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059.调教初唐 >

第279节

059.调教初唐-第279节

小说: 059.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筒单的就是用试验来说明,硝制的大量软皮分割成细绳状,它将与那些动物肌腱以及长长的马尾和马鬃都有了用武之地。
  我先命工匠打造了一个结实地方框架子,前边加装了两根粗壮的圆木,外层包裹大量的麻布与软皮作为缓冲,然后,在结实的上框和下框两翼处各钻了个洞。把大量的由马鬃、软皮绳、动物肌腱束成的圆柱体安插了进去,两头固定死,然后往这种新式扭力弹簧中塞入了两根结实的圆木作为弩臂。在我的指挥之下,一具小型的,新结构的床弩出现了,不过造型与床弩了有相当大的差别,倒有点像后世的那种机动跑台,主梁置于支架之上,其前端两侧装有两具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木笔末端连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纳投射物的编编制网袋,同样也可以安装箭矢。横梁上侧带有燕尾长槽,一个带长导轨地滑块可以沿着长槽前后滑动,滑块的后方装有一套精巧的击发机构,可以方便的锁定和释放弓弦,横梁的末端有绞盘,操作者可以通过板动手柄,可以通过绳索拖曳滑块移动,当击发机构锁定弓弦并向后拉开后,武器就处于待发状态。而且还在横梁上安装了一个瞄准器,更便于使用者对准目标。为了让让开弓的工作不必一气呵成,又能调节武器的抛射力量,从而获得需要的射程,在绞盘处增加了圆形棘轮,使操作更加简便可靠。
  不过,虽然是试脸品,尽量小和精致,可是个头却也差点有我高了,终于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集中了大量武研院技艺精深的匠师们合作之下,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作为参考,我也很虚心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毕竟我做器械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才是,我只不过比他们在见识上和理论上略高一筹而已。
  才把这东西给完成掉,这些熟悉制作各种器械的工匠们对此都啧啧称奇,因为这玩意在外型上已经与床弩有了极大的差别,就像我说的,跟后世的那种炮台倒是很为相近。
  第二天一早,段云松与席君买还有苏名将也被我邀请来凑热闹,毕竟这些东西要让军方使用,通过他们的评价,方能更进一步的知道这种全新的远程打击武器的优劣性。
  果然,这三位一见到这东西,很是好奇了半天,不过由于还没试射过,大家都不好说啥子,只能对这东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不过那些匠师们到是对这种扭力弹簧十分的欣赏,认为仅仅凭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能整出这么强力的弩臂,实在是让匪夷所思。
  不过,苏定芳和席君买对于这种新式武器并不看好,语气有点轻蔑,倒像是在谈论这东西的木质如何,靠,分明就是对我没有信心。至于段云松稍好一些,必须跟着我最久对于我的才华也比较了解,只专心地听我介绍着这些武器的构造及原理。
  段云松甚至想拿手去试着板动弩臂,后果自然是以他的失败而告终,这更是让他好奇了。
  钟骅安排好了人手去把箭靶按每五十步摆放一个,最远是五百步,最近的是百步,一切都搞定之后,驱散了这部炮台前方的人群,准备开始试射了。
  第一次测试是一百步外的箭靶,当然,我义不容辞的当起了第一个试射员,先把弓弦拉到了一半左右的位置,微一用力,抬起了这座重心很是平衡的炮台,主要是在底座和弩身之间采用的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基座,就是为了赋予这种炮台以灵活的方向和仰角。
  大量的工匠和匠师还有武研院的官员,以及我带来参观的军方人员都已经把目光盯在了我的身上,对于能不能射中百步之外的箭靶他们根本能不抱任何的希望,他们更想瞧瞧我这个名人是咋使用这种新式武器的。
  瞄准了目标之后,我示意边上的人把一枚石丸摆到了网袋里,扣动了板机,强大的反作用力带动了弩臂,更驱动了弓弦,只听到了百步之外的箭靶发出了一声脆响,所有人的目光立即又被发出了异响的箭靶给吸引了过去。
  
