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

第21节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第21节

小说: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确当(包括清晰)的论辩就是无懈可击的论辩。 

(A )「胜”之二义
「但即使我们的论辩确当;倘若对方硬不承认;硬是要说他的讲法才是确当的;那
又应该如何对付呢?”不少学生问过这个问题。 
倾谈之后;发觉原来他们希望有一种「必胜之道”可以使对方自认错误我告诉他
们;「胜”字用来描述辩论的结果时 
;可有两个意思依第一个意思;论辩确当的一方
就是辩论的胜方;论辩不确当的一方则是辩论的败方。在这个意义上;辩论的「必胜
之道”就是:永不诡辩;永远只作确当的论辩。 

然而「胜”字用来描述辩论的结果时还有第二个意思的依第二个意思 
;如果是由
评判裁定胜负的正式辩论;那么评判裁定谁胜谁就胜;但如果是没有评判来定胜
负的辩论;那么;除开少数例外;胜负就不是十分确定的了在这种情况中;我们通常
会认为如果旁观者大都相信或看出我们的立论有理而对方的立论无理;那么我们
就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也可能认为要等到对方开口承认错误才称心如意;才算自己
胜利。可惜这种赏心乐事是人间少有的。对方纵然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一定会(有的
人甚至一定不会)承认错误自知被驳倒了的人;是有多种反应的方式可供他选择
的。 

(B ) 反应的方式
比方说;假设你是一个盲辩者;而且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盲辩被彻底驳倒了;这时
你会怎么反应呢?除了公开承认错误;至少还有下述两种反应的方式任君选择。 
(1 )沉默沉默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我跟太太辩论时总是沉默的;即是说我
不会跟太太辩论;那可以保存自己。我碰到纠缠不休的盲辩者时也常是沉默的 
;就
是说我不屑跟他们辩论;那可以保存元气(除非当时心血来潮;想向其他人作一次
「分析演示”;那就另当别论)。只要沉默时不至于目光呆滞、口部傻张 
;沉默总能使
你看起来莫测高深一些;令人难以分辨你究竟是自知理亏呢;还是对别人的驳斥不
以为然。 
(2 )诡辩垂死挣扎乃求生意志的一种表现诡辩被攻破之后;可用加倍的诡辩去
挽救;如同谎言被识破之后;可用加倍的谎言去补救。 
诡辩有时由自己赤膊上阵;有时由他人代劳;有时两者兼备。由自己上阵诡辩;特别
是盲辩;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的。 

盲辩者最大的弱点就是盲。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死穴”。 

许多专破盲辩的招式是盲辩者连做梦也梦想不到的 
。把其中一些留着不用;等盲
辩者闭目冲来才「出招”;盲辩者就会成为「祭刀”之物了。所以若要盲辩的话;
最好还是由他人代劳。 

倘能煽动盲从者出来做啦啦队;那就好得多了;七嘴八舌;总会占点便宜的。 

但是;如果找不到盲从者;如果别人都看穿了你的盲辩;知道了你的盲辩已被人从

根摧毁;因而不愿当你的啦啦队成员;同时你又没有勇气自己站出来作进一步的盲
辩;因为害怕受到进一步的折辱;在此困境中;倘若仍要继续诡辩的话;还有什么可
能的途径吗?有的;你可以试用假名去诡辩。 


(C ) 诡辩三诀
刚才简述「由谁来诡辩?”的问题;现在略论「如何诡辩?”的问题。 
以诡辩抢救诡辩;可用的招式尽管五花八门;却可以归结为一句心法;三个要诀。那
心法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回避对方的批判论点然而一味回避是较容易被看穿的 
; 



所以必须掌握下列三个诡辩要诀

 (1 ) 似是而非诡辩虽非;其窍妙在于「似是”有的诡辩「似是”的程度太低;很
容易被识穿;例如(假定这是诡辩):「射击之所以要闭起一眼;是因为如果两眼都闭
起来的话;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至于「似是”程度够高的诡辩 
;则很容易蒙混过关
比如自己的胡言乱语被人破斥了;就反噬对方一口;说对方「咬文嚼字” 
(我曾一再
指出:语理分析不同咬文嚼字;更非文字把戏;而刚好是文字把戏的克星)又如在讨
论上帝时;被驳斥得无法招架;就辩称那问题「不能用理性去分析”;并指责对手「想
张逻辑之网;将上帝一推而完
全纳诸其中”'注'14有的人一听说你的对手「将上帝一推” 
;便会认为你的对手
太过无礼;于是就会站到你那一边的了。虽然「不能用理性去分析”、「不该把上帝
推入逻辑之网中”一类的遁词实际上不堪一击 
;用前面「上帝超越逻辑 
?”那一章
的论辩或近似的论辩即能轻易攻破这类遁词 
;但碰到愚人的时候;这类遁词还是甚
有烟幕作用的

