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成熟让你如此美丽 >

第18节

成熟让你如此美丽-第18节

小说: 成熟让你如此美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章 成熟人格与交友人是最棒的(4)

    “我说这番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它的作用。几天后,它给了我一吨砖头那么重的刺激。真的很神奇!这些小伙子们真的肩负起责任,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把我担心的那些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我一直以为是我,肩负着全部重担。正是在那个时候和地方,我才开始明白。我不再担心我们会把船炸飞,也不再担心我们临出发时,还没有准备就绪。我从中学到的一课是,我不是在孤军奋战。我们周围总是有很多出色的人,愿意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贡献出他们自己,正如我们愿意帮助别人一样。”    
    是啊,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出色的人。不能否认,人中有无赖、骗子、小偷、笨蛋、卑鄙的人,各式各样的邪恶人等。人活一世,不按比例遇见几个这样的人,几乎是不可能。具有成熟人格的人,才会明白,仅仅咬到一口,并不能代表全部;偶尔几个烂苹果,不会污染到整个人类。    
    有时候是我们的态度和表现,刺激了旁人的品行和行为,我们反而因此而变得充满怀疑,总结说,“人没有一个好的。”    
    几年前,我在纽约开张做生意。我经历了一件非常痛心的事,代价沉重,共计损失了几百美金的血汗钱。以后的很长时间,我一直合计这件事,怨恨越来越深。我想,原来在《邪恶城》讲的那些生意人都是真的,我掉进了小偷堆里,我被他们狠狠地宰了一刀。    
    后来,我慢慢地明白,假如我有一点最起码的常识,整件事都不会发生。是我自己的愚蠢导致了我的损失,从逻辑上讲,我除了自己之外,怨不到别人。    
    我们更乐意相信自己是旁人邪恶行为的受害者,不愿意承认是我们自己的弱智行为,替我们招来了厄运。世界上最难讲出口的话是:“我表现得像个傻瓜。”事实上,如果我们能走出情感的幼儿时代,我们就会有很多机会重复这句话。    
    任何孩子都能告诉你人类的弱点在哪里:自私、愚蠢、贪婪和自我为中心。但只有具有成熟人格的人,才有洞察力认清人类的精彩之处,发现人类个性的源泉和人类的无限的能力。    
    


第五章 成熟人格与交友为什么别人要喜欢你(1)

    当我还是一个十五岁的花季少女的时候,经常梦想有一天写一部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在我丰富的想象中,我甚至看到了《星期日周报》上,书评栏里的专访;我可以听见掌声,闻到花香。    
    我计划到时候穿巴黎的晚礼服;我看见自己被人奉承,自己的话被别人引用,无论走到哪里,都大受欢迎。但我从未、从未想过要付出的艰辛努力,要付出的血汗和泪水,还有毫无诱惑的苦役般的劳作。没有这些,哪有创造性的收获?我飘飘然梦想的是收获的喜悦,全然不包括播种的艰辛。    
    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还没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来。事实上也没写过任何那种意义上的小说。我随后发现,伟大的著作,是那些专心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写的,他们太忙了,没精力梦想获奖的事。    
    我年轻时的愚蠢,和那些孤独的灵魂的梦想没什么两样。他们走在大地上,渴望朋友,渴望与别人建立更友好的关系。可他们把马车放在了马的前面。他们想要别人喜欢他,但从不努力让自己变得可爱一点。    
    早在我为妇女开设的“自我完善”讲座上,我听过很多这样的抱怨:“我太害羞,太胆小,不可能有吸引力”,“没人对我感兴趣”,“人们不介意认不认识我”。    
    好啦,他们为什么要介意呢?世上并不存在一种强制力,让人去喜欢你、我或是其他的什么人。除非我们有别人需要的东西,否则,人们难道有什么理由要把我们从人海里挑出来吗?他们需要什么呢?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要建立友情,赢得别人的爱戴,我们必须停止考虑别人是否喜欢我们这类的事,要让自己专注于培养能激发爱的基本人生态度和个性。    
    玛丽安·安德森曾动情地回忆起她的年轻岁月。当她发现自己不能唱歌时,灰心和失败几乎把她压垮了。慢慢地,通过祈祷和反省,她才恢复了自信,重返舞台。一天,她特别地高兴,跟妈妈说:    
    “我要唱歌!我要让所有的人都喜欢我!无论做什么,我都要完美!”    
    玛丽安·安德森的妈妈回答说,“这可是个精彩的目标。但就是我们亲爱的主,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爱他。世上好多完美的东西也一样。努力在先,成功在后。”    
    玛丽安·安德森小姐被深深震撼了。从此以后,她专心唱歌,努力创造完美的声乐作品,她知道,仅有向往是不够的。“努力在前,成功在后。”    
    好莱坞的J·艾伦·布尼,是无声电影中,一条名叫“闯哈特”的狗明星的主人。布尼先生观察狗,写了一本非常畅销的书,《给闯哈特的信》。他说,在他的无声电影中,狗很乐意听从命令,乐意按要求表演,表现得非常出色。动物们做这些事,不是为了奖赏,是为了爱,或是纯粹为了享受工作的乐趣。    
    很多时候,虽然没人命令它,闯哈特也会自己表演个三招二式的,纯粹是为了开心。对狗来说,是工作的过程,给了它乐趣,而不是奖赏。这才是它做明星的秘密。    
    布尼先生还写过一个年轻的舞蹈演员的故事。她有一次试跳的机会,但她像六月里的新娘似的紧张。她总觉得自己会失败!布尼先生劝她说,“别想结果。去跳吧,就为了爱跳舞去跳。为上帝起舞。”    
    


