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 >

第54节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第54节

小说: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就把醉成一摊泥似的郝摇旗部下全绑了个结结实实,那些郝摇旗带来的亲兵卫队也被镇虏军士兵轻松缴械。

  当郝摇旗醒来时,他才发现自己和几十个亲信将领全被绑住了,他心中一惊,醉意全失,望着坐在不远处的林清华问道:“侯爷为何绑住我等?这个玩笑可开不得,请侯爷快快将我等放开,以便与那老营人马继续作战!”

  林清华站起来,走到郝摇旗身边,打了个酒嗝,说道:“你不会还没有醒吧?难道你在装傻?我为何绑你,难道你还不明白吗?你妄图谋害大顺军的首领,想破坏大明的恢复大计,我不绑你我绑谁?你呀,就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别妄想逃跑了!”说完又打了个哈欠,昨晚一夜未睡,酒意又浓,现在已是昏昏欲睡,要不是还等着大顺军来提人恐怕早就睡下了。

  郝摇旗撕破笑脸,怒道:“林清华!你难道就不想想?我那八万多军队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我到今天中午还不回营,他们就会杀进来,到那时恐怕你就性命难保!我劝你还是乖乖把我放了,免得大家伤了和气!”说完拼命的扭动着身子,想从绳子中解脱出来。

  林清华看着这个在地上不停扭动的“大粽子”,笑道:“你呀,就别做白日梦了!难道你忘了?昨晚我给你的军队送去了陈年美酒,你的那些部下也和你一样喝得酩酊大醉,等他们醒来时,一定会发现他们的兵器都不见了,到那时他们只能乖乖听镇虏军军官的命令,否则就会被子弹打成筛子!”

  郝摇旗至此已彻底绝望,他疯狂的扭动着身子,并大声嚎叫起来。林清华看他扭动的力量不小,生怕他会挣脱绳子,于是命人将他捆到寨门边的旗杆上,他的那些部下也一同放在旗杆附近。

  到了中午,林清华的酒已醒了,睡意也消失了,他在两千名全副武装的镇虏军士兵的护卫下来到郝摇旗的军营,安抚郝摇旗的士兵。

  这些士兵昨夜喝了一夜的酒,大多都醉倒在酒坛子边。等他们醉倒后,镇虏军两万人和新到的三万勇丁将其军营悄悄围了起来,并派数千人进去,把他们的兵器全部收缴,然后就在其营外布阵,将其死死困住。等这些士兵醒来,才发现事情不妙,想冲出军营,却被无情的弹雨打回,万般无奈下,他们只得呆在营中,等候命运的宣判。

  林清华站在一个木台子上,四周布满了荷枪实弹的镇虏军士兵。台子的外边则坐满了数百名郝摇旗军队的中下级军官。林清华首先告诉他们:“你们的首领郝摇旗已经束手就擒!你们就不要为他继续卖命了!”

  听到这话,人群中一阵骚动,有几个郝摇旗的死党站起来,准备向前冲,但很快就被一阵排枪打成了筛子,在镇虏军明晃晃的刺刀下,剩下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林清华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中有很多跟随郝摇旗多年作战的老部下,也知道你们很讲意气,想把他救出来。不过,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跟着郝摇旗是没有前途的!为了老营的金银和皇位,他可以背叛大顺,那么,为了他的下一个好处他也会背叛你们!你们跟着他是要倒霉的!”说完他看了看人群,发现多数人的目光已望向自己,于是他接着说道:“我,林清华,是大明堂堂正正的威毅侯、豫鲁督师,我的许多老部下原来也和你们一样,是土匪出身,本来也是没什么出息的,但自从他们跟了我以后,就成了朝廷的军官了,不仅有吃有喝,还有饷银可拿,如果干得好,将来还可以做大官!可以封妻荫子!”说完他问台子下的一名镇虏军营长:“刘营长,你告诉这些人,你是怎么当上军官的?”

  刘营长道:“侯爷说的没错!想当年我只是陈将军手下的一个小喽罗,跟着他在山东当响马,本来没什么前途,后来我跟着陈将军一起投奔了侯爷,在镇虏军中任排长,因为在北伐时表现出色,就被破格提拔为营长,今后我还准备当将军呢!侯爷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我可是牢牢的记着这句话呢!只要你们肯跟着侯爷,以后不怕没出路!”