 (2 )以量补拙那就是自己的诡辩被驳倒之后;仍然死缠烂打;尽量争取发言。无法
回应对方的批判论点时;光说一句「我不同意他的批评” 
;也是聊胜于无的。跟着祭
起「颠倒逻辑”来颠三倒四一番 
;效果就会更佳了。发言时当然要避重就轻;譬如回
避对方的批驳所含的论点;而单就其批驳所具的风格去「回应”;那就总有话说的
了。如果对方的批驳没有幽默;就说对方「太认真了;板起面孔;缺乏幽默感。”反之;
如果对方的批驳带有幽默;就指责对方「太不认真了;不够严肃;用轻佻的态度去
‘玩人’;戏弄人。”这种指责跟论题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要紧。只要继续发言;哪怕只
是一堆不知所云的文字;愚众都会以为所辩的问题「还正在争论中” 
;而不会想到
你的论调其实已被彻底攻倒了的。 
为了文饰诡辩;最好东拉西扯乱吹一顿。比如把儒释道、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笛卡儿、休谟、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存
在主义、分析哲学。。。。。。简言之就是把中西印、古近今的哲学思想都拿来信口雌黄
一番;将愚人唬住;那么他们就更难觉察到你在诡辩了。本来嘛;自知无知;乃是智慧
的开始;自以为无所不知 
;正是愚蠢的极致。但愚人是不晓得这个道理的。你尽管谬
误百出、连逻辑 
ABC 都不懂也无所谓;只要上天下地古今中外的说得天花乱坠;
便能增加诡辩的「文字份量”的了;愚人是分辨不出你原来只是在胡吹的。 

即使对方已预先点破了你下一步诡辩的类型;你也不必太过担忧、惶恐;因为对方
总不会够篇幅或时间将诡辩所有可能的具体手法全部列举出来的;所以你总有继
续诡辩的余地。你的脑袋要是不够机灵;或惊惶失措到一片空白的话;你甚至就照
着对方已列举了出来的手法去继续诡辩亦未尝不可;那也不失为一条没有退路的
「退路”(或血路)哩。总之说话越多越好;能抢说最后一句话就最好。 

 (3 )动之以情诡辩当然不宜讲求逻辑;不宜以理为依归。「高质”的诡辩每每采取
动之以情的策略;例如: 
a.硬呼冤屈硬指对方「有误解”。自己所说的话根本不可解;还是要指对方有
误解。自己所说的话根本没有意义;还是要指对方断章取义;曲解了你的话的意义。 
你还可以采用「贼喊捉贼”的伎俩来申诉冤屈 
;比方这样说:「别人指我是盲辩者;
其实他们才是盲的;他们看不见人生荒漠有慧境;让我来作见证。。。。。。。”如此这般;不
管所说的话跟原初的论题相干不相干;只消绝口不提自己被破斥了的错谬;往往就
能蒙混过关的了。 

但倘若对方制敌机先;如上所言;一早点破了你下一步的诡辩;那又该当如何应付
呢?这时你更可以趁机呼冤了:「太不公平了呀!谁见过天下间有这么霸道的辩论


的吗?一开始就把人家的答辩堵死;在我还未提出答辩之前就已将我的答辩判定
为诡辩;实在太不公平了呀!”其他人听你这么说;就很容易会忽略你原初的诡辩本
来已被击溃;忽略「为诡辩而再辩 
;常是进一步的诡辩”这个道理 
;结果反会同情你
起来;于是你

就得其所哉了。 

b.诉诸感性诡辩本属口舌之事;但有的诡辩者被驳斥得瞠目结舌时;却会用「不
喜作口舌之争”这句话来下台;然后引一两句似乎很有感性的「诗”或「哲理” 

