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成长]巴雷托的财富忠告 >

第10节

[成长]巴雷托的财富忠告-第10节

小说: [成长]巴雷托的财富忠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你曾参与某些成功的案例审理,从失策者那里挽回数以万计的钱财。如果你也犯这样的错误,你就会倾家荡产。你知道你的生意有比许多大公司更好的效益。你公司的销售,以及人均税收,都超出平均效益的两倍。此外,你还知道近年来股票市场的高回报是由于股票市场迅速扩张而人为造成的。所以你抵制了股票市场的诱惑,继续你的律师事务而不去当全日制股民。     
    如果你是一个业主或资深总经理,或者是白手起家的医生或律师,那么你就会控制你自己的命运。一位百万富翁曾作出以下概括:     
    我感到权力和控制力。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作决定。。。。。。这就有权力感。我成为理性之王。 
    我有一家小公司。。。。。。我去浴室,我们边洗澡边召开董事会会议。     
    那些不同意我意见的人可以辞职。。。。。。简单。。。。。。非常民主。 
    大多数百万富翁愿意把自己的钱投资于自己的生意,而不愿意投资于他人的生意,包括各种股票上市公司。百万富翁们声称,他们能控制自己的生意,而无法控制或支配上市公司,因为他们的价格只是由股票市场决定的。大多数百万富翁会告诉你,他们比较有能力运作特殊类型的生意。这个〃特殊类型〃非常重要。成功的冒险者是市场中善于选择的人他们做他人所不做的事,或者至少是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领域里做事。 
    对大多数经济冒险者来说,投资其他人的生意,回报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们的哲学是,为我、为自己打工是最好的选择。否则,他们就会受到他人的摆布,为他人的需要和经济目标所左右。 
    在所有高收入的人中,业主最相信自己的成功是由于自己愿意冒经济风险。公司的资深总经理排在第二位,接着是医生,最后是律师。这些有风险的职业大多数是为自己打工。 
    沃伦先生,这位年轻且高收入的奇迹创造者,认为自己是战无不胜的。他是地毯行业一流的销售经理,他的公司要靠他不断地搞到几百万美元的协议。他白天与晚上、平时与周末不停地销售,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他的收入应当积蓄多少、投资多少。他是最终消费者,大把大把地在那些不会再产生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上花钱。他喜欢花大笔钱买高档房子;当然,还有奢侈的家具摆设。 
    一天早上,沃伦先生被传唤到他的经理办公室。他出乎意料地被告知,他的公司已被卖了。更糟糕的是,买家没有兴趣要沃伦先生继续当销售经理。是的,顷刻之间,他的美梦消失了。工作的失去招来了许多他曾经压制的鬼魂早年家庭悲惨生活的那些记忆全都历历再现。同样可怕的是,沃伦先生还想起大学时所得的那些D等和F等。这么可怕的成绩,谁还会雇用他呢? 
    失败是成功之母。沃伦先生的创伤反而为他成为拥有自己生意的百万富翁铺设了道路。     
    我本不想选择为自己打工。我是被迫这样干的。我曾为之干活的公司。。。。。。被卖了。。。。。。我被解雇了。。。。。。因为我是公司薪水最高的人,所以我失去了工作,。。。。。。我要到哪里去找工作呢?由于我一直是干高收入的工作,所以我不合适被雇用。。。。。。加上我又不是大学毕业生。 
    沃伦先生接到那个坏消息之后不一会儿,他被告知要把他最近买的车归还给公司。于是,他走到那辆车跟前,坐在车上,想着他的不幸。 
      我坐在那儿,大哭起来。。。。。。真是可怕。 
    不久之后,一家地毯制造公司的老板兼总经理给沃伦先生打来一个电话。这位总经理已经得知他失业的消息。他声称他知道沃伦先生具有销售地毯的非凡能力,尽管他目前还没有一个能雇用沃伦先生的职位,但他提出一个解决办法。他建议沃伦先生办一个销售中心,沃伦先生采纳了他的建议。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渡。他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和过一种斯巴达式的简朴生活,它还意味着沃伦先生必须放弃在纽约工作和生活。最主要的变化是从国际大都市纽约搬到美国地毯之乡佐治亚达尔顿。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于是,我去了佐治亚达尔顿。。。。。。这个家伙就在那里,他真的给了我一个机会。。。。。。帮我开办生意。他从进货、价格以及能让人获得成功的各个方面支持我,他知道我能够销售好地毯。    
    在他的心中;沃伦先生惟一的选择是开办自己的生意,因为只有这样,沃伦先生才能挣到像在公司销售主管时所挣到的那么多钱。他相信,在美国没有一家公司能给他那么高水平的收入。 
    用了七年时间,我才从我曾拥有的那个美好的工作 
    中自己走了回来。我看到了机会。 
    沃伦先生之所以可爱就在于他的实在。他很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成就,经常地反思自己的缺点:勉强够格的中学生、大学退学的学生、被解雇的主管。他不显示自己的成就,即使今天,他还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经济上的成功者。他深深地感到,在美国的经济中,大学退学的学生是不可能成功的。 
    。。。。。。从头开始,我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它不需要那么多的钱,从0到3,000万美元的资金都可以。在地毯业,自己做生意是一件大好事。 
    今天,沃伦先生仍然在努力工作,但干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工作。他用很多时间计划和管理他的投资。他再也不会视他在经济上的成功为理所当然的了。他一刻也不会忘记,他曾作为一个年轻的主管有许多钱而后来又丢光了的那个样子。   
不断超越自己 
    1855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忙着四处寻找工作的机会。 
    3个星期后,克利夫兰一家商行雇用了他。 
    3年之后,洛克菲勒的年薪增到了600美元。 
  〃难道这样干才值600美元,我应得到的远比这个数目要多。。。。。。〃他每天都在暗自思忖,他不甘被人剥削和埋没,他要求商行老板加薪200美元。遭商行老板拒绝后,洛克菲勒便辞去了这份当时在很多青年人看来优厚的美差。 
    〃我要自己办公司,当老板。〃小约翰终于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结识了一位比他大12岁的英国移民莫里斯·克拉克先生。克拉克对这位年轻人很信赖,把自己在商行做事的许多生财之道的诀窍传授给洛克菲勒。他们俩个人终于合伙办起了一家公司。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确实,每一个人都想超越自己的过去,胜过他的现在,以达到成功的明天。所以,我们现在才会苦苦地思索着如何改变自我,如何克服个人所存在的危机,从而达到超越自我的最终目的。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后来才懂得学会了关注和审视别人。工作上的尖子,生活中的领导者,各个领域的明星人物自然成了我们关注和审视的对象。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而我却总是这样平平庸庸地过活呢?〃我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别人成就的羡慕和徒做无聊的叹息,而更加注重于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质,从而付出努力以争取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 
