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 >

第34节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第34节

小说: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清华很奇怪,马满原不是李自成的人吗?怎么会在义军之中呢?好不容易等到散席,林清华立即拉住马满原问了个明白。原来,数月之前有几个李岩的亲兵来投奔马满原,除了确认李岩的死讯之外,还想让马满原收留他们,马满原冒险将他们留在军中,但不知谁走漏了风声,此事传到了李自成耳中,他下令将马满原抓回西安,幸亏几个马满原在西安的朋友探知了消息,连夜跑来报信,马满原不愿束手待毙,于是带领三千名部下出走,但他一不愿做汉奸,二不愿投降官军,因此回到了豫南,准备在此抗击清军,苏自兴败退豫南后,他便投奔了苏自兴,因为苏自兴的部队都是步兵,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吃了不小的亏,因而对马满原格外的器重,不仅让他继续率领骑兵,而且还把他提升为自己的副将,与另一名副将赵之季一同辅佐自己。

  见到林清华,马满原也很高兴,拉着林清华问长问短。两人叙旧片刻,林清华便将心中联合李自成的想法说了出来,但马满原叹了口气说道:“侯爷有所不知,闯王的性子越来越古怪了,经常莫名其妙的发火,前一段时间大顺军到处吃败仗,他就说诸将不忠心,说要把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处死,搞得人心惶惶,李过将军打了败仗,丢了延安,他也要杀,幸亏高夫人劝阻,但还是打了他几十军棍,那可是他的亲侄儿啊,别的将领就更别说了,打了败仗的将领都不敢说实话,更不敢回西安,有那么几个没骨头的竟然投降了鞑子。哎!大顺军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大顺军了。”

  林清华听完他的话,也跟着长嘘短叹了一阵,接着便将心中的忧虑讲了出来:“依我之见,义军去攻打雎州实在是冒险之举,那雎州乃军事重镇,有数万清军精锐把守,而且徐州也有数万清军部队,义军战斗力肯定是不能与清军相比的,这样的打法不是去送死吗?”

  马满原望了望四周,确定无人后,才说道:“这个道理我也懂,我曾劝过苏自兴,但他也无可奈何。因为苏自兴只有不到三万人,而刘洪起却有近九万人,所以这事实际是由刘洪起定的。其实刘洪起的目的很明显,他们兄弟五人是靠豫东南汝宁的盐井起家的,如今清军占领了雎州,这就威胁到了他的利益,他想借此机会攻占雎州,一来可以保住他的盐井,二来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因此他才会进攻雎州。此人看似粗人,实则阴险狡诈,心狠手辣,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成为豫东南的一霸了,侯爷千万不可惹恼了他。”

  林清华想了想,说道:“我晓得了,多谢马兄关心。”说完后,林清华压低声音说道:“马兄此去攻城,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大丈夫能屈能伸,攻不下来就放弃,若是败了,就赶快回来,千万不能与清军硬拼,保住实力在是最要紧的,坚决不能做无谓的牺牲。”

  马满原说道:“侯爷当我马某是贪生怕死之辈吗?战死沙场总比死在家里好上万倍吧!?”

  林清华只得继续开导他:“马兄堂堂英雄,怎会是贪生怕死之徒?我只是告诉马兄,不要为了一家一姓的利益去卖命,即使是死,也要是为全天下的百姓而死,这样才是死得其所,这样才死得有价值。前几个月我在南京遇上了几位当世大儒,其中一位叫顾炎武的先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马满原口中念叨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果然与众不同,马某受教了,多谢侯爷指点,马某定然不会昏头昏脑的给奸邪小人卖命,以后有机会我还想会会这位顾先生呢!”

  当晚,西平寨周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火把将黑漆漆的夜空照的通亮,刘洪起与苏自兴的十二万人马加上从豫南、豫东各地赶来的各路人马总计十五万人云集于此,在祭拜天地之后,刘洪起正式宣布起义,一场满清入关以后最大规模的反清起义在豫南爆发了。

  起义的当晚,义军就歼灭了闻讯前来镇压的一万五千名清军,击杀清总兵王景和给事中邱茂华,缴获军械无数,义军顿时士气大振。义军大头领刘洪起不顾林清华的劝阻,率领全部义军倾巢而出,趁胜向雎州杀去,离去之前,刘洪起特意派了数百名寨丁把林清华就地“保护”起来,不让他随军前往,也不准他离开。

