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403-跨越雄关 >

第23节

5403-跨越雄关-第23节

小说: 5403-跨越雄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菩萨岗一仗,红军消灭敌军3个连,俘虏100多人,活捉敌营、连长各1名,缴获步枪100余支,轻机枪10多挺,其他军用品甚多。红军仅牺牲1人,受伤2人。    
    5月28日早上5点钟,红四团就踏上了征途。走了不一会,军团部通信员骑马送来一份十万火急的命令:    
    王、杨: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次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160里的记录。你们是火线上的英雄,红军中的模范,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此一任务的。我们准备祝贺你们的胜利!


《跨越雄关》 从金沙江到大渡河黑夜之中出现了两条火龙隔河而动的奇观(2)

    林、聂    
    看完命令,王开湘、杨成武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他们立即打开地图,查看部队所在的方位,计算着到泸定桥的里程。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从地图上标的里程看,此处到泸定桥还有120公里。军团首长要求明天夺取泸定桥,就意味着一天必须走完两天的路程。在有敌人重重堵击、道路崎岖难行的情况下,靠两条腿一天走出120公里,这确实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红军是英雄好汉,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他们却能做到。已经没有时间开干部会了,王开湘、杨成武决定边行军边传达。他们下定决心:坚决执行命令,一昼夜一定要走完120公里,明天6点以前赶到泸定桥。    
    各级干部深入连队动员,党团员互相鼓舞,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指战员们个个斗志昂扬,像长了翅膀,飞速前进,一路小跑,迅速地接近了猛虎岗。    
    位于石棉县和泸定县交界处的猛虎岗,是一座上、下各约20公里的高山,半山腰以上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中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过。这是从安顺场到泸定桥的咽喉,因而山顶的隘口上有一个营的敌人扼守。当红四团来到这里时,正值大雾迷蒙,五步以外什么也看不见。敌人看不清红军在哪里,只是在工事里盲目地朝红军前进的方向乱放枪。在大雾掩护下,红四团组织先头营摸上山去,并要求他们不放枪,在接近敌人后,用刺刀、手榴弹解决敌人。不多时,只听得“轰隆、轰隆……”一连串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便杀声四起。吓破了胆的敌人,只好向后溃逃了。先头营即向溃敌猛追,一直追到摩西面村,在这里又同驻在该村的敌人一个营和一个团部遭遇。红军战士一阵勇猛冲杀,打垮了敌人,占领了摩西面村。由于敌人已将村东河上的大桥破坏了,部队不得不耽误两小时的时间来架桥。过桥之后,部队一口气跑了20多公里,才赶到大渡河岸一个约有10多户人家的村子。此时已是傍晚7点了。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55公里。    
    天公也不作美,这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部队一天没有吃上饭,肚子饿得实难支持。道路泥泞,更增加了行军的困难,牲口、行李都跟不上。在下猛虎岗的时候,就已清楚地看见对岸的敌人也在匆匆急进。    
