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后青春快感 >

第10节

后青春快感-第10节

小说: 后青春快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是那么的无力和渺小,实在是得不偿失。其实在办公室里我也尽力不去理会这些,听过也就算了,或是勉强地笑一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过了两年。两年中在我自己营造的气球中我活的很累,眼看外界的压力快要挤碎我的气球,气球中的空气也越来越少,我想我不能再忍受了。    
    在上个月我终于下定决心辞职了,即将离开公司时,我的内心也有一丝的不舍,毕竟大家一起共事时间也不短了,但我真的无法再忍受了,我需要清新的空气呼吸,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去工作。    
    不久我就要到新公司去上班了,希望那些问题也会随之而消失,希望我不会为了同样的原因再跳槽了。    
    (雨遐)    
    


第二卷 办公室22、受伤的感觉

    我公司所在的集团,有好几家子公司都在一个楼面上办公。关于各老总们的传闻也不少,听说其中有一位老总颇有“男人本色”,对女士很是“体贴”,被他缠住很难脱身。于是,女同事都担心被他撞见,远远的看见他就都转身躲开了。    
    前不久,开联谊会整个集团的子公司都参加了。万万没想到这次会轮到我。整个联谊会中他不是请我跳舞,就是唱卡拉OK。热切的眼神和拉得过近的距离,真让人受不了。这下我可体会到左右为难的窘态。真想一走了之,可想到周围那么多公司的人,彼此之间多多少少都有点工作往来,那样的话实在太尴尬了。此时我看见旁边有另一位相熟的男同事,赶快拉他来帮忙。接下去的时间里,可能是因为有人在场,那位老总总算收敛许多也没再敢怎样。    
    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有那位老总在场,我的身旁就一定会有那位男同事陪同,事态没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再没有影响工作。正在我暗自庆幸的时候。那位男同事竟向我索要“保护费”(请吃饭),以表彰他英勇无畏的精神,我早该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怜我刚出狼口又进虎穴,这个月的奖金算完了。可是我总觉得还是有受伤的感觉,那也许是由性骚扰演绎成了心骚扰吧。    
    (眉眉)                                   
    


第二卷 办公室23、异国同事

    同事,在中国入世之后,外延有了很大的拓展,于是,又生出了一个“异国同事”。前些日子,一位在日本公司里做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一位日本籍的上司,在办公室里对中国员工动粗,并且还动手打了他的脸,划破了他的臂膀。事发后,公司的所有中国人都对“鬼子”愤怒了,并报了警。据说,日本老板当即让打人者公开道歉,对被打的中国员工赔偿该补偿的损失。日本方的大老板也专程赶来调整处理此事。入世后,异国同事会越来越普遍,国与国的文化冲突会很具体地反映在日常工作中和同事的关系之中。同事,已不再是我们传统的概念,而是一个世界空间的概念。如何相处,是一个新问题。我对异国同事的方法    
    记得第一天去上班,老妈就对我说在单位里要搞好同事关系,我也一直尽力按照老妈的话在做,只是在OFFICE里还有一群日籍人员,他们职位一般都比我们高,职权比我们大,有时连声音的分贝也比我们响,再加上语言的不同,相处起来的难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有时想一想好像这也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量减少失误,这样老板也就不能多说什么了。当然偶尔有空的时候也要放松放松,偷偷懒,毕竟我们是人不是老板的机器。后一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凡事不要太计较,说你的好好坏坏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老板的脾气就像六月的天气变的快,有时还真要好好领悟一下“难得糊涂”这句话的含义呢。(再加上总有一两个有私心的同胞还在你面前耍耍小心眼,这可得防着点,不能太糊涂了。)    
    最后要说的是,与公司的日本同事相处了几年时间,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总觉得其实不少日本人心里是很瞧不起我们中国人的,有时会说一些过激的话,甚至过激的行为,如果遇上了可千万不能装糊涂了。    
    以下是我编的一个顺口溜,也是我在与外国老板相处时的方法:“认真工作最重要,偶尔浆糊少不了,装装糊涂是个宝,关键时刻不弯腰。”    
    不知大家(有异国同事的朋友)是否还有其他什么好的方法。    
    (雨霞)    
    