  这一“保护”就是九天,林清华整天无事可做,只是在寨子中到处转悠,好在那些名为“保护”实则监视的寨丁并没阻拦他,只要他不出寨就没人管他。经过几天的查看,林清华发现此寨虽然并不算大,但由于陈潜夫数年的经营,倒也储备齐全,不仅军械众多,而且粮食也很充裕,足够十万人吃一年,难怪陈潜夫和刘洪起能在此坚持数年之久。

  义军出发后的第十天,天刚蒙蒙亮,林清华就听见隐隐的马蹄声从东北方传来,他急忙跑到寨门旁的碉堡上眺望,看见一飙骑兵向着寨子而来,从服装来看正是前去进攻雎州的义军。

  不一会儿,骑兵就奔到寨前,为首一人叫开寨门,冲了进来,正是马满原。林清华在碉堡上把他喊住,向他询问战况,马满原答道:“不出侯爷所料,义军先是围攻雎州两天未能攻克,第三天一万多名清军骑兵从徐州赶来,城内城外的清军里应外合夹击义军,义军全军崩溃,陈潜夫与部队失散,在撤退的路上刘洪起又火并了苏自兴,与赵之季合谋将他杀死,想吞并他部下两万人,但只有九千人愿意跟他走,我带着剩下的一万多人先跑了回来。我正想去找你呢,快跟我走吧,清军正尾随义军而来,而且刘洪起说是由于你扰乱军心才导致失败,因此扬言说要杀了你,我是专门来救你的。”说完便领人赶跑了监视林清华的寨丁。

  林清华早知道是这个结果,经过这几天的深思熟虑,他已下定了决心。于是林清华说道:“不知马兄准备到哪里去?”

  马满原见林清华不紧不慢的样子,焦急的说道:“先走了再说,侯爷怎么好象并不着急?”

  林清华走下碉堡,吩咐骑兵全部进寨,然后说道:“天下随大,但向何处去呢?与其四处流窜,不如就地扎根!”

  马满原道:“就地扎根?你的意思是说在这里防守?”

  林清华道:“这里物资储备齐全,守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我问你,追击义军的清军是骑兵吗?有大炮吗?有多少人?”

  马满原道:“清军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一万人,全是骑兵,没有看见大炮。”

  林清华道:“这就是啦,此寨寨墙高大,还有壕沟,清军既是骑兵,又没有大炮,怎么可能攻下此寨呢?只要我们坚守不出,清军就别想拿下此寨!”

  马满原一拍脑门,说道:“看我这糊涂劲,一急就就什么办法也想不起来了。对!就照侯爷的办法,咱们就在此地坚守,看他能把咱们怎么样?”说完边命令手下的士兵登上寨墙守卫。

  林清华看着那些被缴了械的寨丁,说道:“你们中有愿意跟我的就编入我麾下,不愿意的我放你们出寨,你们愿去哪儿就去哪儿!”

  那些寨丁本来就是附近的农民,有的还是刘洪起的佃户,对林清华并不十分忠心,更何况出寨以后若是遇上清军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均表示愿意跟随林清华。

  林清华布置好了寨子的防御,就和众人一起恭候清军的到来。到了中午,终于有一支人马来了,但却不是清军,而是乱哄哄的义军大军。林清华实在搞不懂,为什么步兵能跑过骑兵,后来才从义军那里得知,清军追了一阵便回去了,可能是怕雎州和徐州空虚,明军趁虚而入。

  来到寨门的义军纷纷在寨外叫门,林清华下令紧闭寨门,不许一人入寨。寨外众人等的急了,纷纷开口叫骂起来,刘洪起随后赶到,见寨门紧闭,顿时心知不妙,待看到立于寨墙上的林清华与马满原时,就知道寨子已落入他人之手。他急忙命令部下攻城,但众人跑的慌张,将云梯等攻城之物全部扔掉了,寨子外边又有一丈深、两丈宽的壕沟,根本无法攻取。而此时马满原又对着刘洪起的部下进行着心理战,原苏自兴的人马人心惶惶,使得原本就已乱糟糟的队伍更显混乱,无奈之下,刘洪起只得率领自己的人马向汝宁撤退。