第五章 成熟人格与交友为什么别人要喜欢你(2)

    她马上完全变了。    
    是啊,那些成功人士的秘诀就是别顾虑结果,不管人们是否喜欢,从我们自己开始,激发友情和爱。威廉·奥斯乐爵士说:“我们不应该着眼模糊的将来,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做自己能做的事”,这句话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作家荷马·克劳依是我先生的朋友,他待人很真诚。他遇见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清洁工人、百万富翁、男人、女人或是孩子,和他呆上一刻钟以后,都能感受到他温暖的关爱。为什么?他不年轻,不英俊,也不富有。他也不故弄玄虚地扮深沉。但每一个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能感到,他喜欢他们。    
    孩子们喜欢在他的膝头上爬来爬去。朋友家里的厨子,因为他来了,会更卖力,想为他献上一桌拿手饭菜。如果主人说,“荷马·克劳依会来!”,那么没有人会拒绝参加这个party。朋友们喜欢他,他太太,女儿和外孙更是爱他。    
    他幸福的秘诀非常简单——他真心爱别人。他们是什么人,都做些什么,与他的人生哲学无关。只要他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这就足够了。每当他遇见一个陌生人,他都能很快地熟悉起来,他不是从讲自己入手,而是关心地询问别人。从哪里来呀?有何公干啊?结婚了吗?他不是好管闲事,他是真心对这个新相识有兴趣,他想了解这些。    
    我见到过死硬派的愤青,在他那里,一脸灿烂若阳光下的花朵。大使约瑟夫·格鲁说的,“外交的秘诀可归结为5个字:‘我想喜欢你。’”荷马·克劳依正是这样做的。    
    荷马·克劳依从不担心没有朋友。他是所有人的朋友。他从不过虑别人是不是喜欢他。他的心关注的是怎样去爱,而不是行动本身可能带来种种结果。    
    每个有经验的销售人员都清楚,过份紧张能否做成这笔生意,会引起心理障碍,影响你做产品介绍的效果。通用机械公司董事会主席,哈里·布里斯多年前,靠卖缝纫机勤工俭学。布里斯先生说,成为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要忘掉销售额,关注你能提供的服务。    
    一个人在全心全意地为别人服务的那一刻,会变得更积极、更有活力,很难抗拒他的说服力。你怎么会拒绝一个一心想帮你解决问题的人呢?    
    布里斯先生说:“我经常告诫我们的销售人员,如果每天早晨我们都能这么想,‘今天我要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今天我要尽可能多卖一点东西’,那么,你就会发现同客户打交道很轻松,很容易打开局面,可能会卖出去更多的产品。视客户为兄弟,走过去想帮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轻松的人,是销售人员中的精品。”    
    打高尔夫球时,教练教我们要眼睛紧盯着球。在教成年人推销的艺术时,我们告诉学生,要让心紧盯着他们要传递的信息。紧张、害怕、语无伦次,是担心结果的副产品,说明他们并没有关注导致结果的过程、手段等。    
    我自己是通过艰苦的学习过程才明白这一点的。我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饭店侍者,火车上的行李员或是出租车司机,我都怕。更别提做公开讲话了。让我站在哪怕是一个听众的面前,都要比别人站在国会听证会上还要下更大的决心。    
    几年前,有一次,我要做一个演讲。我一直认为那些听众很难对付,所以非常紧张,在我的朋友面前,坐立不安的。“如果他们不同意我的说法怎么办?”我神经兮兮地问我的朋友。“如果他们不喜欢我怎么办?”    
    她说:“他们为什么要喜欢你?你打算为他们做什么呢?你认为你要讲的东西重要吗?”    
    我承认说,我认为很重要。    
    


