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059.调教初唐 >

第557节

059.调教初唐-第557节

小说: 059.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笑得花枝招展的,我一歪脑袋,果然,李叔叔正拿眼瞅着对面,虽然表情依旧祥和,可腮帮子都鼓了,相信若不是隔着中间的十来丈空地,李叔叔若是会轻功的话,怕是这会子绝对耍着云梯纵窜对面追杀调戏他闺女地老三了。
  空地周边高大的林木给诸人提供了很好的避阳之后,来人大都席地而坐,树荫之下,有相熟者,相互交谈说笑一番,又或是向着台上指指点点,虽然大家的声音都不大,却也让这一带尽是窃窃之声。
  这个时候,终于有好事者站了出来,“范阳卢德!愿意与诸君一辩。”卢德,我有点头晕,咋回事,一跳就跳出来一个我外婆家地人,而且这家伙的名头我可是知道地,算起来,还是我的侄儿辈,是娘亲的五表哥的三儿子的老大,据说在族内亦有文名。
  论起来该由我出面,可是本公子不愿意嘴上吃亏,我总不能喊这家伙叫卢兄吧?再说了,我要是喊了他的字,他就得叫我一声表叔啥的,那到时候反而容易引人非议,我拿胳膊肘捅了边上的骆宾王一下,这骆宾王也太瘦弱了,轻轻一下,便上这家伙捂着排骨直吸气,一脸怨色地瞪我,我赶紧凑过去嘀咕了声,骆宾王方自了然地站起了身来:“呵呵,既如此,卢兄请上座稍歇,待人齐至再言,不知道卢兄以为如何?”
  见了就人上座,其他的好事者自然不甘于人后,一个二个自报家门,也都登台而上,边上,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似乎为这些小白的勇气而感到欣慰。一下子也就涌上来十余位,不得不说,这些人里也有不少是小有名气的才子,当然,这是与本公子相比起来,
  也算得是一时俊杰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周边的人是越来越多,几乎把空地周边都挤满了,我扫了一眼,乖乖,不算还躲在树荫里边的,光是已经挤入了这片空地的,怕也得有个千多号人,看样子本公子的号召力果然不小。
  而台上,对面那数十个座位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亦有十数人来得迟了,想来也是以为自己是天下才子之人,拒不下台,无奈,我又只好让人再添了十余人垫子,人手一杯茶水。不过这里边,除了少数是出身寒门之士外,余者,皆是出自名门望族,江南的乔、王、谢、袁、萧,东南的朱、张、顾、陆;山东亦有王、崔、卢,关中的韦、裴、柳、薛、杨,总之,天下的名门望族的弟子至少来了大半。
  难得的名门望族子弟大聚会,看得我也咋舌不已,而坐我边上的骆宾王与坐我身后的狄仁杰表情也不怎么好看,骆宾王倒是有趣。“公子,若是咱们能把这帮人给论倒了,也算得我等打败了天下大半的世家了。”骆宾王本就是寒门士子出身,我身边的大都是寒门弟子,听了骆宾王这话,皆自是一脸的笑意,反倒显得不紧张了。
  边带让已经成为了我的记名弟子的狄仁杰亦是一脸的笑颜,他的身后,正有十八位年纪比他更小的年轻人正在忙碌着烹茶,有男有女,皆是一身素色衣物,却都显得很是飘逸出尘。今天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给在座的诸人添茶倒水,干些粗活计,这是我特地安排的,一来,让他们感受一下这种场面,二来,也算得上是一种磨练。
  全是本公子的入室弟子,今天,本公子就是带他们来扬名的。本公子的入室弟子共有十八位,其中女弟子占了八位,余下的,就总共止有这十二门徒,嗯,很有点西方蛮子邪教头目的味道。不过再加上狄仁杰,算起来,该是十三男门徒了。
  终于,我看时辰已经差不多了,便抬手示意,编辑部的股东之一,郑须游便站了起来,拿起了一个小子,轻轻地敲向了悬于场中的小铜钟,悠长清鸣的钟声让原本显得有些喧闹的声音渐渐地静了下来。
  “诸位来宾,诸位长者前辈……”郑须游翻动了起嘴皮子,向在场的诸位讲解起了这一次辩论赛的规则,一方发言,另一方不得干扰,而一方发言完毕,则另一方可以作当,并且加以反问,嗯,总之跟后世的辩论赛的规矩大同小异,而且为了限止时间,郑须游的身前摆上了一个小沙漏,就是为了提醒诸位发言之人能尽量的不要废话过多。