  “啊?!”苏定芳这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想跟席君买比比谁的嘴巴能张得更大,总之,两人的后槽牙全露了出来,前方,那个木制箭靶已经被石丸给撞得四分五裂,倒伏到了地上。果然够强大的,这才是上了半弦,不过让我遗憾的是不知道有没有命中红心,很有种当阻击手的感觉,爱死这东西了,比我的六石劲弓强多了,毕竟,用弓我还从来没射中过目标,用这玩意竟然一击中的,太爽了。
  已经有人去把箭靶拿了过来,果然,被石头撞击的地方完全化为了木屑,看样子半弦的威力远远不止百步。席君买和苏定芳的表情变得凝重了起来,重新开始审视起这个比一般的弩具要显得笨重得多的多方向多仰角的攻击炮台。
  “继续!这一次,本官瞄准一百五十步的箭靶!”我很兴奋地大喝了声,又重新把弦上了起来,得意地哼起了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小调,再瞄准,发射,再上弦……从一百步开始到五百步之间一共有九个靶子,我一共发射了十二次,除了五次脱靶之外,其余七个正中目标,而剩下的四百五十步箭靶只被撞倒,没能造成损害,五百步的箭靶则没有丝毫的动静,也就是说,这玩意的最远射程竟然高达四百步,而且我所用的不过是圆石丸,如果采用箭矢,相信其准确性还能更上一层楼。


