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励志]梦想在远方 >

第115节

[励志]梦想在远方-第115节

小说: [励志]梦想在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天,方恒外出归来,已是晚上十点。李思城已经走了,留了一个纸条,大意是自己离家近十年,还未回去看看老父亲,便于这个时节产生了回家的念头。东西先放在这里,回头再与他联系云云。并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方恒看了看钢丝床下,已整齐地放了两个纸箱。旁边,一个汉字寻呼机,摔成粉碎。  
  西直门。地铁站。  
  陌生的面孔。如烟的人群。李思城背了一个牛仔包。包里,有给父亲买的一件皮大衣,有姐姐的一件纯羊毛衫。当然,还有日记本是林玖铭老师送给他那支钢笔,已用了近十年。列车终于驶来,停稳。车窗的玻璃上映出李思城的影子。那影子已不是十年前那个影子,明显苍老了……车启动了……  
  这是最后一班地铁。    
日期:2006…12…6 22:28:07    
  第二百五十章惊回千里梦  
  硬座车。  
  火车向城外缓缓驶去。窗外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李思城不想去看,却又忍不住去看。从火车上看北京,夜幕下的北京美丽得像一位妖娆的女人。她张着惺忪的睡眼,等待着你扑入她的怀里去……  
  临行的前一天,李思城到京郊看望老战友伍铁军。伍铁军已做了爸爸,女儿已能上街打酱油了。不过,伍铁军已经老得让李思城不敢相认,居然有了星星点点的白发,脸上黑黑的,背也有点驼了。伍铁军是开着一辆货车到县城来的。临喝酒前,他还去装了一车肥料。他开的两个饭馆由于食客稀少而倒闭,鱼塘也赔了,只剩那个果园能挣点钱。可由于外地的苹果进京,挤垮了市场,价格上不去,累了半天,口袋里也不剩几个子儿。去年,他跑起了运输。老婆在家带孩子,据说胖了。伍铁军叹息着说:“真想跟她离了算了。可是,孩子是无辜的呀!”原来,那宋玉梅脾气越来越坏了。他们之间,平均三天就要吵一次架。有一回,十天没吵,但二人动手,宋在伍的头上敲了一砖头。伍铁军扒开黑白参半的头发让李思城看,果然有一条一寸多长的疤。曾在军事比武场上叱咤一时的伍铁军,现在打不过村妇宋玉梅。    
  李思城郁闷之极,便将自己的事向伍铁军讲了。伍铁军说:“老弟,你呀,回家找一个吧!当初,我是鬼迷心窍了。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终是不行,更别说当官的千金小姐了。找个农村的,踏踏实实地过一辈子,比什么都强。你呀,就别回来了,在老家好好干吧。你都30岁的人了,赶快结婚算了。真的,你老哥这几年,啥都看透了,人生就那么回事,咋过也是过。”    
  李思城悲从中来,便举杯跟他碰。伍铁军干了一杯啤酒,说要开车,不能喝。李思城本以为,哥俩几年没见,应痛饮几杯,但想人家有了家小,不能拿单身汉的标准去要求他,便自顾自地喝了几杯。伍铁军一边吃饭一边看表。李思城就把账结了,塞给伍钱军100元钱,说:“给侄女买件衣服吧,我就不去你家了。”伍铁军推辞,但后来也没坚持。二人在路口握别。李思城走了几步,回过头,见伍铁军勾着腰,以部队五公里的越野速度飞跑……      
日期:2006…12…6 22:29:27    
  邻座一女孩把头靠在李思城的肩上,睡得正香。李思城没惊动她。火车窗外是模糊的夜。夜里,火车的咔嗒声敲打着他的心,把他的心敲碎……  
  郑州。洛阳。西安。宝鸡。成都。翠竹县城。双河镇。李思城的躯壳被火车汽车载离北京。一路上,没有人认识他。翠竹县城和双河镇,没有什么变化,完全与记忆中的故乡重叠着。李思城在双河镇吃了一碗麻辣面,月色已上来。双河的水一如既往地奔流,山的影子仍如鬼魅般压在心头。李思城吃力地爬上那个当年一个小跑就能上去的土坡,就看到了他的家。    
  家已经很破旧。屋檐下居然长了野草,枯死了却仍迎风挺立。敲门。开门。老父亲的背已经驼得像一口反扣过来的铁锅,头发全白了。15瓦的灯泡下,父亲的脸是一张旧鱼网。  