    困难越是严重,越需要加强政治工作。红四团首长向各党支部,向所有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积极分子说明了面临的困难,重申了必须争取明天6时前赶到泸定桥的要求。首长们号召每人准备一个拐杖,走不动的扶着拐杖走;来不及做饭,要大家嚼生米、喝凉水充饥。及时的政治鼓动,像一把火点燃起部队炽烈的战斗情绪,哪怕前面尽是刀山,也一定要闯过去。然而,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怎能走完这泥泞的55公里路呢?这个问题像一块千斤重石压在红四团首长的心头。    
    5月28日这天,敌军为抢先占领泸定桥,行动也很迅猛。敌三十八团(缺一个营)团长李全山令周桂三营跑步由冷碛进驻泸定桥。周营当即派一连兵由连长饶杰率领为先头。饶杰选出身体健壮的士兵约一个排,把全团连以上旗帜一并带上,跑步前进,天黑时到达泸定桥,并将旗帜插遍泸定城,以安人心。敌人立即扼守泸定桥的两端,并动手拆除桥板,但由于天下大雨,又是夜间,士兵人少且疲劳不堪,拆除桥板的进度缓慢。营长周桂三率领主力,在泥泞道路上沿河北进,到达泸定桥时已是深夜,立即增兵加速拆除桥板,构筑工事。李全山率领李昭营在周营之后离开冷碛,在黑夜中打着火把向泸定桥方向前进。    
    这股打着火把走路的敌人,此时正好与红四团隔河而行。敌人的火把给了杨成武启示。“我们也点火把走,”他脑子里立刻闪出这样的想法,但转念又想,“敌我仅一河之隔,如果敌人向我们联络,暴露了我们是红军,跟我们干起来,如何是好?”    
    “事到万难须放胆”。杨成武与其他团领导研究后,决定利用这两天被消灭和打垮的三个营的敌人的番号伪装自己,欺骗敌人。于是团领导立即命令部队将全村老乡家的篱笆全部买下,每人绑一个火把,一个班点一个,不许浪费,争取每小时走五公里以上;并布置司号员先熟悉敌人的联络信号,以便在必要时同敌人“联络”。敌人的部队都是四川人,红四团也选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刚捉来的俘虏,准备来回答敌人的问话。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所有牲口、行李、重武器连同团长和政委的乘马在内,一律留下,由管理处长何敬之、副官邓光汉带一个排掩护,随后跟进。    
    部队情绪高昂,举着火把向前挺进。黑夜之中出现了两条火龙隔河而动的奇观,把大渡河映得通红。透过大渡河的波涛声,从对岸传来了清脆的军号声和微弱的喊声。“啥子部队啊?”敌人在向红四团联络了。这时红四团的司号员按敌人的联络信号,吹起了嘹亮的军号;四川籍的同志和俘虏也吊起嗓子大声作答。愚蠢的敌人万万想不到,举着火把与他们并排走的,就是他们日夜梦想着要消灭的英雄红军。后来,雨下得更大,到深夜12点钟,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他们大概是怕苦不走了。这一情况立刻传遍全团,大家更是来了精神:抓紧机会快走。全团一个个拼命向前赶路。    
    暴雨冲打着战士,山洪从峰顶直泻向大渡河。本来已经难走的羊肠小道,此刻被雨水冲刷得像浇了一层油,滑得厉害。拐杖也不灵了,一不留神就来个倒栽葱。队伍在跌跌撞撞中前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不断有人打瞌睡。有的人走着走着就站住了,后面的推他:“走呀!前面的走远了!”打瞌睡的人这才恍然惊醒,又赶快跟上去。后来,大家干脆解下了绑腿,一条一条的接起来,前后拉着走。    
    经过整夜的急行军,红四团在第二天早晨6点多钟,终于按照军团首长的要求,胜利地赶到了泸定桥。这一天除了打仗、架桥外整整赶了120公里路,堪称奇迹!    
    创造飞夺泸定桥奇迹的红军战士说:“这样的桥我们一个班守着,谁也别想过来。”毛泽东听后笑道:“敌人嘛,和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不能相比的。”    
    5月29日早上,红四团赶到泸定桥后,来不及休息,立即占领了桥西的几座建筑物和一座天主教堂,然后便忙着准备夺桥。这时,团领导和营、连干部一起,抓紧时间出去察看地形。


