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励志]梦想在远方 >

第71节

[励志]梦想在远方-第71节

小说: [励志]梦想在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魏哈着白气,与胖子客套。那胖子说:“这么大的首长亲自来,我老谭是三生有幸啊!来,进去坐,进去坐!”回首向上院里唤道:“余敏哪,你出来,魏主任来看我们啦。”  
  一阵细微的声响,院里出来一个系围裙的瘦高女人,一张马脸,露出两颗獠牙。马脸女人说:“哟!是主任呀!那么大的雪,是什么风把您吹来啦?秀珍来了吗?她呀,小气鬼!前两天,老谭喝了点酒,说了她两句,她就赌气不来上班了!唉呀,都是您这个当官的把她宠坏了。我昨天还给老谭讲,饭馆里要是没有秀珍哪,肯定乱得很。主任来了,就好了,回去劝劝秀珍,过节来上班吧!”    
  谭胖子也说:“是啊是啊,秀珍干活麻利,我呢,人比较直,有时可能说得不对,但我们邻居多年,又不是外人,说错了,主任别见怪。”又吩咐女人:“快去包饺子吧。”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105节 易读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105节  
作者: 怀旧船长             
  那马脸女人搓搓手,说:“就等主任来了,都放在锅台上了,这就去。”  
  老魏见客套话已说完,便对胖子说:“谭经理,部队过节发了些大米,我想您们饭店用得着,便拉了来,您可别见笑。”胖子连说:“哪里哪里。”但见李思城和马威打开后备箱真抬出一袋大米时,脸色就变了。  
  老魏硬着头皮指挥马威和李思城抬着大米闯进胖子的客厅,“砰”地放在明晃晃的电灯下。那两袋大米足有200斤重,白晃晃的,和老魏肩膀上的金星一样耀眼。  
  胖子干咳了两声,样子比老魏还要尴尬。而老魏,只顾问胖子八十高龄的老母亲身体情况。胖子讪讪地说:“好,还好,正在里屋睡觉。”此时,胖子的胖儿子从里屋出来,差点被横放在客厅里的大米绊了个跟斗。小胖子嘟囔着说:“这么多大米,喂猪啊!”老谭也没吭气,李思城三人就傻傻地站着。    
  马威突然拉了一下李思城,返回车上。马威变戏法似地从车里拿出两条“玉溪”,径直走进客厅,塞进胖子的怀里。马威说:“老板,魏主任知道您好吸烟,特地买了两条,您别嫌弃。”胖子干咳了一声,道:“你看,这,这怎么好意思?”便把烟放在沙发上。  
  老魏擦了一下额头,才想起什么似的,跑出去提了那个黑色的手提袋进来,双手递给胖子,说:“谭经理,这是两盒人参,大妈年纪大了,得补一补。”马威接过话头,说:“老板,我们主任是特意托人从长白山带来的野山参,市上买不到的。”胖子冻僵的脸这才舒活开了,笑道:“魏主任真想得周到!老谭可受用不起啊!”便招呼三个坐下,扭头向厨房那边喊:“徐敏,把饺子端上来吧,主任可是稀客哟!”    