  “你回来了。”父亲的声音很平静。仿佛儿子昨天出门赶集,今夜刚回来一样。李思城奇怪自己居然没有激动。他说:“爸,都好吧。”李青山说:“好,好。”父亲的声音像从另一个世界传来。  
  沉默。李思城掏了“红塔山”给父亲。李青山说:“你烟,没劲,我还是抽这个。”便用枯槁的手指掐黑油油的烟叶。父子二人吸完烟,李思城问:“姐呢?”李青山说:“她回婆婆家了。今晨刚走。你那外甥,调皮得很,都上学了。”  
  “在哪上?”李思城问。  
  “在双河镇中心校。现在的孩子,娇贵哟。这孩子,能背唐诗,看来长大后跟你一样。”李青山嗬嗬地笑。这笑让李思城心头涌起一种苍凉。  
  “还在那个饭馆干?”李青山终于问。他认为蓝月亮饭店是一个饭馆,可能比双河镇的饭馆大一点而已。    
  “是。”李思城回答,“我请假回来看看。整整九年了,我还没为家里做过什么。”  
  “家里,不需要你做啥。”李青山说,“只要你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行。你姐每天有二三十块的收入,够花;我自己能下地,粮食吃不完。噢,安家了吗?”  
  “没。”李思城说,“北京那边,都三十多了才成家。”  
  “你就在那个饭馆里找一个吧。”李青山说,“我看双河镇那馆子里的姑娘,长得都不错。北京的饭馆,应该更好一点,你可别挑三拣四的。那刘小三,现在在江苏结婚了,孩子都八九岁了。回来过一次,那娃,肉鼓鼓的。”  
  李思城不想跟父亲讨论婚姻方面的事。便把包打开,拿了皮衣给父亲。李青山摸了摸,说:“这钱,花得冤。我呀,黄泥巴都盖了半截脖子,快入土的人了。你留着这钱,给你媳妇买点衣服多好。”  
  李思城说:“爸,我还有钱。”打开一包皮包,里头全是100元的人民币,怕不有几万块。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169节 易读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169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李青山一生都没见过那么多钱。忽然伤感起来,说:“当初,要有钱供你上学,你这些年也不会在外吃苦。唉,都怪我没本事。”李思城心里一酸,想说什么。李青山弓腰进屋去了。一会儿,取了一个小木箱出来,打开,里面也整齐地放着一叠钱,约有七八千。李青山说:“这是你寄回来的钱。我一分没动你的。已经借出去了四千二,是高坎的杨二娃,母亲生病,借了四百;陡坡上的周二叔,修房子,借了一千三;坨地里的……”他正要说下去,李思城打断了他,说:“爸,借就借吧。以前,咱家不也是老借人家的钱么?”李青山说:“这是你的钱,我得给你说清楚!”李思城鼻子一酸,流下泪来,说:“爸,我是你的儿子呀……”李青山见儿子哭了,磕磕烟斗,说:“都三十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不要哭了。你妈要活着,见你挣了那么多钱,睡着了也会笑醒。”李思城忽道:“爸,我要去看看妈。”李青山说:“太晚了,明儿去吧。”李思城却出门去了。      
日期:2006…12…6 22:30:58    
  荒野。孤坟。李思城终于在月光下找到了母亲的坟。坟前,有两棵粗壮的树,在月亮下显得高大挺拔。李思城跪在母亲的坟前,低低地诉说着。坟头上长着野草,风一吹,枯死过去的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如游蛇满地游窜。  
  背后有人咳嗽。是李青山。父子二人在坟前呆了半夜,磕了一大堆烟灰。夜,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连风也停了。村头的鸡叫,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1998年春夏两季,清泉村的人们偶尔可以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负着手在林间转悠。他们都知道那是李青山的儿子李思城。但人们都不敢接近他。各种传言都有。有人说他在北京与人合伙做生意,最后把伙伴杀了,提了一箱子钱回来;有人说他在北京找了一个大官的女儿做老婆,可那大官的女儿没有生育,他就偷了一箱子钱逃回来了;还有人说,他在北京干黑道,被公安局抓了,逃出大牢跑回来的……反正各种说法都有,但没有人敢亲自询问他;偶尔在路上碰见了,就点头,让路,嗬嗬地笑。有的人家比较困难,上门找他借钱。李思城有求必应。但村里人借钱,都二百三百的,怕还不起。有的人家虽然困难,但不屑借李思城的“赃款”。后来,等他们都知道了真相,但李思城已经走了。      
