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008青年文摘精编版 >

第142节

2008青年文摘精编版-第142节

小说: 2008青年文摘精编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你,放心吧,我没有报警,也没想过要报警。”学过营销心理学的徐苗苗明白,与小偷短信交锋就像在生意场上谈判一样,要讲究策略。之所以发这样一条短信,是想给小偷一个信号,让她放松警惕,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徐苗苗又在短信中写道:“你不还我背包我并不在意,但我比较在意里面的钱包,虽然钱少,可你知道这个钱包对我有多重要吗?那是我的朋友从万里之遥的西藏为我带回来的,那是我的珍爱,请你替我保管好,拜托了。” 


此后,徐苗苗每天都要给小偷发信息,一周之内发去了近百条短信,没有一条是称呼对方为小偷的。徐苗苗说她这样做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以尊重的态度尝试着让小偷心动而返还她的背包。遗憾的是,小偷一直没有回复给她任何消息。 


人生总有阳光普照的时候,你不要只呆在阴暗的角落 


1月21日,大年三十。伴着声声爆竹,徐苗苗陪着爸爸妈妈吃过年夜饭后,开始用手机短信给同学和朋友送上新春的问候和祝福。该发的信息发完后,徐苗苗又把与她相识的同学和朋友逐一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唯恐遗漏下没有问候到的。突然,徐苗苗的心头跳出一个影影绰绰的人来,这个人就是偷走她背包的那个小偷。她虽然不知道小偷是谁、住在哪里以及有着怎样的生活,但她想到,在这辞旧迎新的夜晚,小偷也一定会陪伴着家人共享天伦,那就让我也送给她一个美好的祝愿吧。 


想到这里,徐苗苗开始给那个与她素不相识却又与她有着丝丝关联的人编写短信:“这个年我是和家人一起过的,有父母的陪伴,我忘掉了所有不开心的事情。不管你在想什么,不管你在做什么,我没见过你的样子,没听过你的声音,但我还是希望你快乐,让我们把一切不如意都丢下,开始新一年的新生活吧!” 


短信发出后,徐苗苗就关机睡觉了。 


第二天清晨,醒来后徐苗苗习惯地打开手机,忽听到一声短促的短信信号。当她看到发来短信的手机号码居然是自己丢失的那部手机时,心顿时怦怦乱跳起来:是她回短信了!徐苗苗急忙把短信打开,看到了小偷回复给她的第一条短信:“谢谢。” 


虽然只有寥寥两个字看上去缺少感情色彩,但徐苗苗还是从中读出了诸多感慨。前一阵给小偷发了那么多短信“刺激”她,她都没有丝毫反应,而过年时发出的这最普通的一条却让她心动,这说明她对自己已经产生了信任感,也说明她从自己以往发给她的短信里感受到了人性化的温暖。自己有必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与之真诚交流下去,也许会达到还包的目的。 


这样想着,徐苗苗又给小偷发去一条信息:“你在哪儿过的年啊?是和我一样在家里和亲人过的吗?”隔了大约十几分钟,对方回复道:“自己过。” 


又是寥寥几个字,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苗苗的心,她差点流下眼泪来。自己平时生病或是懒惰没有去上自习课,一个人在寝食里仅一会儿时间都寂寞难挨,何况这大过年的,她孤独地听着外面爆竹的喧嚣,该是怎样的一副凄凉的场景啊。为使对方不再感到孤独,过年的那几天,无论哪个朋友和同学给徐苗苗发来充满幽默、调侃的信息时,徐苗苗都会一一转发给她,好让她感觉有许多人都在关心她。每到一些亲戚家串门,徐苗苗也会发短信告诉她自己此刻在哪里,正在做什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这时的徐苗苗对那个小偷的怨恨已被同情取代了。 


有一天,徐苗苗在补习英语,感觉有些累了,便在课间掏出手机,用短信和小偷聊天。想起考试时的那股紧张劲,徐苗苗有了向对方倾诉的渴望。“我感觉大学生活有时也挺无聊的啊。”过了一会儿,对方回复说:“都一样。” 


徐苗苗吃了一惊。难道这个小偷也是大学生?可大学生怎么会偷我的包呢?为了试探对方到底是不是大学生,徐苗苗用短信问她:“你住校吗?寝室几个人?”过了一会儿,对方发来一个阿拉伯数字:6。 