  老魏都站起来,说:“我就不打扰你们了。大过节的,你们全家也该热闹热闹了,咱们改天再聊。”胖子站起来送至门口,不停地说:“谢谢”,并诚恳地对老魏说:“秀珍的事,包在我身上。您工作忙,顾不上她,但有老哥在这里照应,您尽管放心。”  
  车轮碾着冰雪。车内,三人均没有说话。  
  (未完待续)    
日期:2006…9…7 15:46:42    
  第一百五十七章成熟的痛  
  元旦过后,接踵而至的是春节。这期间师宣传科负责准备一台晚会,到各个新兵连演出。由老魏牵头,黄干事负责组织,李思城则成了“调度”,其实就是通联任务。  
  一个建制师里肯定有不少文艺人才,山南海北的战士们带着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节目进了师部礼堂排练。这其间师医院的小护士杨晶也参加了。杨晶自编的舞蹈轻柔得像夕阳下乡村里袅袅的炊烟。  
  杨晶属于那种清纯可爱的小女兵。排练间隙,她总是喜欢到李思城的宿舍去找他,或是翻看他的剪贴本,或是要求到乒乓球室去打两局球。自那次李思城住院认识杨晶后,杨晶隔一段时间会来一个电话问候李思城,或是让马威给她带本书去看。总之,杨晶算是李思城为数不多的朋友中的一个。  
  春节的前一周,是巡回演出的日子。老魏带领这些攒起来的“业余演员”,到京郊多个几近荒凉的新兵训练场去。新兵们就在露天里席地而坐,围成一个“舞台”,专注地观看演出,连鼻涕流出来也忘了擦。每完一个节目,新兵们就拼命拍掌,直到把手拍红。尤其是女兵杨晶出场,那旋风般的舞简直让新兵们痴呆,有的新兵不觉得流出涎水,滴在作训服上,被冷风吹成冰片。    
  李思城跟在老魏身后,听老魏有点沙哑的嗓音讲话,看新兵们粗糙的脸和破碎的衣服,心里就有一种冲动。老魏一到这种场合,就杀气十足,目光如刀,一出口就是让兵们热血沸腾的话。李思城回忆起当初在北京站第一次见到老魏的情景,心里就翻出了许多图像。军营,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啊,它赋予人精神内涵的同时也让人迷茫。李思城突然想念可恨的王双成,可笑的张风友,可爱的赵东伟,可敬的老将军……    
  他让风割着自己的脸,他让那一连串新兵时期的故事暖着自己的心。他曾几次冲动地想到场心去找两个兵斗斗,想试试自己还行不行。但他忍了。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勇气和躁动。他已经成熟,已是一个老练的机关兵。成熟和老练被时间锤炼着。成熟和老练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对于生命的本身,却是一个悲剧。  
  这就好比一棵树,当它接受的光的照射细雨的滋润和狂风暴雨的侵袭之时,不管是欢喜或痛苦,成长始终是鲜活的,动人的;但它一旦成材、一旦被选中,它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所谓知天命,所谓耳顺,不过是离生命的尽头更进一步而已。  
  活得轻松,活得年轻,是最大的幸福。李思城突然感到自己已不再年轻。当坚硬的胡子努力地切割着刀片时,他才感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倘若自己也像眼前的新战士一样,嘴角上是一层绒毛,他愿意再当一次新兵,再体验一把把衣服磨成碎片片的刺痛和畅快!    
  可是他已走近25岁,一个可以做父亲的年龄!  
  想到这些,李思城的眼角已冰冷。冷风已把那种讨厌的液体吹干在脸上。  
  他把拳头握紧,他听到骨节间的脆响像热锅上蹦跳的黄豆。在这郊外的寒风中,他醒了。他明白当初进机关是一个错误。他明白这身发黄的军装套住的已经不是一名真下意义上的军人的躯体。  
  人已散尽,李思城仍呆立原地,直到杨晶过来叫他。杨晶说:“呆子,吃饭了!唉呀,你这兵当得真没劲,越当越傻,整天痴痴呆呆的。”    
日期:2006…9…7 15:47:53    
  军营的除夕夜,是军嫂们的除夕夜,营院里飘着肉香。军嫂们忙了一整天,把各种花样的菜布置上桌,等丈夫回来团聚。然而,丈夫早就驱车到各团队及小散远单位慰问去了。那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军嫂们默默地等,让早馋疯了的孩子们到厨房去吃些零碎。孩子们熬不住了,便呼呼大睡。但军嫂们却坚持等。到少,现在要比当初两地分居时好多了,最多天亮时会回来。而在以往,一年就一次“鹊桥会”。做新时期的军嫂,最起码要有耐心。每一个静心等候的军嫂都知道,当丈夫推开门让冷风刮进来时,一定会被感动的。一个妻子要感动丈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能够等待。等,本来就是奉献和牺牲。    
  魏国全在二团替哨兵站了一岗哨,驱车回来,已是凌晨四点,妻子瘦削的身子在灯下显得孤独。儿子早睡了,桌上的菜里已凉得露出了白白的油,像秋天稻田里的霜。老魏问:“思城呢?走了?”  
  妻子说:“他根本就没来。我又打了两次电话,都没人接,是不是到别家过年去了?”  
