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从黄冈中学走向北大清华 >

第4节

从黄冈中学走向北大清华-第4节

小说: 从黄冈中学走向北大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牺牲自己独立思考,提问和探讨的时间;不要因为考试在即而打乱一个应当长期坚持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顺便说说,一味追求高分的人往往得不到高分。在大一的上半学期,有幸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中有酷爱数学的,课间不是捧着本谈拓扑的英文教材,就是拿粉笔在黑板上画着非欧模型;也有兴趣广泛发展全面的,斜对面寝室的省状元就除排球外无球不打,国际大事无不关心,摄影技术叫人叹为观止,文艺汇演上的一曲独唱赢得满堂喝彩。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提高自己高考或是竞赛的分数的,但我知道在北大的半年里独独没有遇到成天捧着模拟卷琢磨老师会出怎样的考题的学生。    
    三年的时光是生命中极为厚重的一部分,好好珍惜,认真思考一下怎样利用它丰富和完善自我,不要将它浪费在无谓的斤斤计较上。    
    不要放弃思考。    
    高中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为敏感和热情的时期。对社会公正的关注,对哲学话题的思考,对彼岸关怀的向往是青少年的本能,甚至是某种心理需要。不要让对考试和排名的担心挤占了你心灵中本该划给思考的空间。前几天读过一篇文章,感触颇深。作者说,十几岁的生命不是赐给我们去为未来的赋税优惠和抵押支付而烦恼的,“事实上,根据发展生理学的要求,这段时间应该花在浪漫的幻想,形而上的追问,对全世界和平与公正的辩论上。当然,对这些重大主题过于关注,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在这个现实社会发展自己的生活技能和策略的机会。但是那些从不做梦的人将失去更多——他们会失去才智、感受力、想像力,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失去他们不朽的灵魂。”说得极为中肯。    
    最后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不要将高中哪怕高三生活看成炼狱。生活的本色并非刺激与浪漫,只是平淡的辛劳与收获。我们所应该做的,只是从平淡的生活中体验乐趣:从开满道旁的野花和洒遍台阶的阳光体会自然之美,从师长和同学细心的关爱中体会人间之情,从课本上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和简洁规整的公式中体会智慧之玄妙。高中生活将会成为你记忆中极为灿烂和温馨的一页,请好好珍惜并享受它。


第一章我的奥林匹克金牌之路(1)

