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话应征作品 >

第33节

神话应征作品-第33节

小说: 神话应征作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小川呸道:“你卖主求荣,背信弃义,诬贤良,杀忠臣,惑乱朝政,有何功可有?”
  秦桧说:“你只是嫉妒我而已,如今我在大宋吃香的喝辣的,位居高位,连皇帝都惧我三分,见了我吓得直哆嗦,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什么有什么,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真不想再回现代了,这有名权利的滋味就是不错,怪不得那么多人拼命想要名权利呢,原来如此啊。”
  易小川觉得他没能改变历史,很懊丧,他第一次觉得人在历史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本书由~电WWW子UMDTXT书COM网~提供下载

第二十章 声声慢
更新时间2010…5…15 6:15:09  字数:7261

 易小川想回现代,他不想在宋代多停留一刻,对他来说,多停留一刻,就多一份煎熬。
  可是,变身为秦桧的郭总,管不了那么多,他死后都不愿意再回到现代了,乐不思蜀了,想想看,他在现代只是个无名小卒,而在宋代,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作威作福,何乐而不为,而且他还有十分正当的理由,那就是宋都汴梁如今已为金人侵占,无法再返回了,不如老老实实待在临安。
  郭总为防易小川擅自回归现代,还特意秘密派人把守在时空穿越隧道入口处。
  因此,易小川不敢轻举妄动,正是此时,他才发觉自己原来只是一个木偶,一个供郭总驱使的机器而已,身不由己。
  他唯一能做的只剩下等。ωωω;UМDtxt。còm》提供uМd/txt小说
  而他如今所能投奔的人也只有李清照了。
  所以,他一定要设法找到李清照。
  在找到李清照之前,他暂时在一家客栈落脚。
  他走进客栈,却发现投宿的旅客们都围在一堵墙壁前窃窃私语。
  他走上前一看,原来墙壁上正题着四句诗,是个叫林升的人写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易小川摇头苦笑,想起岳将军的惨死,他在心里暗骂道:昏庸的皇帝!
  他感到困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要了壶酒,往酒里加了些紫苏,又买了些水果:青杏,樱桃、桃子、李子、金杏、林檎、茄瓠,就自斟自饮起来。
  他想到客栈里住的都是南来北往的人,店主肯定见多识广,因此,便向店主打听,临安城里是否有位词人名叫李清照。
  那店主拨拉着手里的算盘,将他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问道:“你打听她做什么?”
  易小川道:“我原先是她家的旧仆,因战乱失散了,现在临安举目无亲,只好打听旧主人的下落,好去投奔。”
  店主道:“原来是这样,是有这么个人,好生了得,写得一手好词,很是有才华,千百年来少见的女才子,只可惜刚死了丈夫,又逢战乱,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病病歪歪的,现在正依她弟弟李迒住在临安,她将自己的住处取名为易安室,自称易安居士。”
  易小川向店主打听清楚了李清照的住址,道了谢,便寻到了李家。
  易小川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个老仆。
  那老仆问道:“你找谁啊?”
  易小川施礼道:“我找李清照,我是她的旧仆易小川,因战乱失散,现在特来投奔。”
  那老仆说:“你等等,我去通报一声。”
  李清照闻得易小川来了,便踉踉跄跄地出门迎接。
  “小川,你回来看我来了?”
  “是。”
  “你不是从军了吗?怎么回来了?”
  易小川便将他如何从军,岳家军如何英勇,岳将军又是如何被秦桧害死的,一五一十全都讲了出来。
  李清照听罢,唏嘘不已,问道:“你有什么打算吗?”
  “我在这里举目无亲,只能投奔你了。”
  李清照面露难色,她弟弟李迒家境清贫,景况良苦,家里只有一个负责看门的老仆,她寄住在弟弟家,已经给弟弟添了不少麻烦,再加上易小川,不知道还能不能维持生计。
  倒是李迒爽快,他听说姐姐的旧仆前来投奔,二话不说,当即应下,说:“既然你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如蒙不弃,就在舍下住下,我付你工钱。”
  李清照说:“他是我的仆人,怎么能让你付工钱呢,还是由我来付吧。”
  易小川说:“二位不要争了,我不要什么工钱,只要二位让我待在这里就好。”
  李清照姐弟当然是答应让易小川住下来了。
  李清照手里的珍贵藏品已经不复存在了,她整理藏品的时候,发现还有两幅米芾的墨迹存着,便带了去拜访米芾的儿子米友仁求题跋。
  米友仁一见父亲米芾的字,便感慨万千,说:“父亲生前,嗜字如命,连大年初一都不忘写字,如今一字千金却难求。”
  李清照想起赵明诚生前种种的好处,见他耗尽平生所著的《金石录》尚需补述,便抱病修撰《金石录》,呈送给了朝廷,并将自己平生遭遇写进序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临安城里一扫愁云惨雾,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大街小巷里都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易小川劝李清照道:“居士也出去走走吧。”
  李迒也道:“是啊,姐姐,你出去走走吧。”
  她强颜欢笑,随着弟弟和易小川,坐着车,去街上闲逛,可是她实在没有心情。
  李迒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阿姐,你看这临安城多么繁华啊,还记得白乐天有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李清照叹了口气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三变之词如此美妙,可如今我大好河山惨遭胡虏铁蹄践踏。”