《跨越雄关》 从金沙江到大渡河黑夜之中出现了两条火龙隔河而动的奇观(3)

    泸定桥一带果真是地势险要。这里古称“泸水”,诸葛亮所谓“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是指这一带。河的西岸连着中国第二高峰贡嘎山,雪峰皑皑耸入碧空,如冰刀玉剑。河的东岸,是悬崖陡壁的二郎山。大渡河水在峡谷中奔腾、咆哮,从高处俯瞰,只见恶浪滔滔,浓雾升腾,满河满谷都是银色的浪花,如瀑布,如山洪,冲击着河底参差耸立的礁石,溅起一丈多高的水柱,发出雷鸣般的轰然巨响,令人耳聋目眩。显然,在这样的河里,徒涉、船渡都是不可能的。凌厉的水势,把两岸削成嵯峨峭壁,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巨堑。    
    飞架于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建于1701年。它没有桥墩,由13根铁索组成,从河东岸拉到河西岸。两边各两根,作为桥栏,底下并排9根,覆铺木板,作为桥面。铁索用碗口粗的铁环相扣而成。全桥长10167米,宽267米。铁索离河面有30多米高,流水湍急,铁索晃荡,令人生畏。在桥头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两行诗句:“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    
    在这样险峻的地方修建此桥,可见当年清王朝是费过一番苦心的。通过此桥,将北京、成都、康定和拉萨连接起来。当年尼泊尔向清王朝进贡,那些满载着财宝的车队就是从这里通过的。可如今,铁索桥的木板已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索。    
    泸定桥东端就是泸定城。这座城一半在东山上,一半贴着大渡河岸。城墙高两丈余,西城门正堵住桥头,过了桥,必须通过城门,别无他路。城里驻着两个团的敌人,山坡上修筑了严密的工事。敌人把机枪集中在桥头附近,不断地向我军扫射,迫击炮弹也连珠般地飞过来。    
    敌人凭着这样的天险,一开始并没有把到达西岸的红四团放在眼里。他们疯狂地向西岸大声喊叫:“你们飞过来吧!我们缴枪啦!”战士们则大声回答:“不要你们的枪,只要你们的桥!”    
    看完地形以后,红四团立即组织了一个营的火力,封锁河东岸敌人增援的道路。因为东岸和西岸一样,也只有一条依山傍水的小道,敌人只有经过那条路才能到泸定桥。    
    紧接着,团首长分头到各连队进行夺桥的战斗动员。部队掀起了争当夺桥突击队员的热潮。各连都送来了突击队的名单,纷纷要求批准他们担任突击任务。    
    中午,红四团在天主教堂召开了全团干部会议。会议刚开始,对岸打过来一排迫击炮弹,天主教堂的屋顶被炸开了一个大窟窿,弹片、瓦片直泻而下。杨成武乘机鼓动:“敌人来给我们动员了,我们必须立即打过桥去。现在大家说说该让哪个连担任突击。”    
    杨成武刚说完,平时不爱说话的二连连长廖大珠就“刷”地站起来,他那矮而结实的身子激动得有点发抖,黝黑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吃力地说:“一连过乌江立了功,成为渡乌江模范连,我们要向一连学习,争取当夺取泸定桥的英雄连。”    
    “夺桥任务非给我们三连不可,”急性子的三连连长王有才没等廖大珠说完,也站了起来,他站在那里像座小铁塔,说话像打机关枪,“我们三连哪一次战斗都没落后过,这次保证把桥拿下来。”最后,他又说:“不叫我们当突击队,我这个连长没法向战士们交代。”    
    这就是我们的红军战士!多好的战士啊!长征以来,他们天天行军打仗,刚刚过去的两天中,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在崎岖小路上靠两条瘦腿走过了150多公里,体力还根本谈不上恢复,可求战情绪仍是一个比一个高!看样子谁也不愿把夺桥任务让给别人,只能由领导指定了。    
    杨成武和王开湘研究后,由王开湘向干部们下达了夺桥的任务,并指定二连担任突击队。接着杨成武站起来补充说:“要打仗有的是,咱们轮着干,上次渡乌江是一连打头,这次轮到二连,由二连的22个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廖大珠同志任突击队长,我看很好,大家有没有意见?”会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廖大珠高兴得跳起来。只有王有才垂着头,嘴里还在叨咕着什么。    
    “三连的任务也不轻,”杨成武指着王有才说,“你连担任二梯队,跟着突击队冲,还要担任铺桥面的任务,让后续部队迅速冲进城去,看你还有什么意见?”这时候王有才才露出笑容。最后,团首长又要求各连让部队吃饱饭好打仗。会后,总支书记罗华生又亲自到二连去帮助进行突击准备工作。    
    红四团夺取泸定桥的总攻在29日下午4点开始。王开湘和杨成武在桥头指挥战斗。他们将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又命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一时间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22位突击英雄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12颗手榴弹,在廖大珠连长的率领下,冒着密集的弹雨,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跟着他们前进的是王有才率领的三连。他们除携带武器外,每人扛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    
    面对攀着铁索过来的红军突击队员,刚刚还在得意地高声叫喊的敌人一下子都傻了眼。眼看红军勇士们就要冲过桥来,担任守桥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