    〃每个人都会有一片明朗的天空〃,我们已经从消极走向了积极,从被动走向主动,我们不再羞怯,不再遮掩,也不再隐忍,而是将心中的兴奋与激动化作行动,化为汗水,洒在成功的路上。而当我们终于踏上成功巅峰的时候,我们会惊叹自己有如此之大的能耐,有如此之深的潜能,而以前只不过是一种梦想罢了。 
    事实上,这就是超越。     
    超越有超出、超过、转移等意义,它的涵义是非常之广泛的,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清楚,心理学家马兹洛曾经谈过超越,他整理提出了35种解释,尚且意犹未尽。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超越就是通过超越时间、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从而促使自我的变化,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自我改变和自我超越是相互紧密联系而往复循环的。自我改变导致了本身的超越,而超越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巨大的改变。 
    《圣经》上记载,上帝照着自己的样子造了一个男人,名叫亚当,看着他寂寞,便用他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本来他们没有羞耻之感,没有智慧之脑,于是整天在园里游玩,无忧无虑,但是在蛇的引诱之下,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于是便知道了羞耻,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这便是所谓的〃原罪〃。但是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这原罪,人类才知道羞耻,拥有意识,从而超越了浑浑噩噩的原始状态。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人类是否产生了超越呢? 
    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古人猿没有改变用4条腿走路的习惯的勇气,就永远不可能进化出现在的人类。在超越自然的同时,人类产生了;在超越自我的同时,人类不断地进化、发展、越来越成熟。人类社会在超越中产生,也是在超越中发展和进步,人类历史上每一种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的产生,都是对传统的突破与超越,若只是局限于现在,只有走向历史的反面,社会也是在对历史不断地否定中前进,不断地了解和不断地超越历史,从而走向永恒。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都会有一种超越的意识,超越自己的对手,在竞争中取胜,是一种内心的意识,是对于自己不如别人的恐惧心理。同时,此种心理又化作一种行动,千方百计地想要使自己高于别人一筹,此时超越也是一种结果,是经过努力之后,确实超过了他人。 
    因此,从此种意义上来说,超越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也同时是社会化的过程,超越心理往往是无意识的、在有意无意中超越的力量和冲动会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但超越的行动及过程却是有意识的,并且要将动机转化为各种具体的行动。 
    卡耐基曾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的层次: 
    超越个体(自我)。。。。。。 
    超越潜意识。。。。。。 
    隐性超越。。。。。。 
    显性超越。。。。。。 
    实在超越。。。。。。 
    从这一个层次中,我们不难看出,超越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隐到显,从内到外、从弱到强、从虚到实的过程。 
    〃超越〃与〃竞争〃是一对双生兄弟。竞争就是相互争夺胜利,他与超越一样,是一种意识、是一个过程,竞争是实现超越的必然手段。正是由于〃竞争〃与〃超越〃,才使得我们产生了不甘居于人后的欲望,加快了自己的心理、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人们参与竞争,实现超越,其动力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工作,有的是为了博得名声,有的是为了有更好的物质享受。。。。。。     
    一个足球明星和一位总统,他们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所渴望达到的成就也不一样。但是论其实质,都是渴求揭示自己生存的意义,充分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达到超越的境界。 
    超越是自我的否定,同时也是对于自我的重塑,中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它讲的是越王被吴王打败,但是他时刻不忘耻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养精蓄锐,终于打败了吴王,以雪灭国之耻。越王失败后,并没有消沉,他否定了作为失败者自我,重塑了一个成功者的形象。 
    因此,任何人若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改变自己,在对自我一扬一弃中,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从而达到超越的目的。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我们每个人都有〃当元帅〃的能力,只是看能否有一种必胜的信念,能否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对于自我的超越。若是每个人都存有一颗〃要当元帅〃的心,世界将变得更加有意义。   
与人们和睦相处 
    人的一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在40至45年中,每星期工作5天或超过5天,每天7、8小时或更多。换言之,我们一生工作10万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别人一起工作中度过的。一些同事以及一些与我们志趣相投、共同参与业余活动的人还会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对朋友关系的调查表明,在同事中被我们看做朋友的人不到1/4;而且,我们中有一半人是没有工作中的朋友,只是同事而已。所谓同事,就是因为工作性质关系被凑在一起的人,这跟我们出于自愿选择与之一起度过业余时间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然而,工作关系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关系顺利,就可能成为我们获得满足与支持的源泉。在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工作关系中,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及身体不适等情况的发生率往往会低得多;而互相冲突、互相摩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