的预期背道而驰,基于种种因素,美国航空
公司在动荡不安的航空界急遽萎缩,1996年,波克夏宣布将出脱美国航空公司
的持股,起先波克夏询问该公司回购自家股票的意愿,但最后波克夏还是继续持
有,当初是巴菲特决定投资总部设于维吉尼亚州阿灵顿的美国航空公司,史坦哈
特的史坦哈特合伙公司持有该公司8%的股份,而且还继续增加投资这家美国第
四大航空公司。 

这项投资在错误的跑道上颠仆前进,美国航空公司问题重重,1988年到1994
年间,大约亏损了三十亿美元,巴菲特在对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学生演讲时曾
经表示,绝对不要投资航空业,他认为航空业是全世界最差的投资标的之一,成
本过高且生产过剩。 

有一位哥大学生问他为什么当初要投资航空公司,巴菲特妙答道,我的心理
医生也问同样的问题,事实上,他们提供我一线免费电话,只要我有冲动想投资
航空公司,就打这线电话,我只要告诉他们我的名字是巴菲特,是个航空迷,他
们就会劝我不要买航空股。 

美国航空公司在美国东部成立之初称为Allegheny航空公司,谐音Agony 航
空公司,1978年在匹兹堡建立航站,于1979年收购PSA与皮德蒙之前更名为美
国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现在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