徐苗苗哭笑不得。从对方像回答判断题的句式上,徐苗苗觉得她是个性格内向、孤僻的人,她不会有几个朋友,更没有与之进行心灵沟通的朋友。徐苗苗痛切地感觉到,她的心扉上了一把锁,而开启那把锁的钥匙,很可能就在自己的手上。 


这时的徐苗苗跟小偷的短信交流已不单是为了寻回自己的包了,她也不再把对方当成小偷,而是当成了与自己神交已久的朋友,给她发短信已成了她潜意识里必须要做的事情。 


2月14日情人节这天,徐苗苗因生病没有和同学们一起出去游玩。寂寞时,徐苗苗给小偷又发了一条短信:“情人节快乐!今天,我是在家过的,有人陪你过情人节吗?”过了良久,徐苗苗才收到对方的回复:“本来有,又没了。”看到这句话,徐苗苗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猜想到对方在感情方面受过挫折,自己的这条短信可能使她内心掀起了波澜。 


徐苗苗接着又给她发去一条短信:“你是不是觉得生活对你很不公平?”对方过了一会儿回答:“是。”徐苗苗又问:“你是不是觉得心理不平衡?”见对方半天没有回应,徐苗苗愈发想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一个人?她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于是,她主动向对方倾诉:“我心理有时就不平衡。”接着她简要地向对方讲了几件自己经历的倒霉的事情。这回很快就收到了对方的回复:“那算什么?” 


徐苗苗的心动了一下,她仿佛洞察到了对方心灵的隐秘,也许她经历过的磨难要比自己多出几倍。她想问一问对方到底有着怎么样的生活轨迹,但考虑到对方的个性比较孤僻,恐怕此时不太可能对她详细倾诉,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同时,徐苗苗又给她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其实觉得不平衡的人太多了,我们没必要庸人自扰,展露你的笑容吧,让自己愉快地生活,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谁知,对方马上回复道:“生活很无聊。” 


从这句话里,徐苗苗马上判断出对方是一个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人,其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都不太好,自己如果不拽她一把,很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于是徐苗苗劝导她道:“生活中总有阳光普照的时候,也有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往有阳光的地方看,而只是盯着阴暗的角落呢?你本来可以过得开心,为什么不试着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 


见对方沉默了许久也没回信,徐苗苗又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这是普希金的诗句,送给你,我的朋友,让我们准备好,迎接洒满阳光的日子。” 


这一次,对方又回复了两个字:“谢谢!”但这次的谢谢和上一次有所不同,这两个字的后面,竟然加上了一个重重的感叹号! 


手机归来时,茫茫人海我的朋友你在哪里 


进入3月,新学期开学了。尽管开学后的日子紧张而忙碌,徐苗苗依然保持着每天给那个偷包人发短信,鼓励她正确对待生活,尽早走出阴霾。 


徐苗苗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境比较好,所以,徐苗苗担心同样是大学生的那个她遇到困难再误入歧途,便给她发了一条短信:“开学了,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就告诉我,别客气,我会帮助你的。”可是,短信发出后,两天也没有接到对方的回复,她不免有些担心。但转而一想,也许是自己的哪句话伤着人家了,或者是自己的姿态给对方造成了居高临下的感觉……想到这些,徐苗苗决定再认真编写一些真挚的话语,发给对方。 


3月9日,徐苗苗正在手机上写短信,还没来得及发出去,手机就响了。一看来电显示,徐苗苗不由得张大了嘴巴,那个电话号码正是自己丢失的那部手机的,这个电话显然是偷自己包的那个人打过来的。 


徐苗苗连忙接听,可是,对方没有说话。透过话筒,徐苗苗听到了对方急促的呼吸声,并能感觉到对方几次欲言又止。怕对方把电话挂断,徐苗苗开口说道:“我知道你是谁。我一直等着你和我通话,你能这么信任我,我非常感动,你放心讲话吧,旁边没有任何人,现在就我们俩……” 