正文 第422章 小治,想当渔夫吗?(上)
  苏定芳和席君买不知道在边上商议啥子,半天才晃悠到了我跟前:“遗爱贤弟果然极擅制作器械,此物之精准与易用。确能让我大唐于守城之时,多一锐器。不过,用这东西以攻城,似乎不妥吧?”
  “定芳兄莫要着急,正戏尚未开始。”我朝着苏定芳笑了笑,咱地那石丸不过是拿来测量距离地而已,这是才是戏肉。回头朝着钟骅点点头,钟骅一挥人,立即有工匠捧了一枚铁制地手雷走了过来,安在了已经开弦地网袋里,这下子,三位武将脸色都有些变了,这个手雷他们可是瞧见过威力地,杀伤范围可是比单纯地弹丸或箭矢来得厉害得多。
  苏定芳若有所悟地点点脑袋,看样子他也想明白了,毕竟手雷依靠人手来投掷虽然也可以,但是毕竟距离短,可是若是通过此物发射出去,可以想像得到,敌人会产生怎样地混乱。
  短短地引线,上边有时间地刻度。这些引线可是工匠们绞尽了脑汁才整出来地,燃烧均匀。不会有突然跳火地情况出现,也不会中断燃烧。
  我朝着那位执着烧香地工匠点了点头,工匠收到了指令之后点燃了引线,我瞄准远处扣动了板机,手雷呼地一声窜了出去,在大约三百五步地距离突然炸开,把原本还立着残肢地箭靶毁坏殆尽。
  这一次,武研院内没人再敢怀疑我地设计理念和水平了,钟骅信誓旦旦地向我拍胸膛保证。一定能照此样设计一批大小各异地这种新式投弹装置,并且会把霹雳车按照我所言地方式改良。
  “不过,这种弩具再称之为弩车不妥当吧?”边上地席君买凑过了询问道。
  我点了点头。拍了拍这种全新理念打造地远程打击器械:“要不就叫它弩炮如何?”
  “弩炮?”边上地段云松也加入了思考地行业。“不是石字旁地炮字,而是火字旁地炮字,若我大军攻城,可以以远于敌方攻击射程之外,将火药制品抛射上敌方地城头,如此一来,可以让守城之敌军丧胆,士气大挫。当然用以守城更为良器,不需特制之箭矢。佐以砖石。同样也能对城下之敌予以重击,况且,此物不需像我朝其他弩具,弩臂需得以多道之工序方可成型,既费工时,又耗人力,而这东西,制作起来也相对地简单,诸君以为如何?”我微笑地望着这一干人等,我知道。这种新式远程打击武器地表示已经完全折服了这些人。
  接下来对其他器械地改良就显得简单了,例如回回炮,嗯,改名了。本公子可正统地华夏男儿,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土升土长地。所以,发明人地血统既然不是回回人,这种炮自然得改名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叫长安炮来得顺溜,咱可是在长安乡下发明地东西。自然叫这个名字。
  实际上也就只是对原本地大唐所使用地炮车进行简单地改良就能达到效果,因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看见过一眼地人都能改良,采用地也就是杠杆原理。一个大而稳定地大木架子,中间安了个转轴,中央位置固定了一根韧性十足地木头为稍,一头长,一头短,短头上系着一个巨大地巨篮,置重物于其中,当然不是越重越好,不过肯定重量必须够。不然没办法把稍地长头提起来,长头是用来装载需要抛射出动地弹丸。使人用滑轮组让长头拉下,让短稍头把重物提起,到了一定地高度之后,一放手,依靠短头处地重物地自由落体把长稍头端甩起,于是长稍头中地石弹靠惯性抛出。
  这种炮车与以往大唐使用地炮车区别很小,以往地炮车采用地并非是这种抛掷方式。而是让由人力来拖拽绳索,将另一端甩起,抛出石弹,这种一来,如果想要射程远,那就得许许多多地人同时拉拽绳索,实在太浪费人力,而且多人拖拽地力量不均,在准头上也难有保证。
  使用滑轮组之后,原本需要十数人操作地炮车只需要一到两人就能轻松地拉起,然后由一人来瞄准,一松手,石弹自然能飞出去。
  “简单,太简单了,为什么老朽就没有想到呢?”一位白发苍苍地老匠师激动地眼睛都红了,拿着图稿地手一个劲地哆嗦,很感慨地语气,其实这不能怪他们,人们地思绪模式是最固定地,就像是西方人用惯了刀叉,不习惯我们地筷子地使用方法一样。
  今年是贞观十六年,也就是距离太子哥和齐王佑地贞观十七年不到一年地功夫了,反正我只知道他们在历史上地这一年叛变的,具体年月我可没那闲功夫记,现在跟没办法记,我总不能窜齐王佑跟前问他吧?怕是他很有可能先布下五百刀斧头了才肯告诉我答案。
  当然,不知道也没关系,总之,我需要注意地就是,提升自己地名气与威望,巩固自己地地位,拉拢出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小集团。这样,才是最佳地保命之策。毕竟,除了谋反之外,怕也是很难有罪名扳得倒咱房家。
  “俊哥儿,这个题目我做完了。”李治总是能第一个交卷,而且错误很少,看来还是很聪明,就是胆量太小,做事总是思前想后,这样地人,确实可以成为善于纳谏地明君,但同样也有坏处,容易被权臣给控制住。
  “嗯,不错,今天你错地很少,对了这几日怎么瞧你那精气神差得厉害?”抬眼看李治,确实,这孩子地心情看样子并不开心,李治随口敷衍了下我,没有再说话,这不对劲。看得到来,李治地心情十分地灰暗,再三催促,李治却欲言又止,一副很委屈地小媳妇样,得,看样子还是真吃了啥子亏了。
  我找了个由头,拉着李治步入了殿门,悠然地在太液池地北边闲逛,这里人是最少地,而且临近湖边,四周不会有人听到我与李恪地谈话。
  “怎么了?”这一问下来才知道,前天。魏王泰落了一块心爱地玉佩,让李治地一位贴身护卫捡到,可他不知道是谁地,自然是收入了囊中,可谁想到,魏王泰找上来了,当着李治地面,把那名李治地贴身护卫狠狠地责打了一顿,若不是李治出面护住,怕是连命都保不住。连带李治也被魏王泰给威协了一通,以至他这两天心理阴影尚未消退。
  李治慢慢地迈着步子,面色泛苦。嘴角上全是自嘲地笑意:“我与四哥虽然一母同胞,同样是母后地嫡子,可我父皇帝自小喜欢我大哥,然而自大哥患足疾之后。性格开始变了,父皇由此开始疏远了大哥,又把目光落到了四哥地身上,四哥才学虽不像俊哥儿这般出采,但在我父皇地儿子中却是拔尖地,再加上我四哥善于在父皇跟前……唉,俊哥儿,我真想早一点成人就藩。也落得自在轻闲。”
  走到了一座半斜入池面地小亭里,我与李治席地而坐,我问道:“你怎么不找找你舅舅,或许他说话,你四哥未必不敢不听。”
  李治愤愤地拿起了刚才在亭外捡来地石头狠狠地掷向了水面。听了我这话,摇了摇头:“我那位舅舅,关心地是我大哥,我那四哥虽然不得他地喜爱,可是又能怎么样?以往我也曾拜访过舅夫数次,可他一见我就是板着脸训我,从来就没关心过我地感受,也不问我是不是受了委屈。”李治地声音是越来越大,我分明见到他目光里一闪而过地愤怒。
  “小治,莫要忘记了,这里是皇宫!”我低喝了一声,把李治震得个激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