  寨子外还剩下三千多名义军人马,他们不愿跟刘洪起,都在寨子外叫着,说要跟林清华,希望能放他们进寨。林清华等刘洪起带着人马走远了,方才命令打开寨门,放众人进寨,这才知道这些人之所以不肯走是因为他们均是本寨的居民,家眷财产均在这西平寨,因而留了下来。

  等众人安定下来,林清华命人清点人数,得知寨中总共有男女老幼近两万人,其中可以战斗的壮丁有一万五千人。林清华坚信,只要没有大炮,清军是不可能轻易攻下此寨的。 

 


正文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八节
(更新时间:2004…12…25 13:38:00  本章字数:5615)


  经过几天的忙碌,寨子从最初的混乱中渐渐恢复了平静,林清华明确告知寨中居民,愿意留下的就留下,该干嘛干嘛。不愿意留下的,由寨子出资将其房子买下,想去哪去哪儿,绝不强留,但若是在寨子中搞破坏,那就绝不轻饶。寨中居民乡土观念很浓,除了少数几家搬走之外,其他的都愿意留下,而且均表示愿意跟随新寨主。
  关于新寨主的人选,林清华推荐马满原来担任,但马满原知道自己决不是那块料,因此坚辞不受,反而推举林清华担任,林清华虽想推让,但考虑到今后的发展,也就不再谦虚,于夺寨的第五天正式就任寨主之职。

  林清华命令方世玉前去通知天地会会众,把天地会总舵移到西平寨,只在少室山留下十几人,以便联络骚扰清军炮队的洪熙官他们。

  很快洪熙官就派人来报信,说他已发现了清军炮队的行踪,但由于清军炮队有数千步兵护送,他们几次出击都未能得手,如今清军炮队已到黄河北岸,准备从茅津渡渡河,希望林清华迅速派人前来支援。

  得到消息后,林清华决定立即率领骑兵前去支援。他留下马满原守寨,自己则亲率两千骑兵径直向豫北进发。由于清军主力都集中在潼关一带,因而一路之上林清华并未遇上大队清军,而他们穿的又都是便服,清军也就错把他们当成了豫北、豫东一带众多土匪中的一支,并没引起清军的注意。林清华尽量避免与清军交战,经过三天的狂奔,终于到达黄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太小了,只有三十多户人家,并不引人注目,但对林清华来讲,这里却是很重要的地方,因为天地会的第一个秘密联络点就设在这里。由于多年的战乱,村中破败不堪,就连过路的兵匪都懒得进村抢劫。林清华将大队人马留在村南十里的地方,自己仅率领二十名骑兵进村。

  村民见有一队骑马的人进村,纷纷躲进家中,虽然有些惴惴然,但倒不是很害怕,因为自己除了命一条外一无所有,在这乱世之中,人连活着都不怕,难道还怕死吗?

  林清华带着人直往村东头走去,不多时就看到了一个小茶摊。这里离黄河渡口不远,有一条土路从村边穿过,这茶摊就紧挨着土路,靠向过往的行人商贩贩卖茶水混几个糊糊钱。林清华来到茶摊边停下,命令部下围住茶摊警戒,自己则走入茶摊的草棚。

  茶摊上本来还有两个小贩在歇脚,看到来了二十几个骑马的人,这些人个个带刀,满脸的杀气,一看就知不是好惹的,于是两人立刻结了茶钱,挑起扁担就走。林清华找了个干净点的小凳坐下,向着茶摊的掌柜说道:“掌柜的,来一热碗茶解解渴。”

  那掌柜的马上端上一碗热茶,来到林清华身边,低下身子将茶放在林清华身前的小桌上,同时小声说道:“属下天微堂石天江参见总舵主,这里不便行礼,还望总舵主海涵。”

  林清华点点头,示意不必多礼。这石天江他是见过的,其父亲就是天微堂的香主,由于天微堂在豫北一带势力较强,因此将这一带的事务就交给了天微堂。

  石天江小声说道:“洪护法派属下在此恭候总舵主派来的人,没想到总舵主亲自来了。前几日清军炮队已抵达了茅津渡,准备过江,但洪护法派人将这一带的大一点的船只全部焚毁,因此清军还停留在北岸,听说他们已派人到下游寻船只去了,现在守卫大营的不过四千人。不知总舵主带了多少弟兄来?若是有五百名好手,应该是能将清军多拖几日的。”

  林清华微笑着说:“拖?不!我来不是拖,我来是要将清军炮队全部消灭!我带来的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