可是,任凭徐苗苗怎样说,对方还是没开口,沉默一段时间后,对方将电话挂断了。 


徐苗苗在深感遗憾的同时,觉得这个偷包人还会与自己联系,因为她既然露头了,就说明她一定有事要和自己沟通,也许是她真有困难。也许…… 


过了一会儿,徐苗苗果然接到了偷包人发来的短信:“感谢你这么多天陪着我,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不是惯偷,拿你的包是我的一念之差之举。现在,我要把属于你的东西还给你,也要把我丢失的东西重新拾回来。”接下来,她又发短信告诉徐苗苗明天上午9点到徐苗苗就读学校的一个收发室去取包,并叮嘱徐苗苗“别早去”。 


徐苗苗感到很震惊,尽管她给小偷发短信的初衷是想要索回自己的包,但当对方以如此真挚的言词向自己表示感谢,并真的以还包的行为向自己表达悔过之心时,徐苗苗还是深感意外。 


同寝室的同学得知小偷将要把背包返还给徐苗苗,有可能两人还要见面时,都替徐苗苗捏了一把汗,担心她受到伤害。有的同学提出报告学校保卫部门,被徐苗苗劝住了。还有的同学要求和她一同去取包,也被徐苗苗婉拒了,她觉得既然对方这么信任自己,自己便没有理由不相信对方。 


第二天,徐苗苗忽然想到那个偷包人告诉她不要早去,是不想和她见面啊。可她心里却产生了迫切想见那个人的欲望。于是,徐苗苗顾不上对方的嘱咐,比约定时间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了对方指定的收发室。还没进屋,徐苗苗便一眼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黄色米奇背包。她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连忙走过去,向收发室人员说明了情况。收发室的人告诉徐苗苗,送包人很早就送过来了,是个跟她年龄相仿的女孩…… 


拿到失而复得的背包,徐苗苗欣喜异常。她将背包打开,发现里面的证件、手机和钱包一样都没少。她又把那只牦牛皮质的钱包打开,看到里面的100多元钱原封未动,一张100元面额的钞票上的一道油笔划痕依然清晰可见。由此不难看出,偷包人对这个背包一直很认真地保管着。 


兴奋中的徐苗苗想要再发一条短信给那个偷包人,与她交流一下找回背包后的感触。短信很快编好了,正要发送时,徐苗苗愣住了,对方曾用来接收短信的手机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手上,短信发给谁呀? 


握着手机,徐苗苗的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空荡荡的感觉,两部手机都在自己手里,其中一部是她与对方真诚交流的工具,现在工具完璧归赵了,可她在茫茫人海中也许永远找不到那个人了,即使近在咫尺,谁也不会知道彼此就是对方…… 


2004年4月4日,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将徐苗苗请到北京录制了一档节目。在演播现场,徐苗苗百感交集地向观众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的故事。节目结尾,徐苗苗深情地向那个曾和她交流过很多条短信的朋友发出呼唤,真挚希望她能和自己联系,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她会拿着那部承载着两人心路历程的手机,一直守候下去…… 




一条爱上自行车的鱼。txt


她拉起一个叫鱼和自行车的女权社团,口号照搬西方的一个女权经典: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 
  我常说,麦铛是我捡回来的。 
  20年前我10岁,麦铛3岁,孤零零站在医院门口,拖着一个脏兮兮的绒毛玩具狗,张大惊惶的眼睛。麦铛拉我的衣角:我妈妈不见了,我找不到她。眼光怯怯的,像一只受惊吓的鸟。我把她捡回家,帮她洗小狗。我说我叫家哲,你叫什么名字?麦铛把脚腕和手腕叮叮的铃铛摇得山响,奶声奶气说:我妈妈说我叫麦铛,小铃铛的铛。 
  当麦铛考上我所在城市的大学,小荷一样出落起来的时候,我已经大学毕业了几年,在一家跨国大公司波澜不惊地做着小经理。我每星期到学校看她一次,顺便帮她把衣服拿回宿舍洗,下一次再折叠好了还她。我喜欢领着她,穿梭在这个城市的各个餐厅,就像20年前我在医院门口把她捡回家。我在这个已经生活了近10年的城市没有亲人,麦铛温暖了我所有关于亲情的记忆。 
  有时工作忙,我抽不出时间去看她,麦铛的电话就哗啦啦地响。“家哲,我变成红杏了,出墙的那种。”我吓一跳,才多大一点的孩子,怎么会扯上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