  不多时之后便已讲解完毕,随着又一声钟响,骆宾王作为正方代表,站了起来,首先,他肯定了加上了标点符号的《论语》及新版《论语正义》的出现是一项新的创举,同样也为大唐整理和修撰古代典籍找出了一条全新之路云云。
  我没事干,最主要的是,我不能老出风头,毕竟,曲江书院以后不光我一个老师,所以,我希望我们这边的才子们都能尽量地在今天展现他们的才华,和着师从于我的雄辩之术。
  果然,交锋得激烈异常,双方各执一词,但是我们这边跟对方临时拚凑的杂牌军不一样,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常年相处早就配合默契的一个集体。
  而对方,甚至在自己的内部都有争持,有时候是一人持一种观点,自己先吵了起来,看得我们啼笑皆非,不过场面确实热闹无比,而场下之人也皆是听得如醉如痴。喝彩连连。


正文 第861章 胜利的一天
  时间飞逝,一番论战下来,我方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对隅顽抗,抵不了多久,不过因为临近了中午,无奈,只得休战一个时辰,匆匆用了饭食之后,到了下午,对方之中虽然有一部份依旧是早上那批人,亦加入了不少的生力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人以安居于仁德之地为好。如果择身所居而不选仁德之地,怎能算作明智呢?这句语难道我还解不得够明了若,若是诸位觉得谢某之解有错处,不妨提出您的见解。”这时候,对方又跳出来了一人说道。
  这个时候,王义方站了起来,轻笑了一声:“想必这位谢小弟没有看过我等编辑之《论语正义》吧?”
  那位谢小弟一愣:“我确实没看过,不过,吾之解难道错了不成?”
  王义主摇了摇头:“并没有错,但是谢小弟的解释并没有完全,这句话,应该有两种解法,谢小弟只言了一种解法,而《论语正义》之中,除了谢小弟之解,另有一种,王某不才,就向诸位献丑了,先师说:‘人的内心只有充满仁德才是美好的,不能选择与安处于‘仁德’的修养,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王义方的侃侃而谈获得了满堂的喝彩之声,谢小弟面红耳赤地败在了下风,坐入了人群之中不敢再言语,李叔叔在上边亦是笑容越来越多,嗯,也有人不高兴。至少孔颖达孔老头也蹲在上边。脸一直阴,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敌人似的。
  是地,在古多很多经义。都有一种以上,甚至三四个解释,而我们这只团队,为何一本薄薄地《论语》,作为其解释范本的《论语正义》的厚度至少是《论语》地数倍,而且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我们考虑到了各种思想模式,而我们,选择了在正确的断句之下,最为适宜的解释,当然,其他的解释我们也留下,并且作出了精准的解释。
  我们不是圣人,我们只是出于对先贤地尊敬。而兢兢业业地作出这一项工作,这是我所想告诉他们的,当然,那种刻意去歪曲和误解先贤意思的解释。那些不适宜社会发展进步、采取消极态度的,我们自然是一个不留。
  而像如今。除了官学之外,大唐的世家门阀之内,皆有族学,想想这些世家,皆是数代甚至数十代人的努力沉淀下来的,其中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不说其他,就算是他们的族中之学,也皆是族中之精英宿老以为教授,虽比不得长安地国学,却比之地方上的官学,却又好了不知道多少。
  这些世家子弟虽然也有些无能之辈,但是精通经学,常于诗赋之人绝对不在少数,寒门士子,也就是那些贫贱低微的门第,即便有才,却也缺钱帛以购典籍,又或者无良师而授义,亦无人可以常识和推荐。所以,往往入仕之人,门阀子弟,还有那些勋贵子弟占了多数,即使是科举之制,也不过是拔其之中俊杰,却不能网罗天下贤材便是此理。
  而曲江书院若成,至少是天下的寒门士子们多了一个闻学解惑之地,加之书院便在大唐地帝都长安,大唐的政治中心就在于此。若是真有人在书院之中名声鹊起,自然有近水楼台之功。