第二卷 办公室24、她并不是公司勤杂阿姨

    今年年初,我加入了一家日本公司。公司负责财务运作的是一个卅来岁的日本女人,有一个我到现在也还没读顺的名字Kasahara。第一次见她,是在我的第一次面试中,她客气地为我沏了一杯茶,当时错以为她是公司的勤杂阿姨。现在庆幸,还好没有怠慢她。    
    我从不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因为我凭第一感觉看人,每每都是不准的。所以,和Kasahara时间待长了,发觉其实她还挺耐看的。她是公司里穿得最职业、最精神的;当我和其他同事在办公室里涂脂抹粉时,她的妆容总是那么的精致和不留痕迹;她从不像我会在办公室里伸懒腰,并大叫“好舒服啊!”;每每公司聚餐时,她总是吃得最慢且最优雅,一片龙虾片她可以吃上好几分钟,因为怕咀嚼的声音太响,她时常用手捂住嘴吃;午餐过后,她会拿着牙刷和杯子去卫生间刷牙。    
    Kasahara总是很小心翼翼地不轻易涉及一些敏感的话题,她至今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的民族情绪。有时午饭吃得太饱时,就会问她一些日本教科书的问题,谈到不认错的问题,最终她都会很疑惑:“……你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但她又会为报纸上写“日本人有些呆头呆脑”而哈哈大笑,并认真地说,“我真的也是这么认为的。”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第一场球赛输了,她特别遗憾地说:“很抱歉听到这个消息。”    
    前段时间,从她那听说,在日本,有些女人为了让自己在出恭后没有给卫生间留有味道,会服用药物。直至现在,我还在想,这些药物应该对身体有害吧。    
    (风远)    
    


第二卷 办公室25、“小日本”的大衣橱

    广告公司本来就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说,又是中日合资的,日本人干起活来就是不要命,让公司这大半中国人看得咋舌。    
    四十三岁的木村是我们市场部部长,他形容自己,忙起来就像个轮子。看看他五短的身材,快步如飞时,也确实像个球在滚。    
    当然,他们怎么忙都是应该的,公司待他们这些驻海外的日本员工实在不薄,为他们在太阳广场租了房,平时的月薪翻我们n多倍……    
    在中国呆了一段日子后,他们已经会用生硬的中文对司机说,去张江或者去松江。星期六、星期天,他们会一反以往的衬衫西服,穿花T恤大短裤来公司加班。因为写字楼在双休日时会停了空调,如果申请开放,要缴纳八百大洋,无奈,他们从公司仓库搬出两台风扇,看着他们挥汗如雨的样子,心里还是有些敬佩的。    
    这种精神还能从他们的衣橱得到体现,公司有专用衣橱,但我们中国员工几乎不会去使用,利用率最高的就是这些日本员工了。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一周五个工作日,衣服要天天有变化。最起码男士要天天换领带,女士自然更不用说了,真是从头到脚,一天一套行头。    
    像木村,就在公司衣橱里挂了三套西服。他说,这真是工作需要,不是为了显示什么,有时候忙起来,根本是家都回不去的。    
    其实他们的工作压力比起我们这些中方员工要大得多。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指标,完不成就会被调回日本本部,当然了,既然不是衣锦还乡,不仅脸面无光,官职也会一同往下降,待遇也会随之缩减。所以每次新官上任,都会捏了拳头带领我们大声喊“がんばれ!”(大家一起努力吧!)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搞笑,可是后来也会被他们的拚命精神所感动。    
    (走走)    
    