  林清华对刘营长的话很满意,他转身向底下的郝摇旗的部下说道:“你们都听见了,这可是实话呀!我向大家保证,只要肯跟着我干,我保证不会亏待大家,一视同仁。当然,不愿意留下跟我干的可以走,我还每人发给他二十斤干粮,让他回家,但有一条,那就是以后不许跟我作对,否则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刚才的那几个家伙就是榜样!”说完他用手向右边指了指,说道:“你们好好考虑一下,回到自己的部队,向部下传达我的话,愿意留下当我的部下的,就站到右边,不愿意留下的,就站到左边。好了,现在就回去传话!”

  半个时辰之后,林清华的面前就站满了近八万人,右边就有七万人,而左边则不到七千人,为了站得下这么多人,林清华还命令镇虏军动手拆掉了不少帐篷。

  林清华望着右边的人,说道:“很好!你们很有眼光,以后你们就是我的部下了,镇虏军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镇虏军拿多少军饷,你们就拿多少军饷,打仗时若是立了军功,一样的赏,若是不听号令私自后退,一样的罚!现在你们列好队,由镇虏军的军官把你们重新编制。”说完后又转身对着左边的人说道:“既然你们不愿意留下,那我也不勉强你们,等会儿有军官来给你们发干粮,不许抢!都有份。我再说一遍,你们回去后不得与我为敌!否则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其实留下来的人并不是都想升官发财,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无处可去才留下来的,战乱使他们大多失去了亲人和家庭,除了留在军中外,实在没有别的出路。而那些要走的人中,一部分是郝摇旗的亲信,另一部分则是厌倦了战争,想快点远离这一切。不过,在走的这部分人中,约有两千多人回到了山中,再次干起了老本行当强盗,打家劫舍,为害一方,直到多年以后才被消灭。

  在这七万人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其他部队的人称他们为“地老鼠”,他们都是山西一带的矿工,李自成入山西后,于他们中招募了三千人,单独组成一支部队,专门负责在攻城时挖地道,大顺军攻克的许多坚城中就有他们的功劳。林清华看着这些人,心里乐坏了,“这不是送上门来的工兵部队吗?这下发了!”他寻思道,随后他将这三千人编为三个工兵团,由他亲自训练和管理。

  到西平寨前来押解郝摇旗一干人的正是高一功,他见到郝摇旗后,立即扑了上去,拳打脚踢,若非被其部下拉住,只怕当场就要把那郝摇旗打死。随后高一功向林清华连连道谢,并说已把郝摇旗营中俘获的物资军械全数押来,请林清华过目查验。

  林清华翻看着那些装在马车中破烂不堪的帐篷、军械和那三万多两成色不足的杂银,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在心里早就骂开了:“什么玩意?当我不知道似的,你们把那些好东西都藏起来了,尽给我些破烂,以为我是破烂王啊?别的不说,光细丝银子你们就得了不下三十万两,却只给我送来些杂银,想蒙骗我,想得美!我的那些卧底可不是吃干饭的!嘿嘿,不过嘛,这一次我一下子就收编了七万人,就算是卖你们个人情吧!不和你们计较,也不拆穿你们!”

  当下林清华也做足了戏,连说大顺军言而有信,值得信赖。双方又互拍了好一阵马屁,这才尽兴而散。

  林清华从洪熙官带来的那三万人选出了一万人,令剩下的人各回各寨,把这选出来的一万人和刚收编的七万人一起编入镇虏军,为了统领这些部队,林清华将近万名原镇虏军士兵派进这些部队中充任军官或教官,但为了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他还是保留了一万镇虏军的编制未动。为了保证军需供给及时有序,还在每个营设立了军需官一职,专门负责军需供应。

  保留下来的一万人编为第一师,其他的九万人编为第二至第十师,师长和营以上军官全部由镇虏军军官担任。虽然部队的人数增加了,但战斗力并未得到大幅度提高,因为这些人不仅训练不足,而且武器也不足,十万人中只有五万人装备了燧发枪,其他的五万人一半装备火绳枪,一半装备冷兵器。为了迅速用燧发枪装备全军,林清华只得下令工匠们停止生产火绳枪,改为全力生产燧发枪,同时为了弥补工匠人数的不足,林清华还令工匠们采取“一带二”的方式带学徒,即一个老工匠带两个学徒,以此加快生产速度。