第五章 成熟人格与交友为什么别人要喜欢你(3)

    “OK”,她告诉我说:“只要你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们怎样看你无关紧要。只要你向他们解释清楚你的想法,他们如果恨你,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已经做了你的工作。”    
    这番话,完全改变了我的讲话方式。现在每次我演讲前,我都要事先祈祷一番:“哦,上帝,请帮助我把这个观点传递给听众,让他们带回家去吧,这对他们很有帮助。”我的祈祷,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希望它也帮到了我的听众们。当然,它也帮助我认清了作为一个演讲者的任务,我不是要施展魅力,也不是要展示自己,而是要传递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带给听众对他们有价值的东西。    
    我相信,作为一个国家,对赢得别国的喜爱和赞同上,我们有一种情节。我们对其它国家怎样看我们,不论是国家事务,还是普通国民,都异常地敏感。我们花几亿美元去买友谊,可是那些依赖我们援助的国家,仍然批评或是谴责我们,我们非常惊异,觉得自己受了伤害。我经常想,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像个可怜的富家女,只想让自己受人欢迎。    
    所有这些,都与我对友情的看法有关,像在其它领域的成功一样,赢得友情,靠得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我们必须去争取友情,而不能去诱惑友情。赢得友情的能力,与拍拍后背似的亲密无关,和游戏人生的行为无关,和打凯纳斯特纸牌赢4墩牌的那种能力无关,和会讲笑话也没关系。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对待人生和民众的态度,也是一种愿望,愿意为他人服务,愿意为他人献出自己的关爱、兴趣和注意力。    
    这听起来让人生疑,好像是牧师跟你说一年有52个星期一样。但确实是这样。社会越摩登,我们发现流传几千年的基本宗教准则越适用。    
    A·E·豪斯曼,是《什罗普羊少年》的作者,也是英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他是诗人,评论家,演讲家和教师。他为自己提出的教会教义感到自豪,他把它命名为“宗教民俗”。在牛津大学的一次题为“诗歌命名和本质”的演讲中,A·E·豪斯曼说:“我认为有史以来,人类意识到的最为深刻的真理是:‘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A·E·豪斯曼谈的是艺术和美学,谈的是那些有创意的艺术家们,创作中的必然状态,他们肯定不会先去关心创作的回报。这番话讲的是艺术,但也可以是讲成功的商业运作,赢得友情,或是人们的其他奋斗行为。我们必须把优先重要的事情摆在优先的位置。要赢得爱,我们必须去爱;要赢得友情,我们必须先对人友好;要想引起别人的兴趣,我们必须先对人有兴趣。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获得持久的结果。    
    为了赢得友情和爱戴,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态度:去付出而不是索取。没错,同意这个观点,但是然后呢?仅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是不够的。要强调的是,在必要的时候金子应该花出去,“因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