    杨诗武,男,2004年毕业于黄冈中学。曾获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等奖,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等奖,入选45届IMO国家代表队,并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现为北京大学数学系大一学生。    
    那段时间老师还经常找我谈话,不过有一天我听说是我们班的某某进了冬令营,我当时还以为是说着玩的,没怎么在意,但当我确认是事实时,尽管我嘴上说我已经满足于获得了一等奖,可心里却很不舒服,因为用他们的话说,我只比他低了一分,而且在我们的理念中,只要进了冬令营就可以上北大或清华了,这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同学们都来安慰我,但我仍然很难受,我一直抱有幻想,幻想着奇迹出现,就是在他上车去参加冬令营的那天上午,我仍然幼稚地幻想着老师也能把我带去,但幻想随着车的离去而破灭,那天上午我什么都没有做。    
    ——杨诗武    
    军训    
    2001年,我顺利考入黄冈中学。一开始就是整整一个星期的军训,不过是教会了我们如何站立,如何走路。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大家走在一起,能够都以标准的姿势走整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我是个遵守纪律的人,也希望别人也能好好遵守纪律,因此很喜欢这样的军训。    
    军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一次野外“拉练”,“拉练”这个词对我们新鲜得很,我也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只是知道教官下令“拉练”后,就让我们走了70多里路。在走路之前,作为农村的孩子,我们都不把“拉练”放在眼里,走走路有什么难的?等我们准备好干粮出发后,才发现,走路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无聊。所幸,我们是沿着江堤走的,虽然太阳光很强烈,但从江面吹来的微风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也就让我觉得稍微有点意思。我们走一会儿,便会到江边柳树下休息一会儿。到了后来,走了多半路程的时候,我们累极了,脚又痛又胀,再也没有同学们刚开始的那种活跃的场面了。慢慢的,有些同学支持不住上了校车。这样等我们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当我们回到寝室后,我第一次感到寝室多么的可爱,躺在床上就再也不想起来了。    
    当汇报表演完后,教官和我们每个人握手告别,那场面让我至今也难忘。我当时感到有点惭愧,因为在汇报表演上,我们的表现不是很出色。军训完成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坚持的可贵。    
    高一的课程不是很紧,每天只是白天有7节课,晚上尽管我们必须呆在教室里,但时间却完全由自己支配。周一至周五很是平淡,最盼望的是周六,周六我们班分成了数理化3个小组去搞竞赛,说是竞赛,实际上不过是老师多教了一些课外的知识,一来可以巩固课内知识,二来可以培养我们对学科的兴趣。搞竞赛有时会很累,但到了晚上我们会到教室里去看两部电影(学校电视台放的),教室里看电影的效果没有电影院好,但那氛围却跟电影院差不多,电视机前黑压压的一片人,以至于我每次都站着看(我近视,坐在后面看不清),看完后,腰酸得不得了。     
    表演    
    时光过得快,快到元旦时,我们学校的科技文化节开始了。科技文化节是我们学校学生施展才华的绝好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拿去评选,获奖的作品可以展出,参展的作品有绘画,书法,摄影等。那些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展出让同学们参观,在一些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会跑去看那些作品,它们让我很受鼓舞,因为我做得没有他们的好。而且在我看来,那些作品与大师们的作品差不多(你可别怪我,并不每个人都懂得欣赏)。    
    不过在那次科技文化节上,对我意义最大的是我亲自参与表演的一个节目。那次我们班要表演一个节目,但我们班男生多女生少,最后大家在老师的提议下让我们男生表演武术,人很快就选出来了,我很幸运的被选上。于是,每天下午上完课后,我们就会去排练一会儿,现在我已忘了所有的动作,但在那时我还是很积极参与的,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我们。无奈我们像小孩一样经常让他不满意,也许我们学数理化的天生缺乏表演细胞,我们的动作就是无法把《中国功夫》里的那种气势表现出来,即便是老师在排练后买吃的犒劳我们,也无法改变我们那软绵绵的动作。    
    后来登台表演时,我很激动,那大概是我第一次登台表演,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人,我的心砰砰直跳,但随着音乐我很快镇定下来,配合着大家完成了我们的节目。那次表演我们并没有获得很高的奖项,但不论如何我很怀念那段从排练到表演结束的时光,它不仅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我放松,而且也让我知道,我并不是那种天生只会看别人表演的人。     
    高一下学期的课程与上学期的课程差不多,但春天我们的心情要比冬天好多了。三月是我们学校的“文明礼貌月”,在这个月里,学校会有一些讲座和展览,宣传一些有关文明礼貌的事迹。那个月很忙,最主要的,是忙着打扫卫生。不过后来我发现,“文明礼貌月”前后我们班的卫生状况差不多,就只是这个月里卫生一直很好(在别的学校,应该也存在这种现象吧),其间,我们的卫生委员受了不少累。我们当时的卫生委员很随和,当他找不到该来打扫卫生的人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自己替别人做了,因为在他看来,罚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在那个文明礼貌月中,我们还曾经开过一次班会,跟班主任一起讨论有关对老师的礼貌问题,同学们都很踊跃的发言,但我的意见和他们不同,我当时很紧张,因为我想发言,但又不敢举手,时间就在我的矛盾心理中过去了,最后班主任发表意见,我却惊奇的发现我和他的看法相同。


第一章我的奥林匹克金牌之路(2)