赖以回避对方的论点;同时表示那就等于恰当地回应了批驳。这种转移视线的伎俩;
对于某些特重「感性”的观众或读者来说;是颇为见效的。 
c.表演高尚情操性格弱的人;纵然只是论战的旁观者;也会害怕锐利的辞锋的。
虽然那辞锋所针对的并不是他们;而且他们也说不出辞锋锐利有什么不妥;但他们
就是对此起反感。他们只会注意那辞锋是不是「太尖锐了 
;太咄咄逼人了”;却不去
分辨是非对错;不去考虑「被批驳者是否由于诡辩而被批驳 
?”之类的问题 
。碰到这
些人;你若表现得伟大深情(譬如自称「肩负文化千斤担;为民族的苦难而痛哭流涕;
立志做圣人。。。。。。”);那么;就算内中只是虚伪矫情;还是能令那些人同情你的。只要先
讲一番大而无当的漂亮话;跟着装作已经回应了敌人的批判;最后还宣布要为敌人
祈祷:「愿上帝宽恕魔鬼。”这样做就会很动人的了 
。你甚至可以表演更高一级的宽
恕之道呢;你不妨宣称:「敌人的飞刀刺盲了我的左眼;我就主动让右眼也给他刺
盲。”两眼俱盲;自然更有助于盲辩了。 
(D ) 得失寸心知
以上讲「诡辩要诀”的用意;当然不是想叫人诡辩;而是想叫人认清诡辩能认清诡
辩;那是思考方法的一个重要关节;又是思辩技巧中的一门基本功。 
「但纵使我们能认清诡辩;如果别人硬要诡辩;以至无休止地盲辩;这时我们怎样
才能克敌制胜呢?”不少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底子里仍是希望找到辩论的必胜之道。 

可惜的是;虽在前述「胜”字的第一个意思下有必胜之道 
;但在前述第二个意思下
却是没有必胜之道的。我们也许会因此感到不安;尤其当我们想到世间常有颠倒
黑白的言论;想到没有必胜之道能够清除诡辩时;我们更会感到悲哀、无奈。 

不过我们可不要忘记;诡辩是骗不了明眼人的;诡辩只能骗倒愚人;特别是某些
「心灵空虚”的愚人;即令把一堆废物抛进其空虚的心灵里;他们也会有一种填满
的充实感的问题是: 

纵能骗得全世界的愚夫愚妇相信;却为识者所笑;且将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那
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者;我们也可以把刚才对必胜之道的分析换个次序来讲;那就是:虽在第二个意
思下没有必胜之道;但在第一个意思下则是有必胜之道的固然 
;没有任何说法是所
有人都接受的说法包括这个说法本身在内;然而一种说法是否正确 
;跟别人是否
接受它是无关的'注'15一个精神病患者可能宣称他不接受任何物理学理论;但不
能由此推论说物理学的理论不正确在辩论时 
;我们的立论只须确当;据第一个意思;
我们就是胜方。愚人看不出来;适足以显露其愚蠢吧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品的高下之分该是如此;论辩的是非之分亦是如此。是非高下既分;愚人不晓得
又有什么关系呢?明眼人能看得出来的明眼人的人数不多又有什么关系呢?历史
终会知道的。我不是说历史会记载我们;我的意思只是说:如果我们的立论确当;尽
管往昔屡有是非颠倒的时期;尽管现世常有黑白混淆的诡辩;但只要人类基本上是
讲理的;只要人类的发展过程虽有曲折但大体上还是朝着理性的方向迈进;那么;
终有一天;人类所知的真理或确当的论断就会包括我们的


立论在内;要是人类不会在那天之前已经灭亡了的话。 

其实;就算历史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上帝存在;上帝定会知道的。但就算
上帝不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有理性;我们应能知道的。我们能知道、能思
考、能分辨是非高下;这种能力便是我们的理性。我们的理性正是我们最可珍贵的
「自己的核心”或「核心的自己”。那就是我们的「裁判者上帝”;也就是「得失
寸心知”的「寸心”或「寸心上帝”人的生命在升进的历程中;第一阶段面对朦
胧的自己;第二阶段面对家人;第三阶段面对朋友;第四阶段面对社会;第五阶段面
对当代;第六阶段面对历史;在最后也是最高的阶段 
;人面对裁判者上帝;即面对寸
心上帝;亦即面对自己的核心、核心的自己。再没有任何隽语比 
Francoy Bahamonde 
说过的一句话(不管其原意指什么)所透出的识见、自信、以及顶天立地的胸襟和
气概更能令我震撼;更能令我抖擞;同时又更能令我深深感动;更能触及我那最最
核心的自己的了那句话就是: 

「我只对上帝和历史负责。”

注:

'注'1 见台湾宇宙光出版社出版之《哲客侠情》(1986 年版)第 
34 页:「上帝存
在的证据在哲学上及科学上都丰富得很;请到智慧世界一游!”(有点像广告标语:
「海滩上的阳光和热情都丰富得很;请到曼谷芭堤雅一游吧)此书适合用做分析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