  老魏说:“不可能。”便打电话,还是没人接。老魏下楼,到李思城宿舍去找,仍无人;到电影队去找,还是没人。老魏就急了。  
  老魏又返身上了娱乐中心。难道这小子像刚来时那样躲在藏书室苦读?老魏突然感动起来,蹑手蹑脚地到了藏书室门口,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老魏突然推开门,打亮了手电,果见李思城独自一个斜靠在书架上,一瓶二锅头早已底儿朝天了,陪着李思城斜躺着。李思城已经烂醉如泥。  
  老魏轻轻关上门,就走了。      
日期:2006…9…7 16:06:43    
  第一百五十八章对错难分  
  春节过后,李思城用自己的稿费买了一辆自行车。李思城请老魏首肯,他将骑着这辆车到各部队去采访。今年已是第五年兵了,他准备冲刺一年。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106节 易读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106节  
作者: 怀旧船长             
  老魏同意了,但老魏还是让他给周强说一下。今天的周强似乎特别高兴,对李思城说:“小李啊,你放心,我会支持你的。我正要找你商量哩!下一步,我准备同你合作一篇稿子,就是防暴团团长张烈。你呢,先去摸一摸,搞第一手资料回来。张团长可不一般,仪仗兵出身,八四年参加过大阅兵,立过两次二等功。我早想把他推出来了,但一直在等机会。恰好今年是特警团建团十周年,你先去那住下,到时候我们一起搞,这可是个难得的典型。”    
  张烈人高马大,根本没把李思城放在眼里。去的那天,张烈嗡声嗡气地说:“噢,要采访我?采访什么呢?军报记者都来过,我不愿意在报纸上吹。上次军报记者来,我就没理;还有《解放军生活》杂志的,来和我聊了不到半个小时,回去就写了一大篇,简直没意思!不过这次周科长说了,我也不能不给他面子吧?这样,你住下来,有时间我们再聊。”    
  李思城心里有气,心想这个团长咋比师长还狂,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骑车近两个小时才赶到这,没功劳也有苦劳。说白了,自己是一个小兵,人家是团长。  
  宣传股的同志对李思城倒很客气,安排李思城住团部招待所。住下后,却老找不着团长,原来团长应酬比较多。防暴团平时事不多,又不站岗放哨,除了训练巡逻,就是排练节目。总政、军区的文工团,经常来这里拍场景,连拍电影的导演也相中了这些个子高、武艺精的棒小伙们,所以,团长太忙。  
  李思城在营院里转悠了两天,发现这个团很有钱,搞得比师大院美得多,据说后勤搞得不错,年年大创收;而且,团长是个搞“军民共建”的好手,结识的都是些有钱的单位,随军的军嫂,没有一个是在家闲着的,而且工作老早都不错。就这么一个大大咧咧年牛气冲天的团长,却很受人尊重,提起他来,官兵们的赞美众口一词。  
  据说张烈训练新兵从不打兵,但有一损招:不合格者,偷懒者划为一类,天天白菜豆腐;拼命训练者,成绩突出者,划为一类,赏以大鱼大肉。师首长曾提出严厉批评,认为这样分化了新战士,虽不是体罚,但却是“胃罚”。张烈就抗议:你们上面不准打兵,又要好成绩,可能吗?师首长遂睁一眼闭一眼。  
  李思城转悠了两天觉得无聊,便要求参加训练。宣传股长把他安排到二营三连九班,班长是个下士,第二年兵,虽然也称李思城为“班长”,但压根没瞧得起这个机关来的老兵。    
  早饭后列队训练,九班今日主要练习基本功,一个个流水作业。李思城虽一年多没有操练,但毕竟有老底子在,竟也轻松过关了。那团长张烈不知何时出现在训练场,径直走过来说:“你是刚到宣传科吧?”李思城说有一年多了。张烈不信,说:“不可能。看你身手,当个班长没问题。”李思说:“我以前就是班长。”张烈说:“几团的?”李思城说是一团防暴队,后调到机关的。张烈就大呼可惜,把李思城拉到一边说:“错了,错了,你明明是个带兵的料,却搞啥破玩艺新闻报道!是谁把你害了?”李思城见他那认真劲儿,倒有些黯然了。张烈说:“要早调到我们团,我肯定包你提干。现在是第四年兵吧?”李思城说:“第五年。”张烈说:“晚了点儿,不过,你要愿意过来,我把你调过来算了。”李思城心里有点乱,但还是说:“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