日期:2006…12…6 22:35:55    
  第二百五十一章陌生的故园  
  李思城又坐上了北上的列车。  
  临行前,他把一万元放在姐姐那里。姐姐不受。李思城说,这是支持你做生意的。另外,如果父亲有病也可以拿出来花。姐姐的眼角已有了鱼尾纹,而且,已经是个成熟的妇女了,不再像当年那样哭哭啼啼。姐姐问他将来的打算。李思城说,他还有很多事要做。具体什么事,他没说。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林玖铭、刘涛都见过李思城。但他们都和李思城客气,大家吃饭喝酒,聊些社会见闻。林老师已退休,在家赋闲,是双河老年协会的负责人,没事便于茶馆里打麻将,下象棋。对于女儿,他没说什么,老回避这个话题,但还是让李思城为女儿捎点老家的茶叶。这茶叶是林如凤的老母亲亲自做的,贼香;刘涛在县城,分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现在已是县广播局的骨干力量,每日把出租来的香港武打片往录播室一放,让全县人民观看,闲时就打麻将。刘涛的媳妇是本城人,水电局局长的女儿,长得一般,却爱化妆,叮嘱李思城在北京为她买点高级的化妆品寄回来,小县城没有卖。刘涛在李思城离开时,去车站送了他,并指着李思萍说:“姐的事,我办好了。有事来电话。”原来,李思萍准备把发廊迁到县城去,让刘涛帮她租房的。    
  一切都是那么平淡,平淡得超乎李思城的想像。除了刚回来那天晚上在父亲面前流过几滴泪,李思城再没激动过。他曾要求过父亲,要去打猎,找找孩提时代的感觉。父亲说,早就不让打了。而且,山里什么也没有了,就剩些树木。李思城只是孤独地在林间徘徊。这是他的故乡,可是对他而言,是那么陌生。除了自己的亲人、老师、战友,他没有再熟识的人。他觉得,自己与故乡有一种隔膜。到底是什么原因,他想不清楚。    
  陡然间,他想起邢瀚。邢瀚和他相处的日子并不多,可他却一直惦念着他。他的书写完了吗?他多想和他痛饮几杯。故乡的人之中,已找不到一个可以大醉一场的。刘涛,看样子是被老婆管着,不敢喝的;父亲和林老师太老;就连姐夫,也不行,二两下肚就呕吐。酒啊,你真如我一样惨淡!有时,他会灌一壶到林间去独饮,在小鸟的欢叫和微风的轻语中,一口一口地喝,直到日落西沉,他醉过去;月上枝头才醒来,梦着许许多多的人——林如凤,孙虹,司马彤,还有方恒,杜玉环,杨希,魏国全,马威……这些人乱乱的,在他脑子里奔跑,喊也喊不住……      
日期:2006…12…6 22:43:49    
  他终于品尝到了什么叫做孤独。他因此也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往城市里跑。人类是害怕孤独才形成了群居的呀!他想起司马彤,想起她勾勒的那个清风明月图,不禁哑然失笑!小彤啊,要真是那样的生活,两个月时间,你就会跑回城里的。人在烦恼的时候,想清静,想远离城市的喧嚣;而一旦离开了城市,一切都与世隔绝,孤独像一个狰狞的恶鬼一样撵着你,撵得你无处可逃!生活,永远不是想像的那样充满诗意,大凡诗意都是从悲苦中榨出来的,挂在空中让人欣赏,而实际上诗人的心已碎成片片!故乡的美,只有在千里之外想它,它才美;而真正回到她的怀抱,发现她是一个乳房干瘪、浑身是病的老妇……李思城对城市的憎恨逐渐被这种无法忍受的孤独所淹没,他又想起城市的好处来。自从古时有了集市,经济才得以发展,才能使社会前进。城市里一个电话能把事办了,而乡村得跑好半天,尤其是这奇峰横锁的大山。小彤啊,你没有真正在农村呆过,却总把它想像得那么美好。他想起司马彤,想起白石桥无端的毒打,心里十分难过。想到这些年都是些残缺的爱恋,又伤心顶透。这又能怪谁呢?仔细想一想,谁都没有错。就连杜玉环临走时提出的要求,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