  仍旧在继续,只不过,我们已经是稳在上风了,因为,对方攻过来地矛皆尽被折,而我们的盾,倒是越加的显得闪亮了起来,不过,一天下来,辩的,几不过是数篇字句而已。而且,还有很多的人跃跃欲试,只不过夕阳已照,再这么干下去,怕是连续辩上数日也不会完的。
  郑须游只好把救助的目光向我看来,今日一言不发的我只好站起了身来,等我们这边答完了对手的问题之后,示意郑须游敲响了铜钟,我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诸位前辈,诸位同仁及来宾,我们已经在这儿辩经论典几近一日,得诸位之指教,也甚受宜良多,但是天色将晚,今日之辩,就此作罢……”
  我话还没说完,顿时有急性子的人跳了出来:“不行,典籍未明,岂能半途而废,还望房公子莫要作此虎头蛇尾之举,以免贻笑天下。”
  听了这话,差点气的老子七窍生烟,哪儿混的小白,他妈。的,我看是活腻了,还好,边上的郑须游轻轻扯了下我的衣袖:“俊哥儿莫闹。”
  “倒是不恼,某只是觉得可笑罢了。”我的声音大了起来,那小白果然一脸的愤愤之情,不过,我没再给他打断我的话的机会继续道:“房某是既然诸位能人智士如此有心,房某若是就这般地撤了论坛,想来也确实如这位小兄弟所言,将会贻笑天下,所以,房某宣布,这曲江书院论坛,每逢旬假之日都会继续举办。房某在这里向诸位作一个承诺:道理一日不辩明,这曲江书院论坛便要一直办下去。呵呵,这位小兄弟如此着急,想必还有话说,房某今日一言未发,也有些技痒,你我之辩,便作今日之结语如何?”
  “呃,这个……”这家伙顿时傻了眼了,本公子雄辩之术早就名声在外,甭说长安,整个中原地区,还有那些个大唐消息灵通之世家门阀,谁不知道房二的嘴可抵百万雄兵,单说最近在曲江书院那场与国子监祭酒的一场争辩,还有一个月之前,硬生生从波斯和中亚诸国嘴里讹出了一千多万贯,外搭上一块飞地和一个巨型铜矿的事,早已风传天下。
  今日一开始这些挑战者都战战兢兢的,而且专门问我左右,就是不想跟我来个正面交锋,以免大丢面子,岂料这小家伙出言不逊,把我惹恼了起来,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那位小年青目瞪口呆,半晌吭不出个屁,边上的辩友们,亦是一副兴灾乐祸之色,没有一丝相帮之意,我不禁摇起了脑袋,决定不再让这小年青下不来台了,我温言笑道:“既然这位小兄弟尚未想清楚辩何经义,那便下次准备充分再来也行,今日之曲江书院论坛之盛会,我宣布,到此结束!下一期,将在十日之后举行!希望诸位到时再聚首,与吾辈一起,共同研讨先贤典籍经卷之意,诸君以为如何?”
  果然,听了我这话之后,原本有些一脸失落之观众顿时高声喝好,而方才那位被我给咽在当场的小青年也摆出了一副慷慨悲歌之士的表情,说什么下一次论坛之时,一定要亲自讨教我的手段云云,对于这种小青年的牛皮,我表面笑吟吟的,其实心里边乐开了花,巴不得多来几个小白让本公子一显雄辩之风采。
  替他人解惑是我的专长,出风头是我的爱好,雄辩更是我的拿手好戏,三者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却证明了一件事,想当名人,特别是想当学术名人,不具备这三个重要条件,那最多只能当个名声不显,蹲在囚笼似的办公室里当科研工作者而已。
  不过也有猩猩相惜之辈,大家也都相互招呼一番,似乎方才吵得面红耳赤,差点拿鞋底子去抽对方脸的人不是他们一般,嗯,总之散场时的气氛相当的和谐。
  总算是搞定了,大家也都陆陆续续地散了去,我也轻松了下来,与骆宾王、王义主等相互恭贺起来,毕竟今天我们至少挑翻了近百名挑战者,而且我们无一落败,不愧是一个团队,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还真没错,改天教教这帮年轻俊杰。
  人群散的差不多了,李叔叔等人方自从阁楼之上走上了坛台。一脸的笑意盈盈:“贤婿,今日你可是惜言如金,害的老夫与诸位爱卿,枉等一日矣,哈哈哈……”
  后边的一帮子朝庭重臣也只能陪着这位老流氓一块嘿嘿干笑。“这不是小婿不愿,而是没人与小婿相争,小婿总不能自个顶上去出风头吧。”这话我自然不敢说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