    长江    
    我现在还记得在那个月我们班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调查长江的污染情况,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参加。    
    那天,我们头带太阳帽,胸别青年志愿者章,很是风光地向长江岸边进军。我分到的任务是散发宣传单,宣传单上面大概的内容是让人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长江(我现在想起来,觉得有点不合理,我们还没有调查长江的情况,写出的宣传单又以什么为依据呢?而且我们后来做的调查好像作用也不是很大)。在别人看来,发宣传单是件很轻松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比数学竞赛题难多了。因为我性格内向,总怕别人不能接受自己。    
    我记得当时天气很好,微风习习,广阔的沙滩上有很多人放风筝,不远处泛黄的长江水向东流去,偶尔会有一艘船过来。我不知道我是如何送出第一张宣传单的,但是,送出了第一张,后面的就不难了。我很快地把传单塞到别人的手中,就完成了任务。传单是很快送完了,但令我伤心的是后来在沙滩上我发现了我们的传单,我们是在间接地扔废纸呀!在团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后来就专门去捡别人扔在沙滩上的垃圾。    
    在我们回去的时候,再回头看那沙滩时,人们还是在那里快活地放风筝,而那沙滩却去掉了难看的斑点,变成了清一色的金黄色。西下的阳光斜照在江面上,让人有陶醉的感觉。    
    我们回去以后,还有一些同学继续忙碌着,有的还在寻找污水水源,有的在实验室测水被污染的数值,实验室里一片繁忙景象。不过由于技术和仪器的限制,测试结果不令人满意。后来我们写了一个总结报告,里面有图片和数据等结果(如果你看到那数据你不要完全相信,我们的水平是有限的)。    
    不过,虽然我有些怀疑这次活动能够起到多大的社会效果,但我同时也感到,这对我们个人来说,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切身了解到了长江的污染情况,更大的收益是锻炼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打球    
    回想起来,在高一时我没怎么好好进行体育锻炼。当时我们学校的运动场改建,没有地方运动,平时我只是偶尔想起锻炼,打打羽毛球,或者早上做早操,上午做课间操。当时做操,我们全校的学生都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因此地方很小,很多时候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不合标准,但同学们还都很认真地上操。在我们看来,上操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锻炼我们的身体。    
    运动场建好以后,我只对乒乓球感兴趣,而对足球,篮球都不感兴趣。在高中以前我没有踢过足球,在高中时,我尝试着跟同学们踢足球,当时还真觉得有意思——为了争夺一个球而跑来跑去。但一次体育课后我对足球的兴趣彻底丧失。那次体育课在一场雨后不久,地上还不是很干,而我们运动场铺的是黑乎乎的煤渣,我跟同学随便踢着球玩,也有别的班的同学也在操场上玩球,有时你会发现空中到处是球。我当时很担心球会飞到我身上来而弄脏我的衣服,结果更糟,我一不小心,发现球已经撞在了我的脸上,你可以想象一个沾有煤渣的皮球飞到我脸上会是什么后果。    
    我当时很是尴尬,尽管同学没有笑我。我最大的愿望是找到水龙头把脸洗一下,可发现不远处有个水龙头时,我却不敢过去,因为到那里要经过一群女生。后来不知是谁提议,就用旁边的地下水龙头解决了问题。在我确认脸洗干净了后,就抱着侥幸的心理又去踢足球了,不到3分钟,我的脸再次被球弄脏,我当即发誓以后再也不踢足球了,我后来果真没有踢足球,即使到现在,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的体育课,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了乒乓球。    
    当时我们学校新建的运动场增加了21个乒乓球台,每到周末球台总是满的,而且周围还围了一圈人,所以,每个球台并不只是两个人打,而是大家轮流着打。但这实在是浪费时间,因为你的兴趣会在等待中慢慢丧失,我就亲眼看到我们班的很多同学后来对乒乓球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到了后来,我的学习很紧张,为了能让自己的身体强壮,适应这种紧张的节奏,我有时会早上起来跑步,但坚持不了多久,因为我每天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