  由于清军接连遭到两次惨败,力量大为削弱,因此便暂时蛰伏在陕西、豫北一带,不敢轻易东进、南下,而那盘踞四川的张献忠则趁此时机发动反攻,一举收复了川北失地,并进一步威胁汉中和关中地区,使得清军不得不将豫北一带的兵力调往关中,而豫北的清军兵力更为空虚。

  大顺军由于接二连三的征战和内讧,实力远不如以前,目前只能龟缩在豫西南,靠着林清华的接济艰难度日。

  林清华知道,照这样下去,自己也挺不了多久,而他向朝廷请求粮草支援的奏折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现在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正是所谓的“青黄不接”之时,虽然从刘洪起那里缴获了不少的粮食,但总不能坐吃山空吧?林清华本想派人到江南买粮,但路途遥远,加上途中军阀的层层盘剥,等把粮食运来时,已经不是普通百姓吃得起的了。现在的寨子中已经开始限制粮价了,那些奸商看到时机已到,纷纷囤积居奇,致使寨中粮价飞腾,百姓苦不堪言。

  “这些奸商!全都应该枪毙!”林清华看着洪熙官送来的报告,猛的一拍桌子,狠狠的骂道。虽然前些日子已经以囤积居奇罪狠狠处罚了几个操纵粮价的奸商,但在高利润的诱惑下,还是不断有人挺而走险,以身犯法。

  “我看侯爷处罚奸商的手段过于仁慈了,对这些家伙,光靠罚款是不够的。你罚他一千两,他就会想办法从百姓那里把这一千两给捞回来,说不定还要加点利息。”洪熙官说道,“最好杀他几个,免得他们把我们当成了病猫。”

  “是啊!”方世玉接口道,“自从那些逃难的富商来到寨子中,寨子中就变得有些污秽不堪了。那些家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侯爷好心收留他们,他们却把侯爷当老好人,只老实了那么几天,就原形毕露了,又是比排场,又是比家产,还真亏他们能带走那么多银子!”

  林清华听完苦笑了几声,这些土财主是前些日子清军路过豫北时逃到这里避难的,看在他们每人向寨子“捐献”了一百两银子的份上,林清华让他们在寨子中住下。开始他们确实安分了几天,大概是因为人生地不熟吧,他们大多呆在家中,哪里也不去,但没过几天,他们就嚣张了,又是斗鸡,又是赌博,搞得整个寨子乌烟瘴气,把很多年轻人都带坏了。本来林清华对这种个人爱好是不过问的,认为这是人类的天性,只要别太过火,他就不去过问。但这些人见无人来制止他们,就胆气更足了,有三家居然还合资开了个赌场,生意异常红火,年轻人纷纷到那里去一试身手,碰碰运气,但俗话说“十赌九输”,凡是进了赌场的,没一个发财的,倒是有不少连裤子都输光后光着屁股回家的。赌徒一旦输红了眼,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于是寨子中偷窃、抢劫的就开始多了起来,那些没胆量去偷抢的赌徒无处发泄,只好拿妻子儿女出气,致使寨子中经常可以看到男人追打女人的景象。

  作为赌场的附属行业,典当行和妓院也随之兴起了。虽然赌徒输多赢少,但总有那么几个小赢几把的好运人,有了钱干什么呢?先是请几个赌友吃喝一顿,接着便是进妓院,在巴结自己的妓女面前显示一把自己男子喊的威风。这些妓院最先是由一些从北方逃来的妓女开设的,她们到此地后有一些从良嫁人,而更多的则重操旧业,抹上厚厚的粉,站在自己租住的小屋前卖弄风姿,虽然她们中的多数并不好看,但在这男人远多与女人的地方,加上低廉的价格,竟使其成为了抢手货,一天到晚生意兴隆,后来她们几家合为一家,并专门起了一栋小楼,起名“翠香楼”,广为接纳前来投奔她们的同行姐妹,由于热情好客,又招待食宿,因而名声渐起,附近的光棍们只要有一点钱,就会跑来捧场,就连镇虏军的军官和士兵也成为了这里的常客。

  对于这种新生事物,林清华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毕竟现在他最需要的是钱,有了钱就能养兵,有了钱就能买粮食,而赌场和妓院无疑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