  猛然,听得一阵女子的欢笑声。
  李迒循声看了一眼,低声骂道:“怎么遇到了这个娼妇,真是晦气!”
  李清照掀开车帘看了看那个女子,在车内问道:“你认识吗?”
  李迒道:“我如何不认识,她就是朱淑真。”
  李清照听罢一喜,道:“听说她出生在仕宦家庭,自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她的《梅竹图》,还被世人评为与我并驾齐驱之作。”
  李迒道:“姐姐有所不知,她由父母作主,嫁给一个小吏,便常写些‘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发发牢骚,这倒还罢了,她还公然与别的男子调情,更写了出来,像: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只见那朱淑真早已醉得东倒西歪,由几个男子掺扶着,她一边和人说笑,一边高声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李清照叹了口气,说:“还记得我和明诚初次相遇就是那年的元宵节,我们一起在相国寺赏花灯。”便在车内低声吟道:“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迒听了,只得长叹一声。
  过了几天,李迒对李清照说:“听说双溪那边风光甚好,我们去看看吧。”
  李清照应了。
  待过去一看,李清照不由得又想起自己少女时候在荷塘里嬉戏的情景来,触景生情,泪流满面,随口吟诵道:“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易小川夸赞道:“居士好文采!”
  李清照说:“我也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晚上,李清照看着满天星辰,对天长嗟:“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忽听得耳边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请问婆婆在哀叹什么呢?”
  李清照抬头一看,见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正在看着她,遂说:“没什么,我只是在哀叹女子的才学难以施展。你姓什么叫什么?”
  那少女道:“我姓孙。”
  李清照说:“你很聪明,不如你拜我为师,我将平生所学传授给你。”
  那少女道:“才藻非女子事也,嫁个好夫婿,生儿育女,做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才是女子本分。”
  李清照沉默不语。
  那少女道:“爹娘已经将我许配于人,过几天,夫家就要派人来迎娶我了。”
  李清照说:“女孩子嫁人是好事。”
  那少女道:“我邀请你参加我的婚礼,到时候,你别忘了来啊,陆游也会来,他也很喜欢写诗作词的,你可以和他聊一聊。”
  李清照说:“一定不会忘的。”
  婚礼那天,很是热闹,来了几个有名的文士。
  婚宴过后,李清照和他们聚在一起,聊聊诗词歌赋。
  其中有范成大,他曾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不辱使命而归,他却不想谈政事,看了看原野,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停桑阴学种瓜。”
  杨万里接道:“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范成大说:“陆游怎么没来?”
  杨万里说:“别提了,他正烦心呢,他娶了他表妹唐婉,可唐婉不孕,被遣归,他另筑别院安置唐琬,被他母亲察觉了,命他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由家人作主嫁给了皇家后裔赵士程。这还不算,他到临安参加科考,初试时名列第一,因他的名次排在秦桧孙子秦埙之前,又大谈抗金,因此被秦桧痛恨,未能进入复试。”
  范成大说:“那我们还坐在这里做什么,赶紧找他去。”
  众人问陆游的仆人知不知道主人去哪里了,那仆人道:“去沈园喝闷酒了。”
  众人问罢,便寻了去。
  只见陆游独自一人坐在沈园,正借酒浇愁。
  众人忙上前打招呼,攀谈起来,想要开解开解他。
  陆游抬头看了一眼李清照,问:“她是谁?”
  众人说:“她是李易安。”
  陆游说:“久仰大名。”突然他的目光锁在了前方。
  众人顺着他的视线一看,却见唐婉和她的丈夫赵士程正在不远处喝酒呢。
  陆游放下酒杯,对众人说:“我们快走吧。”
  谁知,唐婉夫妇也看见了他,还给他送来一杯酒。
  陆游朝唐婉的方向看了一眼,见唐婉正看着他,他接过酒,眼泪只在眼眶里打转,他一仰脖子,咕嘟咕嘟喝完这杯酒,他见面前有堵墙,便拿起笔唰唰唰在粉墙上奋笔疾书,写完,扔下笔,扬长而去。
  众人围上去一看,只见写着: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众人一片唏嘘之声。
  唐琬见状,也过来看是怎么回事,待看罢,不由得热泪盈眶,也拿起笔,写道: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李清照说:“我只道我和明诚伉俪情深,已属罕见,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真情,实在感人。”
  易小川又何尝不是呢?他想起了他和玉漱之间美好的回忆,不禁心口一阵抽痛。
  虽说李清照满腹愁苦,但是自从出行之后,她心情好了很多,因此病势有所好转。
  这日,李迒家中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一个是他的同僚,另一位则是素不相识的客人,经那同僚介绍,李迒才知道原来那客人便是朝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
  同僚道:“他是我的同乡好友,近因军中密事务来京师奏事,顺便陪我到此一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