第二卷 办公室26、笨得可爱的非洲小伙

    我一直对非洲充满着好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被派往南非工作。在南非的首都比勒陀利亚附近,在那里我和当地工人一起相处了一段时间,他们的舞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个叫基库的年轻小伙子,他才十九岁,没念过多少书,没想到的是他已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基库是在一个电视机厂工作,专门负责他们生产的收录机的出厂检验。每天交接班时要计算工作量。可是他怎么数也数不清。于是我就教他一个方法,即把检验好的收录机十台一叠叠好,这样有几叠就是几十台。可他按照我这个方法还是不行,每次叠收录机的数量都不一样,不是十台,就是九台,要么是十一台。最后只得我帮他一起叠、一起数,才不至于出差错。无形中我便成了他的“经纪人”,因为基库笨得有点可爱,所以我也认了。    
    然而他也有很发达的地方,那就是肢体语言,这却令我大开眼界。出厂的收录机都要试音,基库把每台都调出音乐。他调好一台,便在一旁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随着节奏舞蹈起来,跳完了,再换上一台,调好音乐再跳上一段,就这样一台、二台、三台地跳来跳去,好像这里不是车间,而是吧台或者迪厅。他会根据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节奏,不停转动脖子,扭腰,转胯,用手敲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抬腿,踢腿,蹦跳,尽情的表现,直至上班结束。我被他优美的舞姿深深地吸引,他不下班,我也无法回去,因为我还要为他结账,“经纪人”嘛!    
    非洲人热情,奔放,他们有着丰富的肢体语言,就像这次世界杯喀麦隆、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非洲雄鹰在足球场上的舞蹈,我总算有了亲身体验。    
    (沈岚)    
    


第二卷 办公室27、才干与人品

    才干与人品如同鱼和熊掌是个老问题,但这个老问题一直晃悠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常常失去判断,难以作出选择。对上司来说,经常会面临“这人不错,就是能力有限”或“此人很聪明能干,有开拓精神,就是不太听话”的尴尬选择。如若面对这样的问题,外企老板往往更注重才干,这会给他带来利润;而国企则会偏向后者,老板有一个感觉的问题。对于员工来说,是向“才干”方面努力,还是朝“马屁”方面用功?也有一种困惑。做人做事:判断出现危机    
    朋友小林最近当上了销售部副经理,这个消息令我们这班朋友多少有点吃惊。小林是个现代社会少见的木讷人,业务水平中等偏上,嘴巴又不甜,属于老老实实上下班,再没有多余心思的人。而小林所处的部门里却有不少“能人”,老许的业务能力非常强,销售业绩长年来一直排名第一;而小汪有一张迷死人不赔命的嘴,拍起领导马屁来,可谓滴水不漏。因此算来算去这副经理的头衔也落不到小林头上呀。    
    原来老许业务能力强,人也狂,非但不把同事放在眼里,就连经理也从不多搭讪一句。经理为此也憋了一肚子气,等到这次有机会提拔一个人做副经理时,考虑也不考虑就把老许的名字从候选人中划掉了,理由是:没有团队精神,自由散漫。    
    而小汪和经理的关系却是真正的好,如此纤巧甜蜜的女子谁不喜欢?经理平时也最乐意接受她送上门的香风马屁。但是错就错在小汪犯了办公室的大忌,明明和经理没什么,却弄得好像两人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隐私似的。枪打出头鸟,经理刚把小汪作为副经理候选人上报到高层,就有一班人跟在后面打了小报告,说是小汪的业务能力极差,年底考评时销售业绩从来不合格。于是小汪的升迁之事自然是黄了。    
    会做事的因为不会做人而落选,会做人的又因为不会做事而落选。剩下小林这样的中庸人才。做事挺努力,做人也挺老实,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的存在,关键时候人们也想不出他身上有什么差错。同事们觉得他升迁后自己没什么危险,经理觉得他升迁后自己没什么威胁,于是小林顺理成章当上了副经理。    
    (郑郑)    
    


第二卷 办公室28、人品极次!

    别让老M挤兑你!不过也没什么,他顶多说你一句“人品极次!”,读者听不到其语调中有一个诡异的笑。    
    老M其实不老,32岁却做了近五年的职业经理。公司从五十平米六个人发展到上海最昂贵的写字楼中拥有近两百号员工的几年间,老M始终明确知道自己不是也从来不想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